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延齡
(羅定市人民醫(yī)院,廣東 羅定 527200)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漿B型鈉尿肽聯(lián)合紅細胞分布寬度及血小板分布寬度檢測的臨床意義*
丁延齡
(羅定市人民醫(yī)院,廣東 羅定 527200)
摘要:目的探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漿B型鈉尿肽聯(lián)合紅細胞分布寬度及血小板分布寬度檢測的臨床意義。方法選取本院收治的8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為研究組,另選30例健康受檢者作為對照組。研究組和對照組均進行血漿B型鈉尿肽(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紅細胞分布寬度(erythrocyte hemoglobin distribution width;RDW)及血小板分布寬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檢測,同時將研究組患者按照心功能分級分為Ⅰ、Ⅱ、Ⅲ、Ⅳ級,比較各級患者組間RDW、BNP、PDW的差異。結(jié)果兩組受檢者RDW、BNP、PDW水平具有顯著差異,研究組各項指標均明顯高于對照組,t分別為3.724、12.952、5.157,P<0.05。另外,對比發(fā)現(xiàn),心功能分級越高,即CHF越嚴重,RDW、BNP、PDW水平越高,不同分級之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結(jié)論B型鈉尿肽、紅細胞分布寬度、血小板分布寬度的檢測在慢性心力衰竭的診斷治療過程中具有重要的指導(dǎo)意義,可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心臟功能及病情嚴重程度。
關(guān)鍵詞:慢性心力衰竭;B型鈉尿肽;紅細胞分布寬度;血小板分布寬度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是一種因心臟收縮或舒張功能障礙引起的心臟疾病[1]。CHF發(fā)病率高,預(yù)后差,尤其是老年人群,死亡率幾乎與惡性腫瘤相當[2]。早期診斷、及時治療對改善CHF具有重要意義。B型鈉尿肽可反映心臟功能,在心力衰竭、心室功能障礙的篩選中具有重要作用[3]。紅細胞分布寬度主要體現(xiàn)紅細胞體積異質(zhì)性,一般用于貧血分類。血小板分布寬度主要體現(xiàn)血小板的體積異質(zhì)性。本文研究了上述三個指標檢測在慢性心力衰竭診治過程中的意義,現(xiàn)將研究結(jié)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本院2012年7月-2014年8月收治的88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為研究者。男36例,女42例,年齡分布為45~80歲,平均年齡為(62.7±11.3)歲。另選30例健康受檢者作為對照組,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齡分布為47~80歲,平均年齡為(63.8±12.5)歲。納入標準:(1)研究組患者均已確診為慢性心力衰竭;(2)對照組無心臟及心血管疾病[4];(3)患者已知曉研究過程,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病例排除標準:(1)不符合診斷標準的;(2)惡性腫瘤患者;(3)嚴重精神病患者;(4)妊娠期及哺乳期婦女。
1.2方法所有受檢者于清晨空腹取肘部靜脈血6 ml,加入抗凝劑,低溫冷藏保存待檢[5]。其中3 ml以3500 r/min離心,取血漿,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測定BNP[6];另外3ml直接采用全自動生化檢測儀測定RDW、PDW,比較組間差異。同時將研究組患者按照心功能分級(NYHA),分為Ⅰ、Ⅱ、Ⅲ、Ⅳ級,比較各級患者組間RDW、BNP、PDW的差異。
1.3統(tǒng)計學(xué)方法本次研究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統(tǒng)計學(xué)軟件SPSS 17.0進行統(tǒng)計學(xué)分析,其中計量資料均以(均值±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不同分級之間的比較采用F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2結(jié)果
2.1RDW、BNP、PDW水平比較兩組受檢者RDW、BNP、PDW水平具有顯著差異,研究組各項指標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具體見表1。
表1 研究組與對照組RDW、BNP、PDW水平比較
2.2不同心功能分級組間比較心功能分級越高,即CHF越嚴重,RDW、BNP、PDW水平越高,不同分級之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表明RDW、BNP、PDW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CHF的程度和心功能。具體見表2。
表2 不同心功能分級組間比較
3討論
BNP廣泛分布于體內(nèi)各組織,尤其是心臟,以右心房居多。血漿中的BNP主要來自于心肌細胞的分泌[7-9].當CHF引起心室壁張力和心室壓力負荷增加時,大量BNP合成后分泌入血,發(fā)揮生理作用,導(dǎo)致血漿BNP升高。一些臨床研究顯示CHF使患者心臟負荷增加,BNP水平顯著提高,并呈正相關(guān)[8]。RDW和PDW都是血常規(guī)的檢驗指標。RDW一般用于貧血或其他血液病的診斷。近年來研究[10]顯示,CHF患者RDW水平往往較高,且與患者預(yù)后有一定聯(lián)系。PDW反映的是血小板大小的均一性。CHF患者心心臟缺血可能促進血栓形成,因而對PDW有一定影響。因此RDW和PDW對CHF患者的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顯示,兩組受檢者RDW、BNP、PDW水平具有顯著差異,研究組各項指標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另外,對比發(fā)現(xiàn),心功能分級越高,即CHF越嚴重,RDW、BNP、PDW水平越高,不同分級之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表明RDW、BNP、PDW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的診斷中具有指導(dǎo)性意義,RDW、BNP、PDW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CHF的嚴重程度。尤其是BNP。
綜上所述,B型鈉尿肽、紅細胞分布寬度、血小板分布寬度的檢測在慢性心力衰竭的診斷治療過程中對病情嚴重程度的判斷具有重要的指導(dǎo)意義,可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心臟功能。
參考文獻:
[1]繆亞梅,金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漿B型鈉尿肽聯(lián)合紅細胞分布寬度及血小板分布寬度檢測的臨床意義[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3,17(23):145-146.
[2]唐世凡,王朝暉,朱秀華,等.B型鈉尿肽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臨床預(yù)后的關(guān)系研究[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2,14(4):343-346.
[3]李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B型鈉尿肽與血小板參數(shù)的相關(guān)性觀察[J].醫(yī)學(xué)臨床研究,2009,26(6):1006-1008.
[4]孫海英.螺內(nèi)酯聯(lián)合非洛地平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B型鈉尿肽前體及心功能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4,21(4):492-494.
[5]趙彥功,韓盈,鄭靜晨,等.B型鈉尿肽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住院率的預(yù)測價值[J].實用醫(yī)學(xué)雜志,2009,25(10):1606-1608.
[6]王躍榮,張棟梁,李嵐,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氨基末端B型鈉尿肽與心肌肌鈣蛋白I水平分析[J].檢驗醫(yī)學(xué),2011,26(7):433-435.
[7]張東清,曾偉杰,支峭原,等.B型鈉尿肽水平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xué)雜志,2014,22(4):512-514.
[8]Goto T,Takase H,Toriama T,et al.Circulating concentrations of cardiac patiens indicate the severy of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J].Heart, 2003,89:1303-1307.
[9]張鳳美,王素梅,劉樹業(yè),等.BNP、hs-CRP聯(lián)合檢測在慢性心力衰竭預(yù)后評估中的價值[J].中國實驗診斷學(xué),2012,16(8):1448-1451.
[10]Tsukamoto O,Fujita M,Kato M,et al.Natriuretic peptides enhance the production of adiponectin in human adipocytes and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J].JAm Coll Cardiol,2009, 53(22):2070-2077.
(收稿日期2015-11-09)
doi:10.3969/j.issn.1004-7115.2016.03.027
中圖分類號:R541.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7115(2016)03-0312-02
*作者簡介:丁延齡(1984-),男,本科,主治醫(yī)師,主要從事心血管內(nèi)科疾病的治療與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