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瑜
摘要:實驗技術隊伍建設尤其是青年實驗技術隊伍建設對高校實驗教學、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當前高校青年實驗技術隊伍建設中存在結構不盡合理、考核及激勵機制不夠完善、培訓培養(yǎng)制度不夠健全等問題。通過進一步健全考核制度和激勵政策,建立職業(yè)規(guī)劃,完善培訓培養(yǎng)機制,充分調動青年實驗技術人員工作積極性,對高校實驗教學質量的增強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高校;青年實驗技術人員;隊伍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18-0001-02
高校師資隊伍主要包括教師系列、管理系列和實驗技術及其他教學科研支撐隊伍。作為師資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驗技術隊伍是實驗室建設發(fā)展的主要力量,承擔實驗教學、科研、實驗室管理等多項任務,是高水平科研工作的必要條件,是培養(yǎng)高素質創(chuàng)新人才的重要保證[1]。實驗技術隊伍尤其是青年實驗技術隊伍整體素質的高低及隊伍穩(wěn)定與否對高校實驗教學、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yǎng)都具有重要影響。當前實驗技術隊伍建設越來越受到各大高校的重視,一批具有碩士及以上學歷的青年實驗技術人員充實到實驗技術隊伍中。但如何建設一支高水平的青年實驗技術隊伍,仍是當前高校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課題之一。
一、當前高校青年實驗技術隊伍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
當前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輕教學、重理論輕實驗的問題,實驗技術隊伍長期不被重視,地位低、待遇差[2],在培訓、進修、晉升等方面較為弱勢。青年實驗技術隊伍作為高校實驗技術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隊伍結構、考核激勵機制、培訓培養(yǎng)制度等方面的問題較突出。
1.隊伍結構不盡合理。目前高校實驗人員的年齡、學歷、職稱等結構不合理,學歷、職稱偏低,高學歷、高職稱人員比例不高,中級及以下人員比例大,高級人員不足,整體素質不高[3]。雖然近年來各高校大量引進高層次人才,但大多集中在教學科研崗位上,實驗技術隊伍引進的高層次人才較少[4]。學校新增教學科研教師一般要求博士學位,而實驗人員原則上只需碩士學位。浙江大學人事處網(wǎng)站顯示,2012年以來錄用的教職員工中,教師隊伍中除體育教學4名碩士外均為博士,而實驗隊伍中碩士高達九成。
以浙江大學基礎醫(yī)學實驗教學中心實驗隊伍為例(詳見表1),在學歷結構上,具有博士學歷人數(shù)較少,整體學歷水平不高;在年齡結構上,中年實驗人員為主要力量,但青年人員占比偏小,尚未形成老中青結構合理的實驗技術梯隊;在職稱結構上,正高僅1人,高級人才嚴重不足,職稱結構不盡合理,其中35歲以下的青年實驗人員,3人均具有碩士學歷,職稱均為初級。
2.考核激勵機制不夠完善。(1)考核制度不夠完善。由于崗位特殊性,實驗課程小班教學導致實驗人員工作量比理論教學大很多。實驗室建設管理、實驗準備和課程指導等工作需占用大量時間和精力,但實驗室建設管理成果難以量化,實驗教學準備工作通常不被計算工作量。在職稱評審上,高校教師的評定標準主要根據(jù)教學科研崗位的性質設定,偏重科研和論文,沒有考慮到實驗教學工作的特殊性,因此實驗人員在職稱評定上難度較大[5]。而實驗技術人員在申請各類項目時沒有優(yōu)勢,難以發(fā)表高質量論文,職稱晉升難度高于教學科研人員[6]。(2)激勵機制不夠完善。目前實驗技術隊伍在職位、職稱、津貼待遇等方面均偏低,業(yè)績考核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實驗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不能充分發(fā)揮,沒有全身心投入到實驗教學中,部分青年人員轉崗進入教學科研或管理系列[7]。另外,實驗崗位缺乏吸引力,高層次青年人才對實驗工作興趣不高。因此,青年實驗技術隊伍穩(wěn)定性不高,綜合素質低于教學科研人員。
3.培訓培養(yǎng)制度不夠健全。隨著高校建設工作的推進,大量資金持續(xù)投入,設備不斷更新,大型進口精密儀器設備大量引入,實驗室硬件水平得到長足發(fā)展。這對實驗人員的知識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實驗人員的培養(yǎng)卻弱于實驗室硬件建設力度,青年實驗技術人員普遍缺乏系統(tǒng)培養(yǎng),技能培訓、業(yè)務交流及進修的機會明顯少于教學科研人員。雖然青年實驗人員大多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但是業(yè)務知識及操作技能相對不強,經(jīng)驗不足,缺乏系統(tǒng)的、有計劃的、深層次的技術培訓,綜合素質難以及時提升,影響教學、科研和人才培養(yǎng)水平的提高[8]。
二、加強青年實驗技術隊伍建設的幾點建議
高校青年實驗技術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造成青年實驗技術隊伍不穩(wěn)定,缺乏工作積極性,影響實驗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因此,必須多措并舉,充分調動青年實驗技術人員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新精神,促進實驗室高效運行和持續(xù)發(fā)展。
1.健全考核制度和激勵政策。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量化考核制度和激勵政策,充分調動工作積極性。由于工作性質不同,職稱評定不應采用與教師相同或相近的標準,應多考量實驗人員的業(yè)務能力、工作實績、敬業(yè)精神等內容,降低論文、科研等要求。正確評價實驗人員的工作量,對其從事的實驗教學、實驗室建設管理等工作進行歸納、分類、量化,充分考慮實驗教學工作的重復性、實驗準備工作及實驗過程的復雜性,不能量化的則采用民主評議、群眾推薦等多元化評價機制[9-10]。建立公平、公正、有效的考核標準和激勵政策,為青年實驗技術人員提供良好的發(fā)展空間。
2.建立職業(yè)規(guī)劃。進行充分調研,全面了解實驗技術隊伍現(xiàn)狀及實際需求,建立職業(yè)檔案,根據(jù)專業(yè)特長和性格特點,指導青年實驗技術人員設計職業(yè)規(guī)劃,明確職業(yè)發(fā)展方向,幫助搭建職業(yè)發(fā)展個性化平臺,設置科學合理的晉升渠道,促進個人職業(yè)與學校建設協(xié)調發(fā)展,實現(xiàn)自身發(fā)展與學校建設雙贏。
3.完善培訓培養(yǎng)機制。根據(jù)青年實驗技術隊伍的實際情況,針對不同崗位類型,設計實施具有針對性的培養(yǎng)項目,多管齊下,提升青年實驗人員的業(yè)務知識、操作技能和實驗室管理能力,提高隊伍整體素質。第一,發(fā)揮老一代實驗人員傳幫帶作用,利用他們豐富的實驗教學經(jīng)驗,促進青年人員實驗教學水平的提升。第二,有針對性、有計劃地開展業(yè)務培訓和學術交流,引進先進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提升實驗教學能力。第三,鼓勵支持青年實驗人員參加學術會議,有序選派青年實驗人員尤其是業(yè)務骨干到國內外高水平大學及科研院所學習深造,激勵其開闊視野,更新知識結構,學習新方法新技術,提高實驗教學水平和實驗室管理能力[11-12]。第四,邀請領域內專家進行學術交流,介紹學科前沿研究進展,推動實驗教學高水平發(fā)展。浙江大學基礎醫(yī)學實驗教學中心依托學院雄厚的師資力量,將先進的教學理念、學科前沿知識和研究方法引入實驗教學中,加速青年實驗技術隊伍的培養(yǎng)建設。
三、結語
高校實驗技術隊伍在實驗教學、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yǎng)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青年實驗技術人員則是整支隊伍的生力軍和后備力量。高校實驗技術隊伍建設的當務之急是加強青年實驗技術隊伍建設。通過健全考核激勵制度,建立職業(yè)規(guī)劃,完善培訓培養(yǎng)機制等舉措,建設一支工作熱情飽滿、理論基礎扎實、業(yè)務技能過硬、勇于創(chuàng)新的青年實驗技術隊伍。
參考文獻:
[1]田傳軍,顧亞萍,麥藝熾.實驗技術隊伍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32(7):391-393.
[2]張玉平,徐洲,徐建新.一流大學實驗技術隊伍建設的研究與探索[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9,26(4):252-254.
[3]蔡康榮,揭新明.高校實驗技術隊伍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與對策[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31(8):420-422.
[4]范姣蓮.北京市理工類院校實驗教師隊伍建設與發(fā)展研究[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3,23(9):62-66.
[5]張金標,朱正國,高于欣.高校實驗技術隊伍建設的思考[J].高校實驗室工作研究,2013,117(3):53-54.
[6]劉祥港,李彥啟,趙利軍.高等學校實驗技術崗位聘任制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輕工教育,2014,1:57-59.
[7]高言,趙會武,黨高潮.高校實驗技術隊伍建設的創(chuàng)新思路[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31(11):164-166.
[8]林海旦,吳立群,樊冰.高校實驗隊伍建設機制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31(2):173-174.
[9]朱玉華,凌瑋,楊正宏,等.按崗設獎同崗競比———淺議高校實驗隊伍建設[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8,27(8):132-135.
[10]王冰,周圍.高校實驗隊伍的建設與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32(11):203-205.
[11]李霞,熊順子,張玉平.高水平大學實驗技術隊伍國際化發(fā)展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4,31(6):242-245.
[12]趙艷娥,張家棟,許安國,等.高校實驗技術隊伍建設的激勵措施探討[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4,31(9):235-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