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護生與骨科住院患者溝通影響因素的質性研究
陳鳳梅1,于佳佳2,朱小霞1,傅利勤1
(1.第二軍醫(yī)大學長海醫(yī)院 骨科關節(jié)病區(qū),上海 200433;2.第二軍醫(yī)大學 護理學院,上海 200433)
【 摘要】目的了解實習護生與骨科住院患者溝通的影響因素。方法2013年3月,采取目的抽樣法選擇在某三級甲等醫(yī)院骨科關節(jié)病區(qū)實習的5名護生和初次住院的5例患者為訪談對象,采用現(xiàn)象學方法分別對其進行深入半結構式訪談,將訪談內容進行總結、歸納和提煉。結果影響實習護生與骨科住院患者溝通的因素主要包括護生的意識、知識和技能等自身因素、患者的需求以及老師帶教。結論帶教老師應加強對實習護生護患溝通技巧的指導,強化其溝通意識,以為其今后進入臨床從事護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 關鍵詞】護生;骨科;溝通;質性研究
doi:10.3969/j.issn.1008-9993.2015.15.003
【 中圖分類號】R197.323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8-9993(2015)15-0009-04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nursing students and orthopedic inpatients.MethodsSemi-structured in-depth interviews were used to collect data from 5 nursing students and 5 orthopedic inpatients.Phenomenological method was used to conclude,organize and analyze the data.Results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nursing students and inpatient included the nursing students' consciousness,knowledge and skills,patients' need and the clinical teaching.ConclusionThe clinical teachers should strengthen awareness of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nursing students and patients,and effectively apply with the communication skills to build a great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 clinical work.
【 收稿日期】2014-12-28【 修回日期】2015-05-12
【 作者簡介】陳鳳梅,本科,主管護師,從事骨科護理工作
Qualitative Study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Nursing Students and Orthopedic Inpatients
Chen Fengmei1,Yu Jiajia2,Zhu Xiaoxia1,F(xiàn)u Liqin1(1.Orthopaedic Joint Ward,Changhai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433,China;2.School of Nursing,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043,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Fu Liqin,E-mail:1246798878@qq.com
【 Key words】nursing student;orthopedics;communication;qualitative research
[Nurs J Chin PLA,2015,32(15):9-12]
【 通信作者】傅利勤,E-mail:1246798878@qq.com
隨著社會發(fā)展和醫(yī)療知識水平的提高,患者維權意識增強,醫(yī)患矛盾日益突出,醫(yī)患糾紛逐年增多,其根源在于醫(yī)患間缺乏信任與溝通[1]?;颊甙踩殉蔀楫斍叭蛐l(wèi)生保健體系和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2]。有效地溝通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因素,對醫(yī)患關系的建立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3-6]。骨科作為外科的重要分支,大多數(shù)患者的身體創(chuàng)傷可通過手術和康復鍛煉等得以改善,但骨科患者的病程相對較長,康復訓練難度大,患者疼痛感強、臥床時間久、并發(fā)癥多,易產生厭倦等不良情緒,從而影響其治療、康復效果。護士與患者能否有效溝通,直接影響護患關系和患者能否積極接受、配合治療[7],對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尤為重要[8]。護生與患者的有效溝通,是護患溝通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對護患關系有推動作用,還能促進護生順利完成臨床實習,為其今后進入臨床從事護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礎[9]。為此,本課題組采用質性研究的方法,從護生、患者雙方角度,探討護生與骨科住院患者溝通的影響因素,以期為臨床帶教和指導提供參考。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2013年3月,采取目的抽樣法選擇在某三級甲等醫(yī)院骨科關節(jié)病區(qū)實習的5名護生為訪談對象,均為女性,年齡22~25歲,中位年齡23歲,具體情況見表1。選擇同期初次在骨科關節(jié)病區(qū)住院的5例患者為訪談對象,其中男4例、女1例,年齡18~43歲,中位年齡52歲。納入標準為:思維清晰、能用語言準確表達其意愿并同意接受采訪,既往和目前均無精神疾病和意識障礙、醫(yī)療糾紛的患者,具體情況見表2。樣本量的確定以資料出現(xiàn)重復、信息飽和,且資料分析時不再有新的主題出現(xiàn)為止。
表1 受訪護生一般資料
表2 受訪患者一般資料
1.2方法以質性研究中的現(xiàn)象學方法為指導?,F(xiàn)象學研究著重于個體經驗的研究,提倡采用目的性抽樣,深入詳盡分析個案,以更好地呈現(xiàn)個體對自身經驗的描述。
1.2.1資料收集(1)研究工具:本研究采用質性研究中現(xiàn)象學研究,采用半結構式訪談的方法收集資料。訪談前,根據(jù)研究目的擬定訪談提綱,每次訪談時間為20~30 min,訪談主要圍繞以下問題展開:您覺得什么是護患溝通?在骨科工作/住院中護患如何溝通?您認為影響溝通的因素有哪些?哪些方法可以改善溝通?(2)資料獲取方法:訪談前與受訪者進行溝通,研究者先自我介紹,同時向受訪者介紹研究目的,說明本研究嚴格遵循保密原則,訪談結果完全匿名,以取得受訪者的信任和配合,并讓其簽署知情同意書。根據(jù)受訪者的意愿和研究需要,選擇訪談地點,本研究中的訪談在自然場景中進行,如科室會客室、會議室等。整個訪談全程同步錄音,邊仔細傾聽邊仔細觀察受訪者的情感和表情變化,做好筆錄。在訪談過程中,研究者根據(jù)訪談提綱指引和受訪者的實際情況,對提問順序和方式做靈活調整,同時對有價值的問題適當追問,不對受訪者施加任何誘導或干預,對受訪者的任何語言予以尊重,不加評判。訪談內容全部錄音,并隨時做好觀察記錄。訪談時,研究者采用引導的方式,深入挖掘受訪者的感受及想法,并盡量避免研究者的主觀意見對受訪者產生誘導,鼓勵受訪者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內心感受和體驗。訪談結束后及時將錄音資料轉錄為文字。
1.2.2資料整理采用類屬分析法[10]對資料進行整理分析,訪談結束后將每位受訪者的訪談記錄編序,建立各自獨立的檔案資料。仔細閱讀訪談記錄,逐句分析含意,對訪談內容形成一個初步概念,將其中的要素提煉出來編碼,并探討各要素之間的相關性,以免遺漏重復。通過研究者的語言形成主題概念,再用訪談資料闡述和說明。
2結果
2.1護生自身的溝通意識、知識及技能等影響溝通
2.1.1缺乏溝通意識及技巧訪談發(fā)現(xiàn),雖然護生在校期間學習了有關護患溝通及心理學等方面的知識,但由于缺乏實踐經驗,面對不同文化程度、社會背景、個性特征的骨科患者,仍然不知道怎樣與患者及其家屬溝通,在與之溝通的過程中,存在拘謹、生硬等交流不暢現(xiàn)象。正如護生N3說:“我平時和朋友、同學交流都很自在,可是到了患者面前我就不敢開口說話了,緊張得要命,心理素質很差,真不知道怎么改變自己?!被颊進2說:“實習護士都挺好的,就是有個別護士不太愛說話,做事情時太緊張,那天小胡護士幫我靜脈穿刺輸液時,緊張得手一直在抖,根本不用害怕啊,教員就在旁邊,打不進教員會幫忙的?!弊o生N2:“教員不在場,感覺還比較自在,教員在的時候,那種莫名的緊張油然而生?!?/p>
2.1.2臨床實踐與理論知識結合困難現(xiàn)代醫(yī)學發(fā)展日新月異,植入物越來越多地應用于骨科患者中,術后的病情觀察對于這類患者而言至關重要,對于護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訪談發(fā)現(xiàn),護生與患者交談時,很多患者表示會針對自己的病情、術后鍛煉等提出一些問題,而護生學到的只是基本的理論知識,缺乏臨床經驗,對骨科知識的掌握程度不夠,技術操作亦不夠嫻熟,對患者的疑問解釋不全面,理論與實踐無法很好地結合[9]。護生N5:“別看我是碩士,盡管書本知識學習的比較扎實,但是來到骨科,才知道還有強直性脊柱炎伴雙髖強直、前交叉韌帶損傷等疾病,這些我以前在書上壓根兒沒見過,所以我根本做不到好好地對患者進行宣教和溝通?!被颊進4:“我昨天剛做了左髖關節(jié)置換術,術后因為鎮(zhèn)痛泵的藥物作用,我吐了2次,床單上全是嘔吐物,剛剛看到實習護士,本想讓她幫我把床單換了,但是她回答我的竟然是‘等我找教員過來吧’。”護生N1:“昨天看到有患者在使用康復器械鍛煉膝關節(jié),他讓我把鍛煉的度數(shù)調高點,我當時真的傻眼了,我不會,趕緊去叫教員,來骨科實習時,對骨科鍛煉的一些相關知識也進行了了解,但是真的讓我去做,我不知道該如何下手??!”
2.1.3語言溝通障礙溝通對護士來說是一門藝術,護士可以通過溝通去識別和滿足患者的需要。良好的溝通可以使護士與患者形成互動,有利于醫(yī)護人員更好地掌握患者的病情變化,了解治療效果。語言性溝通貫穿于護理工作的始終:收集病史,介紹住院環(huán)境、藥物作用、康復鍛煉方法等。每位患者都有自己的個性特征和具體情況,如聽力差、不會講普通話等,護生在與其語言交流上難免存在障礙。護生N1:“我最怕管上海本地的患者,因為她們講上海話我一句也聽不懂,我說的話她們也聽不懂,必須有人翻譯,這樣的溝通很累?!被颊進3:“我出生在上海,只會講上海話,我女兒不在這兒,我就無法和實習護士小胡聊天?!?/p>
2.1.4溝通需求畢業(yè)大學生就業(yè)難、創(chuàng)業(yè)難已成為當今社會普遍存在的問題,許多護生選擇護理專業(yè)不是為了事業(yè),而是為了就業(yè),這對我國護理事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是很不利的。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有部分護生選擇護理專業(yè)并不是根據(jù)自己的意愿,導致其在實習過程中難免出現(xiàn)消極怠工等態(tài)度。護生N1和N2均表示:“我們高考并沒填寫護理專業(yè),因為我們根本不喜歡護理,只是因為護士好找工作,可以減輕父母的壓力。哎,沒辦法。”護生N4說:“我選擇護理是因為護理專業(yè)好考,等我拿到本科畢業(yè)證書,就可以做我自己喜歡的事情了,所以我現(xiàn)在根本不想和患者多說話?!弊o生N5卻說:“我選擇了護理,就應該對患者負責,竭盡所能地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務,所以我選擇了讀護理研究生,應用所學的知識與患者交流,我感覺很有成就感?!?/p>
2.2患者要求增高
2.2.1患者的自我保護意識增強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健康觀念的轉變,骨科住院患者的自我保護意識日益增強,對醫(yī)護人員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他們非常希望有工作經驗的護士為他們服務?;颊進5:“我患強直性脊柱炎十幾年了,現(xiàn)在關節(jié)都強直了,生活無法自理,我去過好多醫(yī)院,最后選定了你們醫(yī)院,我希望有最好的醫(yī)生和護士為我服務,我不想當實習護生的試驗品,增加我的痛苦?!弊o生N3:“前天有位擇期行腰椎手術的患者需要進行術前宣教,教員陪著我來到患者床旁,我還沒開始和她交流,她就開始向教員詢問手術的相關事項,沒辦法,她的醫(yī)療意識太強了,和她們根本無法交流,當然絕大部分患者還是愿意和我們交流的,如果他們對我們實習生信任,我們也能夠較好地跟他們溝通、宣教?!?/p>
2.2.2患者對護生專業(yè)技術的不信任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實習護生的著裝大多區(qū)別于正式護士,護生有時對患者的疑問解釋得含糊其詞,操作技術不熟練、緊張,盡管實習護生態(tài)度和藹、有活力、易接近,患者對護生仍然有一種不信任感,不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造成溝通困難。患者M2:“我是軍醫(yī)系學員,做了韌帶手術,今天術后第2天了,傷口一點也不痛,但今天坐起來時感覺頭痛得厲害,我問了穿藍衣服的小胡護士,她無法回答我的問題,剛我又問了責任護士陳姐,她告訴我頭痛是麻醉后的不良反應,讓我去枕平臥幾天,現(xiàn)在這樣躺著感覺好多了,雖然實習護士態(tài)度好,但是她們懂的畢竟太少了,我還是信任我的管床護士?!?/p>
2.3帶教老師的影響
2.3.1帶教老師的積極影響帶教老師是護生的榜樣,其自身必須具有良好的職業(yè)道德、精湛的業(yè)務水平以及豐富的實踐、理論知識,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潛移默化地影響護生,激勵他們干一行、愛一行?;颊進3:“老師每天忙得團團轉,但是只要一有空就會給實習護生講解骨科的相關知識,現(xiàn)在這些護生和我溝通起來已經好多了。”護生N2:“我將老師和我們講的內容都記在本子上,自己回去整理后可以很自信地對患者進行宣教了。”
2.3.2帶教老師的指導能力尚待提高帶教老師在護生實習中發(fā)揮著引導和組織作用[11]。帶教老師一方面要承擔帶教工作,另一方面還要繼續(xù)承擔臨床護理工作,雙重任務使帶教老師沒有過多的精力培養(yǎng)護生的交流能力[12]。訪談中也發(fā)現(xiàn),有的帶教老師沒有很好地指導護生如何與患者溝通。護生N1:“我的帶教老師特別能干,對患者認真負責,和患者的交流特別自然,可我根本不知道跟老師該從何學起。”護生N2:“我的帶教老師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是一名好的護士,但是她的經驗與我們交流得太少。”
3討論
隨著患者自我保護意識的增強,在臨床護理工作中,許多護患沖突的發(fā)生均與護患溝通障礙有著直接的關系,而這些沖突本可以避免[8]。護士的言行、舉止,甚至一個細微的表情、動作,都有可能影響患者的感受和情緒[13]。護生作為護理職業(yè)的繼承者,具備良好的護患溝通能力有利于其今后工作的順利開展,為此我們建議:
3.1增強護生的溝通意識盡管護生在校期間學習了溝通的知識,但到臨床實習后,由于角色和功能的定位偏差,往往注重技術操作及治療性措施的落實,忽視了與患者的溝通[12]。所以,護生在實施每項護理前后,都要抓住機會與患者溝通[8]。臨床帶教老師應加強對實習護生的引導,增強其溝通意識,讓護生抓住與患者接觸的每個機會進行溝通和情感交流,以獲得與患者有關的、全面的、有用的信息,從而為患者制定出適合其個人特點的護理計劃,滿足患者的健康需要[14]。帶教老師應及時向護生講解溝通的重要性,讓護生明白護患溝通有助于了解患者的身心狀況,改善護患關系,減少護患糾紛,對護理工作有重要幫助[15]。護理部及科室應為護生提供盡可能多的交流平臺,增強護生的溝通意識,比如讓護生嘗試分管2~3個床位的患者等。
3.2強化護生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能力阻礙護生與患者交流的因素很多,其中護生不能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結合以及缺乏交流技巧為主要因素[12]。帶教老師可采用多種方法提高護生溝通、實踐的能力,如護理查房時,要求護生匯報病史前,首先做好前期準備工作:與患者交流、收集資料以及對患者的家庭、生理、心理情況進行評估等,帶教老師在旁觀察,護生匯報結束后,帶教老師對重點問題進行分析、指導,查房中要求護生踴躍互問,以提高護生的溝通能力[16]。實習期間,護理部應每周安排有經驗的護士長、總護士長為護生進行授課,講解臨床常見疾病的護理方法。將人際交往及溝通的技巧融入到實踐工作中是護理人員的職業(yè)要求,也是護生需要著力提升之處,帶教老師需要從多方面對護生予以指導。如護生給臥床患者更換床單時,要求護生先向患者解釋,包括注意保暖、患肢的放置、患者的配合以及管道、皮膚的查看等相關事項,在工作中交流,加強了宣教,融洽了護患關系。
3.3提高帶教老師的素質洪春英[12]的調查發(fā)現(xiàn),帶教老師與護生經常進行溝通探討的僅占21%,護生的溝通能力直接受到了影響。所以在臨床帶教工作中,應選拔熱愛護理、具有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專業(yè)知識扎實、護理操作熟練且通過醫(yī)院師資培訓的優(yōu)秀護士為帶教老師。不僅可以增強護生在臨床工作中的溝通意識,還可以引導護生樹立熱愛專業(yè)、熱愛護理的信念,通過言傳身教激發(fā)護生學習的熱情和進取心。如帶教老師隨指導膝關節(jié)術后患者進行功能鍛煉時,向護生詳細講解鍛煉的要點及注意事項,這樣護生記得快、記得牢,有利于其今后與患者的溝通宣教。
4小結
本研究采用質性研究中的現(xiàn)象學方法,對實習護生與患者溝通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以期為臨床教學的改革提供參考。本研究受研究者個人時間和精力限制,只對10例對象進行了訪談,而受訪護生均處于實習中期,尚不能完全反映護生與骨科患者溝通障礙的因素,這也是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 參考文獻】
[1]丁力,姜安麗,葉旭春.患者安全相關問題的國外研究現(xiàn)狀[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7,24(4):55-56.
[2]黃曉紅,原淑美.加強護生、新護士和患者溝通技巧的探討[J].福建醫(yī)藥雜志,2012,2(34):160-161.
[3]Stewart M A.Effective physician-patient communication and health outcomes:A review[J].CMAJ,1995,152(9):1423-1433.
[4]Kaplan R M.Shared medical decision making:A new tool for preventive medicine[J].Am J Prev Med,2004,26(1):81-83.
[5]Roter D L,Hall J A.Doctors talking with patients/patients talking with doctors[M].Westport,London:Auburn House,1992:25-30.
[6]Waitzkin H.Changing patient-physician relationships in the changing health-policy environment[M].//Bird C E,Conrad P,Fremont A M,et al.Handbook of medical sociology.5th ed.New Jersey:Prentice Hal,2000:271-283.
[7]李慧靈,莊小瑜,李彬彬.階段性護患溝通在骨科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與康復,2009,8(2):142-143.
[8]桑美麗,劉曉英,王彤.應用標準化患者培養(yǎng)護生護患溝通能力的實踐[J].臨床醫(yī)藥實踐雜志,2008,12(17):1031-1032.
[9]張蓉,黃萬琪,魯才紅.實習護生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的技巧探討[J].護士進修雜志,2007,22(9):825-827.
[10]陳鳳梅,于佳佳,傅麗勤,等.人工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患者心理體驗的質性研究[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2,29(9B):29-31.
[11]陳秋戀.影響護生護患溝通的因素及對策[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6(12):82-83.
[12]洪春英.護生與患者溝通狀況的調查分析[J].護理與康復,2005,2(4):69-70.
[13]王慶華,黃愛華,袁文霞,等.應用人性照護理論開展“3H”護理教育的體會[J].中華護理教育,2007,4(2):88-90.
[14]滑卉坤,左慧敏,孫健.從多方面入手培養(yǎng)學生人際溝通的技巧[J].邯鄲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15(3):249.
[15]卞秀梅.臨床實習護生與男科患者溝通障礙的原因及對策[J].現(xiàn)代護理,2012,9(10):112-113.
[16]蔣玉珍,陳美芬.整體護理病房護生溝通技巧的臨床帶教[J].中華現(xiàn)代護理學雜志,2001,7(2):36.
(本文編輯:沈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