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想有效的開展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首先要激發(fā)學生興趣,再注重閱讀教學方法,加強以讀為本,把閱讀教學真正落到實處。
【關鍵詞】閱讀教學 創(chuàng)設情境 激趣導入 注重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2-0181-01
小學語文是一門基礎科學,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如何向課堂四十分鐘要效率?讓學生輕松、愉快地學習語文知識,在閱讀教學中得到主動和諧的發(fā)展?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迫在眉睫。在這里我將結(jié)合教學實踐對閱讀教學談幾點有效性策略。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名特級教師于漪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fā)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闭Z文教學是一門藝術,導入是這門藝術之中的序幕,它關系著學生的注意力是否能迅速集中,是否以最佳的狀態(tài)進入學習活動。我們要重視這“第一錘”。
(1)巧妙設疑。小學生好奇心強,巧妙設疑正好迎合了他們的這種獵奇心理。設疑可以從課題入手,也可以從內(nèi)容入手,如導入六年級下冊的《風箏》一課的教學:孩子們,這篇文章的結(jié)尾寫到:“現(xiàn)在,故鄉(xiāng)的春天又在這異地的空中了,既給我久經(jīng)逝去的兒時的回憶,而一并也帶著無可把握的悲哀……”,“風箏”到底帶給了作者怎樣的回憶?又是什么讓作者感到悲哀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風箏》一課。
(2)以“趣”激“趣”。即用有趣的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暗谝诲N”要敲到學生的心坎上,就應該找準學生的興趣點。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一開始,就要緊扣課文內(nèi)容,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教與學的氛圍。比如:在教學《威尼斯的小艇》一文時,威尼斯異國他鄉(xiāng)的地理風貌對學生來說是十分陌生的,完全有必要先讓學生對該水上城市的奇特風光,諸如河道、古建筑、橋梁、小艇、船夫等有個大體的感性認識,從而激發(fā)他們求知全文的欲望。因此,我就設計了這樣的導入:同學們,你們知道,世界上著名的水上城市被人們稱為“橋城”、“百島城”嗎?一座城市擁有這么多的名字該是多么有趣呀!今天,我們要去那里走一走,看一看,你們愿意隨老師一起前去參觀嗎?那現(xiàn)在我們就出發(fā)吧!一起到威尼斯去領悟一下那兒獨特的異國風光(課件播放錄像) …孩子們一下子就被吸引,對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有很大的幫助。
二、注重閱讀方法,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
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語文素養(yǎng)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的基礎。所以我們更應該重視閱讀教學的方法。
(1)“讀”字為先。
讀是最經(jīng)常、最重要的閱讀訓練,也是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思想感情、培養(yǎng)語感的基本途徑。首先要善于運用“預習”提示指導學生預習;要安排充裕的時間讓學生自己通過反復的朗讀逐步地理解課文;在讀中整體感知,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受到熏陶,讀到了位,學生語感的培養(yǎng)才可能到位,精讀詞句,積累語言。結(jié)合聯(lián)想和想象,加深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同時積累詞句,提高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只有多讀,學生的想象才可能豐富,思維能力才能迅速提高。利用學生記憶的黃金時代使之多讀熟記佳詞妙語,精美詩文,指導學生誦讀,特別是用心靈去讀,去傾聽,去傾訴的閱讀教學方法,真正使感悟——在誦讀中突現(xiàn)。我在閱讀教學中大膽嘗試,放手讓學生去自讀,深入感受課文內(nèi)容。而這一過程,在必要時適當?shù)睾唵我龑А?/p>
(2)精心引導學生“多思”
引導學生“多思”和放手于學生,二者并不矛盾。一個學生,如果沒有經(jīng)歷過痛苦的思考,并從思考過的地方生長出自己的思想來,那么,他就不能真正體會到受教育的快樂。一旦我們只關注學生在學習中的輕松感和單純的心靈的愉悅,久而久之,學生的思考力便會被這種所謂的快樂教育所磨鈍,再也沒有力氣去探看復雜的世界。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總會出現(xiàn)一些疑問,因為閱讀的過程就是不斷呈現(xiàn)質(zhì)疑的過程。對于學生的質(zhì)疑,要視情況靈活處理。有些淺層次的問題不必解答,由學生自行完成,而深層次的問題、重點問題可組織學生讀書時討論,我在教學《地震中的父與子》時,當學生初讀課文時,我就抓住了一個問題:你從哪些語句中體會到父親與兒子的了不起?畫下有關句子并寫上你的體會。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們拿出筆紛紛找到了相關句子并感悟句子。教師的“善導”便會激發(fā)學生的“善疑”“善讀”“善悟”,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是一個很好的促進。
(3)充分調(diào)動學生情感參與,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
小學高年級閱讀的重頭戲是“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情感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更是舉足輕重。每個學生都有一個色彩斑斕、豐富多彩的情感世界。在閱讀教學中,要運用各種有效的方法,引導他們游歷知識樂園,讓學生在學習中使用真情對課文進行理解,才能準確與作者及文中主人翁的思想感情達成強烈的共鳴,形成“心理相融”。通過同學之間的合作,把學生的理解與體會逐步引向深入;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自學實踐中逐步自主地提高理解語言的能力。在理解課文時,學生可以把自己當作作者或文中人物來思考,感受當時的情境,設身處地地進行換位體驗。進一步討論分析、欣賞評價文中的人與事、情與景,這樣能較為清晰而詳細地描述文章的表達方法。例如在讀《林?!芬晃闹小皫X的特點”這部分時,我們就設計運用了“讀—畫”法來強化學生對語言材料的感悟能力:通過重點詞句的強調(diào)式朗讀訓練,引導學生準確領悟大興安嶺的與眾不同及形態(tài)、數(shù)量之多;通過讓學生自己動手畫簡筆畫來表現(xiàn)“云橫秦嶺”和大興安嶺形態(tài)的方式,深化學生對大興安嶺“溫柔”這一特點的體悟,讓學生情感參與,能更深刻地理解文本。
總之,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應該努力去解讀課改的新理念并付諸實踐。新課程下小學高年級的閱讀教學需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改進與創(chuàng)新,加強以讀為本,把閱讀教學真正落到實處,讓學生終身受益。
參考文獻:
[1]朱麗丹.試談小學語文課堂導入藝術[J].學周刊,2012,08:93
[2]毛艷麗.淺析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5,01:107
[3]吳淑榮.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的思考[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1,03:144
[4]付志行.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2,05:141
作者簡介:
韓煥莉,女,秦皇島人,昌黎縣泥井鎮(zhèn)后劉坨完全小學語文教師,本科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