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美鳳
摘 要: 文章立足課程理念,剖析如何指導低年級學生解讀圖意,促使學生積極參與習作活動,從而掌握習作技能。
關(guān)鍵詞: 圖意解讀 觀察 想象 訓練 習作技能
2011年版《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在寫作教學中,應注重培養(yǎng)觀察、思考、表現(xiàn)、評價的能力。”從課程理念和低年段學情出發(fā),即低年段學生接觸社會少,沒有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缺乏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良好習慣,語言運用能力弱,教師應針對學生的這些不利于看圖寫話的短處,優(yōu)化閱讀教學策略,創(chuàng)設有利于學生積極參與看圖寫話的習作情境,充分利用低年段教材圖文并茂的特點,以及課外一些與學生日常生活較接近的,又能激發(fā)學生思維想象力的圖片,訓練學生進行細致的觀察、有效的思考、及合理的想象,通過小組相互口頭表達,獨立進行書面寫話,進而培養(yǎng)低年段學生說話寫話的習作技能。
一、指導讀懂圖意,培養(yǎng)習作興趣
指導學生看圖作文時,教師應引導學生讀懂圖意,先觀看整幅圖畫,從整體方面把握圖畫的意思,對圖畫中的文字說明、圖題或圖畫里的對話,讓學生認真關(guān)注;接著指導學生對圖畫中的細節(jié)部分加以觀察,使學生在頭腦中對圖文內(nèi)容建立有效的銜接,在習作時對圖畫的意思進行細致刻畫;然后認真整體分析全圖,揣摩圖意,讀懂圖意,做到有話可說,喚起習作興趣,使作文活動成為學生的自覺要求,變“要我寫”為“我要寫”。
例如,教學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觀猴》看圖寫話時,我運用多媒體屏幕出示《觀猴》掛圖,讓學生觀看,并范讀優(yōu)秀作文,提出:“剛才范讀的這篇看圖作文寫得如何?怎樣才能寫好看圖作文?”接著,我指導學生讀懂圖意:①認真觀察畫面,認真地思索,看看畫面上有幾個人,正在干什么?這些人物年齡、神態(tài)、動作如何?周圍的環(huán)境怎樣?事情發(fā)生的地點和時間是什么?如我出示其中一幅圖,提出:“這幅圖講述什么時間、地點、人物,正在做什么?”②大膽想象圖中人物是如何做的?有什么心情感受?又如我出示《大課間活動》的圖畫,要求學生認真觀察,提出:“在大課間活動中,同學們和誰一起玩?玩什么游戲?怎么玩的?玩時的心情怎樣?”學生在我的指導下,暢所欲言,把游戲名稱講述得十分具體,又十分詳盡地敘述自己是如何參與活動的。此時,學生讀活了圖意,靜態(tài)的圖意轉(zhuǎn)化成動態(tài)的圖意,覺得有話可說、有話必說,產(chǎn)生說話興趣,積極參與寫話活動,激活參與習作的強烈欲望。
二、指導細致觀察,訓練遣詞造句
教師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學會觀察,掌握觀察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觀察習慣,從而使學生深刻地理解圖意,形成較清晰的印象。如何使學生形成有序的觀察能力呢?要求學生看圖時應做到:或從上到下,或從下到上;或從遠到近,或從近到遠;或從中間到四周等。讓學生整體掌握圖意,在習作活動中做到言之有序,把一幅畫或多幅圖畫變成一個完整、連貫、形象、逼真的事件。當學生細致觀察后,教師則要引導學生把自己對圖意的理解,運用文字充分地表達出來。有了圖意的理解,學生就要準確地遣詞造句,恰當?shù)夭季种\篇,落筆成文。
例如教學看圖作文《春天來了》,我運用多媒體屏幕出示圖片《春天來了》。在學生認真觀察畫面后,我提出:“畫面上有哪些景物?”生1:“有一條彎彎的小河?!鄙?:“天空中有飛來飛去的小燕子?!鄙?:“河里又一群鴨子?!鄙?:“河岸邊有柳樹,也有桃花。”我進行評價:“觀察圖畫的意思要做到有規(guī)律地觀察,也就是說觀察要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例如,從整體到局部,先觀察整幅圖意,再一部分一部分地觀察;或從遠到近,觀察圖中遠處有什么,再觀察近處有哪些景物;或從上到下,觀察圖中的天空有哪些景物,再觀察地面上又有哪些景物?”學生有序觀察后,我出示詩句:“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碧岢觯骸按蠹依首x詩句,想一想,詩句中講述春天來了,有哪些景物出現(xiàn)變化?”隨著學生的回答,我把學生回答的詞語列舉在黑板上,如河水、融化、燕子、飛回來、柳樹、發(fā)芽、鴨子、桃花等。接著,我要求學生現(xiàn)在小組嘗試運用列舉的詞語,說說《春天來了》的圖意,再用黑板上列舉的詞語恰當?shù)匕褕D中的景物寫具體。在我的指導下,學生通過有序觀察,并遣詞造句地敘述:“春天來了!春天來了!天空中漂浮著幾朵白云,一群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嘰嘰喳喳地向人們報告春天的到來。地上的所有萬物都蘇醒過來,河里的冰塊融化了,河水正叮叮咚咚地向前流著;河里鴨子正歡快地嬉戲著;岸邊,桃花綻開了笑臉;柳樹擺動著美麗的身子,輕輕地跳著舞;小草偷偷地探出嫩綠的頭兒。春天多美呀!”在有序觀察圖意的過程中,我緊扣圖畫的細節(jié)部分,讓學生深入、細致地觀察,培養(yǎng)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進而通過遣詞造句地敘寫圖意,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運用語言表達的能力。
三、指導合理想象,發(fā)展習作想象
學生在看圖習作中有時雖能表達圖意,做到有條理地敘述,但只是簡單地講述圖意,缺乏合理、豐富的想象。教師要從低年段開始培養(yǎng)學生豐富而又合理的習作想象力,讓學生的習作語言和內(nèi)容充滿靈氣和活力,使習作創(chuàng)新成為一種自覺的行動。只有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培養(yǎng)學生合理的想象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讓學生通過觀察圖意,插上想象的翅膀,把不會思維的想象轉(zhuǎn)化成會思維的,把不會說話的事物轉(zhuǎn)化成會說話的事物,拓寬學生的思維想象時空,使學生的習作想象自由馳騁,把簡單的事物合理地想象成豐富的活動情景,想象成生動、具體的故事。
例如,我緊扣小學生喜愛動畫片的特點,借助動畫片中一些故事情節(jié),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與動畫故事相結(jié)合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圖意,發(fā)揮習作想象,拓展學生習作思維空間,讓學生合理敘述故事情節(jié),完善故事結(jié)局,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獲得提高。如,低年級的小學生特別愛看《喜羊羊與灰太狼》的故事,教師可以出示一幅《喜羊羊智斗灰太狼》畫面,要求學生認真觀察圖意,通過觀察圖意之后,讓學生結(jié)合原來觀看過《喜羊羊與灰太狼》的故事內(nèi)容,腦海里自然浮現(xiàn)喜羊羊與灰太狼之間發(fā)生的許多有趣的故事,對圖畫里的內(nèi)容加以拓展。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小組里相互交流想象的故事情節(jié),其他學生對一些故事情節(jié)再加以補充,有效培養(yǎng)口語交際能力;接著要求學生動筆習作,那么學生寫出《喜羊羊智斗灰太狼》的故事就會十分飽滿,情節(jié)激烈、緊張,而且生動有趣,語言運用也詼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