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言是社會文化的一部分,它具有重要的社會功能。文化是一種由眾多要素構成的復雜系統(tǒng),語言同文化(尤其是精神文化)的許多要素之間天然的存在相互滲透,水乳交融的關系。一個民族文化的形成、發(fā)展、吸收,都要通過語言作為傳承手段。泰語熟語是泰語中的精華。熟語在泰語中扮演著一個傳承者的角色,它做為泰民族語言表達的一種,大部分是古代流傳下來的從上一輩傳到下一輩,記錄了泰民族文化的縮影,傳遞了政治統(tǒng)治的色彩,家庭組合的觀念,宗教信仰的寄托和稻谷文化等。泰國的地理環(huán)境適合水稻的種植,泰人的主要生產(chǎn)方式是以稻谷的種植為生計,稻谷在泰人社會中具有重要性,是文化的主要載體,具有許多的象征意義,體現(xiàn)了泰民族的特點。
關鍵詞:語言;泰語熟語;稻谷文化
作者簡介:劉文佳,女,云南省大理州人,1985年6月出生,學歷:大學本科,職稱:中教二級,研究方向: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中圖分類號]:H4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02--03
語言是社會文化的一部分,它具有重要的社會功能。語言是社會全體成員共同使用的交際工具,說話是使用這種交際工具的行為,說出來的話語則是使用這種交際工具所產(chǎn)生的結果。
一、語言是文化的基石。
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對文化起著重要作用。語言是文化的基石,沒有語言,就沒有文化。從另一個方面看,語言又受文化的影響,反映文化??梢哉f,語言反映一個民族的特征,它不僅包含著該民族的歷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蘊藏著該民族對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文化是一種由眾多要素構成的復雜系統(tǒng),語言同文化(尤其是精神文化)的許多要素之間天然的存在相互滲透,水乳交融的關系。一個民族文化的形成、發(fā)展、吸收,都要通過語言作為傳承手段。語言與文化互相影響,互相作用。理解語言必須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須了解語言。交際的過程是人們運用語言知識和社會文化知識傳遞信息的過程,所以學習語言與了解語言所反映的文化背景知識是分不開的。文化是形形色色的,語言也是多種多樣的。由于文化和語言上的差別?;ハ嗔私獠皇且患菀椎氖?,不同文化的交流常常遇到困難。泰語對于我們中國人來說屬于一門外語,我們學習它不僅要掌握語音、語法、詞匯和習語,而且還要知道使用這種語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觀察世界;要了解他們如何用他們的語言來反映他們社會的思想、習慣、行為;要懂得他們的“心靈之語言”,即了解他們社會的文化。學習語言與了解語言所反映的文化是分不開的。我們可以以語言為基石,通過觀察一個民族的如生活方式、衣著打扮、舉止行為、飲食習性等來了解他們的文化特點。
泰民族使用的語言濃縮著泰民族創(chuàng)造的文化,而泰語熟語作為泰民族語言表達一種,記錄了泰民族文化的縮影。泰語熟語是泰語中重要的一種,因為它是更加精致的口語,如果使用得當它能使語言顯得更加雅致、優(yōu)美;它是比一般口語更加完善的言語;它能使冗長的語意精簡化,有時我們不用去解釋那些冗長的言語,只要能使用正確的熟語就能喚起聽眾和讀者的興趣。熟語在泰語中扮演著一個傳承者的角色,它作為泰民族語言表達的一種,大部分是古代流傳下來的從上一輩傳到下一輩,記錄了泰民族文化的縮影,傳遞了政治統(tǒng)治的色彩,家庭組合的觀念,宗教信仰的寄托和稻谷文化等。熟語大部分是人們口頭廣泛流傳的現(xiàn)成語句,往往傳達了人們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和社會的實踐中積累的豐富的知識和經(jīng)驗,簡練通俗,意思完整??诙鄠骱湍壑叭说闹腔叟c經(jīng)驗是它的兩個基本特點。
泰國作為傳統(tǒng)的農(nóng)業(yè)國,稻米種植的歷史悠久,產(chǎn)量高、出口量大,支持著泰國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各方面的發(fā)展,長期以來形成了對泰國具有重要意義與影響的稻米文化,泰民族是一個以稻米為主食的民族,他們有歷史悠久的傳統(tǒng)文化,他們勤勞、淳樸,他們熱愛生活。他們以種植稻米為主要的生產(chǎn)方式,他們以稻米為生活之源,他們有對稻米的崇拜和信仰的傳統(tǒng),他們將稻米視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這種文化是由于泰國地理環(huán)境的優(yōu)越性以及他們長期以來的生活習方式、風俗習慣、民族崇拜等要素的影響而形成的。而泰語作為泰民族的本土語言它必定與民族文化緊密的融合,泰語熟語大部分來源于民間,這些民間流傳的話語 一代接一代的傳承下來,它是歷史的鑒證師是未來的指路者。它將多年來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保留、記錄下來,是子孫后代不能遺忘的寶貴禮物,是民族的自豪和驕傲。因此也可以說泰語是泰民族文化的基石。
二、泰語熟語中記載的稻谷文化。
泰國的地理環(huán)境適合水稻的種植,泰人的主要生產(chǎn)方式是以稻谷的種植為生計。泰國地處亞洲中南半島中南部,熱帶季風氣候。泰國由于地理位置的優(yōu)越性,其農(nóng)作物豐富,是世界著名的大米生產(chǎn)國和出口國。
稻谷在泰人社會中的重要性,綜合來說有五方面:
(一)稻米出口是泰國第二大的外匯來源;(二)稻米是無數(shù)農(nóng)村社區(qū)的主要收入來源;(三)稻米的種植為很多城市中低收入的弱勢人口帶來很多季節(jié)性的工作;(四)農(nóng)民在家中儲存的稻谷很多時候是農(nóng)民的儲蓄方法,甚至好像貨幣一樣,經(jīng)常可以用來做生產(chǎn)貸款的抵押;(五)稻米是泰國食物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為人們帶來糧食的保障。
泰國的文化也是圍繞著稻米發(fā)展出來。在泰國的農(nóng)村,日常生活和文化節(jié)日與稻米的種植季節(jié)緊緊扣聯(lián),學校的假期都是定在稻米收成的時候;在許多宗教儀式中,米具有重要的象征意義。
就泰國的地理位置、風俗文化、宗教信仰的特點來說最突出的還是泰國的稻谷文化如:“??????????????????”“?????????? ??????????” “??????????????????” “??????????????” “??????????????” “???????????????”等熟語記載了泰人的稻谷文化。
1、 稻谷象征著國家的富強昌盛。
稻谷在泰民族的觀念里是最有價值的東西,泰國地廣人稀,無論是地理位置還是氣候條件都適宜稻谷的生長。泰民族以稻谷為主食,稻谷的種植和出口為泰國創(chuàng)造了高額的外匯。在這片富饒美麗的土地上,泰民族勤勞、樸實,生活得美滿、幸福,泰國人民稱他們的國王為“?????????????”象征著他們對國土的崇高敬意。同時,由于泰民族以種植稻谷為主要職業(yè),到了豐收的季節(jié),放眼望去“金燦燦”的大地盡收眼底,因此他們也稱他們的國土為“?????????”在泰民族的語言中也有許多這方面的例子如:熟語“??????????????????”=????????????????????????????????米有剩余鹽也充足 (喻:漁米之鄉(xiāng))
意思是說:家鄉(xiāng)富饒美麗是因為盛產(chǎn)魚和稻米。
“?????????? ??????????”
田里有谷子,水里游魚。(喻:國家富強)
這兩句熟語中都提到了魚和米,泰民族勤勞、淳樸,他們種植水稻,魚在水里伴著谷子的成熟而成長,收獲谷子的同時也收獲天里長大的魚,魚和米是泰民族最重要的食物。因此在泰族人的觀念里只要能有米有魚也就是擁有財富的象征。同時也反映出泰國是傳統(tǒng)的農(nóng)業(yè)國,自古以來都以種植水稻為主要生產(chǎn)方式,稻米是泰民族的生活之源。
又如:“?????????????”糧倉、米糧川(喻:漁米之鄉(xiāng)、天府之國)形容國家糧食豐富、水源充足,人民生活優(yōu)越。
在泰國也有與稻谷相關的節(jié)日,最重要的是“農(nóng)耕節(jié)”。農(nóng)耕節(jié)大典始于十三世紀的素可泰王朝,由此也可以看出泰王國稻谷文化歷史之悠久。節(jié)日由占卜師選擇在每年5月(泰農(nóng)歷6月)的一個吉日良辰按照婆羅門教的習俗舉行。主犁官在號角樂聲中扶著由兩頭白公牛拉的金色木犁耕田6圈,兩名挑金擔和兩名挑銀擔的少女跟在木犁后面,主犁官不時從金擔和銀擔中抓出一把把谷種,撒在田里。耕田播種儀式后,圍在廣場四周成千上萬的人涌進田中,從土壤中挖出種子,連泥土裝進塑料袋中,帶回家去。他們相信,這些種子和王家田的“圣土”會帶來豐收年和好運。犁田之后,司理官員為兩頭耕牛送上豐盛的飼料,包括稻谷、玉米、綠豆、芝麻、青草、水和米酒。兩頭耕牛選擇了青草和玉米,占卜師宣布說,牛選吃了兩種飼料預示著今年五谷豐登。這同時也表現(xiàn)著泰民族對稻谷的崇拜,泰人注重稻谷的力量。由此也可以看出稻谷在泰人的觀念里不僅作為糧食而存在,只要有稻谷泰民族就擁有了財富,稻谷的出口也支撐著國家經(jīng)濟的收入、發(fā)展。因此,稻谷象征著國家的富強和昌盛。
2、 稻谷是恩情的源頭。
“??????????????” 紅米,熱湯(喻:養(yǎng)育之恩)
“?????????????? ??”=??????????????????????????? ?????????????????????????????????????
打破自己的飯碗(喻 :失去職業(yè)失掉生計)
稻米在泰人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它養(yǎng)育了泰民族,缺少了稻米這個民族將無法生存繁衍。沒有了稻谷人們就無法生活;不種植稻谷人們也就失去了他們的職業(yè)。
泰民族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民族之一,水稻的種植是泰民族社會物質生產(chǎn)中最重要的生產(chǎn)方式,是泰民族的生活之源,因此泰族人認為稻米對他們維持生計具有很大的恩德,他們相信有神在保佑著谷種,他們稱這個神為“谷神娘娘”,在泰國農(nóng)耕的時節(jié)當?shù)氐霓r(nóng)民們會做許多祭祀活動以表達他們對谷神的崇拜之情和紀念谷神對他們的恩情。他們認為谷神娘娘能保佑農(nóng)作物長得茂盛茁壯,如果當?shù)氐霓r(nóng)民根據(jù)風俗祭拜了谷神娘娘那么他們的生活將富裕充實。雖然如今泰國的農(nóng)村生活水平提高了,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這種風俗習慣卻一直保留至今。
“?????????????????????”=?????????????????????????
吃熱飯睡懶覺(喻:生活幸福、舒適)有了稻谷有了主要的糧食就能擁有幸福、安逸的生活,才有能力享受生活。
這類的熟語還有很多,但它們同時都反映出稻谷在泰民族的文化中存在著一種象征恩情的意義。稻谷養(yǎng)育了泰民族是泰民族恩情的源頭,也影響了泰民族的習性與風俗是泰民族成為了一個勤勞、淳樸的民族。
3、稻谷是幸福的基石。
泰民族幸福的生活源于豐富的物產(chǎn)資源,泰國作為東南亞的農(nóng)業(yè)大國以稻谷為主食,以生產(chǎn)、加工、出口稻米為主要收入來源。如果沒有稻谷泰民族將失去大部分經(jīng)濟的來源,失去糧食保障,這樣他們是的生活將會窮困潦倒,毫無幸??裳?。而擁有了豐富地稻谷資源,能為泰民族帶來經(jīng)濟、生活的保障,為泰民族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活條件,成為泰民族生活幸福的基石。如他們的語言中有:“??????????????”= ???????????????? ???????????米困難,檳榔貴(喻:饑荒、失收)其意義大致與中國的熟語“米珠薪貴”相近。米貴得像珍珠,柴貴得像松木,形容物價昂貴,人民生活極度困難
“??????????????”= ?????????????????????????? ????????????????????????????????????
??????????????????????????
新米肥魚(喻:新婚之歡)
“???????????????”= ???????????????????????????????????????????????????????????
?????????????????????????? ???????????????????????????????????????????????????
???????????
老鼠掉進米桶(喻:窮漢娶了闊媳婦)
擁有了稻米就擁有了幸福的基石,失去了稻谷也就失去了幸福。
4、 稻谷是調劑人際關系的試金石。
如:“?????????????????”= ????????????????????????????????????????????
???????????
舂下鍋米(喻:臨時應急,臨渴掘井)
這告訴我們不能到肚子餓的時候才去找吃的,而且只找夠當時所需的數(shù)量而不為以后做打算。教導我們有備而無患,未雨綢繆的道理。
??????????????????????????????=?????????????????????????????????
?????????????????????????????????????????????? ?????????????????????????????
????????????????????????????????????????????????????????????????????????
???????????????????????????????????????????????
煮飯諷刺狗,烤魚諷刺貓。(喻:以利引誘)
稻谷在泰民族文化中有時也做為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媒介,是人際關系冷暖的試金石。以上關于稻谷的熟語告訴我們泰人對稻谷的崇拜和重視,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是稻谷的重要性讓泰民族的心緊緊的連接在一起,他們共同需要以稻谷為主食,來維持生計,他們也需要以種植稻谷為主要職業(yè),來促進國家經(jīng)濟的發(fā)展。如果沒有稻谷作為媒介,作為橋梁泰民族之間也將四分五裂,國家也將因此而衰落。因此,稻谷在泰民族的觀念里也是調劑人際關系的試金石。
泰語熟語載運了稻谷文化的軌跡,我們不僅可以從這些熟語中看到泰民族的生活、生產(chǎn)方式,宗教信仰,谷神崇拜等,也可以看出稻谷在泰民族的觀念里是財富的象征,是敘述人生哲理的好材料,是人際關系的冷暖石,是家庭幸福和睦的保障。我們從諺語所載運的文化信息功能中可以打開泰民族社會歷史的文化寶庫。
美國已故的語言學教授薩皮爾說:“語言的背后是有東西的。并且,語言不能離文化而存在?!卑啬舱f:“語言的歷史和文化的歷史是相輔而行的,它們可以互相協(xié)助和啟發(fā)?!闭Z言滲透于文化的各個層面,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語言記錄著文化,它是文化表達和傳播的工具。語言促進了文化的發(fā)展,同時文化也影響著語言的發(fā)展,二者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民族文化的傳承與泰發(fā)展是以民族語言為工具的,一個民族所特有的民族習慣、風俗、傳統(tǒng)都反映在民族語言表達之中。泰語熟語作為泰民族民族語言表達的一種,記錄了泰民族文化的縮影,傳遞了政治統(tǒng)治的色彩,家庭組合的觀念,宗教信仰的寄托和稻谷文化等。而泰國作為傳統(tǒng)的農(nóng)業(yè)國,稻谷的重要性在泰民族心中早已根深蒂固,泰民族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民族之一,水稻的種植是泰民族社會物質生產(chǎn)中最重要的生產(chǎn)方式,是泰民族的生活之源。稻谷在泰民族的價值觀念里有著許多的象征意義,是財富的象征,是敘說人生哲理的好素材,人際關系冷暖的試金石,家庭幸福和睦的保障。而熟語則載運了稻谷文化的軌跡。因此我們學習語言不僅要學習語音、語法、詞匯和習語等,還要能用他們的語言來反映他們社會的思想、習慣、行為;要懂得他們的“心靈之語言”,即了解他們社會的文化。
參考文獻:
[1]?????????????????????? ?????????????????????????? ????????????? ? ??.??????????????????????????????????????2541
[2]?????????????????????? ? ? ? ???????????? ? ? ? ????????????????????? 2543
[3]?????????????????????????????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 ?????????????
[5]陳序經(jīng) 著《文化學概觀》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5年2月第一版。
[6]郭家驥 著 張文力譯《西雙版納傣族的稻作文化研究》 云南大學出版社 ?1998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7]戴昭銘 著《文化語言學導論》語文出版社 1996年12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8]羅常培 著《語言與文化》 ?北京出版社出版 2004年1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9]賀圣達 著《東南亞概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