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加貴 呂燕
摘 要: 為探討思維導圖在病理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將2014級護理專業(yè)四個班級作為教學對象,其中兩個班級應用思維導圖教學(A組),將思維導圖貫穿于教師備課,多媒體課件制作及課堂教學,學生課前,課堂,課后等方面,與另外兩個班級的常規(guī)教學(B組)進行對比。發(fā)現A組在課堂紀律、新舊知識的連貫融匯、課堂互動性、學生對教師的教學評價、期末考試平均成績、學習方法及主動性等方面優(yōu)于B組。因此,思維導圖教學方法適合病理生理學教學,是促進病理生理學的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一種有效教學方法。
關鍵詞: 思維導圖 病理生理學教學 應用方法
在20世紀70年代,英國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家托尼·巴贊(Tony Buzan)創(chuàng)立了“思維導圖學說”,通過繪制思維導圖組織和表征知識,以及知識間的聯(lián)系,使學習者能夠輕松掌握知識框架和知識體系,一方面有利于理清層次,另一方面能夠顯示出思維的過程,從而幫助學習者進行有效的知識再現,并進行分析和決策,發(fā)展思維能力、感知能力、記憶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思維導圖的放射性結構反映了大腦的自然結構,它讓以筆記形式出現的思想快速擴展,從而得到一張所有的、相關的、有內在聯(lián)系的清晰和準確的圖形。這樣,一個想法就可以很快而且非常深刻地生發(fā)出來,同時能清晰地集中于中心主題[1],[2]。病理生理學是基礎醫(yī)學教育中的重要課程之一,是研究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規(guī)律及其機制的學科,在醫(yī)學教育中充當基礎醫(yī)學與臨床醫(yī)學的橋梁,涉及多學科內容,知識聯(lián)系面廣,在教學中推廣使用思維導圖,已成為許多國家的教育改革的策略之一[3],有文獻報道運用思維導圖教學法的平均學習成績要高于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4]。筆者將思維導圖貫穿于2014級護理專業(yè)兩個班級的病理生理學的教學過程中,取得一些經驗和收獲,現報告如下:
1.應用及方法
1.1教師使用思維導圖:主要體現在教師的備課習慣的改變,多年的教學備課在獲得更多新知識的同時往往忽略了一些細節(jié),用思維導圖備課首先起到的就是查缺補漏的作用。首先,將所要教授的章節(jié)用思維導圖畫出基本結構,按教學大綱要求,進一步完善相關知識補充,完成下一級分枝結構及更多層次分枝。其次,按掌握、熟悉、了解,重點、難點內容使用不同的顏色完成思維導圖的繪制。再次,進行教學設計,科學合理地調整教學順序和時間安排。
1.2課堂使用思維導圖: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學生對思維導圖不熟悉,主要由教師使用,隨教學進度逐一畫出思維導圖分支,課程結束即思維導圖完成,思維導圖直觀顯示本學時的教學內容,在此基礎上進行課堂小結;第二階段,用思維導圖軟件制作教學課件進行教學,必要時配合PPT鏈接,學生自己完成學時內容的思維導圖。
1.3學生實用思維導圖:前期學生不熟悉思維導圖,要求學生在課堂上隨教師進度繪制。后期學生可以自己繪制思維導圖,教師不再板書畫圖,要求學生課前用10分鐘時間畫出本課時的主要內容(相當于基本結構)的思維導圖,在此基礎上隨課堂教學進度,學生進行思維導圖筆記,完成思維導圖的繪制(不少于5種顏色);課后當天必須用5分鐘左右時間復習思維導圖,章節(jié)結束,自己完成本章節(jié)的思維導圖,以后間斷看圖復習。
1.4結果:筆者對所任課的2014級護理專業(yè)四個班級進行比較,使用思維導圖為A組,未使用為B組,各兩個班級進行比較:第一方面,課堂紀律、新舊知識的連貫融匯、課堂互動性A組明顯好于B組;第二方面,學校進行的學生對教師的教學評價表結果顯示A組平均高出B組4分;第三方面,期末考試成績在及格率方面未顯示出明顯差異,但平均成績A組高出B組7.3分。第四方面,A組學生自己創(chuàng)建了思維導圖學習QQ交流群,部分學生主動將思維導圖運用于其他課程的學習。
2.討論
2.1思維導圖訓練的是發(fā)散性思維,不同級別的關鍵詞間可能存在各式各樣的聯(lián)系。從教師的角度看,思維導圖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理順教學思路[5]。主要體現在教師應用思維導圖備課不僅可以理清思路,梳理新舊知識,檢查既往遺漏的知識盲點,而且可以增進既往知識的聯(lián)系及學科新進展的鏈接和探究。筆者充分應用思維導圖視覺直觀和結構分枝的層級,對知識重點難點進行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對知識點的切入時機、講解深度及知識橫向聯(lián)絡方面,分寸把握較好,有利于病理生理學課堂教學的教學效果。
2.2在教學過程中使用思維導圖明確授課內容的內在聯(lián)系,通過層層推進的分支結構,容易引導學生掌握教師的授課思路,積極思考,能夠在強化學習效果的同時進一步增強學習動機,使學生充分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學生在課前用很短的時間畫出思維導圖,明顯縮短課前預習的時間,課堂緊跟教師思路用思維導圖筆記,有更多時間聽講,課后短暫的時間復習思維導圖,進一步鞏固知識的同時達到圖形記憶的效果,左右腦并用,能有效促進知識的遷移,從而顯示出思維導圖教學的輕松簡單,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3思維導圖的教學模式是以“問題”為中心展開的,在課堂中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問題,應用放射思維自主探究解決問題,是學生由“學會”變?yōu)椤皶W”[6]。病理生理學在學科上是基礎醫(yī)學與臨床醫(yī)學的橋梁,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建立“問題思維”具有很強優(yōu)勢;教學對象是二年級的醫(yī)學生,正處于大學生自我完善和快速發(fā)展的階段,學生對臨床知識的渴望及興趣高漲,在教學中引入思維導圖教學,能巧妙地激學生以“疾病”為中心對發(fā)現實際生活中的疾病病因,影響因素,能促進學生對疾病發(fā)生發(fā)展機制及規(guī)律的理解與掌握,提高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
如上所述,在病理生理學教學中始終應用思維導圖,是促進病理生理學的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一種有效教學方法,當然,由于應用時間短,范圍狹小,在取得較好效果的同時存在諸多問題,有待進一步應用研究。
參考文獻:
[1]東尼·博贊,巴利·博贊.思維導圖[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10-14.
[2]張海森.2001-2010年中外思維導圖教育應用研究綜述[J].中國電化教育研究,2011,31(8):120-124.
[3]張彩彩,懂戰(zhàn)玲,梁平.關于在醫(yī)學整合課程中應用思維導圖的思考[M].第七屆生命科學聯(lián)合學術大會論文匯編,2015(6):155-156.
[4]徐芳,劉穎,石磊,等.病理生理學教學中思維導圖應用[J].基礎醫(yī)學教育,2014,16(9):702-704.
[5]陳波.思維導圖在病理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醫(yī)學教育探索,2010,7(12):1235-1237.
[6]劉海云,伍慶華,肖愛嬌.思維導圖教學法在高校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0,1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