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中小學生樂商的測量和樂商的發(fā)展研究

      2016-03-10 11:31:26任俊葉爽朱瓊嫦
      心理技術與應用 2016年3期
      關鍵詞:中小學生品味

      任俊 葉爽 朱瓊嫦

      摘要樂觀能力也被稱為樂商,它主要包括:快樂的閾限值、品味能力、樂觀的感染力和從消極事件中獲取積極成分的樂觀理解力四個方面?;谶@一研究思路,研究者編制了《中小學生樂商問卷》,相關的信效度檢驗表明了該問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利用該問卷的研究發(fā)現(xiàn),中小學生的樂商水平和品味能力整體呈上升趨勢;初一是樂觀感染力發(fā)展的關鍵期;女同學的樂觀理解力較差。針對這些發(fā)現(xiàn),建議教育工作者進行差異化干預。

      關鍵詞中小學生;樂商;品味;樂觀感染力

      分類號B842.6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16.03.001

      1問題提出

      積極心理學是當代心理學的一個重要研究趨向,它以各種積極力量作為研究核心,服務于更廣大的群體(Snyder,Lopez, & Pedrotti,2010),樂商是積極心理學所推崇的重要研究內容之一。什么是樂商?簡單來說,樂商就是個體保持樂觀和快樂的一種能力(樂觀能力,Optimistic Intelligence Quotient)(任俊,彭年強,羅勁,2013)。樂商主要包括四個方面:一是快樂的閾限水平,即個人的樂觀、快樂程度,而這方面的個體差異主要來自于個體內部神經(jīng)生物學結構的不同;二是個體促使他人變積極的能力,即樂觀感染力,這也是樂商的重要成分,體現(xiàn)了樂商在人際關系中的重要作用;三是最大化體會積極事件愉悅體驗的品味能力;四是從負性事件中挖掘積極力量的樂觀理解力(任俊,楊瀅暉,2013)。

      大量的心理學研究表明,高樂商的個體在成長中,許多領域的發(fā)展都更好:高樂商的個體往往身體更健康(Boehm,Williams,Rimm,Ryff, & Kubzansky,2013; Chopik,Kim, & Smith,2015),愛情更幸福(Assad,Donnellan, & Conger,2007),婚姻更美滿(Colby & Shifren,2013; Neff & Geers,2013),工作成就更高,社會地位更好(Tolentino et al.,2014),生活也更幸福(Gallagher,Lopez, & Pressman,2013)。有人甚至認為,相對于智商或者情商而言,樂商對人發(fā)展的影響更大(任俊,彭年強,羅勁,2013)。

      既然樂商對個體的發(fā)展影響如此重大,那么了解個體的樂商發(fā)展水平,有針對性地進行干預,促使個體更好地發(fā)展就顯得尤為重要?!洞髮W生樂商問卷》(任俊,彭年強,2014)就是一種適用于大學生和成人的樂商測量工具,該問卷從快樂閾限值、樂觀感染力、品味能力和對消極事件的樂觀理解力四個方面測量個體的樂商,操作非常簡便。但是,其中涉及的內容多與中小學生的日常情境無關,無法在中小學生中推廣。因此,本研究嘗試編制適用于中小學生(四年級到高三)的樂商問卷《中小學生樂商問卷》,繼而探察中小學生的樂商發(fā)展規(guī)律,以期為中小學生的樂商研究和樂商培養(yǎng)提供幫助。

      2《中小學生樂商問卷》的編制

      21對象和方法

      211對象

      采用分層隨機抽樣,實測樣本來自浙江、江蘇、廣東、重慶共四個省市6所學校。隨機選取每個學校每個年級各一個班(小學只選取四、五、六年級)發(fā)放問卷,共收回問卷683份,剔除隨機應答(19份)和總分屬于異常值(2份,3個標準差之外)的問卷,最后得到有效問卷662份。其中小學261人,初中231人,高中170人,男生345人,女生317人。具體各年級分布情況見表1。

      212方法

      圍繞相關的理論和實證研究,我們給樂商結構中四個維度的內容下了具體定義。快樂閾限值,即個人日常生活中快樂和樂觀的基線水平,它是測量個體快樂感受力的一個重要指標??鞓烽撓拗档偷膫€體,在認知上體現(xiàn)為對于未來積極期待(Seligman,2011),在情感上表現(xiàn)為快樂的情緒體驗、微笑的表情等(Daukantait & Zukauskiene,2012),而在行為上表現(xiàn)為人際關系的主動性,在面對問題時既能做到鍥而不舍,又能保證靈活性,不鉆牛角尖(Carver & Scheier,2014)。品味能力是個體從過去、當下和未來發(fā)生的愉悅事件中最大化體驗到快樂的能力(Jose,Lim, & Bryant,2012),是一種精細加工積極事件的能力。樂觀感染力這個概念則和情緒智力中應用情緒的能力的亞維度類似(Mayer & Geher,1996),也和多元智力理論中的人際智力有所重合(Gardner & Hatch,1989),可以說是兩者的交叉產物,是一種應用積極情緒作用于人際關系的能力。樂觀理解力不僅包括個體從消極事件中體會積極意義的能力(Ryff & Singer,1998),還包含個體在碰到問題時富有效能感地應對的能力(Magaletta & Oliver,1999)。

      研究圍繞四個維度進行開放性問卷調查。先選取3所中小學進行調查,共得到有效問卷177份,統(tǒng)計相關維度內的術語頻次作為項目編寫的參考標準之一。再收集現(xiàn)有的相關量表,作為編制項目的參考。最后由研究者和心理學專業(yè)人士完成初步24個項目的編寫,每個項目采用李克特5點量表計分方式。

      3期任俊葉爽等: 中小學生樂商的測量和樂商的發(fā)展研究

      將編寫好的問卷發(fā)放給前文所述的683名中小學生進行調查,最后共獲得662份有效調查數(shù)據(jù),這些數(shù)據(jù)是驗證《中小學生樂商問卷》信效度的依據(jù)。

      213統(tǒng)計處理

      首先計算各項目的區(qū)分度,進行項目刪選,刪去第2、第19兩題。之后再把數(shù)據(jù)隨機分為均等A(n=333)、B(n=329)兩組,A組用于探索性因素分析,B組用于驗證性因素分析,最后用兩組數(shù)據(jù)進行相應的信度分析。研究中采用SPSS190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探索性因素分析和信度分析,利用Amos170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

      22結果

      221問卷的結構效度

      第一次探索性因素分析之后,刪除無法與假設相吻合的項目(第6題、第9題、第11題、第14題、第20題、第22題、第23題),再對剩下15題進行第二次探索性因素分析。

      最后所得的KMO系數(shù)為0832,Bartlett球形度檢驗p=0000,表明較適合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結果見表2,抽取了4個因子,15個項目解釋了533%的方差變異。

      第一因子包括“我不會糾結于一些小事,而使得自己悶悶不樂”“我總是面帶笑容”“我喜歡幫助他人解決問題”“我是一個開心、快樂的人”四個項目,主要內容是快樂閾限值。

      第二因子包括“我認為在自己成功之后給自己一些獎勵,這樣可以讓我更快樂”“我能通過回味過去的快樂經(jīng)歷讓自己再次變得快樂”“一件快樂的事要發(fā)生的時候,想象這件事可以讓我變開心”三個項目,主要內容是品味能力。

      第三因子包括“我很少會講笑話給別人聽”“給他人帶來快樂,對我來說是一件難事”“我不喜歡把快樂的事情和別人分享”“我不善于開導、鼓勵別人”四個項目,主要內容是樂觀感染力。

      第四個因子包括“挫折可以讓我變得更加堅強”“我能夠勇敢面對困難”“困難,有時候反而能讓我更好地認識自己和世界”“遇到困難時,我總能想到解決的方法”四個題目,主要內容是樂觀理解力。

      根據(jù)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結果,得到了4因子、15個項目的樂商模型。用B組數(shù)據(jù)來擬合該模型,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研究結果(見表3)顯示各項擬合指標都較理想(CMIN/DF<4,GFI>09,CFI>09,RESEA<008),表明該模型擬合良好。

      222問卷的信度

      采用Alpha內部一致性系數(shù)作為問卷的信度指標??鞓烽撓拗稻S度信度為0748,品味維度信度為0623,樂觀感染力維度信度為0551,樂觀理解力維度信度為0718,全卷的信度為0765。總體來看,除了樂觀理解力的信度稍低外,其他維度和全卷的信度均大于06。問卷的信度是比較理想的。

      綜合以上,說明最后得到的15個項目的《中小學生樂商問卷》效度、信度總體上是不錯的。該問卷的四個維度分別為快樂閾限值、品味、樂觀感染力和樂觀理解力。

      3中小學生樂商的發(fā)展情況

      31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隨機選取浙江、江蘇兩省3所學校,使用《中小學生樂商問卷》進行施測,得到問卷429份,剔除隨機應答的問卷(10份),最終得到有效問卷419份。具體被試情況參見表4,其中,四、五、六年級為小學段,初一、初二、初三年級為初中段,高一到高三年級為高中段。

      32結果

      321中小學生樂商水平的性別與年級差異

      分別做年級段 × 性別與樂商及四個維度的方差分析,以下是詳細結果。

      對于樂商總分,性別的主效應和年級段 × 性別的交互效應均不顯著。年級段的主效應邊緣顯著,F(xiàn)(2,416)=2955,p=0054,η2p=0014,事后檢驗發(fā)現(xiàn)高中>小學。

      在快樂閾限維度,性別、年級段的主效應均不顯著,年級段 × 性別的交互作用也不顯著。

      在品味維度,性別的主效應、年級段 × 性別的交互效應均不顯著,年級段的主效應顯著,F(xiàn)(2,416)=10332,p=0000,η2p=0048,事后檢驗發(fā)現(xiàn),小學和初中差異不顯著,高中>小學,且高中>初中。

      在樂觀感染力維度,年級段的主效應顯著,F(xiàn)(2,416)=4261,p=0015,η2p=0020,事后檢驗發(fā)現(xiàn)初中>小學,而小學與高中,初中與高中之間差異不顯著。性別的主效應、年級段 × 性別的交互作用均不顯著。

      在樂觀理解力維度,性別的主效應顯著,F(xiàn)(1,417)=4684,p=0031,η2p=0011,男同學的樂觀理解力顯著高于女同學。年級段的主效應、年級段 × 性別的交互作用均不顯著。

      322中小學生樂商水平的年級差異

      依次進行年級與樂商總分以及四個維度的方差分析,發(fā)現(xiàn)年級對樂商的主效應邊緣顯著(F(8,410)=1839,p=0068,η2p=0035),對品味(F(8,410)=2683,p=0007,η2p=0050)和樂觀感染力(F(8,410)=2795,p=0005,η2p=0052)的主效應顯著,對快樂閾限值和樂觀理解力的主效應不顯著。

      事后比較發(fā)現(xiàn):在樂商總分上,初一、高一、高三都大于五年級,高二小于高一和高三;在品味維度,高一和高三都大于四年級,初一、高一、高二和高三都大于五年級,高一和高三大于六年級,高三大于初三;在樂觀感染力維度,初一、初二、高一都大于五年級和六年級,初三、高三大于六年級,而六年級小于四年級,高二小于初一、初二、初三和高一。

      4討論和建議

      41中小學生樂商結構與《中小學生樂商問卷》

      在前人相關理論以及實證研究基礎上,研究者編制了四維度的《中小學生樂商問卷》,統(tǒng)計結果表明了問卷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中小學生樂商的四個維度分別包括快樂閾限值、品味、樂觀感染力和樂觀理解力。

      快樂閾限值主要指的是個體感受快樂和樂觀的能力,是一種類似于氣質的人格因素,其較少受環(huán)境的影響而受基因影響較大(快樂閾限值維度得分越高,則個體實際的快樂閾限值越低,快樂感受力越高)。低快樂閾限值的個體,在認知上表現(xiàn)出對于事物美好的期待以及不糾結于一些小事的靈活性(項目3);低快樂閾限值的個體,主觀體驗到更多的積極情緒,表現(xiàn)出更多愉悅表情(項目8和18);另外,在行為表現(xiàn)上,低快樂閾限值的個體往往能在人際關系中表現(xiàn)得更加積極主動,人際關系發(fā)展得更好(項目10)。

      品味指的是個體精細加工各種積極事件,并從中獲取幸福和快樂的能力。這既包括從之前的愉快經(jīng)歷(項目13)和對未來的期待中(項目7)體會快樂的能力,也包含最大化從當下正在發(fā)生的正性事件中(項目17)體驗積極情緒,汲取現(xiàn)實性快樂的能力(郭丁榮,任俊,張振新, & Bryant,2013)。

      樂觀感染力指的是個體影響他人變得積極、快樂的能力。這種能力和情緒智力理論中描述的個體運用、管理情緒的能力亞維度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也和多元智力理論中的人際智力有一定重合,可以說是情緒智力和人際智力的交叉,即運用積極情緒感染、影響他人的一種人際智力。項目12、16、21和24可體現(xiàn)這種能力。

      樂觀理解力是個體從負性事件中獲取積極成分的能力。在碰到問題時,高樂觀理解力的個體,不僅能夠認識到其與自身的積極關系(項目1和5),豁達地把其視為人生成長的一部分,還能夠勇于面對,不過分逃避和懼怕這些挑戰(zhàn)(項目4)。在面對困難時表現(xiàn)出較高效能感,對于克服困難或者想出解決困難的辦法表現(xiàn)出較高的自信心(項目15)。

      另外,量表中選取了四個項目進行反向計分,而且都集中在樂觀感染力這一維度。因為之前的研究表明樂觀和悲觀(類似于樂觀項目的反向陳述形式)可能是兩個不同維度,而不是一個維度的兩極(Segerstrom,Evans, & EisenlohrMoul,2011),因此,為了避免問卷每個維度內項目出現(xiàn)不同質,我們采用同一維度內均選用反向或正向計分的形式。

      42中小學生樂商的發(fā)展特點

      從對學生的年級段、年級與樂商及其各維度關系的分析結果來看,中小學生樂商總水平的發(fā)展呈現(xiàn)上升的趨勢,高年級或者高年級段學生往往樂商水平較高,特別是高中階段,個體的樂商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但是,高二學生的樂商水平出現(xiàn)明顯的下滑,這可能和個體的樂觀感染力在高二出現(xiàn)明顯下降有關。

      學生快樂閾限值沒有因為年級段或者年級的升高而出現(xiàn)變化,這也進一步驗證了快樂閾限值作為一種氣質型人格特點的理論建構。個體的快樂閾限值,很有可能受個體遺傳學上的某些生物學差異因素影響,一旦出生之后,個體的基線樂觀水平就固定了,之后的個體變化或年級變化對這種特性的影響較小。

      個體的品味能力在小學、初中階段發(fā)展平穩(wěn),在高中階段有了明顯的提高。這一方面可能是個體在身體、心理上由于青春期發(fā)育帶來的巨大影響,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學生主要社會環(huán)境的劇烈變化,如學生與同學、老師、父母關系的變化,全新的學習內容和環(huán)境等,促使高中生的品味能力明顯提高,使其在從積極事件中獲取幸福和快樂的能力上優(yōu)勢明顯。

      而學生的樂觀感染力在初中階段有了明顯的提高。年級之間的事后比較發(fā)現(xiàn),初一是樂觀感染力發(fā)展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個體的樂觀感染力迅速提高。身心上的快速發(fā)展和學習環(huán)境的改變很有可能使學生在促進他人變得積極、快樂的能力上有了迅速的發(fā)展。但是,個體的快樂感染能力在高二發(fā)生了明顯下滑。高二處于青春期末期,很有可能個體還沒有從青春期閉鎖的人際關系狀態(tài)走出來,經(jīng)過高一一年的學習,每個人都尋找到了關系比較密切朋友,更喜歡和信任的朋友交流,從而無法開放地應對人際關系,阻礙了個體快樂感染力的發(fā)展。

      中小學階段學生樂觀理解力發(fā)展比較平穩(wěn),沒有出現(xiàn)年級或者年級段上的差異,但是男女生在積極地理解、應對消極事件上的能力差別明顯。男生的樂觀理解力高于女生,這可能是由于社會鼓勵男性要更堅強、獨立,在扮演性別角色的過程中更傾向于形成豁達地看待負性事件的態(tài)度。在最近發(fā)布的《全國中小學幸福指數(shù)藍皮書》中,研究者發(fā)現(xiàn)中小學男生幸福感比女生更高,男生更高的樂觀理解力有可能就是其中原因之一。

      43建議與意見

      第一,注重高中學生品味能力的培養(yǎng)。進入高中階段之后,個體的品味能力提升明顯,伴隨著陌生的學校環(huán)境和全新的學習模式,個體有更多的機會獨立面對各種事件。家長和教師要更多誘導其形成積極地加工快樂、愉悅事件的能力,使學生能更快樂地學習和生活。

      第二,注重高二學生的人際關系發(fā)展。高二學生的樂商水平出現(xiàn)了明顯下降,這和他們不愿開放地與更多同學交流有很大關系,因此,教師和家長應該鼓勵學生走出自己身邊熟悉的小世界,與更多的人交朋友,提升人際交往能力,從而促進樂觀感染力的發(fā)展,提升樂商水平。

      第三,提升女生的樂觀理解力。在面對各種不利情形時,女生往往不能夠很積極地對待,這和其性別角色是分不開的。因此,作為教師和家長,在女生碰到問題時,需要更多關心,進行相應引導和鼓勵,不能簡單地與男生等同視之。

      參考文獻

      郭丁榮,任俊,張振新, & Bryant,F(xiàn). B.(2013). 品味: 主動用心地感受積極體驗. 心理科學進展,21(7),1262-1271.

      任俊,彭年強(2014). 大學生樂商水平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中國特殊教育,3,014.

      任俊,彭年強,羅勁(2013). 樂商——一個比智商和情商更能決定命運的因素. 心理科學進展,21(4),571-580.

      任俊, 楊瀅暉(2013). 樂商: 打開積極教育的鑰匙. 小學教學: 語文版,(6),55-55.

      Assad,K. K.,Donnellan,M. B., & Conger,R. D.(2007). Optimism: An enduring resource for romantic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93(2),285.

      Boehm,J. K.,Williams,D. R.,Rimm,E. B.,Ryff,C., & Kubzansky,L. D.(2013). Relation between optimism and lipids in midlif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111(10),1425-1431.

      Carver,C. S., & Scheier,M. F.(2014). Dispositional optimism.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18(6),293-299.

      Chopik,W. J.,Kim,E. S., & Smith,J.(2015). Changes in optimism are associated with changes in health over time among older adults.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6(7),814-822.

      Colby,D. A., & Shifren,K.(2013). Optimism,mental health,and quality of life: A study among breast cancer patients. Psychology,Health & Medicine,18(1),10-20.

      Daukantait,D., & Zukauskiene,R.(2012). Optimism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Affectivity plays a secondary rol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ptimism and global life satisfaction in the middleaged women. Longitudinal and crosscultural findings.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13(1),1-16.

      Jose,P. E.,Lim,B. T., & Bryant,F(xiàn). B.(2012). Does savoring increase happiness? A daily diary study. 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7(3),176-187.

      Gallagher,M. W.,Lopez,S. J., & Pressman,S. D.(2013). Optimism is universal: Exploring the presence and benefits of optimism in a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the world. Journal of Personality,81(5),429-440.

      Gardner,H., & Hatch,T.(1989). Educational implications of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Educational Researcher,18(8),4-10.

      Magaletta,P. R., & Oliver,J.(1999). The hope construct,will,and ways: Their relations with selfefficacy,optimism,and general wellbeing.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55(5),539-551.

      Mayer,J. D., & Geher,G.(1996).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emotion. Intelligence,22(2),89-113.

      Neff,L. A., & Geers,A. L.(2013). Optimistic expectations in early marriage: A resource or vulnerability for adaptive relationship function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05(1),38.

      Ryff,C. D., & Singer,B.(1998). The contours of positive human health. Psychological Inquiry,9(1),1-28.

      Segerstrom,S. C.,Evans,D. R., & EisenlohrMoul,T. A.(2011). Optimism and pessimism dimensions in the Life Orientation TestRevised: Method and meaning.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45(1),126-129.

      猜你喜歡
      中小學生品味
      品味“莓”好
      幼兒100(2024年13期)2024-04-24 08:37:08
      品味桂峰
      海峽姐妹(2018年10期)2018-12-26 01:21:10
      此聲彼聲來品味 仔細聆聽有不同
      中國式過馬路在中小學生人群中蔓延現(xiàn)象與防治研究
      青年時代(2016年27期)2016-12-08 22:26:19
      面向中小學生的移動智能推介系統(tǒng)的設計
      拒絕撞包的好品味
      中小學教育冷暴力現(xiàn)象的成因及對策研究
      影響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的要素庫及權重分析
      體育師友(2016年5期)2016-11-28 11:10:10
      陪讀現(xiàn)象產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 16:49:42
      淺談涼山彝區(qū)中小學“學困生”的轉化
      人間(2016年26期)2016-11-03 19:04:01
      洛扎县| 怀来县| 美姑县| 循化| 宁明县| 理塘县| 达尔| 抚顺县| 福安市| 松溪县| 上虞市| 金门县| 津南区| 临邑县| 徐汇区| 黄浦区| 灯塔市| 绩溪县| 屏山县| 南昌市| 卓尼县| 贺州市| 延庆县| 永修县| 武宁县| 海晏县| 泗洪县| 克什克腾旗| 林周县| 尖扎县| 贞丰县| 大荔县| 同心县| 马公市| 宣武区| 青田县| 星子县| 白沙| 民乐县| 华安县| 关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