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榮,閆興周
(合肥工業(yè)大學,230019)
?
智能化的圖書館微服務研究
楊家榮,閆興周
(合肥工業(yè)大學,230019)
摘要:圖書館微服務是基于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和智能手機的圖書館服務創(chuàng)新。微服務以即時通信軟件為載體,以即時性、個性化、碎片化地為讀者提供信息資源、信息咨詢、學習討論、學術交流等服務,提升讀者的信息獲取效率,實現(xiàn)讀者隨時、隨地、隨意與圖書館互動并獲取精確的知識資源。
關鍵詞:微服務;讀者信息服務;云計算;圖書館服務創(chuàng)新
1引言
圖書館傳統(tǒng)服務時效滯后、溝通不暢的弊端,促使圖書館改變服務觀念,提供新的服務模式?,F(xiàn)代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互聯(lián)網(wǎng)、物聯(lián)網(wǎng)等的快速發(fā)展和移動通信終端的高度智能化,為圖書館的服務創(chuàng)新提供了契機,許多圖書館開始利用微博、微信、飛信、QQ等即時通訊工具開展讀者服務。
圖書館微服務就是基于微博、微信、圖書館客戶端APP等微工具,以數(shù)據(jù)聯(lián)接的方式接入網(wǎng)絡端口,從而使讀者的咨詢方式由以前的場所固定、接受服務被動、服務內容模糊轉變到即時精確互動的圖書館服務新模式,使傳統(tǒng)圖書館服務變得更加便捷。近年來圖書館界對微服務的研究不斷深入,微服務的應用也日益廣泛。
2圖書館微服務的特征與內容
圖書館微服務將服務深入到讀者需求的細微處,促進圖書館與讀者交流,是傳統(tǒng)圖書館服務的提升。微服務的第一個特點是及時性。在傳統(tǒng)圖書館服務中,讀者遇到問題咨詢的方式有:到圖書館現(xiàn)場咨詢、電話咨詢、圖書館主頁留言咨詢。現(xiàn)場咨詢比較麻煩,讀者不愿為小問題而浪費時間。電話咨詢讀者不容易把問題和需求講清楚,且電話易占線,很難打進去。圖書館主頁留言不能解決及時性的問題。微服務加強了圖書館和讀者的互動。讀者在利用資源的過程中隨時隨地向圖書館尋求幫助,并能及時得到圖書館的服務。微服務的第二個特點是細微化。微服務能夠解決傳統(tǒng)圖書館服務不易解決的讀者碎片化、細微化的需求,特別是一些模糊需求,實現(xiàn)知識需求的精準性。微服務的第三個特點是全方位。微服務覆蓋了書刊借閱、數(shù)字資源利用、書刊薦購、專題討論、科技查詢等所有圖書館服務內容。
目前圖書館微服務內容主要有:(1)信息推送服務,發(fā)布相關的圖書館講座、培訓信息和相關通知等;(2)信息查詢服務,讀者查詢自己在圖書館的借閱信息,包括:圖書預約、預約到書情況、借書到期情況、圖書續(xù)借、超期情況、超期自助處理、證件掛失等;(3)圖書借閱服務,包括借閱咨詢、薦購圖書、圖書狀態(tài)咨詢等;(4)移動閱讀服務;(5)互動服務,進行新書推介,及時向讀者提供出版社新出圖書的內容簡介和簡要評論,發(fā)布讀書微感受,推薦讀者的“微言語”。
3圖書館微服務的載體與模式
微服務是利用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工具對圖書館服務工作的拓展延伸和深化。微服務要通過一定的網(wǎng)絡平臺實現(xiàn)圖書館與讀者的交流與溝通。這些網(wǎng)絡平臺隨著網(wǎng)絡技術的發(fā)展不斷更新發(fā)展,智能化水平越來越高。微服務也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和功能的提高而不斷發(fā)展,手機智能化程度決定著圖書館微服務的深度。
創(chuàng)新微服務理念、營造微閱讀氛圍、創(chuàng)建微內容平臺是微服務實現(xiàn)的必然途徑。圖書館微服務就是集圖書館資源、讀者導讀等各項與圖書館相關信息為一體的服務平臺,只有創(chuàng)建微服務平臺,才能通過它來打造不同的微閱讀氛圍?,F(xiàn)在圖書館微服務平臺構建主要有短信平臺、微博、微信及QQ群等。
3.1 短信平臺
短信平臺的主要功能有:預約到書提醒、借書到期提醒、借閱信息查詢、書刊續(xù)借、超期催還、證件掛失、預約查詢取消、通知咨詢服務等。短信平臺深化的服務主要在圖書借閱方面,特別是及時提醒讀者超期、預約方面的信息對讀者很有好處。但是短信平臺通常只提供固定的數(shù)據(jù)信息,不能處理讀者復雜的知識服務要求。
3.2 QQ群
QQ群最初的定位是多人聊天交流服務。工作人員通過建立QQ群,邀請讀者加入,可以在群內發(fā)布相關的通知或消息,讀者也可以向工作人員提出問題及圖書館建設的意見等,并且可以在群內實現(xiàn)文件共享,群管理員有權對里面的內容進行刪除。目前國內各高校開通QQ服務群的圖書館不多,主要原因是QQ群所能容納的人數(shù)最多為1000人,不足常規(guī)高校人數(shù)的十分之一,而且隨著聊天信息的增多,有用的信息會被迅速刷屏,回頭再找相當麻煩。此外,QQ昵稱并非采用實名注冊制,個別不文明用戶在群內發(fā)送廣告或不安全鏈接等,也無法查詢處理。
3.3 微博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簡稱,是一個基于用戶關系信息分享、傳播以及獲取平臺,用戶可以通過WEB、WAP等各種客戶端組建個人社區(qū),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實現(xiàn)即時分享。
微博更加關注時效性和隨意性,又彌補了QQ群人數(shù)偏少的不足。目前國內許多圖書館都在幾大微博中開通了自己的賬號,有些圖書館服務微博的粉絲數(shù)已達到萬人以上。微博服務嵌入后對有效信息的獲取變得更加高效,但由于其隨意性較大,讀者不能檢索和獲取有關圖書館的數(shù)據(jù)信息,很難進行精準的微服務應用。
3.4 微信和來往
微信和來往是兩款不同的即時通訊工具,微信由騰訊公司推出,來往由阿里巴巴集團推出。這兩款產(chǎn)品的用戶在國內高達七億,其龐大的用戶基數(shù)是開展服務的重要保障。但作為圖書館微服務的工具,缺乏實名認證仍然是其主要硬傷。目前圖書館的服務號主要在微信中開通。上海圖書館開通了服務號,許多公共圖書館和高校圖書館開通了訂閱號。部分圖書館將微信連接到圖書管理系統(tǒng),方便讀者查詢圖書館數(shù)據(jù)信息。
3.5 圖書館客戶端
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超星數(shù)字圖書館都在開發(fā)圖書館讀者應用客戶端,到目前為止客戶端的應用還相對偏少。
4圖書館微服務的應用
4.1 微服務在流通閱覽服務中的應用
在流通閱覽活動中,微服務可以實現(xiàn)在館圖書的精確查找。讀者在找一本書找不到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定位服務找到圖書。讀者點擊圖書定位,系統(tǒng)顯示圖書在館的具體位置,并提供找書導航圖。
當讀者所查詢的圖書不在館的時候,系統(tǒng)顯示上一次該書借還情況,并將該書不在館信息傳送給圖書管理系統(tǒng),圖書管理人員及時通過各種途徑追蹤。當讀者在圖書查詢借閱過程中發(fā)現(xiàn)圖書條碼、索書號等標簽貼錯,可拍照上傳圖書管理系統(tǒng),管理人員根據(jù)讀者提供的信息及時更正。
微服務可以嵌入座位管理系統(tǒng),方便讀者選座。座位管理系統(tǒng)通過智能手機的微服務功能可以讓讀者隨時自由選擇座位,提高閱覽座位利用率。座位上有座號顯示器,可讀取該讀者的預約和臨時離開信息。讀者可以在閱覽室現(xiàn)場選座,通過一卡通或手機刷信息確認。
微服務可以對正在閱覽的圖書進行管理。在閱覽桌設置圖書感應裝置,當圖書處于閱覽區(qū)域時,圖書顯示為正在閱覽狀態(tài)。有讀者查找該書時,見該書處于正在閱覽狀態(tài)就不必再到處查找了。
微服務可實現(xiàn)手機掃碼借書功能。書架裝配RFID感應裝置,可感應到書內芯片處理圖書數(shù)據(jù)信息。讀者通過手機上的微服務客戶端,掃描需要借出圖書的條形碼,便可自助借書,使讀者借書更方便快捷,借書高峰時段也不必排隊等候。
微服務可以及時準確地監(jiān)管閱覽秩序。保持安靜有序的閱覽環(huán)境對讀者非常重要。在圖書館的各個閱覽空間里,不可能隨時都有管理員維護閱覽秩序??傆猩贁?shù)讀者不遵守紀律,在閱覽室大聲說話、打電話或有其他不文明的行為舉止。另外,像燈管壞了等突發(fā)事件也時有發(fā)生。及時發(fā)現(xiàn)并解決這些問題非常重要。讀者發(fā)現(xiàn)這些現(xiàn)象時,可以及時通過微服務系統(tǒng)反映解決。
4.2 微服務在文獻資源建設方面的應用
微服務可實現(xiàn)讀者自有資源共享。開發(fā)和利用讀者擁有的文獻信息資源,作為圖書館文獻資源的必要補充,在微服務時代已可以很方便地實施。
利用微服務工具,讀者可參與建立自有文獻資源共享數(shù)據(jù)庫。讀者將自己的資源通過掃描條形碼或二維碼,系統(tǒng)生成一條記錄,并自動查重顯示是否已有記錄。讀者根據(jù)系統(tǒng)提示完成題名、著者、出版社、國際標準書號等相關信息輸入,系統(tǒng)自動匹配分類號。由讀者自己組成一個文獻服務小組。當一位讀者的文獻被另一位讀者預借后,該讀者把文獻提供給文獻服務小組。系統(tǒng)發(fā)送信息給需要該文獻的讀者,讀者到文獻服務小組取書。系統(tǒng)記錄借還狀況。讀者擁有的文獻互借可以解決圖書館熱門書籍的稀缺問題。圖書館的館藏復本總是受限制的,往往不能滿足大量讀者在一個時期內的需要。有的文獻讀者預約了幾個月也借不到,但自購的讀者可能有很多,卻閑置在手。通過微互借系統(tǒng),可充分挖掘潛在的有價值的文獻資源,拓展文獻資源的內涵,提高文獻利用效率。
圖書館可以對大量的微互借數(shù)據(jù)進行整理,及時發(fā)現(xiàn)讀者的借閱需求,根據(jù)讀者的需求調整文獻資源建設計劃。通過微數(shù)據(jù)資源與館藏資源的對比,發(fā)現(xiàn)圖書館未收藏的讀者需求文獻,及時增加館藏。
4.3 微服務在信息咨詢方面的應用
在科技查新活動中,查新員需要與課題研究者多次溝通情況,利用微服務工具,可實現(xiàn)語音的、文字的、圖片的、視頻的信息反饋,加深雙方對查新課題的理解,并做出正確結論。
微服務可以構建微學習平臺。讀者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通過微學習平臺解決,可開發(fā)微百科知識平臺,解決知識查詢方面的問題,及時獲得各個方面的知識信息。
5結語
圖書館微服務目前較為完善的僅有信息推送服務,其他服務項目還在嘗試中,需要圖書館工作人員不斷地探索和實踐。為了方便讀者使用,微服務應將檢索工具嵌入常用的即時通信工具,實現(xiàn)智能化自動服務與工作人員服務相結合,建立圖書館微服務聯(lián)盟,實現(xiàn)多館協(xié)作服務;要具備語音、文字、圖片等方式的智能查詢功能。隨著技術和管理的不斷進步,將來圖書館的讀者通過高度智能化的客戶端功能,可以隨時了解圖書館的資源狀態(tài),獲得圖書館的資源服務,輕松愉快地學習知識、進行學術研究。隨著大數(shù)據(jù)和云計算的廣泛應用,圖書館微服務將更加拉近館員和讀者的距離,深層次進行知識挖掘和知識發(fā)現(xiàn),精確把握讀者需求,提供有增值價值的深度服務。
參考文獻:
[1] 劉麗萍,龐彩云.圖書館微服務研究[J].圖書館建設,2013(4):60-64.
[2] 郭文麗,嚴潮斌,吳旭.基于 Android 客戶端的圖書館微服務研究與實踐[J].圖書情報工作,2013(8):22-25.
[3] 鄒薇.我國“211 工程”高校圖書館微博服務調查[J].山東圖書館學刊,2013(6):42-45.
[4] 郭文麗,趙雅馨,嚴潮斌.圖書館微信息生態(tài)環(huán)境探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3(8):12-16.
[5] 張英.微服務:開創(chuàng)圖書館服務的“藍海”[J].圖書館建設,2011(7):51-53,
(責任編輯:曹高峰)
基金項目:安徽省高校圖工委2014年度研究基金項目(TGW14A01)
中圖分類號:G250.7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525(2016)04-0050-03
作者簡介:楊家榮,男,副研究館員。
收稿日期:2015-12-10
Micro Service Research in Intelligent Library
YANG Jia-rong, YAN Xing-zhou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fei230019, China)
Abstract:The micro service is a kind of library service innovation based on the mobile internet and intelligent mobile phone.Taking instant messaging software as the carrier, micro service provides readers with information resources,information consultation, learning discussion and academic exchange in instantaneity, instantaneousness personalization, fragmentation. Micro service can also enhance the reader’s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efficiency, helpreaders achieve interactions casually with others at anytime, anywhere to obtain exact knowledge resources.
Key words:micro service; reader information service; cloud computing; service inno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