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宋代軍旅詞特點探析

    2016-03-23 07:32:55朱國偉
    關鍵詞:軍旅

    朱國偉

    宋代軍旅詞特點探析

    朱國偉

    軍旅詞是豪放詞的源頭和中堅力量,軍旅意象對軍旅詞的風格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蘇軾詞與軍旅詞具有密切的內在聯(lián)系。軍旅詞數(shù)量相對較少,宋代軍旅詞的局限是“苦寒”“苦難”意象的缺失,很少描寫戰(zhàn)爭的失敗。軍旅詞作為豪放詞的典型代表,與主流的婉約派宋詞分庭抗禮,最接近詩,但受詞體及社會觀念的影響,從不以“苦”為美、以“悲”為美,不能占領詩的所有陣地,可以“以詩為詞”,但不能“盡詩為詞”。

    宋代軍旅詞;豪放詞風;“以詩為詞”

    軍旅詞從唐朝、五代發(fā)展到北宋、南宋,在內容、形式、風格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變化和發(fā)展,對詞的總體風格特別是豪放詞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也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對這種影響以及“苦寒”意象在軍旅詞中的缺失、征婦閨怨詞的逐漸減少和軍旅詞在政治方面的突破等問題的探討,都具有重要的詞史意義。

    一、軍旅詞對豪放詞風的影響

    首先,軍旅詞(尤其是敦煌軍旅詞)是豪放詞的源頭。北宋人普遍視詞為“小詞”“艷科”,呼為“曲子”“聊佐清歡”是士大夫階層對它的作用、地位的評價。綺艷、柔美、婉約的風格得到了人們的普遍認可。蘇軾以詩入詞,擴展了詞的范圍,開一代豪放詞風。胡寅稱譽曰:“及眉山蘇氏,一洗綺羅香澤之態(tài),擺脫綢繆宛轉之度,使人登髙望遠,舉首高歌,而逸懷浩氣,超然乎塵垢之外。于是《花間》為皂隸,而柳氏為輿臺矣?!保ā断蛩G林酒邊集后序》卷十九)近人陳洵更是從“尊體”的角度給予了高度評價:“東坡獨尊氣格,箴規(guī)柳秦,詞體之尊,自東坡始。”[1]4837劉熙載在《藝概》中總結了蘇詞的“豪放”特點:“東坡詞頗似老杜詩,以其無意不可入,無事不可言也。若其豪放之致,則時與太白為近。”[1]3690蘇軾對豪放詞風的形成貢獻巨大,但學界很多研究者都認為范仲淹才是北宋首開豪放詞風的詞人。范仲淹的《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以軍旅生活入詞,借對邊塞凄清蒼涼景色的描寫,真切地展現(xiàn)了將士們的憂國懷鄉(xiāng)之情??娫皆u曰:“平生憂樂關天下,經(jīng)略邊疆賦壯詞。別有深情流露處,眉間心上耐尋思?!保?]243對“壯詞”的評價正是看到了范詞對以柔婉、綺艷為特色的北宋詞在風格上的超越與拓展。但筆者認為范仲淹的軍旅詞也不是豪放詞的源頭。早在唐朝、五代時期的敦煌曲子詞中就有大量的軍旅詞,其所表現(xiàn)的熱情奔放的感情、視死如歸的豪情、尚武任俠的氣概才是豪放詞的詞體源頭。

    其次,軍旅詞是豪放詞的中堅力量。從豪放詞的代表作家中就可看到這一點。蘇軾形成豪放詞風以后,李綱是一位承前啟后的詞人。張高寬認為:“在宋詞由北轉南、由婉入豪、由蘇向辛的轉變途中,李綱有著搴旗拓路的功勞?!保?]李綱本為書生,于國難之際卻力排眾議,堅守汴京抵抗金軍。其軍事經(jīng)歷激發(fā)了他的豪情壯志,他所寫的詠史軍旅詞奠定了他的豪放詞風。另外一位聯(lián)系蘇(蘇軾)、辛(辛棄疾)的詞人是葉夢得,他南渡后曾駐防建康,在《水調歌頭》序中寫道:“九月望日,與客習射西園。余偶痛不能射,客較勝相先,將領岳德弓強二石五斗,連三發(fā)中的,覌者盡驚?!彼Q岳德為“當筵虎士”,贊美他“揮手弦聲發(fā)處,雙鴈落遙空”的高超射技[4]991。辛棄疾將豪放詞風發(fā)揚光大,并吸引和影響了一批詞人,如陳亮、劉過等人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豪放詞。陳亮寫詞時不忘軍事,如在《念奴嬌·登多景樓》中描述鎮(zhèn)江“一水橫陳,連崗三面,做出爭雄勢”的有利軍事地勢,希望宋軍能夠“正好長驅,不須反顧,尋取中流誓”,一舉攻下河洛、攻克神州[5]2705。劉過雖然沒有從軍的經(jīng)歷,但他在《六州歌頭·題岳鄂王廟》中高度贊揚岳飛取得的軍事功績,在《沁園春·張路分秋閱》中寫道:“萬馬不嘶,一聲寒角,令行柳營……拂拭腰間,吹毛劍在,不斬樓蘭心不平”。這些軍旅詞都是豪放詞的典型代表。其他如陸游、張孝祥、李曾伯等人創(chuàng)作的軍旅詞也為豪放詞的發(fā)揚光大作出了貢獻。

    再次,軍旅意象對詞的風格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豪放詞中的軍旅意象非常豐富,如辛棄疾的詞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吳鉤”“劍”“弓箭”等軍旅意象。即使是檐上的鈴鐺也會被他聽作金戈鐵馬,如“夜半狂歌悲風起,聽錚錚、陣馬檐間鐵。南共北,正分裂”(《賀新郎·用前韻贈金華杜仲高》);群山會被他看作萬馬奔馳,如“疊嶂西馳,萬馬回旋,眾山欲東”;松樹也變成了等待檢閱的士兵,如“老合投閑,天教多事,檢校長身十萬松”(《沁園春》),此處的“檢校”不僅僅是“巡視、管理”的意思,當時還被作為軍事術語。另外,非豪詞、壯詞的詞人往往在詞中也使用軍旅邊塞意象,與他們的婉約詞形成鮮明的風格對比。如柳永 《八聲甘州》中的“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一句被贊為“不減唐人高處”,其中“關河”這個軍旅邊塞意象尤其重要,它揭示了距離之遙和境界之高。在非軍旅詞中,詞家往往使用“隴首”“關河”“玉關”“陽關”“塞鴻”“塞雁”等邊塞意象,使整首詞顯現(xiàn)出凄涼和哀思的風格。

    最后,蘇軾詞與軍旅詞具有密切的內在聯(lián)系。蘇軾是個有遠見的政治文人,比較關心國防安全和軍事建設,他針對時弊曾寫有《教戰(zhàn)守策》一文,系統(tǒng)闡述了自己的“兵民一體”思想。蘇軾對軍事的關心在詞中也有體現(xiàn),如著名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實際上是追念前代的一場戰(zhàn)爭?!督亲印っ苤莩霁C》有兩點值得注意:其一,打獵在古代就是軍事演習,北宋士大夫恥于言兵,喜歡打獵的不太多;其二,這首詞影射當時的宋夏戰(zhàn)爭,“西北望,射天狼”,西夏位于宋之西北,這可以看作是作者心憂國事的暗示。其在《南鄉(xiāng)子·贈行》中寫道:“旌旆滿江湖。詔發(fā)樓船萬舳艫。投筆將軍因笑我,迂儒。是丈夫。粉淚怨離居。喜子垂窗報捷書。試問伏波三萬語,何如。一斛明珠換綠珠?!保?]375作者描繪了旌旗滿江、萬艦待發(fā)的壯闊畫面,贊美投筆將軍帕首腰刀的軍人裝束,氣勢恢弘。所以,通過對蘇軾豪放詞的分析,可見蘇軾詞與軍旅詞有著內在的緊密聯(lián)系。

    二、宋代軍旅詞數(shù)量少的原因

    宋太祖趙匡胤、宋太宗趙光義以武力統(tǒng)一了中原及江南,但同其他統(tǒng)一天下的中原王朝相比,宋的疆土是最小的。與它并立的北方政權先有遼和西夏,后有金和蒙古(元)。所以,整個大宋王朝大部分時間處在北方游牧民族強大的軍事壓力之下,大大小小的戰(zhàn)爭幾乎沒有停息過。北宋剛統(tǒng)一時有軍隊30余萬人,到真宗時期增至60萬人,仁宗時期因宋夏戰(zhàn)爭爆發(fā),兵力達120余萬人,最高時的“皇祐之初,兵已一百四十一萬”,而徽宗時期戰(zhàn)備松弛,軍士逃亡嚴重,兵力數(shù)量嚴重名不副實。南宋在與金的戰(zhàn)爭中逐漸恢復了軍力,孝宗時期兵力約有70萬人,南宋后期受到蒙古的進攻,兵力也保持這一數(shù)字[7]。當時國家隨時處在戰(zhàn)爭的危險之中,按照常理,宋詞應該多多描寫軍人、贊頌將士。但是,事實卻完全相反,現(xiàn)存的8 000多首宋詞中,軍旅、邊塞詞的數(shù)量較少,北宋約有40余首,南宋有人統(tǒng)計為100余首,有人統(tǒng)計為200余首。這是因為統(tǒng)計者的標準寬嚴不同所致,但數(shù)量少是毋庸置疑的。軍旅詞數(shù)量較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武將文化水平不高是軍旅詞數(shù)量少的直接原因。宋代,尤其是宋初,武將都是行伍出身,大多是粗識文字,有人甚至目不識丁。如禁軍將領黨進便是如此:“丁巳,以龍捷左右?guī)贾笓]使馬邑黨進權侍衛(wèi)步軍司事。先是,禁軍校自都虞候以上,悉以所掌卒伍之數(shù)細書于所執(zhí)之梃,謂之‘杖記’,如笏記焉。進本出外裔,不識文字,上一日問進兵籍幾何,進不能對,舉梃曰:‘盡在是矣?!闲χ^其忠實,益厚之?!保?]179武將們在宋初的地位還是很高的,雖然常常輕視文官,但詞是通俗文藝,起于民間,一般都能哼唱幾句,但要舞文弄墨、附庸風雅來表彰自己的軍功戰(zhàn)績,這對他們的要求就太高了。

    其次,崇文抑武的國策造成武人愿作儒將,儒將卻以武為恥,不愿宣揚武功,更不愿以武入詞?!氨漆尡鴻唷薄皬姼扇踔Α保瑢τ诟锍宕娙税响鑼U?,維護皇帝獨裁權威自然有其合理性。但隨著科舉的盛行,文官升遷快捷,武將大多只能做到統(tǒng)制一類的武官,而且要受文官統(tǒng)帥。正如范仲淹所說:“且遣儒臣,以經(jīng)略、部署之名重之,又借以生殺之權,使彈壓諸軍。”[6]3528所以,士人視科舉為正途,累試不第才會去應武舉,中了武舉后再千方百計換成文職。武職改文職成功者不多。“文不換武”成了社會準則。社會風氣的改變,讓統(tǒng)帥邊防的文臣們拒絕武職頭銜。如宋仁宗慶歷年中,范仲淹與文臣韓琦、龐籍及王沿共同主持西北4路對夏戰(zhàn)事,不知為何將范仲淹等4位文官統(tǒng)帥的文職同時改為屬于武職的觀察使,遭到范仲淹堅決拒絕:“癸亥,新知邠州觀察使范仲淹復為龍圖閣直學士、左司郎中,鄜州觀察使龐籍復為龍圖閣直學士,吏部郎中,并從所請也。初,仲淹上表,言觀察使班待制下,臣守邊數(shù)年,羌胡頗親愛臣,呼臣為龍圖老子,今改觀察使,則與諸族首領名號相亂,恐為賊所輕,且無功,不應更增厚祿。辭甚切,至表三上,乃從之。”[9]3266恥于言武的風氣如此之烈,以至于狀元出身的陳堯咨亦受其累。陳堯咨善射,用現(xiàn)在的話說就是業(yè)余愛好射箭,但終于以武累身,由文改武,授“宿州觀察使”的武職,抱恨而終。(《宋史·陳堯佐傳附陳堯咨傳》)到了南宋,由于金和蒙古的軍事壓力太大,武將的地位有所提高,軍旅詞數(shù)量也有所增多,但除了岳飛、辛棄疾、陸游外,不管是武將自己作詞,還是別人作詞恭維,均以“儒將”自許或相許,從不自夸披堅執(zhí)銳、武藝高強。

    再次,士兵的社會形象不佳,自然少“詞”贊頌。募兵制造成士兵道德品質低下,軍紀渙散,克敵不力,擾民有術。宋承五代募兵之法。所謂“募兵”,就是雇人當兵、“吃糧當兵”。每當災荒之年則募兵以防饑民為亂,若遇盜賊也采取招安之法。楊萬里在論述宋士兵的來源時說:“曰召募、曰子弟、曰盜賊。此所謂三也。然古雖未用,今不可不用也?!保?0]2950軍隊中都是些奸猾獷悍之徒,自然社會形象不佳,與囚犯差不了多少。犯罪之人也常常充軍,稱“配軍”,地位和待遇比其他軍人如禁兵、廂兵要差,所以《水滸傳》中的好漢常被罵作“賊配軍”。再加上軍將不敢嚴加管束士兵,所以宋(尤其是北宋中后期)的士兵要挾上司,動輒邀賞成為常態(tài)。宋軍軍紀不嚴,士氣低落,常吃敗仗,故普通百姓對其評價不高。因此,驕兵悍將不可能成為軍旅詞歌頌的對象。

    最后,詞體發(fā)展初期受市民喜好及士大夫的雙重影響,社會上不歡迎慷慨激昂的軍旅詞。北宋時期,商品經(jīng)濟得到較大發(fā)展,全國出現(xiàn)了以汴梁、揚州、成都等為代表的大都市。隨著城市的發(fā)展,市民階層也發(fā)展起來。住在城市的市民與居住于鄉(xiāng)村的農民在審美趣味上明顯不同,他們更喜歡各種休閑類的業(yè)余文化,如進勾欄瓦舍聽說話、唱曲、講史等。市民們喜歡通俗有趣的詞,不喜歡軍旅詞。士大夫階層對詞的改造是“雅化”,出于享樂的需要,自然不愿寫格調激昂的軍旅詞。當然,這在北宋表現(xiàn)得更明顯。到了南宋,出于送行、出征、祝頌的需要,軍旅詞的創(chuàng)作逐漸多了起來。

    三、宋代軍旅詞的局限分析

    宋代軍旅詞的局限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苦寒”“苦難”意象的缺失。唐代邊塞詩中經(jīng)常有描繪邊塞氣候苦寒惡劣、戰(zhàn)場殺伐殘酷的詩句,而且往往使用夸張、渲染的手法來表現(xiàn)悲苦的主題。環(huán)境烘托、氣氛渲染、悲中有壯、苦中有憤,更增加了邊塞詩慷慨激昂的豪壯情調。宋代邊塞詩對氣候苦寒的描寫雖比不上唐代,但也時時有之,如文彥博的《塞下曲》曰:“朔漠凝寒久,窮荒氣候賒。凍云藏虎谷。殘雪蕩龍沙”。唐朝、五代的軍旅邊塞詞中對氣候寒冷的描寫也不少,如毛文錫的《甘州遍》曰:“鐵衣冷,戰(zhàn)馬血粘蹄”。敦煌曲子詞《定西番》曰:“事從星車入塞,沖沙磧,冒風寒。度千山。三載方達王命,豈辭辛苦艱。為布我皇綸緯,定西番?!钡谒未娐迷~中,這種詩歌傳統(tǒng)則蕩然無存,范仲淹僅僅寫了兩句:“衡陽雁去無留意”“羌管悠悠霜滿地”就被人譏為“窮塞主之詞”。

    第二,很少描寫戰(zhàn)爭的殘酷、失敗和戰(zhàn)士的苦痛及軍將的腐敗。戰(zhàn)爭本來就是殘酷的,多少人因之家破人亡、妻離子散。唐代的邊塞詩并不諱言戰(zhàn)爭的殘酷、苦難及失敗,如“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宋代的邊塞詩也不諱言戰(zhàn)爭的失敗,如蘇舜欽的《慶州敗》曰:“我軍免胄乞死所,承制面縛交涕。逡巡下令藝者全,爭獻小技歌且吹。其馀劓馘放之去,東走矢液皆淋漓?!貦C不見欲僥勝,羞辱中國堪傷悲!”[11]34對于軍將的腐敗,高適的《燕歌行》曰:“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劉克莊在《軍中樂》中描寫的是“更闌酒醒山月落,彩縑百段支女樂。誰知營中血戰(zhàn)人,無錢得合金瘡藥”。而宋詞中則很少描寫戰(zhàn)爭的殘酷、失敗及軍將的無能、腐敗。宋金戰(zhàn)爭初期,宋軍崩潰,國破君俘,人民流離失所。但詞中對這些內容的描寫很少,如岳飛的《滿江紅·登黃鶴樓》曰:“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比較直白,而“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就是一種含蓄的比喻和借代了。宋詞中直接描寫敗仗的詞是劉辰翁的《六州歌頭》和《永遇樂》。從這兩首詞的序可知,《六州歌頭》寫賈似道魯港軍敗,《永遇樂》寫南宋小朝廷崖山覆滅。而且,這兩首詞對戰(zhàn)爭都沒有正面描寫,只是前詞“刺賈”、后詞“吊宋”而已。

    筆者認為宋代軍旅詞存在局限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其一,邊塞的后撤,導致軍旅詞不再以“苦寒”作為描寫重點。北宋邊塞大幅后撤,南宋更是撤到淮河一線,現(xiàn)在淮河和秦嶺是冬季平均氣溫零攝氏度的分界線,宋代的氣候與現(xiàn)代的氣候差別不太大。

    其二,詞的篇幅一般較短,不便于詳細描述戰(zhàn)爭的過程、苦難等,常見的方法是用比喻、借代、用典來概括。

    其三,受詞的消費環(huán)境限制。詞大多是在宴會、游玩的環(huán)境下來欣賞和消費的,一般不會讓歌女唱軍旅詞,雖然軍旅詞在南宋時還是進入了軍帥們的宴會上,但此時所作的軍旅詞都是祝頌、祝壽、祝捷的內容。如果內容充滿苦寒、失敗,只會破壞宴會、游玩的氛圍。如《東軒筆錄》記載:“慶歷間西師未解,晏元獻為樞密使。會大雪,歐陽永叔與陸學士經(jīng)同往候之。遂置酒西園,永叔賦《晏太尉西園賀雪歌》,其斷章云:‘主人與國共休戚,不唯喜悅得豐登。須憐鐵甲冷徹骨,四十余萬屯邊兵?!躺畈黄?,語人曰:昔韓愈亦能作言語,赴裴度會,但云:‘園林窮勝事,鐘鼓樂清時?!辉绱俗黥[?!保ā端稳溯W事匯編》卷七)后來的研究者往往批評晏殊而贊揚歐陽修關心國事,其實晏殊不高興也有一些原因,他時任樞密使主管軍事,歐詩怎么看就是在諷刺他。

    其四,宋人注重享樂,按現(xiàn)在的說法就是休假好好享受,要把工作上的煩心事放在一邊。晏殊說歐陽修“作鬧”就是說他把二者攪混在一起,而且微言譏刺:“難道我不知道邊兵苦?明天上朝再說不行嗎?”詩言“苦”尚且如此,詞的情況就可想而知了。張孝祥的賦《六州歌頭》曰:“歌罷,魏公流涕而起,掩袂而入?!睆挠涊d者的角度看,是張孝祥的詞切中了時弊,警悟感人;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這個宴會沒法進行了,這樣的事情只能偶爾為之。

    其五,受詞體審美風格的限制。宋詞在發(fā)展過程中形成了以“富貴”為美、以“俗”為美、以“清空騷雅”為美等審美風格,從不以“苦”為美、以“悲”為美。軍旅詞作為豪放詞的典型代表,與主流的婉約派宋詞分庭抗禮,它是最接近詩的,但它仍然不能占領詩的所有陣地,“郊寒島瘦”只會破壞詞體本身的蘊藉本色。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宋詞可以“以詩為詞”,但不能“盡詩為詞”。

    [1]唐圭璋.詞話叢編[M].北京:中華書局,1986.

    [2]繆越.繆越說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3]張高寬.李綱《梁溪詞》與豪放詞芻議[J].文學評論,2003(2). [4]唐圭璋.全宋詞:第1冊[G].北京:中華書局,1999.

    [5]唐圭璋.全宋詞:第2冊[G].北京:中華書局,1999.

    [6]唐圭璋.全宋詞:第3冊[G].北京:中華書局,1999.

    [7]程民生.宋代軍隊數(shù)量考[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9(5).

    [8]李燾.續(xù)資治通鑒長編:第2冊[G].北京:中華書局,1979.

    [9]李燾.續(xù)資治通鑒長編:第11冊[G].北京:中華書局,1979

    [10]黃淮,楊士奇.歷代名臣奏議:第4冊[G].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11]蘇舜欽.蘇舜欽集編年校注:第1冊[G].成都:巴蜀書社,1991.

    (編輯:文汝)

    I207.23

    A

    1673-1999(2016)07-0065-03

    朱國偉(1971-),男,博士,信陽師范學院(河南信陽464000)文學院教師,南京師范大學詞學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研究方向為唐宋行旅詞。

    2016-03-22

    信陽師范學院科研啟動基金項目“唐宋行旅詞研究”。

    猜你喜歡
    軍旅
    軍旅青春正步走
    軍旅題材受關注 2022年03月立項表分析
    綜藝報(2022年8期)2022-04-29 21:27:13
    軍旅詩詞要有兵味
    中華詩詞(2021年8期)2021-12-31 08:39:24
    軍旅夢
    金秋(2021年16期)2021-11-24 13:20:52
    胸懷軍旅夢
    本期主題:軍旅
    軍旅雅士
    努力創(chuàng)作有溫度的軍旅詩詞
    中華詩詞(2017年8期)2017-02-06 03:15:30
    林宥嘉:軍旅回歸,重新上路
    金色年華(2016年12期)2016-12-01 04:34:05
    鑄夢北疆
    ——軍旅寫生作品展
    五原县| 黔南| 沁源县| 兰考县| 沅江市| 建始县| 汤原县| 金沙县| 松潘县| 潮州市| 墨玉县| 佛坪县| 太保市| 枣庄市| 融水| 白朗县| 湘阴县| 涟水县| 涡阳县| 旬阳县| 盐城市| 雷波县| 洪泽县| 蕉岭县| 电白县| 玉树县| 大宁县| 玉林市| 韩城市| 依安县| 新疆| 桑植县| 青河县| 家居| 新竹市| 建宁县| 谷城县| 巧家县| 高阳县| 阿合奇县| 美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