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蓓,楊炳成(華南農業(yè)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廣東廣州510642)
?
高校雙語教學滿意度與忠誠度影響因素研究
——基于結構方程模型的實證分析
張蓓,楊炳成
(華南農業(yè)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廣東廣州510642)
摘要:高校雙語教學滿意度與忠誠度是衡量雙語教學質量的重要指標,對于培養(yǎng)國際化復合型人才有著積極意義。本文構建了高校雙語教學滿意度與忠誠度模型,分析了教學水平、教師素養(yǎng)、學習潛能、學習自主性、外語氛圍和激勵保障六個前因變量,以及學生抱怨和雙語教學忠誠度兩個結果變量對雙語教學滿意度的影響。從華南農業(yè)大學采集了540個有效樣本,采用結構方程技術對模型進行了實證分析。研究結果表明,教學水平、教師素養(yǎng)、學習自主性和激勵保障在不同程度上對雙語教學滿意度產生顯著正向影響;雙語教學滿意度對雙語教學忠誠度有正向顯著影響,其中雙語教學滿意度對學生抱怨有負向顯著影響,而學生抱怨對雙語教學忠誠度有負向顯著影響。
關鍵詞:高校雙語教學;雙語教學滿意度;雙語教學忠誠度;結構方程模型
經濟全球化和教育國際化對高等教育教學模式和人才培養(yǎng)賦予了新的內涵,培養(yǎng)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復合型創(chuàng)新人才成為各國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自2001年教育部提出“高等學校本科教育要創(chuàng)造條件使用英語等外語進行公共課和專業(yè)課教學”起,截至2010年,教育部、財政部共批準了403門課程為雙語教學示范課程建設項目。目前,我國高校雙語教學仍存在師資水平低、教材不合適、外語授課比例不得當和激勵制度不到位等弊端。[1]學生對雙語教學具有既期待又擔憂的矛盾心態(tài),認為目前雙語教學存在英語水平不足及教學模式不成熟等問題。[2]可見,我國高校雙語教學不能完全地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對國際化人才需求,需要從實踐中探索有針對性的雙語教學方法。[3]學生高校雙語教學滿意度評價,是國際化背景下高校雙語教學質量監(jiān)管和測評的重要途徑之一。構建高校雙語教學滿意度與忠誠度模型,對高校雙語教學滿意度與忠誠度的影響因素展開實證分析,對于高校提升雙語教學水平、培養(yǎng)國際化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高校雙語教學滿意度與忠誠度的研究主要包括雙語教學滿意度測評和高校雙語教學改進的建議兩方面。在雙語教學評估方面,主要涉及教師能力和教學方法等內容。周仁(2010)認為,雙語教師作為雙語課堂教學任務的主要承擔者與實施者,其雙語表達能力、雙語統(tǒng)馭學科內容能力、雙語教學設計能力、雙語組織教學能力和教學監(jiān)控能力是影響雙語教學滿意度的重要因素。[4]Ruanda(2013)指出,雙語教學能夠使教師與學生雙方都獲得更高的學習效用,同時能夠加深其對學科知識的理解。[5]桑迪歡(2011)認為,教師的雙語理論意識、雙文化理念和學科知識傳授是雙語教學滿意度評價的重要維度。[6]呂豐華(2012)通過實證調查發(fā)現,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實施更多雙語學習的自我效能感監(jiān)控,以提高其課堂滿意度。[7]楊楠(2010)認為,雙語使用比例是影響雙語教學滿意度與忠誠度的重要因素,雙語使用比例要根據雙語教學的師資、教材、教法和學生的差異而確定。[8]徐恒戩(2009)通過實證研究發(fā)現,雙語教學過程中的課堂語言、作業(yè)和考試形式等是影響雙語教學滿意度與忠誠度的關鍵因素。[9]陳紅等人(2009)通過調研發(fā)現,學生的英語水平和專業(yè)年級是雙語教學教材和教學模式選擇的重要參考因素。[2]在提升高校雙語教學滿意度與忠誠度對策研究方面,主要包括教學方法、教學技術和教學制度等內容。Dianli Cao(2011)指出,雙語教學是一項繁雜的系統(tǒng)工程,需要多方參與、統(tǒng)籌兼顧。[10]談多嬌(2010)提出,通過遴選雙語教學師資、設計教學內容、探究教學方法與手段及提供政策支持等路徑才能有效提高我國高校雙語教學工作水平。[11]曾明(2009)指出,為有效開展雙語教學,應制訂雙語教學發(fā)展規(guī)劃,建立科學的雙語教學評價質量監(jiān)控及激勵機制。[12]丁琪、張權(2013)認為,要依據學生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實施以學生為中心的雙語教學方法。[13]康淑敏、崔新春(2009)認為,應綜合運用信息技術、網絡平臺及多媒體設施,逐步提升雙語教學質量。[14]但是,以往文獻主要選擇雙語教學師資、雙語教學方法等構念展開研究,缺乏從學生感知的質量這方面來考察高校雙語教學滿意度與忠誠度,運用結構方程進行實證研究的成果較少。因此,本文從顧客滿意度理論出發(fā),構建高校雙語教學滿意度與忠誠度研究模型,運用結構方程實證方法對研究假說進行驗證,對高校雙語教學滿意度與忠誠度及其影響因素展開實證分析,為提升雙語教學質量提供理論依據和決策參考。
關于高等教育滿意度模型的研究大多都是基于美國顧客滿意度模型①。[15]顧客滿意度由顧客感知質量決定。顧客感知質量是顧客在使用整體產品過程中對其產品和服務質量的心理感受。顧客抱怨是顧客對整體產品質量的懷疑、否定的態(tài)度及行為。顧客忠誠度是顧客的推薦和重購意愿。高校雙語教學的學生感知質量是由高校雙語教學的主體、客體和環(huán)境因素綜合作用而形成的?;诖耍虒W水平、教師素養(yǎng)、學習潛能、學習自主性、外語氛圍和激勵保障對雙語教學滿意度有影響,雙語教學滿意度對學生抱怨和雙語教學忠誠度有影響。因此,本文提出了以下研究假說。
H1:教學水平正向影響雙語教學滿意度。
教學水平是指教師在同時運用母語和外語對專業(yè)知識和實踐技能進行講授和解釋,科學設計教學目標和進程等整體能力的高低。高校雙語教學滿意度是指學生對雙語教學課程形成整體感知質量而產生的高興或失望、積極或消極的心理體驗和感受。教師在雙語教學中外語運用越嫻熟,講授傳播的知識面越廣,教學方法越靈活,學生感知的教學質量越高,相應地雙語教學滿意度也就越高。
H2:教師素養(yǎng)正向影響雙語教學滿意度。
教師素養(yǎng)是指雙語教學教師的海外學習閱歷和外語基礎,以及教師道德修養(yǎng)和敬業(yè)精神等。高校雙語教學要求教師既要具備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又要有良好的職業(yè)素養(yǎng)。具有良好素養(yǎng)的教師能夠為人師表,在雙語教學中聯系跨文化背景更好地對學生進行專業(yè)知識講解和技能示范,從而會顯著影響學生對雙語教學的滿意程度。
H3:學習潛能正向影響雙語教學滿意度。
學習潛能是指學生在接受雙語教學過程中有待挖掘的潛在能力,包括外語學習能力、專業(yè)拓展能力和實踐能力等。具備良好的外語基礎的學生,能在雙語教學課程中更好地克服外語障礙和心理障礙;掌握專業(yè)知識的學生在雙語教學課程中能更好地拓展知識面;此外,具備雙語教學課程學習經歷的學生,更能適應雙語教學模式和方法。
H4:學習自主性正向影響雙語教學滿意度。
學習自主性是指學生積極主動地調整自己在雙語教學課程中的學習策略和努力程度,自主地學習知識、技能和能力的學習行為。Risco(2000)發(fā)現學生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顯著影響教學滿意度。[16]學生在雙語教學中學習興趣越濃,越能積極思考,他們感知的雙語教學質量就越高,也就會對雙語教學效果更為滿意。
H5:外語氛圍正向影響雙語教學滿意度。
外語氛圍是指高校通過口語角、外語競賽、外語辯論賽等多樣化形式創(chuàng)造的外語學習情景,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外語的聽說能力,提高學生的外語水平。高校外語活動越生動多樣化,學生就越能主動用外語進行學術交流,在雙語教學中就越能克服語言障礙,積極參與課堂互動??梢?,高校外語氛圍越濃郁,雙語教學滿意度越高。
H6:激勵保障正向影響雙語教學滿意度。
激勵保障是指高校為雙語教學順利開展所提供的管理制度激勵和教學環(huán)境保障,包括相關學分管理制度、獎學金評選制度和保送研究生制度等,以及高校雙語教學軟硬件設施。良好的激勵保障為高校雙語教學提供環(huán)境支撐,從而保證了學生的雙語學習熱情和雙語教學質量。由此可見,激勵保障越充分,雙語教學滿意度越高。
H7:雙語教學滿意度負向影響學生抱怨。
學生抱怨是指學生出于對雙語教學教師、教學模式和教學環(huán)境等不滿意,向其他同學或教師本人,或者向教學管理部門表示的對雙語教學的懷疑和否定態(tài)度。Formell(1996)指出,顧客抱怨處理不當還會使顧客變得更加不滿意,進而影響顧客忠誠度。[15]學生對雙語教學整體感知質量越高,其表示出不滿和投訴的可能性就越小。
H8:學生抱怨負向影響雙語教學忠誠度。
雙語教學忠誠度是指學生向其他同學推薦該雙語教學課程以及繼續(xù)修讀其他不同雙語教學課程的意愿和行為。學生抱怨與雙語教學忠誠度密切相關,學生抱怨程度越低,雙語教學忠誠度越高。學生在雙語教學中因對教學質量不滿意而向其他同學或教師本人甚至是教學管理部門的抱怨越多,其向其他同學推薦雙語教學課程的可能性就越小??梢?,學生抱怨與雙語教學忠誠度呈現負相關關系。
H9:雙語教學滿意度正向影響雙語教學忠誠度。
Oliver(1999)指出,顧客忠誠度的形成是一個持續(xù)的過程,持續(xù)的顧客滿意度才可能形成持續(xù)的顧客忠誠度。[17]Macnamara(2002)發(fā)現,學生滿意度對學生忠誠度有著顯著的正向影響。[18]可見,雙語教學滿意度是雙語教學忠誠度的前提,學生滿意產生積極的推薦和繼續(xù)學習意愿。
綜上所述,教學水平、教師素養(yǎng)、學習潛能、學習自主性、外語氛圍和激勵保障是雙語教學滿意度的前因,學生抱怨和雙語教學忠誠度是影響雙語教學滿意度的結果?;诖耍疚臉嫿穗p語教學滿意度與忠誠度研究模型(圖1)。
(一)樣本特征
圖1 高校雙語教學滿意度與忠誠度研究模型
樣本數據主要來自華南農業(yè)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研究生于2014年6月1日至6月15日在華南農業(yè)大學教學樓對本科生進行的現場隨機抽樣調查。本次調查共發(fā)放問卷620份,回收問卷573份,回收率為92.4%,其中有效問卷540份,有效率為94.2%。在540個總樣本中,男同學217人(40.2%),女同學323人(59.8%);17歲或以下3人(0.6%),18-20歲220人(40.7%),21-23歲314人(58.1%),24歲或以上3人(0.6%);本科一年級103人(19.1%),本科二年級183人(33.9%),本科三年級179人(33.1%),本科四年級75人(13.9%);經濟學專業(yè)188人(34.8%),國際貿易專業(yè)98人(18.1%),市場營銷專業(yè)39人(7.2%),物流管理專業(yè)13人(2.4%),金融專業(yè)16人(3%),工商管理專業(yè)18人(3.3%);必修課占85.7%,選修課占14.3%。被訪者對調查問卷內容有較好的理解與把握,因此,本文的調查數據較為可靠。
(二)量表確定
調查問卷包括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包括性別、年齡、專業(yè)和年級等人口統(tǒng)計指標;第二部分是采用Likert 5級量表,測量有關高校雙語教學滿意度及其前因變量和結果變量指標,對所有變量的賦值均從低到高排列,1為“非常不認同”,2為“不認同”,3為“中立”,4為“認同”,5為“非常認同”。首先,本問卷根據已有文獻反復修改而成。然后,問卷由高校教學管理領域的3位專家進行審閱,并進行修改完善。接著,對問卷進行預調研測試,修訂及優(yōu)化了指標體系及量表,最終確定量表。量表最終形成36個測度項(見表1)。
(一)測量模型分析
本研究采用驗證性因子分析對變量進行檢驗。信度指量表的一致性、穩(wěn)定性及可靠性,Cronbach's α值用來測度各因子的信度,復合信度(CR)則用于衡量各測度項的內部一致性。此外,本研究驗證性因子分析結果顯示,SP5的因子負載低于0.5,表示這個測度項的測量效果較不理想,因此刪去SP5。所有因子的Cronbach's α值和CR值都高于0.7,表明測度項都具有很好的信度(見表2)。此外,所有測度項的標準負載都在0.7以上,且都在0.001的水平上顯著,各因子的平均抽取方差(AVE)都高于0.5,說明測度項均擁有較好的收斂效度。
各潛變量之間相關系數的絕對值在0.583-0.877的范圍內,各個潛變量相應的相關系數的95%置信區(qū)間沒有涵蓋1.00,所以各個潛變量之間具有較好的區(qū)別效度(見表3)。
(二)假說檢驗
本文使用結構方程軟件Lisrel 8.7對所提出的結構模型假說進行檢驗。表4為模型的擬合優(yōu)度指標和判斷準則,所有指標均達到理想的水平,所以本文的模型擬合優(yōu)度良好。教學水平、教師素養(yǎng)、學習潛能、學習自主性、外語氛圍和激勵保障對雙語教學滿意度有正向影響;雙語教學滿意度正向影響雙語教學忠誠度,其中,雙語教學滿意度負向影響學生抱怨,學生抱怨負向影響雙語教學忠誠度(見圖2)。
因此,檢驗結果顯示,除H3和H5外,所有路徑都顯著。H1、H3、H6、H7和H9在顯著性概率P<0.001水平下顯著,H2和H8在顯著性概率P<0.01水平下顯著。雙語教學滿意度的回歸判定系數R2為0.91,顯示本研究模型和數據的擬合結果良好。
通過對華南農業(yè)大學540位本科生的調查分析,運用結構方程技術對理論模型進行檢驗,除H3和H5外,本研究的所有假設都得到了支持,較好地解釋了高校雙語教學滿意度的形成機理。
第一,教學水平對雙語教學滿意度有正向的顯著影響,其路徑系數為0.307。雙語教學中講究科學的教學方法、合理設計教學方案以及運用先進的教學技術,能讓學生對雙語教學感到滿意。提升教學水平是保障高校雙語教學滿意度的關鍵,教學水平越高,學生感知雙語教學的難度越低,雙語教學學習效果越理想。然而,當前我國雙語教學普遍存在重形式而輕內容,雙語教材適用性不強等問題。為此,必須有效推進高校課程體系改革,加快高校雙語教學改革的落實,同時加大對雙語教學的資源投入及要素激勵。
表1變量測度項、平均值及標準差
表2信度分析
表3區(qū)別效度分析
表4模型擬合度評估
第二,教師素養(yǎng)對雙語教學滿意度有正向的顯著影響,其路徑系數為0.139。雙語教師具備高度的責任心、飽滿的教學熱情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能夠激發(fā)起學生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產生愉悅的學習體驗,進而形成雙語教學滿意度。雙語教師的海外學習經歷為雙語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教學素材,其在雙語教學中與學生分享海外閱歷,從而提高雙語教學滿意度。但是,目前我國高校的雙語教學教師缺乏跨文化學習和工作經歷。此外,我國高校教師普遍面臨著收入偏低、買房困難、職稱晉升難等壓力,導致其缺乏足夠的教學熱情和充沛的時間精力投入到雙語教學當中。因此,必須輸送更多的教師出國進修,在改善高校教師收入福利的同時,加強高校教師師德教育。
第三,學習潛能對雙語教學滿意度的影響并不顯著,H3路徑關系沒有得到支持。學習潛能是學生主動參與雙語教學的重要基礎。然而,當前我國大學生對雙語教學課程學習興趣不濃,雙語教學課堂互動參與度不高,其原因主要在于近年來我國高校在擴招過程中存在短視行為,對學習潛能的開發(fā)重視不夠,導致部分學生的專業(yè)基礎和外語技能不盡人意。因此,必須轉變人才培養(yǎng)思路,重視素質教育,保證專業(yè)基礎課和外語課的教學質量。
第四,學習自主性對雙語教學滿意度有正向的顯著影響,其路徑系數為0.251。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越強,其越能積極主動參與雙語教學活動,從而產生良性互動,提高雙語教學質量。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能夠促使其主動地在課程學習時尋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進行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課堂滿意度。為此,高校雙語教學應綜合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激勵學生通過雙語教學優(yōu)化專業(yè)結構,提高用外語技能解決專業(yè)問題的能力。
圖2 結構模型路徑系數
第五,外語氛圍對雙語教學滿意度的影響并不顯著,H5路徑關系沒有得到支持。這可能是由于雙語教學中的外語運用既為專業(yè)學習拓展了新的視角,也給專業(yè)學習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當前我國大部分高校對外語氛圍營造的重視程度不夠,未能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外語學習興趣。另外,我國部分高校的英語角及英語講座僅是一項形象工程,未能真正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因此,為提高雙語教學滿意度,必須加強高校校園外語氛圍建設,努力打造雙語教學環(huán)境。
第六,激勵保障對雙語教學滿意度有正向的顯著影響,其路徑系數為0.377。雙語教學硬軟件越先進,雙語教學滿意度越高。此外,教學管理制度中對雙語教學進行學分和獎學金激勵,讓學生通過雙語教學課程獲得獎勵,利于形成更強的心理驅動力??梢?,教學制度激勵和教學設施保障有利于提高雙語教學滿意度。但是,我國部分高校教學設施落后,多媒體教學設備不足。因此,應全面推進高校教學管理制度的改革落實,完善高校雙語教學的激勵保障措施。
第七,雙語教學滿意度對學生抱怨有負向的顯著影響,其路徑系數為-0.646。學生對高校雙語教學的教學質量、自學質量和環(huán)境質量總體感覺越滿意,他們對雙語教學教師和教學效果表示的懷疑和否定的可能性就越小。相關調查顯示,當前相當一部分大學本科生抱怨雙語教學中教師發(fā)音不準確、教材缺失、考核形式不合理等,表示在雙語教學中沒有實質性收獲。為此,應通過教師培訓、教改課題立項和教學競賽等形式,提高雙語教學水平。
第八,學生抱怨對雙語教學忠誠度有負向的顯著影響,其路徑系數為-0.132。這說明學生對雙語教學的懷疑、否定或投訴越多,其認真學習并繼續(xù)學習雙語教學課程,或向其他同學推薦雙語教學課程的可能性就越小。同時,學生抱怨會帶來一定的負面情緒,進而影響學生忠誠度的建立。因此,要培養(yǎng)學生雙語學習的興趣,了解學生對于雙語教學的真實體驗和態(tài)度,從而引導其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
第九,學生滿意度對雙語教學忠誠度有正向的顯著影響,其路徑系數為0.761。學生對雙語教學質量感到越滿意,其積極學習、繼續(xù)選修雙語教學課程、向其他專業(yè)或者其他年級同學推薦雙語教學課程的可能性就越大??梢姡p語教學滿意度是雙語教學忠誠度的前提,提高雙語教學滿意度是雙語教學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保障。
基于以上研究結論,本文提出以下管理建議:第一,轉變高校人才培養(yǎng)和教學觀念,優(yōu)化高校雙語教學課程體系,在高校精品課程和特色專業(yè)課程中率先開設雙語教學試點。第二,提高高校師資隊伍整體素質,鼓勵教師參加外語培訓、出國深造及參與國際合作,為高校教師開展雙語教學奠定基礎。第三,加強雙語教學宣傳,突出雙語教學的重要性,引導學生對雙語教學形成期待心理和喜歡態(tài)度,調動學生在雙語教學過程中的積極性。第四,合理安排雙語課程開課時間,面向專業(yè)基礎知識扎實和英語水平較好的高年級學生開設雙語教學課程,在雙語教學中兼顧專業(yè)技能和英語能力的提升。第五,營造雙語教學氛圍,通過英語文化節(jié)、英語角、雙語??碗p語廣播等多樣化形式培養(yǎng)學生外語語感和外語思維,為雙語教學打好外語基礎。第六,加強雙語教學質量監(jiān)督,規(guī)范教學環(huán)節(jié),完善教材建設,優(yōu)化教學評價體系,實施教學激勵約束機制。
高校雙語教學是培養(yǎng)國際化人才的重要手段,是一項長期的系統(tǒng)工程。在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進程中,應立足各高校專業(yè)背景、課程體系、師資力量、學生素質和教學設施等實際,解放思想,勇于探索,推動高校雙語教學改革與實踐。本文實證分析了高校雙語教學滿意度的前因變量和結果變量,為高校推進雙語教學建設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決策參考。在未來研究中,如能在我國其他地區(qū)的高校抽取更為分散的研究樣本,所得的研究結論的推廣性將會得到進一步提高。
注釋
①美國顧客滿意度模型(ACSI)由美國質量協(xié)會(ASQC)、密歇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國家質量研究中心(NQRC)共同研究開發(fā)。
參考文獻
[1]鄒芝.試析大學雙語教學的瓶頸及出路[J].教育探索,2009(10):68-69.
[2]陳紅,陳南錦,陳敏燕.高校雙語教學的初步調查研究[J].現代教育管理,2009(3):72-74.
[3]翁瑋,吳萍.獨立院校雙語教學適應性教學方法初探[J].云南財經大學學報,2011(2):148-152.
[4]周仁.高校雙語教師的教學能力及培養(yǎng)策略[J].教育與職業(yè),2010(18):54-55.
[5]MCCULLOUGH R G, FRY M. Every community has a story: The impact of the bilingual history fair on teaching and student learning[J]. The Journal of Social Studies Research,2013,37(3):151-165.教育出版社,1994.
[8]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6.
[9]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10]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3.
[11]張力,馬陸亭.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建設理論與實踐[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50.
[12]別敦榮.我國大學章程應當或能夠解決問題的理性透視[J].中國高教研究,2014(3):1- 7.
[6]桑迪歡.高校雙語教學環(huán)境下教師能力的拓展[J].江蘇高教,2011(2):61-62.
[7]呂豐華.雙語教學中的學生自我效能感問題研究[J].教育探索,2012(3):140-142.
[8]楊楠.我國高校雙語教學生態(tài)平衡發(fā)展觀及其認知基礎[J].外語電化教學,2010(4):63-67.
[9]徐恒戩.從學生視角對普通高校雙語教學的調查研究[J].教育學術月刊,2009(3):39-41.
[10]CAO DL, SU KQ, LIANG BS, WANG R.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engineering mathematical bilingual teaching[J]. Procedia Engineering,2011,15:4105-4109.
[11]談多嬌.高等學校雙語教學的關鍵環(huán)節(jié)[J].教育研究,2010(10):91-94.
[12]曾明.高等學校推進雙語教學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9(1):48-49.
[13]丁琪,張權.提高高校雙語教學質量的對策[J].江蘇高教,2013(5):90-91.
[14]康淑敏,崔新春.信息技術支持下的高校雙語教學實踐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09(2):16-21.
[15]FORNELL C. A National Customer Satisfaction on Barometer: The Swedish Experience[J]. Journal of Marketing,1992,56(1):6-21.
[16]RISCO G D. The Bilingual Education Act: A Study of the Evolution of United States Federal Policy Since 1968 to the year 2000[D]. Seton Hall University,2001.
[17]OLIVER R L. Whence Consumer Loyalty?[J]. Journal of Marketing,1999,63(4):33-44.
[18]MACNAMARA J.The Bilingual's Linguistic Performance- A Psychological Overview[J]. Journal of Social Issue,1967,23(2):58-77.
Satisfaction and Loyalty to Bilingual Teaching in Universities: 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ZHANG Bei, YANG Bing-cheng
(College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 Guangdong, China)
Abstract:Satisfaction and loyalty to bilingual teaching are two important indices for quality evaluation of bilingual teaching in universities, exerting great influences on the cultivation of international innovative talents and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Based on a model of satisfaction and loyalty to bilingual teaching, the paper analyses the impact of six antecedent variables(including teaching level, teacher quality, learning potential, learning autonomy, foreign language atmosphere and safeguarding measures)and two outcome variables(student complaint and loyalty to bilingual teaching)on the level of satisfaction with bilingual teaching. Collecting 540 valid respondents from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nd employ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for empirical test and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eaching level, teacher quality, learning autonomy and safeguarding measures have positive influences on the level of satisfaction with bilingual teaching. Besides, satisfaction with bilingual teaching has important moderating effects on loyalty to bilingual teaching.
Key words:University; Bilingual Teaching; Satisfaction; Loyalty;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作者簡介:別敦榮,1963年生,男,湖北洪湖人,廈門大學高等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高等教育原理、大學戰(zhàn)略規(guī)劃、大學教學與評估研究;韋莉娜,1981年生,女,廣西南寧人,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博士生,南寧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高等教育與職業(yè)教育;唐漢琦,1986年生,男,湖南綏寧人,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為高等教育理論研究。 張蓓,1978年生,女,廣東羅定人,博士,華南農業(yè)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農業(yè)經濟管理;楊炳成(通訊作者),1990年生,男,廣東順德人,華南農業(yè)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碩士生,研究方向為農業(yè)企業(yè)管理。
基金項目:中國高教學會“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學研究重大課題“中國特色高等教育思想體系”(14GXH001);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學一般課題“現代大學制度研究——歷史與現實的反思”(BIA130082)。 廣東省高等學校優(yōu)秀青年教師培養(yǎng)計劃資助(YQ2013026);華南農業(yè)大學教育教學改革與研究項目(JG14078);華南農業(yè)大學教代會、工會研究項目。
收稿日期:2015-04-06 2014-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