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輝 張津華 馬麗麗
河南開封市中心醫(yī)院神經內科 開封 475000
?
護理指導對腦梗死并延髓性麻痹患者肺部感染發(fā)生率的影響
劉輝張津華馬麗麗
河南開封市中心醫(yī)院神經內科開封475000
【摘要】目的探討護理指導對腦梗死并延髓性麻痹患者肺部感染發(fā)生率的影響。方法88例腦梗死并延髓性麻痹患者隨機分為2組,A組44例,給予常規(guī)抗血小板聚集和康復治療、護理;B組44例,在A組基礎上給予防止肺部感染的護理指導。觀察2組住院期間肺部感染發(fā)生率的差異。結果A組肺部感染發(fā)生率高于B組(68.18% vs 25.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護理指導能夠降低腦梗死并延髓性麻痹患者肺部感染的發(fā)生率,值得進一步推廣。
【關鍵詞】護理;腦梗死;延髓性麻痹;肺部感染
腦梗死是臨床常見病,常常導致肢體麻木、癱瘓、共濟失調等神經功能缺損,部分患者因累及舌咽迷走神經而產生延髓性麻痹,導致吞咽困難和飲水嗆咳[1],部分患者由此出現(xiàn)肺部感染,加重神經功能缺損甚至危及生命[2]。如何能夠防止肺部感染是治療腦梗死的重要步驟,也是臨床關注的護理焦點。我們通過對腦梗死并延髓性麻痹患者進行仔細的護理指導,以期減輕肺部感染的發(fā)生率,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以2012-10—2015-10在我院神經內科住院治療的急性腦梗死且合并延髓性麻痹患者為觀察對象。入選標準:年齡55~70歲,發(fā)病后24 h內就診,臨床表現(xiàn)為頭暈、復視、流涎、言語不清、吞咽困難、飲水嗆咳、肢體麻木、力弱等局限性神經功能損害的癥狀和體征,發(fā)病后神志清楚,能夠配合完成功能訓練和指導,就診時查頭顱磁共振確診為急性腦梗死。延髓性麻痹的診斷標準:洼田氏飲水試驗3~5級[3]。排除標準:昏迷、入院前3 d有呼吸道感染史者,既往有腦卒中延髓性麻痹者,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過敏性哮喘、營養(yǎng)不良、癡呆者。
共納入88例患者,隨機分為2組:A組44例,男27例,女17例;年齡58~70歲,平均(65.37±9.34)歲;既往有高血壓史38例,糖尿病12例。B組44例,男33例,女11例;年齡60~70歲,平均(66.79±8.06)歲;既往有高血壓40例,糖尿病13例。2組年齡、性別、基礎疾病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就開始應用阿司匹林進行抗血小板聚集治療,并且抗炎癥反應,監(jiān)控血壓血糖,適當補液,必要時進行鼻飼飲食,在生命體征和神經功能穩(wěn)定后進行康復治療;若合并吸入性肺炎則進行抗感染治療。B組在A組基礎上給予防止肺炎的護理指導[4-5]:(1)一般端坐位進食,若病情不允許可半臥位或側臥位進食;(2)應用半流食,每次進食不超過200 mL,飲食的溫度和營養(yǎng)成分要適當,必要時進行鼻飼飲食,對于失語的患者可應用圖片或肢體動作示意進行溝通交流,對于躁動的患者可應用約束帶進行保護性約束以取得配合;(3)進食后保持端坐位至少0.5 h,必要時應用胃腸動力藥物;若發(fā)生嗆咳或反流,立即停止進食,給予必要的胃腸減壓,扣背防止肺炎,以后可采用少量多餐的方式以減少誤吸的幾率;(4)保持室內溫度和濕度的適當,減少人員來往以避免交叉感染。觀察2組住院期間肺部感染發(fā)生率的差異。
2結果
A組肺部感染30例(68.18%),B組11例(25.00%),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1.486,P=0.000);Pearson相關性檢驗r=0.433,P=0.000,提示二者之間的差異與護理指導有關。
3討論
腦梗死并延髓性麻痹患者常因病變影響錐體束導致舌咽迷走神經麻痹,咽喉部感覺減退或懸雍垂上抬困難,會厭功能失常,吞咽過程中不能有效封閉氣道,導致嗆咳和誤吸。重度誤吸可導致窒息死亡,輕度誤吸可把口腔內定植的革蘭氏陽性球菌和厭氧菌帶入氣道,導致肺部感染;另外,部分延髓性麻痹患者合并胃腸道逆蠕動和反流,出現(xiàn)惡心嘔吐,導致胃腸道定植的革蘭氏陰性桿菌逆流進入咽喉部,再次進入呼吸道而引起感染;部分患者應用質子泵抑制劑,導致胃內酸堿度改變,酸度的不足更易發(fā)生胃腸內定植菌的種類和數(shù)量的改變,容易合并腸源性感染。因此,促進咽喉部肌肉功能恢復是降低肺部感染的重要因素[4]。
除了進行有效的康復治療外,進行護理指導能夠明顯防止肺部感染的發(fā)生,這可能與合理的護理指導雖不能促進患者咽喉肌功能恢復,但能夠減輕患者進食過程中所接受的不良刺激,增加其對刺激的耐受性,促進功能恢復有關。綜上,對于腦梗死并延髓性麻痹患者應早期進行護理指導,以降低肺部感染率。
4參考文獻
[1]邱金華,劉紅英,王建靈.序貫性綜合治療在急性腦梗死后假性延髓性麻痹患者康復中的作用[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1,18(12):1 660-1 661.
[2]劉領,白勇濤,趙淑敏,等.腦梗死后延髓性麻痹并肺部感染的治療策略[J].臨床肺科雜志,2008,13(5):632-633.
[3]孫啟良.正確理解和應用臨床飲水試驗[J].中華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2013,35(2):81.
[4]袁襯香.假性延髓性麻痹吞咽障礙護理干預的效果觀察[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1,30(4):530-531.
(收稿2016-01-07)
基金項目:開封市科技局科研攻關資助項目(編號1403052)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3-5110(2016)12-014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