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陶麗
摘 要:構建“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本文從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合作學習的具體實踐與探索三方面闡述了在英語教學中如何進行有效的合作學習。
關鍵詞:英語教學;合作學習;有效途徑
中圖分類號:G6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15-041-1
一、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
1.排除合作學習的思想障礙,認識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合作學習的思想障礙來自于學生乃至學生家長因長期受到眾多不良因素影響而產(chǎn)生的錯誤觀念。因我國目前現(xiàn)行的考試制度的影響,學生早早地形成了“緊閉門戶”的壞習慣,總以為與同學交流就提高了別人,是幫了競爭對手,對自己不利。合作學習能彌補每個學生各種能力上的不足,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使每個學生的能力都能得以提高。
2.建立相互信任、團結互助的關系。合作學習小組成員之間要建立相互信任、團結互助的友好關系,大家都能以誠相待、榮辱與共,不計個人利益的得與失,為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努力,團結互助,相互促進和提高。這樣不單純是培養(yǎng)了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
3.以友好的方式對待爭論,增強成員的集體責任感。合作學習中,小組成員往往會因觀點不一致而爭論。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正確對待這樣的爭論,并且要不失時機地鼓勵成員間的爭論。成員間有爭論說明他們都有思考,說明他們在為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努力了,要幫助成員們明白爭論是為了達成共識、更好地解決問題,目標是一致的。以友好的方式對待爭論尤其是對個性壓抑、氣量小的學生尤為重要,教師一定要幫助這類學生處理好成員間的爭論,以防產(chǎn)生不良影響和不必要的矛盾。合作學習小組也是一個集體,每個小組成員都要有集體責任感,都要付出勞動,不能只依賴別人,都要積極參與合作學習活動,要對這一小集體負責。
二、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1.學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合作學習的前提。語言表達是人與人交往和互動的基礎,也是個人交際能力的重要指標。合作學習中更加要求每個成員都能夠準確表達自己的觀點,要具有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注意培養(yǎng)學生這方面的能力,如盡量多給機會讓學生說和寫,創(chuàng)造機會讓他們表達自己的想法,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同時教師要對學生的說和寫加以分析和評價,對表達準確完整的及時肯定,加以表揚;對表達不夠理想的,請合作學習小組其他成員幫助他補充或糾正。這樣不僅對發(fā)表見解的同學得以提高,還能讓合作學習小組的其他成員得到鍛煉,使大家在合作學習中才能同時受益,可謂一舉多得。
2.學會聽懂別人的觀點——合作學習的基礎。合作學習不僅要求各成員具有相當?shù)谋磉_能力,同時也要求各成員能夠聽懂別人的意見和觀點。交流合作是雙方的或是多方的,各成員除了準確表達自己的意見和觀點外,還要學會聽懂別人的話,知道他在說什么,他想告訴別人什么,他的觀點是什么。更高要求是能夠及時地對別人的意見和觀點作出客觀的、正確的評價,再與之進一步交流,直到達成共識。
3.學會討論問題——合作學習的關鍵。初中各年級的學生正處于青春發(fā)育期,是少年向青年過渡的發(fā)展期,其分析能力和思維能力都還很稚嫩,尤其缺乏正確的判斷是非的能力。合作學習中,多數(shù)學生在聽了別人的意見后,總是盲目遵從,這樣不僅不會促進小組的合作學習,反而會帶來負面影響,有時還會扼制發(fā)表自己見解的勇氣。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對別人的意見進行分析評價,要敢于堅持自己不同的觀點,不要一味聽從,有時還要敢于爭辯,直到達成共識才罷休。
4.學會交流與合作——合作學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交流與合作是英語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一環(huán),它也始終貫穿英語學習的其它各個環(huán)節(jié)。合作學習要求各成員必須具備一定的交流合作能力,要愿意交流、善于交流,要愿意合作、善于合作。要讓學生知道與他人交流什么,怎樣合作。交流與合作并非簡單意義上的把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告知于人,而是更深層次的去分析、判斷別人的意見和觀點,加以評價后再達成共識。
三、合作學習的具體實踐與探索
1.科學分組和合理分工。為了充分發(fā)揮學生個體特點和學習小組的優(yōu)勢,在組建合作學習小組時要盡量使成員在性格、才能傾向、個性特征、學習成績等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異,突出它的異質性。對不同的學習內容,分組也應有區(qū)別,不宜一個小組貫穿始終。
2.明確職責和統(tǒng)一要求。在進行合作學習活動前,先要給學生明確的學習任務與目標,協(xié)調合作的方法,以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組長要在本組的合作學習中起到領導和示范的作用,組織本組合作學習活動;副組長要協(xié)助組長工作,組長的助手;組員要服從任務分工,在不同的語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認真積極地完成自己的任務。學習活動中,每人要各司其職,既是學習的參與者,又是活動的組織者,使每個學生都平等合作,快樂學習,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
3.開展活動和適時引導。合作學習的目的是要讓學生人人參與學習過程,人人嘗試成功的喜悅,變傳統(tǒng)的教師“一言堂”為學生“大家談”。學生是活動的主角和主人,每組成員在組長的組織和帶領下“自發(fā)主動”地學習。學生的學習過程無需教師的過多參與,尤其不能強加干涉,應放手讓學生自主合作學習。
4.相互交流和合理評價。合作學習活動一般在組內完成,為防止小組與小組之間的不良競爭,活動結束前安排一定時間進行交流是非常必要的。通過交流,一方面能使學生的合作精神得以進一步發(fā)揚和提高,還可以讓小組與小組之間相互取長補短,進一步實現(xiàn)小組與小組之間的合作學習,使得小組合作學習得以升華。
5.活動總結。對合作學習活動的客觀總結是活動的提高和升華,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每次活動后及時完成分析、總結。總結可以是當堂的語言總結,也可是活動后的書面總結;可以是本組總結,也可由其他組成員幫助分析總結。但無論是口頭總結還是書面總結,都要求學生做到客觀具體、實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