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學珍
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在于教師,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和潛能是辦好學校的根本。我校的教育實踐證明,在學校管理中,建立和完善激勵機制,正是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提高學校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建立激勵機制、創(chuàng)新管理方法,可以從多方面,多渠道著手。以下是我校在調動教師積極性所采取的一些措施:
一、實行量化考核
工作績效評價實行量化考核,是科學公正地進行考核和獎懲的重要因素,它一方面為教職工晉級、獎勵及人事調整提供依據(jù);另一方面對教職工產生積極的心理效應,對教職工的工作起著導向作用,也促進了教職工心理成熟。我們學校主要抓了三個方面的“量化考評”:第一是德,主要從思想政治和教師職業(yè)道德方面進行量化考核;第二是能,主要從班主任工作、教學成績、備課、授課、批改作業(yè)、監(jiān)考閱卷和聽課等方面進行量化考核;第三是勤,根據(jù)學??记谥贫?、值日制度等相關內容進行量化考核;第四是績,主要從競賽獲獎、發(fā)表論文論著、課題研究等方面進行量化考核。考核每學期進行一次,制訂量化細目評分表,考核結果歸入教工檔案。考評工作為了保證評價的效度和信度,我們力求做到①量化細目涉及崗位工作;②量化評分標準,突出重點;③教工明確考評目的,積極參與。因此,這項工作產生較好的效果,起到激勵作用。
二、舉行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
1.師徒結對,促進成長
在青年教師中間開展“拜師學藝”活動,形成一種激勵機制,增強了青年教師的成才意識,促進了青年教師師德水平和業(yè)務水平的提高,縮短青年教師的成長周期。青年教師是我們學校的財富,大力培養(yǎng)青年教師,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是提高學校教育質量的保證。近年來,我們在青年教師中大力倡導推行“師徒結對青藍”工程,具體做法是:①要求骨干教師每人帶一個青年徒弟;②制訂“師徒結對青藍”工程的實施方案和管理制度;③舉行師徒簽約儀式,讓師徒明確各自的職責和義務,師傅必須對徒弟在師德、備課、上課、批改作業(yè)等方面對徒弟進行指導。徒弟要做到勤學好問,師傅各種類型的課都要聽,學期末要寫一份拜師學習心得體會。此項活動的開展,增強了新老教師的角色意識,促進了新老師工作熱情和進取心,一大批青年教師脫穎而出,成為新的教學骨干。
2.標兵示范,以點帶面
每個學期,學校都會選出十位事業(yè)心強,業(yè)務精,教學效果好的把關教師評為“十佳教學標兵”。十佳教學標兵按學校規(guī)定必須上好一節(jié)示范課,課后進行評課,評課時做到發(fā)現(xiàn)一個亮點,找出一個不足,提出一個建議?!笆呀虒W標兵”示范課、評課活動對全體教師的教學水平起到了一個促進作用。
3.教師競賽,以賽促研
學校每學期都會舉行豐富多彩的教學競賽,比如“青年教師優(yōu)質課比賽”、“現(xiàn)場評課比賽”、“讀專著、寫心得比賽”、“青藍杯微課”競賽、“優(yōu)秀案例評比”等競賽活動,為老師展示自我提供了很好的平臺。
4.強化培訓,提高素養(yǎng)
堅持每周兩課時的業(yè)務學習,以備課組為單位,做到“四個堅持”:堅持結合新課程、堅持熱點話題、堅持結合實際案例、堅持同事間相互交流,在學習中成長、在學習中進步。另外,學校抓住一切機會選派教師參加各級各類教研活動,學習外校課改先進經驗和做法,拓展教師課改思路,回校后上一節(jié)匯報課或做專題講座,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
三、實行獎勵、分配制度
獎勵制度、分配制度的公平合理往往對教職工的積極性和工作熱情起著不可低估的促進作用。我們采取的方法是:①實行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獎勵方案:按各人的工作量發(fā)放工作津貼,打破“大鍋飯”式的平均主義,多干少干不一樣;②實行考勤獎勵制度,獎勤罰懶;③實行績效工資實施方案,做到干好干壞不一樣,鼓勵和增強教師的“名師意識”。這些制度的實行與“目標管理”“量化考評”等制度掛鉤,互相密切聯(lián)系,以充分調動廣大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增強學校辦學活力,提高辦學效益。
四、實行民主管理
學校的教職工隊伍中,高知識、高層次人才聚集,他們既有較強的參與學校民主管理的意識,又具備參與學校民主管理的能力,提出的建議和意見很有價值。所以,在學校管理工作中,我們鼓勵教工參與,通過民主管理途徑,組織教師參與學校重要工作的決策,從而激發(fā)教師積極性。采取的形式是:堅持教工代表大會制度,全體教師參與學校工作決策。這種民主參與制度,有助于形成教師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產生“校興我榮,校衰我恥”的情感,從而自覺執(zhí)行決策,努力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維護學校聲譽。
五、滿足教師合理需要
在管理工作中,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如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滿足教師的合理需要,就能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學校在力所能及的條件下,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提供表現(xiàn)才能的機會,以滿足教師精神生活的需要。學校領導多到教師辦公室與老師談心交流,了解老師的生活和工作情況,對老師給予更多的關愛,并盡可能創(chuàng)造條件,滿足教師了的合理需要,這樣就能極大地增強學校群體內聚力,形成一種團結奮斗的良好局面。
參考文獻:
格絨澤仁.充分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 提升教育教學質量[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12(1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