謝桂揚,貝玲玲
(廣東省梅州市人民醫(yī)院:1.檢驗科;2.婦產科 514000)
·臨床研究·
胎膜早破孕婦降鈣素原水平檢測及診斷作用
謝桂揚1,貝玲玲2
(廣東省梅州市人民醫(yī)院:1.檢驗科;2.婦產科514000)
摘要:目的探討血清降鈣素原水平與胎膜早破的關系及其診斷價值。方法選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梅州市人民醫(yī)院田家炳院區(qū)收治的胎膜早破孕婦45例作為觀察組,另選取同期在梅州市人民醫(yī)院田家炳院區(qū)體檢的健康孕婦45例作為健康對照組,對兩組孕婦的血清降鈣素原及C-反應蛋白水平進行檢測,對2項指標的特異性及敏感度進行對比,并觀察兩組孕婦的妊娠結局。結果觀察組孕婦血清降鈣素原及C-反應蛋白水平與健康對照組孕婦比較,明顯較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孕婦早產、胎兒宮內窘迫、產后出血發(fā)生率及剖宮產率與健康對照組孕婦比較,均顯著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孕婦降鈣素原在胎膜早破診斷中的特異性及敏感度與C-反應蛋白比較,明顯較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孕婦血清降鈣素原水平是胎膜早破的重要診斷指標,其具有較高特異性及敏感度,能有效提高診斷的準確性,具有較高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胎膜早破;C-反應蛋白;降鈣素原
胎膜早破是臨產前常見并發(fā)癥,其發(fā)生率為4%~16%,胎膜早破是誘發(fā)胎兒宮內窘迫、早產、產后出血等異常情況的主要原因[1]。胎膜早破前期并無特異性癥狀,大多數需要經輔助檢查結合臨床表現診斷,因此選擇高特異性及敏感度的檢查方案,是早期診斷胎膜早破的關鍵。C-反應蛋白為敏感的炎性指標,對胎膜早破的診斷具有指導作用,但是部分孕婦早期并無羊膜及絨毛膜炎性變化,C-反應蛋白水平無明顯上升。有學者發(fā)現,血清中降鈣素原水平能隨病原體入侵而變化,其在胎膜早破診斷中具有更高敏感度及特異性[2]。本研究對胎膜早破孕婦中C-反應蛋白及降鈣素原表達情況進行觀察,判斷降鈣素原對胎膜早破的診斷價值,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胎膜早破孕婦45例作為觀察組,年齡23~38歲,平均(27.9±3.2)歲;初產婦21例,經產婦24例;孕次1~5次,平均(2.3±0.5)次;產次0~3次,平均(1.3±0.3)次。納入標準:(1)符合胎膜早破診斷標準者[3];(2)無習慣性流產者;(3)與本研究配合者。排除標準:(1)多胎妊娠者;(2)存在其他妊娠期并發(fā)癥者;(3)存在血液疾病者。另選取同期在本院體檢的健康孕婦45例為健康對照組,年齡22~37歲,平均(27.4±3.1)歲;初產婦23例,經產婦22例;孕次1~4次,平均(2.2±0.6)次;產次0~4次,平均(1.4±0.5)次。兩組孕婦年齡、孕次、產次分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存在可比性。所有孕婦均在本院進行分娩。
1.2方法兩組孕婦均在入院時取3 mL外周血,室溫條件下靜置10 min后,在3 000 r/min速度下離心10 min,分離血清后采用電化學發(fā)光法對孕婦血清降鈣素原,采用免疫比濁法對C-反應蛋白水平進行檢測,具體操作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要求進行。
1.3觀察指標記錄兩組孕婦檢測結果,若降鈣素原水平大于0.5 ng/mL,C-反應蛋白水平大于10 mg/L則判定為陽性,觀察2項指標的特異性及敏感度,同時觀察兩組孕婦妊娠結局,并進行對比分析。
2結果
2.1兩組孕婦血清降鈣素原及C-反應蛋白水平對比見表1。觀察組孕婦血清降鈣素原及C-反應蛋白水平與健康對照組孕婦比較,明顯較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孕婦血清降鈣素原及C-反應蛋白
2.2兩組孕婦妊娠結局對比見表2。觀察組孕婦早產、胎兒宮內窘迫、產后出血發(fā)生率及剖宮產率與健康對照組孕婦比較,均顯著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孕婦妊娠結局對比[n(%)]
2.32項指標特異性與敏感度對比見表3。降鈣素原在胎膜早破診斷中的特異性及敏感度與C-反應蛋白比較,明顯較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3 2項指標在胎膜早破診斷中的特異性與
3討論
胎膜早破為臨床較為常見的妊娠期危險事件,直接威脅母嬰安全,因此需及時予以診治。已有研究證實,胎膜早破的發(fā)生與局部羊膜炎及絨毛膜炎有密切關聯,因此可通過炎性指標檢測進行診斷[4]。C-反應蛋白作為一種敏感的炎性反應指標,在以往的胎膜早破診斷中被廣泛應用。但是有研究發(fā)現,有部分胎膜早破孕婦早期并未出現羊膜炎或絨毛膜炎,因此,檢測C-反應蛋白并無明顯變化,可能出現漏診[5]。
本研究分別對健康孕婦及胎膜早破孕婦做降鈣素原、C-反應蛋白檢測,結果顯示,觀察組孕婦血清C-反應蛋白及降鈣素原水平均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提示檢測血清C-反應蛋白及降鈣素原水平能早期診斷胎膜早破,具有一定得可行性。但是對2項指標的敏感度及特異性進行觀察顯示,降鈣素原在診斷中的敏感度及特異性較C-反應蛋白明顯較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提示降鈣素原可作為胎膜早破早期診斷的首選指標,對臨床診斷具有指導作用。降鈣素原為甲狀腺細胞合成及分泌的物質,正常生理狀態(tài)下,其水平極低,甚至難以測出,一旦機體受病原體入侵,其感染因素可促進甲狀腺細胞合成及分泌降鈣素原,也能加強實質細胞中降鈣素原表達[6]。有學者研究中以降鈣素原作為感染疾病診斷指標,結果發(fā)現,其敏感度達80.2%[7],與本研究結果相符。因此,對降鈣素原水平進行檢測,在胎膜早破診斷中可有效提高準確性,減少漏診。
胎膜早破可誘發(fā)早產、胎兒宮內窘迫等不良妊娠結局,增加剖宮產率及產后出血率,降低新生兒質量,也影響產婦機體修復[8]。本研究中,觀察組妊娠結局明顯較健康對照組差,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提示胎膜早破與妊娠結局呈密切相關性,進一步表明早期診斷的重要性。降鈣素原對胎膜早破的診斷作用顯著,可預判母嬰結局,從而指導臨床治療,通過針對性應用宮縮抑制劑,緩解羊膜及絨毛膜的炎性反應,對提高新生兒質量,延長妊娠時間具有一定價值[9-10]。由此可見,以降鈣素原水平作為胎膜早破的早期診斷指標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C-反應蛋白與降鈣素原均能作為胎膜早破的診斷指標,但是降鈣素原的敏感度及特異性更高,可有效提高診斷得準確性,從而為早期治療提供更好的指導,對改善母嬰預后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王瑞.78例早產合并胎膜早破孕婦的妊娠結局分析[J].重慶醫(yī)學,2011,40(27):2780-2781.
[2]中華醫(y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產科學組.胎膜早破的診斷與處理指南(2015)[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5,50(1):3-8.
[3]袁仕偉,張躍軍,鄭衛(wèi)東,等.降鈣素原、C-反應蛋白及IL-6在早產胎膜早破新生兒敗血癥中的診斷價值[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2,9(15):114-115.
[4]吳翼君,余靜,管利榮,等.CRP以及PCT檢測應用于胎膜早破新生兒細菌感染的診斷意義[J].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15,22(7):640-642.
[5]霍會蠶,程國梅,崔世紅,等.降鈣素原、新蝶呤與亞臨床感染胎膜早破的相關性研究[J].現代婦產科進展,2011,20(3):190-192.
[6]陸竹梅,孟曉紅.血清細胞間黏附分子-1對未足月胎膜早破并發(fā)絨毛膜羊膜炎的診斷意義[J].中國婦幼保健,2015,30(19):3138-3140.
[7]黃偉平,江穩(wěn)強,胡北,等.降鈣素原對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患者病情預后的判斷價值[J].中國危重病急救醫(yī)學,2012,24(5):294-297.
[8]齊燁.血清降鈣素原測定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診斷價值[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1,26(14):1141-1142.
[9]郭衛(wèi)紅,宋宏先,安艷芳,等.血清降鈣素原的測定及在臨床中的應用[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0,31(2):123-124.
[10]靳瑾,張燕,王志堅,等.胎膜早破伴新生兒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及其臨床意義[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11,31(3):465-468.
△通訊作者,E-mail:55768643@qq.com。
DOI:10.3969/j.issn.1673-4130.2016.11.0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4130(2016)11-1553-02
(收稿日期:2016-01-09修回日期:2016-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