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根江
摘 要:隨著素質(zhì)教育理念的深入發(fā)展,教育實踐中出現(xiàn)了一系列新穎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生本教育理念催生了教師對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關注和培養(yǎng),在此背景下,合作學習成為教師開發(fā)學生學習潛力的一種重要方法。通過具體的教學案例,探索物理課堂與合作學習的融合之道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高中階段;物理教學;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模式是在以往個體獨立學習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其推行的目的在于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全面提升學生的素質(zhì)。在推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一系列不盡如人意的現(xiàn)象,但這并非否定了合作學習的價值,而是折射出師生對于合作學習的本質(zhì)認識不清。
現(xiàn)代社會是一個競爭十分激烈的社會,與此同時,時代對人才團結協(xié)作能力的要求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因此,為適應時代的要求,在課程改革的過程中,教育觀念發(fā)生了重大的轉(zhuǎn)變。教育教學的側重點從單方面重視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轉(zhuǎn)向培養(yǎng)學生獨立解決問題能力與合作解決問題能力相并重。
一、合作學習的內(nèi)涵解讀
現(xiàn)代意義上的合作學習模式,起源于二十世紀的美國。然而,作為一種古老的教育理念,我國的文化古籍中關于合作學習的論述數(shù)不勝數(shù)。現(xiàn)實的社會背景催生了合作學習的教育理念,這反映出,社會是學習的背景也是學習的內(nèi)容。
合作學習是指以兩人或兩人以上組成的異質(zhì)小組為單位,在科學的分工和合作的基礎上,共同開展對學習任務的學習,在互相學習和幫助的過程中,實現(xiàn)提高綜合素質(zhì)的教育目標。
合作學習必然會涉及兩個及以上的學生組成的小組,學習小組究竟由幾個學生組成最為合適,需要教師考慮班級學生的規(guī)模、學生的知識結構以及學生的學習能力等因素,異質(zhì)性適中可以為學生相互學習和借鑒提供空間,而且,此種異質(zhì)性可以啟發(fā)學生的靈感。
分工與合作是開展合作學習賴以依存的基礎。分工強調(diào)每個學生在小組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個人的能力強弱決定了小組力量的大小。而合作是合作學習模式的靈魂,也是合作學習模式不同于以往教學模式的核心因素。
合作學習模式是提高學生素質(zhì)的手段,其實質(zhì)性意義應該遠遠超過形式化的意義,無論教學模式如何改革,提高學生的能力、完善學生的人格始終是教育的目的。
二、合作學習的應用過程
1.教師的角色定位
傳統(tǒng)的物理課堂,教師在課程內(nèi)容設定以及授課進程方面均是主導者,學生被動接受教師的安排。學生的作用不受重視的直接后果是,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抱有抵觸情緒,喪失主動學習的熱情。因此,物理課堂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不高,授課效果差、授課效率低也成為普遍現(xiàn)象。
合作學習中,教師需要適應從主導者到引導者的身份轉(zhuǎn)換,此種轉(zhuǎn)變并非對教師作用的否定,相反是對教師作用的另一種重視。
2.學生的角色定位
合作學習模式空前地重視學生的作用,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是教師制定教學計劃時必須考慮的因素。學生需要轉(zhuǎn)變以往的學習心態(tài),及時反饋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例如,學生在學習萬有引力定律時遇到理解上的障礙,需要及時與老師溝通和交流,教師可以通過物理實驗的方式提供針對性的幫助,及時解答學生的困惑。
三、合作學習的應用策略
合作學習模式是一整套完備的理論體系,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時,需要重視以下兩個方面,以便優(yōu)化課程的授課效果。
1.相互借鑒學習方法
在獨學的過程中,如果缺乏與師友的交流和討論,則會存在思維走向極端、不全面的可能性,而且學習效率將變得十分低下。而合作學習為不同思維方式的學生提供了相互借鑒的機會。
例如,對于加速度的學習而言,部分學生只是單純地記憶公式,進而套用公式,得出最終的結果。在此過程中,大量的時間花費在死記硬背公式上。部分學生對公式的推導過程進行演繹,深入解讀公式背后的意義,最終結合具體的習題,自然而然地得出結論。此類學生在解讀公式的過程中投入較多的精力,而且在使用公式的過程中得心應手,不容易出現(xiàn)失誤。合作學習意味著兩種學生可以相互借鑒學習方法,前種模式耗用時間少,后種模式理解透徹。
2.分工與合作的并重
合作學習的方法與自主學習的方法并非相互排斥的,相反二者需要相互補充。合作學習是建立在學生合作的基礎之上的,但這并不意味著學生不需要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小組成員之間存在一定程度的依賴情緒是正常的,但過度依賴則是對合作學習模式的誤解。例如,學習物體受力結構圖的相關內(nèi)容時,教師不僅要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探討和交流之后提交作業(yè),還需要保證每一位學生均掌握了獨立解讀物體受力情況的能力。這是因為學生在面臨能力測試之時,需要自主完成所有的題目。
物理課程的學習是一個相對枯燥的過程,且以往教學模式并未重視學生的地位。在此雙重因素的作用下,物理課堂的效率低下、效果差。在素質(zhì)教育理念深入推進以及社會對人才合作能力十分重視的時代,合作教育迎來發(fā)展的春天。合作學習的開展需要師生同時轉(zhuǎn)變既有的觀念,科學地定位自己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淑蓉.依托教學實驗實踐合作學習:談高中物理合作學習的實驗教學策略[J].中學物理:高中版,2015,33(5):23-24.
[2]魯世明.高中物理新課程教學中提高學生合作學習效能的探討[J].中學物理:高中版,2013,31(2):3-4.
編輯 趙海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