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學進
摘要:本文簡要揭示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三維整合型研究視域(簡稱三維整合型視域)基本內涵:政治、科學、規(guī)范三個維度的有機融合、深度整合、同時觀照。從國家和高等教育兩個層面闡釋建構三維整合型視域的驅力。闡發(fā)建構三維整合型研究視域要義:有效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順利成才、顯著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學化水平、協(xié)同推進新時期高等教育根本任務的全面落實。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三維整合型視域;驅力;要義
中圖分類號:G4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1580(2015)10—0090—03
“理論在一個國家實現的程度,總是決定于理論滿足這個國家的需要的程度”。[1]在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經過20余年探索的歷史時期,在促進青少年心理健康(促進青少年心理健康包括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2]成為深化教育(包括高等教育)領域深化綜合改革攻堅任務(之一)的關鍵時期,深入揭示當下國家推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戰(zhàn)略需要的具體內涵及其相關因素,是我們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論研究的時代使命、邏輯起點和根本旨趣。在此語境下,這項探索無疑具有獨特的理論意蘊。
一、三維整合型研究視域的基本認知
根據國情,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20余年所累積、豐富、凝結而成的屬性相契合的研究視域應該是政治、科學、規(guī)范三個維度的有機融合、深度整合、同時觀照。
從政治維度來審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其主要含義為:其一,文化意蘊。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是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特色,也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國化(本土化)的本質之所在。其二,價值象限。國家最終把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價值定位于政治象限,在實踐中往往是從政治角度來把握和從行政系統(tǒng)、以政府文件形式來推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因而政治(政府)力量是推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發(fā)展的強大動力。其三,環(huán)境依靠。就高校來說,思想政治教育(或德育)是其政治性的具體體現,而思想政治教育(或德育)則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運行、實施、發(fā)展等提供了資源支持、隊伍支撐、物質保障、體制參照等多方面的環(huán)境依靠。
從科學維度來審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門研究大學生心理健康素質的發(fā)展、變化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規(guī)律的科學,是關于上述兩類現象的本質或規(guī)律的知識體系。它具有特定的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并以一系列概念、范疇、原理等構成比較嚴密的邏輯體系。
從規(guī)范維度來審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就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施體系(實踐系統(tǒng)、保障條件)應符合、遵循、體現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質和規(guī)律,是保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研究成果(知識體系)在實踐中得到合規(guī)律的運用與執(zhí)行的層面。
三維整合型研究視域既從三個不同視角同時觀照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又實現了有機統(tǒng)一,而不是簡單拼湊和雜亂堆砌。它“是一種有機共生,而不是隨意的‘湊合”。[3]它依循了科際整合的基本準則,合理移植了科際整合研究中方法論的“精髓”。政治維度關注的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價值屬性,科學維度注重其理論的專業(yè)屬性,規(guī)范維度訴求的是其實踐(技術)的標準性。
其中政治性是導向、科學性是基礎、規(guī)范性是關鍵。政治性是內在支持,制約科學性、規(guī)范性。它是科學性、規(guī)范性得以發(fā)揮作用的“無形之手”、空間邊界??茖W性是連接政治性和規(guī)范性的樞紐和橋梁,是把政治性的文化(抽象)意蘊轉化為規(guī)范性操作的理論原理。沒有科學性,政治性就會成為束之高閣的抽象物,規(guī)范性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規(guī)范性是保證政治性的文化意蘊和價值象限,科學性的理論原理在實踐中得到合文化、合規(guī)律的具體體現和標準執(zhí)行的技術系統(tǒng)。有了科學性而沒有相應的規(guī)范性,則科學性也就成了“空中樓閣、海市蜃樓”。它們有機融合、高度整合、同時觀照才能完整反映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質屬性。
二、建構三維整合型研究視域的驅力
(一)國家戰(zhàn)略層面
僅從2006年至今,黨和國家就加強包括大學生在內的心理健康(文件中“心理疏導”是心理健康的一種特殊形式,因而包含于“心理健康”工作中)多次提出明確要求。而及時建構三維整合型研究視域則是科學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學術基礎,因而它對高校乃至整個社會其他群體有效開展心理健康工作具有重要理論支持作用。因而黨和國家提出要加強整個社會心理健康工作也就間接地成為建構三維整合型研究視域的歷史驅力。
2006年10月11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在目標部分提出:“到2020年,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和主要任務之一是: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明顯提高?!睙o疑這里“健康素質”包括“心理健康素質”。在構建社會舉措的“建設和諧文化,鞏固社會和諧的思想道德基礎”中提出:“注重促進人的心理和諧,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詢網絡?!?/p>
2007年10月15日,黨的十七大報告《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中在建設小康社會第七個舉措中指出:“要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痹邳h代會大會報告中第一次提出:“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边€提出:“用正確方式處理人際關系。動員社會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為青少年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良好社會環(huán)境?!?/p>
2012年11月8日 ,在黨的十八大報告《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中指出:“要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tài)?!辈⒃趫蟾娴牡谄卟糠痔岢觯骸疤岣呷嗣窠】邓胶烷_展愛國衛(wèi)生運動,促進人民身心健康。”
(二)高等教育層面
1.深化高等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對其提出新要求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議《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第十二舉措“推進社會事業(yè)改革創(chuàng)新”中提出:將“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作為教育(包括高等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內容之一。
2.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時代化品格對其提出的新要求
經過多年探索與實踐,早在本世紀初,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就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即 “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等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部文件,2001年)。而近年來,伴隨著社會發(fā)展,今天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德育)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高校經過多年探索出適合國情、提升其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時代化品格的基本方式之一。因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學化水平高低直接決定、影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時代化品格的實現。而建構整合型視域是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學化水平的學術基礎。所以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時代化品格也成為及時建構大學生健康教育的三維整合型視域的歷史動力。
3.推進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事業(yè)科學發(fā)展對其提出的新要求
托馬斯·庫恩指出:“在范式指導下工作決無他途可尋,而拋棄了范式,也就等于終止了范式所規(guī)定的科學實踐活動?!盵4]就我國目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及時科學建構符合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特點的三維整合型研究視域,是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專業(yè)化水平,使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從經驗性研究推進到專業(yè)化研究的核心路徑,也是確保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得以持續(xù)發(fā)展的基石。唯有此,才能借助以三維整合型研究視域為指引日益深化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論研究成果來支持、支撐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規(guī)范開展乃至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事業(yè)的科學發(fā)展。
三、建構三維整合型研究視域的要義
1.高效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順利成才
心理咨詢不僅是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發(fā)軔期的唯一形態(tài),今天仍舊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形式和基石。在理論層面而言,促進咨詢對象順利度過人生發(fā)展的不同階段,提升生命質量是心理咨詢的科學研究方式之一。1984年出版的國際心理學聯合會編寫的 《心理學百科全書》指出:“咨詢對象(不是患者)被認為是應付日常生活中的壓力和任務方面需要幫助的正常人。咨詢心理學家的任務就是教會他們模仿某些策略和新的行為,從而最大程度支持已經存在的能力或形式,或者形成更為適當的應變能力?!?/p>
具體到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而言,心理咨詢(心理咨詢的具體方式也在日益拓展中)是結合我國國情,經過多年探索,并被實踐所證明的新時期一個有效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及時輔導他們順利渡過青年期人生發(fā)展課題,促進其順利成才的“本土化”方式。對我國大學生心理咨詢內容的多次調查都一致顯示:多數大學生心理咨詢內容集中在學習、戀愛、情緒調節(jié)、人際交往和心理適應等方面。
因此,以三維整合型研究視域為規(guī)訓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論研究成果將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在規(guī)范化道路闊步奔馳永不枯竭提供理論支持,從而在新的層次上高效率促進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順利成才。
2.顯著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學化水平
只有建構符合學術發(fā)展普遍性規(guī)律、契合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特殊性、滿足時代需要的三維整合型研究視域,才能實現大學生心理健康研究從一個前范式時期躍升到常規(guī)科學(建立獨立學科范式)時期,才能以此為主軸根本性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科學化水平。
具體包括:規(guī)定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共同信念與基本論域;約定大學生心理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獨有的方法體系;表征著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發(fā)展到成熟程度;訓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守門人”,即在眾多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初學者、新手以及越來越多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方向的學生等未來共同體成員中培育、培養(yǎng)一種全新穩(wěn)定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特質的專業(yè)習性、專業(yè)修養(yǎng)。由此,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新的“守門人”被訓導出來了。在這個基礎上,才能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論創(chuàng)新、完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論體系、夯實其(成為獨立)學科的基礎、壯大高等教育的學科體系。
3.協(xié)同推進新時期高等教育根本任務的落實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秉h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議《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又對“立德樹人”的地位進行了提升,強調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
因此,在實現立德樹人教育(包括高等教育)根本任務的新時期,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一個特殊重要的子系統(tǒng),要服從于高等教育根本任務的調整,以這個根本任務來統(tǒng)攝自己各項工作,在這個過程中展現、體現、彰顯自己在踐履“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中的合理價值和獨特優(yōu)勢。如:健康的心理素質是大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物質基礎,也是“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出和最終得以落實的理論前提。而科學培養(yǎng)或優(yōu)化大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則是屬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獨有“領地”,以彌補高等教育中其他子系統(tǒng)在傳統(tǒng)教育實踐中的某些不足。如對大學生情商教育重視不太夠,而把情商教育融入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既是題中應有之義,又會事半功倍。而以三維整合型研究視域為指引從而躍升到新階段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必將顯著提升其服務于高等教育時代化發(fā)展的功效,從而協(xié)同推進新時期高等教育根本任務的全面落實。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3]袁利平.基于科際整合研究的比較教育學方法論發(fā)展[J].比較教育研究,2007(08).
[4](美)托馬斯·庫恩,金吾倫,胡新和譯.科學革命的結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