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偉星
【摘要】由于高中數學新課改的推進,導致人們對數學課堂的教學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在數學教學課堂中課堂提問一直占據主要地位,新課改的要求就是需要老師不斷提高課堂提問技巧.這也是在要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關注學生的主導地位,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不斷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本文就我國高中數學課堂提問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了高中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策略.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數學;課堂提問;有效策略
課堂提問是課堂有效教學的重要手段,在高中數學的教學中有效的課堂提問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問技術在國內外的教學過程中已被廣泛使用,它的出現遠比班級授課制還要久遠,可以說自從有教育開始就存在的一種教學方式.在當今多元化的背景下,新課改的實施已經開始多年,新的課程改革是關注學生主體作為評價標準,強調學生的實際生活要和教學內容相結合,提倡合作、學生主導的學習方式,注重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學習觀念和創(chuàng)新精神.
一、目前高中數學課堂提問存在的問題
筆者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總結出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其一,教師的課堂提問過于簡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僅僅對教材當中的某一知識點進行概念提問,這類問題設計的內容不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如某高中數學教師向學生提出:“正弦的公式、余弦的公式等”,這一類問題對學生的思維不具有一定的啟發(fā)性,學生往往只需要在課本上找到答案即可,沒有過多動腦思考的過程,課堂提問難以得到有效發(fā)揮;其二,教師未對學生的回答作出合理解釋.部分教師沒有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回答,對于錯誤的原因也沒有進行合理的解釋,而是直接將教案中給出的答案公布給學生,這樣就造成了學生對自己的錯誤出現的原因不明確,難免會在以后的學習中出現同樣的問題.因此教師需要對學生的錯誤進行分析,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其三,教師過多的提問,未留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課堂提問需要留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教師不能過多的進行課堂提問,提問行為應該是相互的,既包括老師對學生的提問,同時也包括了學生對老師提出自己的疑問.但是在高中數學課堂中老師只顧著提出問題,而忽視了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
二、新課改下提高課堂提問有效性策略
(一)合理設置提問問題
對于數學這門邏輯性較強的學科在進行教學時,首先應當注重數學的科學性,教師在進行問題設置時,不僅僅需要根據教學內容,還需要結合學生的自身特點進行合理的問題設置.教師需要注重問題的質量而不在于數量,不能一味地進行課堂提問,那樣就和傳統(tǒng)的教學手法毫無區(qū)別.教師需要提出一些研究式問題,以此來啟發(fā)學生的動腦思維,同時提出的問題能夠引發(fā)學生的發(fā)散思維,有利于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數學學習中,如果學生在此學習過程中受到思維阻礙,教師就需要及時作出引導,幫助學生沖破固定思維模式的束縛,以此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
(二)循序漸進提出問題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課堂提問一定要注意提問的層次.一般來說,課堂開始的提問有助于老師將新知識引入課堂,通過舊知識與新知識的有效結合,幫助學生更好的鞏固舊知識,提出對新知識的疑問;接下來的提問,起到轉折和過渡的作用,將教學內容和知識體系聯系起來;在關鍵時提出問題,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重點內容有效結合;在課堂結束時提問,將學生的發(fā)散思維結合起來,以達到總結規(guī)律的目的.在具體講課過程中,不宜提問過于頻繁,要循序漸進的將問題拋給學生.通過這樣層層遞進的問題設置,有效開動學生的腦筋思維,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思考能力,能更好的達到教學目標.
(三)問題面向全體學生
高中數學的知識點過于繁多,學生對知識點的遺忘是普遍現象,因此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回憶以前的知識點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要求教師在提出問題時,需要將問題細化,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思考和回顧,另外在回顧過程中,教師可以將這節(jié)課需要學習的新知識和舊知識相結合,使學生腦海中的知識點更加系統(tǒng)化.例如,某校數學課堂中,教師在講授雙曲線的幾何性質時,先對橢圓的幾何性質進行回顧.該教師設置了以下問題:第一,我們學習橢圓時主要研究了哪些性質?該老師在提出問題后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思考,學生作答后接著提出第二個難題:橢圓的幾何性質是如何研究的?通過方程還是圖表加以研究的?以此類推,該教師將問題環(huán)環(huán)相扣,進而通過類比橢圓幾何性質的方法,得到雙曲線性質和橢圓性質存在的聯系.教師提出問題時面向全體學生,既做到了舊知識點的回顧,還將新知識引入到課堂教學中.
結 語
在數學課堂中,倡導學生主動學習,突出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課堂提問是一種普遍的輔助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恰當的課堂提問,將會對高中數學的課堂有效性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就我國教育現狀來說,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有助于學生的思維啟發(fā)、課堂的氣氛活躍、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水平以及能夠有效提高教學質量等.高中數學教師需要通過結合學生的自身特點、教學內容等問題來設置問題,同時還需要注意提問時的合理性和層次性,把握好問題的難易程度,只有這樣,才能實現高中數學課堂的有效提問.
【參考文獻】
[1]毛啟干.論新課改下高中數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策略[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1(07).
[2]徐云軍,馮霞.新課改下高中數學課堂提問的方法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0(11).
[3]葉偉華.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提問的有效性研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