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英漢邏輯對比下的英語學習策略

      2016-03-15 13:22:39鄭書耘
      呼倫貝爾學院學報 2016年6期
      關鍵詞:語序英漢漢語言

      鄭書耘

      (福建泉州醫(yī)學高等??茖W校 福建 泉州 362000)

      一、引言

      近年來,中西語言差異的比較研究倍受關注。不少學者從中國人在乎直覺、西方人注重理性這一特點,分析中西不同的思維方式[1];有的學者探尋漢字著重想象、英語詞匯更具功能的構成,分析英語強調理性和邏輯的特點[2];也有學者從思維方式異同,剖析東西方文化的差異[3]。有些同行從中西文化差異在我國英語教學中的體現(xiàn),關注英語專業(yè)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4]。這些研究見仁見智,形成了當今語言學研究的一個熱點。

      顯而易見,在語言學討論平臺中,僅就英漢語言比較課題就蘊含著極大的研究空間,讓后來者作進一步的追求和探索。同時,就目前所見的討論中,還鮮有涉及到較全面地闡述英漢邏輯差異對英語教學的影響和應對的學習策略等有關文獻。為此,本文通過教學中典型例句的邏輯分析,揭示英漢語言邏輯差異的表現(xiàn),并基于此提出防犯“漢語英化,英語漢化”錯誤的辦法,同時對英漢語言之間的正確轉換和學習方法提出建議。

      二、英漢語言的邏輯與差異辨析

      英漢語言學的理論認為:英漢邏輯差異源于中西方文化形成之時的兩條不同發(fā)展路徑。漢文化價值觀念的核心是“天人合一”,始終是把整體性放在第一位,把個體放在從屬的位置。因此,中國人思維也必然按由大到小的邏輯順序。然而英、美等西方文化的價值觀念核心是“天賦人權”[5],與其相適應的是以個體為中心的思維方式,即按由小到大的邏輯進行。漢語有它的邏輯,有它的語法格式。但是漢語往往一個詞匯的意思可以有多樣的表達,具有較強的情感性和直觀性。所以,許多學者認為漢語靈動、隨意的表達方式不夠嚴謹,語言偏人文倫理。英語則不然,語言邏輯具有規(guī)范、嚴密、確定的特點。英語句子之間在邏輯上環(huán)環(huán)相扣,段落結構清晰,段與段之間層層遞進,具有精確性的特征,語言偏理性邏輯。英漢語言之間的種種差異體現(xiàn)在邏輯的差異上。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從簡單的詞匯到復雜的語句的成分構成,再到地道的語用,兩種語言的邏輯差異是很大的??梢哉f,中國人學習英語,相比讀懂每句話,更加重要的是掌握它們之間的邏輯關系。為此,有必要展開以下的討論。

      英漢語言的邏輯差異幾乎涵蓋了這兩種語言的各個方面。筆者根據(jù)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僅就“語言的語序”,“意合與形合”,“嚴密性對比”的語言邏輯現(xiàn)象進行辨析對比。

      (一)英漢語言語序的邏輯

      語序指語言里語素、詞組合的次序。語序是漢語的主要語法手段。語序變動,可組成意義不同的詞組、句子。英語句子的基本語序是“主語+謂語”。但在實際應用中,會因語法結構的需要,或是為了強調而有所變動。我們必須學會英民族的邏輯描述,從而掌握英語的表達。

      1. 英漢敘事的語序邏輯對比

      對敘事的表述英漢語言邏輯有不少差別。英語是先說近期發(fā)生的事,漢語則先說以往發(fā)生的事。這是英漢語序邏輯區(qū)別之一。從以下 2個例句,我們就可以體會到英漢語序邏輯的這種差別。

      例1.“聽到那個壞消息,我很不高興?!?/p>

      漢語敘事的邏輯是按事件發(fā)生的順序,即先說前面發(fā)生的事,再說后面發(fā)生的事?!安桓吲d”在“聽到壞消息”之后。故先說“聽到那個壞消息”再說“我很不高興?!薄S⒄Z的邏輯與之相反。上面這句話按英語語序邏輯表達則是:

      “I was unhappy when I heard the bad news.”

      即,先說“I was unhappy”

      再說“when I heard the bad news.”

      例 2.“He is very happy to know that he will be able to attend the party tomorrow.”

      英語的敘事邏輯順序是先說最近發(fā)生的事“He is very happy”,再說以前發(fā)生的事“he will be able to attend the party tomorrow.”??墒?,這句英語轉換為漢語時應為:“知道明天可以參加聚會,他就十分高興。”

      2. 信封書寫的語序邏輯對比

      我們給國外英美人士寫信時,信封上首先寫收信人的姓名,然后是地址。地址應從小寫到大,即,先寫門牌號碼,隨后寫街道、城鎮(zhèn),再就是省或州及郵政編碼,最后才是國家名稱。這種書寫方式恰好與中國人的書寫邏輯習慣相反。從一個信封就可折射出中國人把整體性放在第一位個體放在從屬位置,西方人以個體為中心的思維方式。

      此外,在個人簡歷的描述上,英語簡歷中的個人情況是從現(xiàn)在寫到過去,漢語簡歷則是從過去寫到現(xiàn)在。地名的排序在漢語中是由大到小,英語中卻是由小到大。這方面大家已經(jīng)熟悉,不再贅言。

      3. 表述事物現(xiàn)象的語言邏輯對比

      用英漢語對某些事作表述時,也會有順序不同的邏輯差異。比如,中國人在進出門或進餐等場合請人先行的客套語會說你先走、先吃等。另外,在時間的先后概念上,漢語與英語的邏輯也截然不同。我們用以下兩例來說明:

      例 1.“After you,sir.”

      漢語意思為:先生,你先請。但英語的邏輯順序完全相反。英語用“After”表示了漢語中的“先”。

      例 2.“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唐.陳子昂詩句)

      詩中的“前”是指以往,“后”則指未來。漢英轉換時,不能用forward和back來與之對應,而要用before和future。故譯為:

      “Before the ancients,not see the future.”

      英語中,地點狀語經(jīng)常放在時間狀語之前。

      例 3.“He was born in Quanzhou on May 12,1989.”

      英語句中的地點“Quanzhou”放在時間“ May 12,1989.”之前;而漢語的邏輯是地點狀語在時間狀語之后。即,“他1989年5月12日出生在泉州?!?。

      英漢的語序存在著諸多不同的邏輯表達,稍不注意,就會出錯。

      4.“語言重點”的語序邏輯對比:西方人習慣于第一時間表達最重要的內容,與國人的“好戲在后頭”的邏輯方式正好相反。所以,英語的邏輯是將要強調的話放在句子最前面,而漢語的邏輯會把要強調的話放在句子的最后面。這也是英漢語言邏輯最容易引發(fā)初學者出錯的地方??聪吕?/p>

      例 1.“The convenient traffic in downtown and suburb.”

      這句話的重點是 “交通便利”。所以,英語的邏輯習慣是將“The convenient traffic”放在句首。但是中國人不會說成“交通便利在城市和鄉(xiāng)村?!保前堰@部分內容放在句末,說成:“城市和鄉(xiāng)村交通便利?!?由此可見,句子重點的邏輯順序不同,在語言轉換時內容應加以調整。

      例2.“他正在房間里睡覺?!?/p>

      “睡覺”是這句話要強調的。在漢語,要將它放在句子的后面。

      在英語,這句話卻說成“He is sleeping in the bedroom.”。將重點“is sleeping”置于句子之前。

      如果該句漢語按英語邏輯語序,將重點“睡覺”放在句首,就會說成:“他睡覺在房間。”,就不符合漢語的邏輯語序習慣。

      (二)意合與形合的英漢語言邏輯 意合,就是追求語言意義的整合,不求邏輯嚴密。形合即形式的合拍,就要借助語言形式手段,來實現(xiàn)詞語或句子的銜接。由于英語句法重形合,而漢語句法重意合,這兩種語言邏輯結構上的差異,在英漢轉換時常會遇到,因此要特別注意調整句子的結構[6]。

      1. 意、形合的語言邏輯對比

      英漢語的形合意合表現(xiàn)是多方面的。漢語的意合主要用語序和緊湊方式來實現(xiàn);英語的形合通過用關系詞、連接詞、介詞、形容詞比較級來體現(xiàn)。英語句子之間的關系通過時態(tài)、標點符號、連接詞等表示;而漢語的句子則是按照其字詞的含義來組合和連接,偏重于語意。

      例 1.“Another attempt,and you’ll succeed.”

      譯為漢語:“只要再試一次,你就會成功?!?/p>

      本句是一個由 and連接的簡單并列句,一般將來時態(tài)明確表明了兩句間的動作關系。但在漢語,句子之間的關系主要靠語意來表達,關聯(lián)詞習慣于不譯。

      例2.“晚飯后我給你去叫出租車。”

      漢語的句子成分是依照時間順序的先后的語序邏輯安排的。所以句中“晚飯”在前,“叫出租車”在后。英語則不然,一般說成“I’ll go to call a taxi for you after dinner.”。

      2. 語言連接手段的邏輯對比

      英漢在運用語言連接手段方面有較大區(qū)別。英語異常強調細節(jié),而且必須表達出細節(jié)與細節(jié)之間呈現(xiàn)出什么樣的狀態(tài),細節(jié)與細節(jié)之間要有邏輯結構來連接;而漢語偏重語義的內聚手段,無需銜接手段。

      以下采用毛澤東在延安整風時說的一句話為例。

      例 1.“一年一次,冬季進行,時間要短,任務是檢查工作,總結工作經(jīng)驗,發(fā)揚成績,糾正缺點錯誤,借以教育干部?!?/p>

      這句話簡潔工整,體現(xiàn)了漢語緊湊的優(yōu)勢。說明漢語只要確定一個話題,后面的句子不需要任何的銜接手段就可以形成連貫。

      再看這段話的英語表達:

      “ This movement should be carried out once every winter for a short period,the aim is to review our work, sum up experience, enhance achievements and overcome mistakes and shortcomings and thus educate the cadres.”

      可以看出,英語的句子結構好比一根枝條,語言成分象一串串果實用語法和連接詞等外顯的銜接手段附著在主干上,表達的邏輯關系明顯。

      我們再用例 2來說明形合的英語和意合的漢語表達語義的不同手段。

      例2.“Which is more difficult to learn,English or Chinese?”

      英語在等級比較時,形容詞或副詞要用比較級“more difficult”,句子要用比較格式;漢語不需比較結構,譯為“英語難學,還是漢語難學?”即可。英漢語言的邏輯差異可見一斑。

      (三)邏輯嚴密性分析

      英語句子的邏輯很縝密,句與句之間的結構很緊湊,各句之間都由一些表明邏輯關系的連詞或介詞等有序地組織在一起。而漢語則喜歡使用短句,句與句之間的結構也比較松散,主要靠各句本身的意義來銜接。

      1. 嚴密性的邏輯對比

      漢語的表達方式不夠嚴謹,隨意。英語邏輯規(guī)范、嚴密、具有確定的特點。漢語的一句話有時可以有幾種不同的理解??聪吕?,可以帶給我們許多遐想。

      例1.“李小敏不來,我來。”

      這句話,可以理解為:

      (1)(如果)李小敏不來,(那么)我來。英語表述是“If Li Xiaomin doesn't come, then I'll come.”

      (2)(因為)李小敏不來,(所以)我(才)來。英語表述是“Because Li Xiaomin doesn't come,that's why I am here.”

      (3)李小敏不來,(但是)我來。英語表述是“Li Xiaomin won't come, but I'll come.”

      以上三種理解,在英語來說,就必須用不同的關系詞構成的三句話來表述,邏輯表達比漢語更準確,更完整,更嚴密。

      再看下例:

      例2.“壺里水開了?!?/p>

      用英語表達為:“The kettle is boiling.”

      漢語的水開了,有完成的意思。而英語用“is boiling”表示水還在開著。英語表達得更完備,更嚴密。

      2. 主謂結構的邏輯對比 英語強調“主謂一致”;漢語的主謂關系較松散,而且無主句廣泛存在。比如“文章寫完了”,這一無主句讀上去很自然,絲毫沒有病句之感。然而它在英語里,由于“文章”是主語,就必須使用被動態(tài)。

      另外,漢語往往習慣于按事理、時間順序、因果關系遣詞造句,句中的內容與視點如水之流動,邏輯松散。語言的主謂語則多隱性。從“中國地大物博”的英語表述 “China is vast and abundant.”就不難看出端倪。

      看以下兩例:

      例 1.“必須調整高等院校的專業(yè)設置,改進教學方法?!?/p>

      在漢語,這無主句的語義是明確的。但轉換為英語時必須加上明顯的主語。如用人稱或物稱(Specialties)做主語。故應譯為:

      “Specialti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be adjusted

      and teaching methods improved.”例2.“今年將會產出更多糧食?!?/p>

      按邏輯分析,“今年”是不能“產出糧食”的,顯示漢語在于意,不在于邏輯。上句如用英語表達,就成為主謂一致,邏輯嚴謹?shù)囊痪湓挘?/p>

      “We will produce more grain this year.”

      通過以上對比,說明英語句子主、謂、賓結構緊湊,漢語則表現(xiàn)得流動松散;英語重形式邏輯,漢語的邏輯重在整體語義的明確。

      3. 主、被動語態(tài)的邏輯對比 英語在構句時常讓事物以客觀的面貌邏輯地呈現(xiàn),因此,被動語態(tài)較常見。漢語的主體性表現(xiàn)在人的主觀感受上,不注重對客觀現(xiàn)實作符合邏輯的描摹。如:

      例 1.“By the end of last year,another new gymnasium had been

      completed in Beijing.”

      句中,英語用被動語態(tài)“had been completed”,將“體育館已經(jīng)建成”這一客觀面貌邏輯的呈現(xiàn)出來。若用漢語表達,就用主動語態(tài)說“去年年底,另一個新的體育館在北京已經(jīng)建成?!?/p>

      例2. “在報告廳,人們不僅要文雅,還應該有嚴謹?shù)膽B(tài)度?!?/p>

      句中漢語的表達用主動語態(tài),“不僅...應該”強調人的主觀感受。用英語說這句話“Not only politeness but a serious attitude of reverence is demanded in the lecture hall.”。這里的被動語態(tài)“is demanded”,用來說明行為主客體的邏輯關系。

      這提醒我們注意,不注意符合邏輯的語言表達形式,誤用語態(tài),對英語學習也有非常大的影響。

      4. 抽象與具體的邏輯取向對比 漢語重直覺與具象。漢字具有象形性,如“馬”酷像四足站立的馬。此外,漢語愛用具體表示抽象,如:用“蠶食”表達了漸漸的侵吞。英語常使用大量的抽象名詞,如 freedom, fun, anger, value,health...,常以抽象表達具體,邏輯取向相反。

      例 1.“如果你仔細比較這兩種生活方式,你將會發(fā)現(xiàn)前者比后者優(yōu)越?!?/p>

      例句可以譯為:“If you compare 2 ways of life carefully,you will find the former is superior to the latter.” 但若用上抽象名詞:“Careful comparison of 2 ways of life will show the superiority the former over the latter.”效果顯然大不一樣。因此在英語中,若常用抽象名詞來表達,常常讓人感覺更符合英語邏輯的品味。

      莊子為了解釋“領會了深文妙義后,表達它的言語可以忘掉”這一思想,用了捕魚這件事來加以說明。他說,魚捕到了,可以忘掉漁具?!暗敏~忘筌”成語就是這樣來的。

      例2. “得魚忘筌。”

      魚和筌在漢語中是具體的物,以具體的“魚、筌”抽象說明莊子這一深邃的思想。那么我們該如何將“得魚忘筌”說成英語呢?顯然我們必須領會其中漢語以魚、筌所表達出來的抽象思想含義,要在抽象和具體間作準確相互轉換。所以應說成:“To forget the means by which the end is attained.”

      三、英漢邏輯對比下的英語學習策略

      從以上的對比,我們不難得出:漢語的表達方式靈動、隨意、不嚴謹,語言偏人文倫理;英語句子之間在邏輯上環(huán)環(huán)相扣,段落結構清晰,段與段之間層層遞進,具有精確性,語言偏理性邏輯。

      (一) 英漢語言邏輯差異對英語學習的影響

      英漢語言邏差異對英語學習的影響可歸納為如下幾方面:

      (1)語序、語言重心不同,給英漢語言之間轉換帶來混亂,使譯文生硬拗口;

      (2)形合、意合的邏輯不同,致使在英漢語言之間轉換層次不清;

      (3)語態(tài)誤用,語言銜接手段混亂,主題不明確等問題,造成語義錯誤。

      因此,語言邏輯差異在教學中應引起我們極大的注意。根據(jù)筆者的教學經(jīng)驗,提出如下的學習策略。

      (二)防犯“漢語英化,英語漢化”的學習策略

      由于英漢語言邏輯的諸多差異,因此學習者不注意,就會出現(xiàn)“漢語英化,英語漢化”的現(xiàn)象。解決辦法如下。

      第一,注重英漢語言的邏輯關系。教學中,教師應經(jīng)常提醒學生認識英漢語言邏輯的差異及其在語言中的體現(xiàn),訓練學生英語邏輯的表達,使學生準確地理解原文所傳達的信息。教師應不失時機地對新生作有關的專題講解,讓學生能更深刻地理解英漢語言的邏輯差異。

      第二,加強實踐練習,提高英語能力 學習語言,交流是目的。在交流中,我們才能認識同樣的話在不同的語境中所表達的不一樣的意思。因此,只有通過大量的交流實踐,我們才能在學習中自由、靈活地在兩種語言的邏輯中轉換。

      此外,大量的閱讀往往被我們的學生所忽視。閱讀的目的在于建立知識面。有了較廣博的知識面所對應的詞庫,才可能在必要時形成喚起。要讓學生理解語言是歷史和習慣的產物,只要通過大量的閱讀形成語感和足夠頻度的重復,加強練習,將英漢轉換技巧內化,才能有效避免中西方語言邏輯差異引發(fā)的鴻溝。

      第三,英語教學中應兼顧其理科和文科屬性教師在教學中應兼顧英語的文科屬性和理科屬性。英語是語言,固然屬于文科,但其嚴格的邏輯性,又酷似理科。所以,教師應通過英漢語言邏輯差異各個層面的分析、對比,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語言差異的生成機制,以便更好地把握英語的遣詞、造句。

      第四,養(yǎng)成英語邏輯思維方式。學習外語的最高境界就是養(yǎng)成該語種的邏輯思維方式。目前我們的教學方式基本上還是“語法翻譯法”,這是絕大多數(shù)人學不好英文的原因之一。有效的方法是:當具有一定的英語語法、詞匯等基礎后,果斷地拋棄英漢詞典,改用英英字典。同時,有一定英語基礎后就要開始閱讀原文,并且果斷拋棄中文譯文,用英語邏輯思考來理解。這樣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就能達到較好的英語水平。

      第五,應掌握基本的邏輯學規(guī)律 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我國的英語專業(y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我國現(xiàn)行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yè)英語教學大綱》對培養(yǎng)英語專業(yè)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出了明確的要求[7]。但是筆者認為,至今我們的教育基本沒有對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邏輯學訓練,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學生基本邏輯學知識的缺失。因此在不同的兩種語言邏輯面前,很難準確、靈活地在兩種語言間實現(xiàn)轉換。建議教育部門應考慮從中學起就對學生進行邏輯學訓練,讓學生補上基本的邏輯學知識。

      結語

      英漢語言的邏輯差異幾乎涵蓋了這兩種語言的各個領域。筆者僅根據(jù)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做一些探討,提供了部分英漢語言邏輯差異的分析和對比;分析了英漢語言邏輯差異帶給學習者的負面影響;提出防犯“漢語英化,英語漢化”的措施;對英漢語言之間如何正確轉換的注意點和訓練方法提出建議。這些對比分析、建議難免掛一漏萬,僅作拋磚引玉而已。謹望同仁、方家指正。

      猜你喜歡
      語序英漢漢語言
      國家級一流專業(yè) 漢語言文學
      西南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簡介
      語序類語法填空題的解題技巧
      as引導狀語從句的倒裝語序
      漢韓“在”字句的語序類型及習得研究
      商務英語翻譯中英漢褒貶義詞的應用探討
      來華漢語言預科生學習焦慮考察
      語言與翻譯(2015年2期)2015-07-18 11:09:55
      淺談英漢習語的文化差異及翻譯方法
      試探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必要性及策略
      消費導刊(2014年12期)2015-02-13 17:32:09
      英漢文化中的委婉語應用對比分析
      通江县| 闸北区| 高雄市| 盱眙县| 庐江县| 东乡族自治县| 边坝县| 肇东市| 富顺县| 彰化市| 黑山县| 潞城市| 蕲春县| 新建县| 兴海县| 灌南县| 碌曲县| 荥阳市| 四会市| 麻栗坡县| 都兰县| 和龙市| 江阴市| 大安市| 龙江县| 仙桃市| 漯河市| 高安市| 炎陵县| 颍上县| 巍山| 东乡县| 岱山县| 华蓥市| 师宗县| 旬阳县| 合肥市| 韶山市| 酉阳| 高邑县| 东乌珠穆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