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西方文學史上,幾乎每個歷史時期都有反映這一時代特征的成長主題出現(xiàn)??梢?,成長主題作為一個文學主題是相當重要的。凱特·肖邦是十九世紀末期第一位被認為具有自由和身份意識的杰出女性作家,她的代表作《覺醒》也被當今文學界稱之為“頂峰的藝術”?!队X醒》講述了女主人公艾德娜·蓬迪里埃自我意思不斷成長的過程。本文試圖從女主人公埃德娜·龐德烈自我意識不斷成長這一線索,結合作家凱特肖邦的成長經歷以及其所處的時代背景,通過女性成長這一主題分析了女主人公艾德娜·蓬迪里埃女性的自我意識覺醒的過程以及凱特肖邦的女性成長意識。本論文分為五個個部分,第一部分:引言。簡單介紹作者及小說《覺醒》的寫作背景。第二部分:萌芽。講述了女主人公埃德娜·龐德烈的成長萌芽。第三部分:覺醒。講述了女主人公埃德娜·龐德烈自我意識成長過程。第四部分:顛覆與重建。女主人公埃德娜·龐德烈在覺醒之后的顛覆與重建。第五部分:結語。對本論文的總結。
關鍵詞:女性;成長主題;女主人公;自我意識;覺醒
作者簡介:尹微(1990.12-),女,朝鮮族,吉林省梅河口市人,吉林師范大學研究生部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為英美文學。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15-0-02
1.引言
《覺醒》發(fā)行于1899年,是著名美國女作家凱特·肖邦所著小說。自它發(fā)表之后的幾十年,就遭到多數(shù)人的譴責,甚至一些書館將它列為禁書。自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覺醒》才受到文學界的重視。故事設置在19世紀末期,在法國后裔喜歡的避暑勝地格蘭德島上。女主人公埃德娜·龐德烈與其丈夫以及兩個孩子再次度假。但由于丈夫工作繁忙,致使埃德娜與賢妻良母型的阿黛爾·拉蒂諾爾以及勒布朗太太的兒子羅伯特·勒布朗經常相處。埃德娜從阿黛爾身上學到了自由表達情感的方式,并使她從過去的謹慎壓抑的情感中解放自己,逐步得到覺醒。在與羅伯特交往的過程中,埃德娜又進一步解放了自己的性欲。隨著羅伯特的離開,埃德娜開始沉浸在繪畫中,反叛意識開始覺醒。最后,女主人公回到了她最初覺醒的地方—格蘭德島,她在海中得到了最后的覺醒。從埃德娜覺醒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出,她是由身體覺醒再到意識覺醒。而她的覺醒過程也是她女性的自我意識成長的過程。我們可以把她的女性自我意識的成長過程分為萌芽——覺醒——顛覆與重建。
2.萌芽
《覺醒》主要描述了一位女性——埃德娜·龐德烈對自己進行重新認識的故事。她努力摘掉呀在自己身上的枷鎖,重新回歸本我的故事。女主人公埃德娜是一名成功商人的妻子,他們共有兩個孩子。表面看起來,她是在一個殷實的家庭中應該非常幸福。在這部小說所處的年代中,女人們都應該做“房中的天使”。
在小說中,凱特·肖邦是這樣描述女性的“她們是這樣的女人:寵愛孩子,尊敬丈夫,認為抹殺自我,長出翅膀成為救苦救難的天使是一種神圣的權利。”在這個貌似幸??鞓飞踔潦峭昝赖募彝ダ铮魅斯5履取嫷铝也]有感到真正意義上的幸福。在小說的開端埃德娜·龐德烈就說道“她丈夫對她無微不至的體貼和一貫的忠誠似乎使這些經歷顯得微不足道,對于這些她是默然領會、心知肚明的。”而且在她的意識中有一種“陌生深處的無以名狀的壓抑感”。這種壓抑感使她整個人充滿了“莫名的煩悶”。 這就像是在埃德娜·龐德烈的“夏日的心靈”蒙上了陰影和迷霧?!八皇亲谀抢锇底宰l責她的丈夫,也不是在悲嘆自己的命運,而正是命運引領她走上這條他們所走過的道路?!盵1]可見,埃德娜·龐德烈她沒這種看似幸福的家庭中,感到十分的無助。她不得不按照命運的安排努力扮演著好妻子、好母親的形象。然而,在龐德烈一家在格蘭德島上避暑的期間,埃德娜·龐德烈認識了一名叫做羅伯特的男人。在與羅伯特的相處中,埃德娜開始發(fā)現(xiàn)自己不應當作為其他人的附庸。 再一次她與羅伯特游泳的過程中,“她的心中開始隱隱地亮起一線曙光--這種光線為她指出一條道路,不允許她這樣做?!薄昂唵蔚卣f,蓬迪里埃夫人開始意識到她作為一個人在整個宇宙間的位置了,也認識到她作為一個個體與自己的內心世界以及周圍世界的關系。這或許像是一種有分量的智慧降臨到一位二十八歲的少婦的靈魂之上——這種智慧甚至或許比圣靈常常愿意賜予給任何一位女子的智慧還要多?!盵2]這是埃德娜作為一名真正的女性,她的自我意識開始蘇醒。這是她的自我意思成長的一個萌芽。但是,這種萌芽并沒有是我們的女主人公感到驚喜,而在小說中的開始,凱特·肖邦這樣描述了女主人公的心理狀態(tài)?!霸谶@種萌芽時期,它只能使她困惑。這使她進入夢幻之中,陷入沉思之中,使她她被一種難以捉摸的煩悶包圍著,正是這種煩悶致使她在那天子夜里痛哭一場。”[3]女主人公埃德娜在這場萌芽的覺醒中,她開始感到迷茫,感到了無助,這是她女性意識成長的第一步。
3.覺醒
埃德娜的成長過程其實就是她努力走向獨立的過程!獨立的自我意識是她所追尋的。在埃德娜二十八歲之前,她的人生是被時代所規(guī)劃好的。她要努力做一名賢妻良母。照顧好丈夫以及孩子。在情感上,她是空虛的。“她和萊翁斯·龐德烈的婚姻純屬偶然,這一點跟許多其他的婚姻相似,看起來都像是命運的安排?!碑敯5履扔龅搅肆_伯特后,她的自我意識開始成長。在羅伯特離開后,埃德娜痛心地意識“她那充滿激情的剛剛被喚醒的自我所需要的東西,她得不到了。”[4]
埃德娜的自我意識成長過程是由在她與丈夫回到新奧爾良埃斯普拉內德街的漂亮宅子后,埃德娜決定不再主動扮演一個賢妻良母的角色開始的。在每個星期二的下午,龐德烈夫人違背了她結婚六年以來必須虔誠遵守的安排。她并沒有留在家里而是“出去走走”?!霸谶@樣一個符合她情緒的甜蜜的半明半暗的夜幕中,她在尋找并發(fā)現(xiàn)了自己。”“她完全放棄了每周二在家接待賓客的事?!边@相當于她完全放棄了自己作為妻子的責任。埃德娜可以每天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她開始畫畫。最后,畫畫已經滿足不了埃德娜的心里追求。她在丈夫出差,孩子被孩子的奶奶接走后,“她放松地深舒了一口氣。一種她所不熟悉但卻又很甜蜜的感覺襲遍她的全身”。逐漸,埃德娜不再滿足于一個人在空蕩蕩的房子里。她搬出去住并準備了一個“告別晚會”。在自己的新房子里,她放縱自己。她在經濟上并不再依賴她的丈夫。她對萊芝小姐說“我自己有一些媽媽留給我的錢……今年冬天我還在賽馬場贏了蠻大一筆錢,另外我的畫也開始賣出去了,賴拍爾越來越滿意我的作品……我覺得是比以前從容,也更有自信……只請一個傭人的話,我?guī)缀蹩梢圆挥没ê芏噱X……我相信我一定會喜歡這樣的安排,會喜歡自由、獨立的感覺?!盵5]這些代表了她的自我意識從身體上到精神上、從經濟獨立上到自我意識獨立上的成長過程。這也是女主人公埃德娜女性意識成長的第二步。
4.顛覆與重建
在埃德娜覺得她已經成功地擺脫了自己的婚姻家庭的枷鎖,并獲得了自我意識的獨立。但是,當她希望與羅伯特在一起的時候,作為男權社會的一員的羅伯特并不能理解她的行為。在這里,埃德娜最終意識到,無論是她的丈夫還是情人,他們都把女人當作一個附屬物。在男權社會中,女性并沒有自己的地位。埃德娜意識到,這種男權社會中,男人和女人的不平等關系才是她想要去反抗和顛覆的。在這里,埃德娜的女性意識已經覺醒。最后,她選擇了在她開始覺醒的地方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埃德娜的死反映出作為一個十九世紀的女性,如果想要實現(xiàn)自我意識的成長幾乎是不可能的。“雖然艾德娜的精神和社會追求并不成功,但人們還是認為她代表了新女性的意識,表達了做真實的自己的意識,甚至必要時,付出自己的生命。川戴爾評論說:“作為一部世紀之交的巨著,《覺醒》講述的自我的開始,而不是終結?!边@也告訴了我們:女性爭取與男性平等的道路還很遠、很漫長。需要全社會成員的努力,也需要女性的自我覺醒。
5.結語
埃德娜是一個鮮明的女性自我意識成長的代表。在父權社會壓制下,女性都背上了順從,隱忍的包袱。她們只能做一名“家中的天使”。而埃德娜的自我意識成長,體現(xiàn)了女性認識到自身價值和地位的時代來臨?!队X醒》一書反映出了一個新舊時代變革背景下,女性的自我意識成長過程。可以說,埃德娜的自我意識的覺醒是凱特肖邦的覺醒,也是一個時代的覺醒。是一個女性主義時代的來臨的呼告。[6]
參考文獻:
[1]Kate Chopin,《The Awakening》[M].“everymans library”.
[2][3][5](美)凱特·蕭邦(Kate Chopin)著;楊瑛美譯《覺醒》[M].遼寧教育出版社.
[4]張沛:《房子中的“覺醒”—淺析凱特·肖邦<覺醒>中建筑模式變換與女性卞義覺醒》,《北方文學》(中句刊)[D].2012年第8期.
[6]鄒德芳、鄒雯:《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覺醒)的女性卞義解讀》,《青年文學家》[D.]2011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