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浦城縣第三中學 姜藝芳
知識能改變命運,朗讀令人生完美
——初中語文課堂加強朗讀教學的意義與實施淺析
福建浦城縣第三中學 姜藝芳
語文課標明確規(guī)定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朗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途徑,要讓語文課堂充滿活力,就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這樣才能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
朗讀教學 語文課堂教學朗讀訓練
在互聯(lián)網(wǎng)和大屏智能手機如此普及的時代,孩子們的語言交流能力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挑戰(zhàn)。語文老師的神圣使命,應該是最大限度地利用45分鐘的課堂,積極調(diào)動學生在大腦指揮下完成口、耳、腦等感官參與的語文活動,及早培養(yǎng)孩子的朗讀興趣,把孩子從孤寂的網(wǎng)絡閱讀中解放出來,為今后走入社會的交流積攢能力,完美未來人生。
作為變無聲的文字為有聲語言的閱讀方式,朗讀訓練即是經(jīng)大腦指揮口將文字信息轉(zhuǎn)變?yōu)槁曇魝鬟f信息的思維活動,對培養(yǎng)學生語感,領會語言的能力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學階段老師讓學生跟讀,除了進行識字教學外,也培養(yǎng)了學生初步朗讀課文的好習慣。而初中階段,朗讀能力訓練是語文教學的一大目標。語文教學的聽說讀寫四種基本功中,讀是基礎,對其他三種能力最有影響又能制約其他三種能力的就是讀的能力。多年以后,當一屆又一屆的已走入社會的曾經(jīng)靦腆的孩子返校拜訪老師,為師者每每從他們的侃侃而談中欣慰地發(fā)現(xiàn),在初中階段如果能及早重視朗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積極有效地進行朗讀教學訓練,學生語感能力的形成立竿見影。
1.認知水平差異。
智力因素起著認知的作用,因此學生不同的認知水平也就決定了對課文解讀的不一致。
2.閱讀積累不足。
因為閱讀積累得不夠,知識儲備不足,所以對課文的理解不能深入,只能停留在表層的對內(nèi)容的梳理層面上,無法讀出作者要表達的情感和意圖。
3.朗讀習慣欠妥。
對課文的解讀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的就是閱讀習慣。課堂觀察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朗讀目的不明,覺得不讀課文也不會影響考試分數(shù),所以就不能認真去讀而是胡亂看看課文后就作出理解,朗讀存在形式化。再加上識字量少,誤讀率較高,朗讀課文不懂語調(diào)、速度、停頓,于是錯讀、誤讀、增讀等問題的出現(xiàn)就不奇怪了。
根據(jù)學生對課文的解讀現(xiàn)狀,作為課堂導演,筆者發(fā)現(xiàn),課堂中這幾個現(xiàn)象應引起重視:
1.不應為趕進度而忽略朗讀。
這種情況通常在面對一些篇幅較長的文章時,教師認為在課堂上給學生時間朗讀會浪費寶貴的時間,采用快速默讀,并隨即通過對話的形式對課文進行理解。表面上看,互動效果不錯,但是當教師問,學生答不出來時,教師為完成進度讓學生默讀看書或直接呈現(xiàn)問題的答案,課堂朗讀就被“合理”和諧了。
2.遇到篇幅較短的文章朗讀走過場。
語文老師都有這樣的經(jīng)歷,當今天講授的是一篇短小的文章時,會覺得時間充裕了,于是精神也會松弛下來。這樣的課堂如果不注重朗讀的目的,沒經(jīng)過精心備課,學生的朗讀因文章短而快速掠過,表面上課堂很熱鬧,卻只是一次又一次為朗讀而進行朗讀,缺乏情感的蕩漾與心靈的碰撞,這樣的朗讀最后成了教學中的一個點綴就不奇怪了。
3.缺乏朗讀的多樣性來提高學生的興趣。
沒有激情的朗讀就如喝一杯白開水,也許只能解渴。超市里琳瑯滿目的各色飲料可以給我們老師帶來啟發(fā),為朗讀增加感情、語調(diào)等色彩會像有各種添加劑的“水”一樣既受歡迎,又回味無窮。
4.缺乏及時的有針對性的評價。
學生朗讀后教師應及時予以評價,這種評價,就要考驗教師的基本功了。如果只是用簡單的你朗讀得真好、不錯、還行等話語予以評價,缺乏針對性,還會給學生敷衍的感覺。當你做出“真好”的評價時,你甚至可以鼓勵學生說你仿佛聽到了未來主持人的播音,當你發(fā)現(xiàn)學生朗讀不給力時,可以帶讀,告訴他如果這樣處理會不會更好?這樣才能有利于學生的進步。
1.矯正讀音,避免讀錯音,讀錯字。
如形似音異的字:已己巳;末和未;賣買等等容易混淆。一字多義的字,如“效率”與“表率”的“率”,行業(yè)和行為“行”字容易讀錯。通過朗讀訓練能增加學生的識字量,提高識字水平。同時朗讀訓練還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課文的中心意思及課文的結(jié)構特點。
2.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有不少學生課堂上回答教師的提問,口語不流利,回答不完整,或答非所問,有的干脆不回答。這其中膽怯的學生是怕“說”,“說”不出來,究其原因是缺乏“讀”的訓練。針對這一現(xiàn)象,如果從抓朗讀入手,通過一段時間的朗讀訓練后,學生朗讀能力會明顯提高,回答問題也會更大膽,更流利。
3.增強學習的自覺性,提高學習語文的興趣。
聲情并茂的朗讀是一種藝術表演,它能給人豐富的想象,誘發(fā)學生的直觀興趣,并逐步形成潛在興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
4.有助于提高作文能力。
例如因為語文基礎差,某學生七年級上學期寫作能力很弱,寫不了300字的作文,而且錯別字連篇。經(jīng)過一學年的語文學習,重視加強輔導他“讀”的訓練,在他自己的刻苦努力下,到八年級語文成績有了較大的提高,作文也能寫到600字以上了,錯別字也明顯減少。
正確朗讀的訓練是朗讀訓練的第一步。常用的方式是教師范讀和學生朗讀相結(jié)合。教師必要的示范性朗讀,能給學生以仿效,同時也能幫助學生進一步感悟、感受、欣賞到課文中的內(nèi)容。學生朗讀是訓練的主要方式,也是教師了解、檢查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掌握的情況。朗讀訓練要求學生讀準字音,不漏讀、增讀、錯讀。在訓練中,要有意讓各種程度的學生都能有機會讀一讀。讀后,教師要及時進行講評和指導,這是重要的一環(huán)。忽視了它,就很難達到朗讀的效果。
流利朗讀的訓練應該是朗讀訓練的第二步。使用聲音響亮標準的普通話,讀句熟練流暢,速度節(jié)奏適中。小組朗讀或全班集體朗讀難度較大。集體朗讀人多聲浪高,氣氛濃,效果好,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但不易把握速度、語調(diào)。要求高、難度大的是分角色朗讀。運用這一方式的朗讀,一般選用的課文內(nèi)容是劇本或?qū)υ捿^多的小說。它要求學生要掌握、理解課文的中心思想、人物性格特點及對話的語氣等。教師在學生朗讀之前必須作適當安排和精心指導,以便達到預期的朗讀效果。
作為第三步的理解朗讀的訓練,要求學生在正確流利朗讀的基礎上,準確地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和思想感情并在朗讀時將其準確地表達出來,朗讀中帶有思考,思考后增強朗讀魅力。
最高能力層次的訓練,無疑是有表情的朗讀訓練。當學生能對課文內(nèi)容和情感達到深刻體會和理解,切實把握好文章的感情,在重音處讀出重音,注意停頓,把握語調(diào),凡設問、反問、驚異、歡呼、鼓勵的語句訓練讀高升調(diào);凡感嘆句、祈使句及沉痛、哀悼等語意的句子,要求讀低降調(diào);一般的陳述句、判斷句讀平直調(diào)。朗讀速度快慢、語氣長短應該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人物性格、語句性質(zhì)等決定。表示熱烈、緊張、歡快、驚恐心情的要快節(jié)奏。表示悲痛、沉悶、緬懷的心情要慢讀。一般記敘、說明、議論用中速朗讀。在這個階段,我會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選用一些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的評書片段通過多媒體播放給學生欣賞,進一步激發(fā)他們的朗讀熱情,無論中華古老的評書相聲抑或是現(xiàn)代舶來品脫口秀,都是最高層次的朗讀來感染聽眾的。
以上四個能力層次的訓練,試圖揭示朗讀不同能力層次的要求和學生朗讀由低級向高級層次發(fā)展的規(guī)律。長期的教學實踐使我深深體會到,初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強弱與其語感能力成正比,只有長期的堅持不懈的朗讀訓練,才能讓他們具備高層次的朗讀能力和語感能力。
1.帶領學生享受語言文字的音樂美,從而提高感受語音的能力。
在朗讀中才能體會漢語文字四聲中的鏗鏘之聲,感受出文字的語音之美。通過朗讀,體會文章的起承轉(zhuǎn)合、急切舒緩,同時感受語調(diào)的高昂、低沉,節(jié)奏的急切、舒緩,語速的快抑或慢,從而獲得對文章的音樂美感。
2.充分感受文章中豐富的形象,增強對語言文字所塑造形象的感受能力。
具有形象的感受能力是文字語言的最大特點。優(yōu)秀的課文是被激揚的文字,如果通過朗讀再輔以繪聲繪色、描形狀貌的特點,就能使聽眾從腦海中浮現(xiàn)出課文所創(chuàng)造的形象、畫面,生動地再現(xiàn)各種人物的音容笑貌和性格特征,營造一種見其人、聞其聲、身臨其境的美感。
3.朗讀可以品味文章蘊含的豐富意義,潛移默化成長中的孩子對深沉語意的感受能力。
當蘊藉著含蓄的美、豐富的思想內(nèi)容的語言文學在作者所描寫的人、事、景物之中通過朗讀品味出來,而獲得美的享受,是難于忘懷的。
4.用朗讀去可體會作品的情感和情趣。
在朗讀中感受作者通過塑造的藝術形象展示文章的情趣、情味及其蘊含的思想情感理想抱負、情操氣質(zhì)、人格品德等,從而產(chǎn)生思想上的共鳴,進而達到潛移默化的思想教育的目的。
5.朗讀,還能感受到文章不同的語體和風格。
老師如說戲者一樣,帶領學生去體會并提高文章風格神韻的感受能力。不同的文體有不同的語言風格;不同的文章風格,往往有不同的語言特色;即使是同一文體,當作者的生活經(jīng)歷、立場觀點、藝術素養(yǎng)、個性志趣的有差異時,其風格往往肯定各有特色。通過朗讀仔細品味、辨別,增強了其對文章語體和風格的感悟能力。
朗讀,作為一種訓練和培養(yǎng)語感的主要手段,表現(xiàn)在學生身上所謂語感強和沒有語感的區(qū)別,其實就是會朗讀與不會朗讀的區(qū)別。能組織好一堂鮮活、生動的語文課堂的老師,一定是重視朗讀訓練的優(yōu)秀老師。在訓練朗讀的課堂里,沉默不再是金!如果說,知識能改變命運,那么,朗讀讓人生完美。訓練好學生特別是初中學生的朗讀能力,讓我們的語文課堂充滿瑯瑯書聲,在練就朗讀硬功、教學技能經(jīng)過長期錘煉的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一定能練就美妙的語言交流能力,使自己的人生更完美。從這個意義上看,語文老師任重道遠。
[1]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有效朗讀教學策略的研究.2010
[2]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學術期刊.2012
[3]優(yōu)化語文課堂教學,注重學生能力培養(yǎng).2004
[4]重視口語交際教學,提高學生基本能力.2012
[5]試論漢語文化教育傳播的方式方法.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