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響
(赤峰學院音樂學院,內(nèi)蒙古 赤峰 024000)
?
鋼琴教學中學生樂感的培養(yǎng)
李 響
(赤峰學院音樂學院,內(nèi)蒙古 赤峰 024000)
【摘要】在鋼琴教學中,樂感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它不僅關系到學生鋼琴演奏水平,還關系到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與全面發(fā)展,初中鋼琴教學應注重學生樂感的培養(yǎng)。在開展鑒賞教學時,教師應采用新穎的方法激發(fā)初中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視唱練耳、鋼琴作品的鑒賞等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樂感,注重學生真情實感的抒發(fā),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音樂素養(yǎng),從而實現(xiàn)音樂教育的根本目的。初中學生的音樂樂感、鑒賞能力還不夠強,教師在教學中應采取恰當?shù)慕虒W策略,通過細心觀察、耐心輔導,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xiàn)力與鑒賞力,為我國鋼琴教學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本文將對鋼琴教學中中學生樂感的培養(yǎng)進行探討,分別從:樂感在鋼琴演奏中的重要性、促進鋼琴教學中學生樂感培養(yǎng)的有效措施,兩個部分進行闡述。
【關鍵詞】鋼琴教學;中學生;樂感
樂感指學習者感知、領悟音樂的能力,擁有好樂感的學生往往可以快速掌握音樂的曲調(diào)、節(jié)奏和音色,能夠更好地掌握音樂知識。但是,好的樂感并非人們天生具備,而需要經(jīng)過后天的熏陶與培養(yǎng)才能獲得。樂感是鋼琴學習中最基礎的培養(yǎng),樂感的培養(yǎng)是激發(fā)演奏靈感的前提,在鋼琴演奏中如果沒有靈敏的樂感,演奏出來的音樂就會平淡無奇,更不用說是將樂譜背后的情感淋漓盡致的表現(xiàn)出來,所以樂感在鋼琴演奏中還是很重要的。而且著名的鋼琴家魯賓斯坦曾說:“我的樂感所考慮的是把音符和樂譜背后真正的含義表達出來。音樂是聲音的語言,良好的樂感促進演奏者對音樂的感應力,讓鋼琴演奏者更加容易的抓住音樂形象,從而用最準確的方式將音樂表現(xiàn)出來?!庇纱丝芍獦犯性阡撉傺葑嘀械闹匾?,同時也直接影響著音樂的表現(xiàn)。
音樂的表現(xiàn)分為了最基本的四個要素,分別是體性、力度、樂句和對比,而且這一些要素都是有人的樂感所賦予的。在鋼琴演奏中很多學生玩玩都是在意技巧和演奏時的流暢性,并沒有更多的去關注音樂的內(nèi)容、意境、形象以及音樂作品背后的故事和情緒,殊不知這一些才是音樂作品的內(nèi)涵,音樂作品靈魂的表現(xiàn)。樂感的缺失,會導致演奏者用錯誤的方式、手法和感情去表現(xiàn),就好比把一首抒情的曲子演奏成一首愉快輕松的曲子,這樣就失去了演奏的真正意義。要促進學生在鋼琴演奏中的樂感,教師應采取多種措施,包括:加強對視唱練耳的學習、鑒賞多種音樂作品、加強對鋼琴作品的理解。三個部分進行闡述。
(一)加強視唱練耳練習
要提高學生在鋼琴演奏中的樂感,教師應加強對學生視唱練耳練習,強化學生對音樂的視聽能力,該練習分為聽覺訓練、視唱訓練兩種。音樂教師應利用日常的音樂素材營造訓練氛圍,促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樂感。視唱訓練與聽覺訓練密切相連,二者相輔相成、相互補充。教師在訓練學生時,應將二者密切聯(lián)系在一起,以促進學生聽唱能力的協(xié)調(diào)發(fā)展。在視唱訓練中,教師應采用“循序漸進”的方法,逐步提高學生的歌唱能力,不宜要求過高,否則將會挫傷學生的學習信心。視唱練耳訓練對于學生鋼琴演奏中樂感的培養(yǎng)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應予以重視。
(二)鑒賞多種鋼琴作品,培訓學生樂感
音樂是典型的聲音藝術,鋼琴家通過改變樂音高低、長短、音色及強弱來編排出不同的鋼琴作品,給聽眾帶來各種不同的聽覺體驗。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選擇豐富多樣的音樂類型,讓學生感受多種不同風格的音樂作品,以調(diào)動其學習興趣。學生在鑒賞不同風格的音樂時,能夠全神貫注地投入音樂欣賞中,從而獲得豐富的聽覺感受。音樂作品包括很多種類,每一種音樂都有鮮明的特點。例如:學習小約翰·施特勞斯的《維也納森林故事》時,教師在注意區(qū)分第四章節(jié)的節(jié)奏,前半部分輕快、流暢,旋律充滿跳躍性;后半部分活潑、優(yōu)雅,伴奏部分引人入勝。在彈奏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感受節(jié)奏,不同的節(jié)奏帶來的音樂享受是不同的。不同的音樂作品風格不同,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鑒賞各種風格的作品,促使學生了解到更多的音樂知識。
(三)注重表達真實情感,提高學生感受力
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蘊含了創(chuàng)作人的巧妙構思與內(nèi)心情感,藝術家通過捕捉靈感、嚴謹編排才創(chuàng)作成一首完整的樂曲,因此,在學習音樂作品時,教師應指導學生理解作品的創(chuàng)作思維和音樂形象,促使學生全面掌握作品的內(nèi)涵意蘊,獲得良好的聽覺體驗和學習效果。音樂作品具有旋律性、組織性,每首歌曲包含節(jié)奏、和聲、曲式、復調(diào)等元素,音樂情感通過節(jié)奏、旋律來表達,學生只有充分理解作品的創(chuàng)作思路、內(nèi)涵意義,才能演唱出富有情感的歌曲,否則音樂演唱就僅是簡單的節(jié)奏復述,缺少音樂靈魂。例如:學習貝多芬的《獻給愛麗絲》時,學生對高難度的鋼琴技法難以掌握,對鋼琴學習產(chǎn)生畏難情緒,所以老師在彈奏這一曲目時,教師應將該曲目的創(chuàng)作背景向?qū)W生講解,體會創(chuàng)作者的思想感情。幫助學生理解作品后,教師應對作品進行演奏,讓學生在旋律中感受到作品的魅力,欣賞完后,教師請同學說說音樂的內(nèi)涵思想和自己的聽覺感受,這樣學生的樂感和鑒賞能力都可得到有效提升。
結語:樂感對于鋼琴演奏十分重要,初中時期屬于學生心智逐漸成熟的階段,學生在學習音樂時常常會產(chǎn)生強烈的自主意識,教師應善于抓住學生的音樂閃光點,鼓勵學生多練、多聽、多唱,并采用各種新穎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樂感。
參考文獻
[1]陳旭.鋼琴彈奏樂感談[J];鋼琴藝術;2015年02期.
[2]劉紀敏.談鋼琴教學中音樂感覺的培養(yǎng)[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3期
[3]樸陽.在鋼琴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音樂感培養(yǎng)的幾點感受[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15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