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的國際體系中,文化吸引和文化認同已經(jīng)成為維系民族與國家之間穩(wěn)定的重要保障,加強中國文化的對外傳播,增進我國和世界其他國家以及民族的溝通和了解,有利于幫助我國經(jīng)濟建設營造良好的國際環(huán)境,也有利于我國國際形象的樹立。我國英語教育肩負著弘揚和傳播中國文化的歷史責任,將中國現(xiàn)當代傳統(tǒng)文化知識和社會生活內(nèi)容融入英語教學當中,不僅能確定雙向語言文化教學的發(fā)展方向,更加注重中國文化的對外輸出以及文化的輸入,而且還能更好地提升我國學生文化對外宣傳的素養(yǎng)?!锻卣梗褐袊幕⒄Z教程》采用生動的材料與實例,深入淺出地介紹了中國文化獨具特色的內(nèi)容,積極引導學生對其進行思考,領悟精髓,而在此過程中相應地學到了英語表達方式,加快了國人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的進程。該書還具有如下特點:燦爛文化從智慧與信仰到創(chuàng)造與交流,從民俗和風土人情到美感與藝術,書中展示了中國古代悠久的文化和當代社會豐富的內(nèi)涵,能夠讓讀者在繪聲繪色的清新文字與精美的插圖交相輝映中感受濃重的文化氣息。該書呈現(xiàn)了中華文明立體而美好畫面,同時也折射出了中國人的生活情趣以及審美情趣。
《拓展:中國文化英語教程》一書題材選擇精良、編寫嚴謹,體現(xiàn)了深厚的思想內(nèi)涵和文化內(nèi)涵,是以英語教授中國文化的首選課程,對于學生學習英文也有極大的幫助作用。書中提到了中國文化對外傳播的意義,中國文化的內(nèi)容主要包含兩個方面,其一是中國現(xiàn)當代的社會生活,其二是指中國幾千年積淀下來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文化是評判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標準,因此,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注重文化的培養(yǎng),這也是影響世界格局以及發(fā)展趨勢的重要問題。經(jīng)濟全球化的到來使世界各國之間的交流加深,尤其是語言的交流顯得越發(fā)重要,然而,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多樣性的文明想要達成共識,國家之間只有加強交流才能更迅速地謀求發(fā)展。文化認同感和文化吸引在現(xiàn)今的文化體系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它維護著國家和民族之間的穩(wěn)定,同時推動著各種文化之間交流的深入,也是政治和經(jīng)濟交流的重要補充。我國的綜合國力以及國際影響力在不斷上升,全球許多國家也開始接觸和學習漢語,在《拓展:中國文化英語教程》一書中有這樣的統(tǒng)計,截至2012年,已經(jīng)有300多所孔子學院和500多個中小學孔子學堂在100多個國家安家,而其中的學院人數(shù)也超過了60萬人,但是在此過程中,類似于“中國威脅論”的聲音也不斷出現(xiàn),這對于我國國際形象的塑造以及與他國的交流往來非常不利。在《拓展:中國文化英語教程》中也提到,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其實是許多西方人對中國的歷史和文化以及現(xiàn)狀不夠了解,這種誤解也正是各國之間的文化沖突所產(chǎn)生的。我國文化本身的韻律與內(nèi)涵與我國文化對外傳播相比有著極大的反差,在世界舞臺上,作為國家軟實力的重要部分,話語權的重要性不容忽視。作者認為,加強中外文化交流與傳播,能夠有效提升我國的文化軟實力,創(chuàng)造優(yōu)質的語言環(huán)境,為我國樹立良好形象的同時,也能夠帶動世界的和平與發(fā)展。《拓展:中國文化英語教程》一書對英語教育及中國文化對外傳播的作用也有細致表述,作者認為,語言和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語言是文化現(xiàn)實的象征,這兩者有著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關系,這也直接決定了語言教學過程中文化的重要性。作者認為,不管是何種形式的文化交流,都不存在絕對的文化平等,強勢文化總是比弱勢文化更加自信,這也是文化不平等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原因,而想要解決這一問題,還要加強對我國民族文化的宣傳和積極傳播,當然,這也是建立在平等交流基礎之上的。要樹立文化的自覺意識。對于中國文化而言,其傳播并非某個專業(yè)語言文化組織的任務,而是所有中國公民應盡的職責,文化承載著語言,同時,語言為文化的傳播搭建了橋梁,是文化傳播的使者,所以,在文化傳播的過程中,更應當重視語言的重要性。尤其是相對于英語教育來說,它是世界上使用最為廣泛的語言。如果中國學生能夠用英文介紹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給外國友人,便可以達到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效果,能夠讓外國人很好地了解中國。同時,中國的文化影響力也會隨之擴大,而中國的文化軟實力也能得到提升。在《拓展:中國文化英語教程》一書中也不止一次地提到在與其他國家交流的過程當中,文化滲透的重要性。
《拓展:中國文化英語教程》一書關于中國文化對外傳播過程中英語教育的策略研究問題具有很高的學術參考價值。交通技術、通信以及媒體與全球一體化的步伐同步,在飛速發(fā)展的過程中,各國文化之間的交流也逐漸加深,這種發(fā)展趨勢自然也為我國的語言教育發(fā)展指明了方向。英語教育也更加注重在教學中滲透中國語言文化的特征,這一點被許多專家和學者認同,加強學生國際交流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是為了讓學生了解語言文化,同時,也是為了讓學生更加重視本民族的文化,積極地將自己的母語和語言文化進行比較和融合,使雙語教學順利開展。書中提到,在比較中進行文化教學,非常有利于學生文化敏感的培養(yǎng),同時也能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nèi),我國的英語教育常常將母語文化忽視,無論是教育工作者還是學習者,都缺乏對母語教育的正確認識,在我國的英語教育過程中,應當加強對母語文化的重視。文化失語癥的現(xiàn)象在我國十分普遍,對于許多大學生來說,不了解四大名著如何用英文翻譯,不知道如何用英文介紹我國的經(jīng)典著作,甚至日常生活中的事情也不能用英文表達,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也不能通過語言表達出來,這不得不說是一件十分遺憾的事情。多元化的趨勢在今天的國際交流過程中逐漸呈現(xiàn),弘揚中國歷史文化的責任開始被英語教育承擔,《拓展:中國文化英語教程》中表示,英語教育如果要做到與時俱進,就需要積極調(diào)整自身的教學目標、內(nèi)容以及教學方式,在外語教學過程中融入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實施母語文化和目的語文化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從而提升學生對外宣傳的素養(yǎng)。此外,英語教育是促進中國文化對外傳播的重要途徑,書中認為,作為實施文化教育的重要媒介,教材在文化教育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這也要求教材在編寫的過程中與教學目標做到相契合,滿足不同的使用者和社會發(fā)展的需求,英語課程不是單純的語言課程,它是加深對世界文化了解的窗口,具有工具和人文性質,在編寫教材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文化基礎以及國際文化發(fā)展形勢?!锻卣梗褐袊幕⒄Z教程》中對我國的文化講解也存在不足,這很容易導致中國高校學生的想象力和母語文化能力欠缺,以跨文化交際為目的的外語教育應當是目的語文化和本族文化兼容并蓄,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脫離實際,感覺到學有所用?!锻卣梗褐袊幕⒄Z教程》中所涉及的眾多內(nèi)容,為高校英語教學以及中國文化對外傳播過程中外語教育的作用和策略的研究問題提供了眾多有價值的參考,是非常值得推薦的研究參考書籍。
對于外語教育而言,外語教師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外語教師為學生提供相關的外語知識,同時,也把握著外語輸出的質量,因此,教師對于語言教育的重要意義不容忽視,合格的外語教師必須擁有優(yōu)秀的教學素質。此外,還應當具備扎實的外語技能基礎,這不僅需要其本身有著跨文化交際的能力,同時,也要對中外文化有深入的了解,能夠使學生避免語言交際中發(fā)生文化誤用的現(xiàn)象。優(yōu)秀的外語教師還應該有較高的母語文化素養(yǎng),母語的傳播能力也較強,而《拓展:中國文化英語教程》中也多次表示,較強的傳播母語的文化素質能夠幫助學生在吸收外國文化和學習外語的過程中,加深掌握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英文表達方式。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將中國文化融入各個元素之中,促進學生的學習和中國文化的發(fā)展,而學生的學習熱情也隨之得到提高。現(xiàn)如今,社會與空間的障礙被人們不斷地跨越,相同的趨勢也在全球文化發(fā)展過程中開始呈現(xiàn),此外,由于文化之間不能做到輸入和輸出的平衡,因此,在全球化的過程中,越來越明顯的文化沖突也開始出現(xiàn)。民族認同問題越來越突出,趨同沖突與互動構成了全球文化的特征?!锻卣梗褐袊幕⒄Z教程》中提到,外語教學的過程是一個語言使用和學習相結合的過程。只有將文化和語言教學結合起來,才能稱之為一個完善的學科教學。在當今社會,外語教學背負著弘揚民族文化與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雙重重任,將中國文化融入教學中去,確定母語文化與目的語文化相結合的雙向文化語言教學方向,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增強其民族認同感。在《拓展:中國文化英語教程》一書中,針對當前我國英語教育面臨的諸多問題,對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內(nèi)容進行了深入細致的介紹,對于學生領悟文化精髓有很好的引導作用。隨著國際形勢的改變以及我國教育政策的不斷調(diào)整,對英語教師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學習新知識,為自己積極充電?!锻卣梗褐袊幕⒄Z教程》一書為眾多英語教育工作者提供了許多有價值的英語教學理念,對于英語愛好者而言,也是非常不錯的參考書籍。
(孫博/海南外國語職業(yè)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