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令蘭,郭志鵬
(吉林省白山市撫松縣醫(yī)院消化內科,吉林 白山 134500)
不同抗生素三聯(lián)療法根除幽門螺桿菌療效觀察
閔令蘭,郭志鵬
(吉林省白山市撫松縣醫(yī)院消化內科,吉林白山134500)
[摘要]目的:觀察不同抗生素三聯(lián)療法根除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療效差異。方法:將264例患者隨機分為A組:雷貝拉唑腸溶片20 mg/次(空腹),克拉霉素500 mg/次,甲硝唑片400 mg/次,2 次/d,療程 10 d;B 組:雷貝拉唑腸溶片 20 mg/次(空腹),四環(huán)素片750 mg/次,呋喃唑酮片 100 mg/次,2 次/d,療程 10 d。于療程結束后4周比較兩組HP根除率。結果:A組根除率72.58%,B組根除率88.98%,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應用本研究B組的方案進行HP的根除治療根除率高,費用低,值得在基礎醫(yī)院推廣使用。
[關鍵詞]幽門螺桿菌;三聯(lián)療法;根除率
[收稿日期:2015-06-24編校:王麗娜]
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與多種消化系統(tǒng)疾病(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癌、胃MALT淋巴瘤)等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我國屬于幽門螺桿菌感染高發(fā)地區(qū),自然人群HP平均感染率為54.76%[1]早期根治幽門螺桿菌感染是防治這些疾病的關鍵,本研究針對幽門螺桿菌感染的人群進行不同抗生素組合的三聯(lián)療法,旨在尋找耐藥率低、性價比高的治療方法,現(xiàn)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病例選擇:①入選標準: ①臨床有上腹不適、噯氣、反酸、納差等癥狀的患者;②經14C呼氣試驗證實HP感染,③四周內未使用質子泵抑制劑及相關抗生素。②排除標準:①胃鏡及病理證實為惡性病變;②嚴重肝腎功能損害及全身衰竭患者;③有相關藥物過敏史患者;④妊娠及哺乳期婦女。根據以上標準,篩選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消化內科門診患者共264例。其中經胃鏡檢查證實慢性胃炎109例,胃潰瘍48例,十二指腸潰瘍38例,拒絕胃鏡檢查69例。
1.2治療方法:依據隨機化原則,從隨機數字表中選取264個隨機數字,按照患者就診順序,將患者分為2組,A組132例(男:女=87:45),年齡25~76歲,平均(42歲±6.3)歲;B組132例(男:女=82:50),年齡30~72歲,平均(47歲±5.8)歲。兩組在性別、年齡、胃鏡檢查結果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均>0.05)。用藥方案為:A 組:雷貝拉唑腸溶片20 mg/次(空腹),克拉霉素500 mg/次,甲硝唑片400 mg/次,2 次/d,療程10 d;B組:雷貝拉唑腸溶片20 mg/次(空腹),四環(huán)素片750 mg/次,呋喃唑酮片 100 mg/次,2 次/d,療程10 d。
1.3療效判定:治療結束后4周復查14C呼氣試驗,檢測結果≧100為陽性。
1.4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17.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一般情況:納入患者264例,實際完成251 例,包括 3例失訪,5例未按時按劑量服藥,5例未按規(guī)定復查。完成例數中,兩組在性別、年齡、胃鏡檢查結果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HP根除率比較:兩組 Hp 根除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兩組患者治療后HP根除率比較(例)
分組例數完成根除成功未根除根除率(%)A組132124903472.58B組1321271151290.55①
注:與A組比較,①P<0.05
2.3不良反應:兩組患者均告知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并告知觀察者聯(lián)系方式,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或治療結束后復查前,出現(xiàn)不良反應均聯(lián)系觀察者并告知。A組3例出現(xiàn)惡心、2例頭暈,1例手腳麻木;B組2例惡心、3例便秘、1例皮疹,均于用藥期間發(fā)生,治療結束后消失,經χ2檢驗,各組間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
3討論
HP是革蘭陰性、微需氧的細菌,生存于胃部及十二指腸的各區(qū)域內,人類感染HP后可引發(fā)多種消化系統(tǒng)疾病。目前臨床用于治療HP的抗生素包括、大環(huán)內酯類、硝基咪唑類、呋喃唑酮、四環(huán)素、喹喏酮類等。根除HP的標準三聯(lián)療法為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或PPI+克拉霉素+甲硝唑,但由于抗生素的濫用等因素,近年的多項研究表明,其HP根除率已經遠低于80%[2-3],本研究A組為標準三聯(lián)療法,HP根除率僅為72.58%,說明本地區(qū)為克拉霉素、甲硝唑的高耐藥率地區(qū)。故標準三聯(lián)療法的效果已大打折扣。在根除HP感染的六種抗生素中,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四環(huán)素耐藥率還很低,而克拉霉素、甲硝唑、喹諾酮類耐藥率則較高[4],本研究B組選擇了呋喃唑酮、四環(huán)素兩種經典抗HP藥物,使根除率提高到90.55%,且不良反應較A組無明顯差異,并且費用更低,性價比更高。雖然有研究表明鉍劑四聯(lián)療法延長療程可提高HP根除率[5-6],但其費用和不良反應的增加將影響患者的依從性。據此,筆者認為在基層醫(yī)院應用本研究B組的方案進行HP的根除治療不失為一種高效、低價、安全的方法,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4
[1]張萬岱,胡伏蓮,蕭樹東,等.中國自然人群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流行病學調查[J]. 現(xiàn)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0,15(5):265.
[2]Yan X,Zhou L,Song Z,et al.Sequential therapy for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in adults compared with triple therapy in china:a multiplecenter,Prospective,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abstract)[J].Helicobacter,2011,16(suppl 1):87.
[3]Zheng Q,Chen WJ,Lu H,et al.Comparison of the efficacy of triple versus quadruple therapy on the eradicat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 and antibiotic resistance[J].J Dig Dis,2010,11(5):313.
[4]劉文忠,謝勇,成虹,等.第四次全國幽門螺桿菌感染處理共識報告[J]中華內科雜志,2012,51(10):832.
[5]Sun Q,Liang X,Zheng Q,et al.High efficacy of 14-day triple therapy-based.bismuth-containing quadruple therapy for initial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J]Helicobacter,2010,15(3):233.
[6]徐美華,張桂英,李常娟.含鉍劑四聯(lián)一線治療方案根除幽門螺桿菌療效觀察[J].浙江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1,4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