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敦高娃
摘 要: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重構現(xiàn)有的教學框架是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思想。秉承這一思想,高中歷史教學應該把“鮮活的歷史”作為教學原則,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技術來進行課堂教學,使用圖片、音樂和視頻的方式與學生產(chǎn)生互動,創(chuàng)造一個鮮活的歷史教學氛圍。主要闡述了在新課程理念下高中歷史教學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方式。
關鍵詞:新課程;歷史教學;多媒體;情境教學法
歷史是一門非常有意義的學科,那么歷史教學就顯得非常有意思,能夠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歷史學習思維,讓其全身心地投入到歷史長河中,使用歷史的魅力來感染學生。依照這一學習理念,在夯實學生歷史基礎的同時,還應該注重歷史教材的延伸,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創(chuàng)新,突破教學框架的阻礙。
一、引入多媒體技術,再現(xiàn)歷史場景
合理使用多媒體技術,能夠更好地帶動學生學習歷史,激發(fā)學生的歷史探索靈感,提升教學質(zhì)量。同時,還能夠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實際情況來進行拓展,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例如,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全過程是學生最感興趣的,而戰(zhàn)爭的尾聲——侵華日軍無條件投降更是學習的重點。但是,讓學生了解日本投降的整個過程,只是依靠口頭講述,歷史是不能夠完全重現(xiàn)的。因為學生在傾聽時,只有聽覺在活動,而視覺和觸覺并沒有活動起來。這種教學只是停留在初級階段,缺乏一定的教學深度。在課堂內(nèi)引進多媒體技術,可以讓學生利用多媒體技術,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和教師的引導來了解日本無條件投降的詳細情況,并在教師的引導下加以分析。學生可以清楚地看到日本無條件投降的場面,當時日本首相叫囂著“本土決戰(zhàn)”的聲音,在日本長崎、廣島升起的核爆蘑菇云,蘇聯(lián)紅軍攻入偽滿洲國的壯觀場景,以及參謀長梅津美治郎簽字時的神態(tài)。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的思維活動起來,在畫面的帶動下進行無限的想象,通過合理的歷史分析促使教學向前發(fā)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興趣才能有學習動力。在課堂當中引入多媒體技術,利用科技手段把傳統(tǒng)的歷史變“活”,從而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仿佛身臨其境一般,增加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二、讓學生扮演歷史人物,感受真實的歷史氛圍
角色扮演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方式,是營造歷史情境的重要途徑。西方著名學者克拉克和斯塔爾在《中學教學法》一書中對角色扮演教學的定義是:“角色扮演主要是通過某個場景,參與扮演的人員要讓觀眾了解這一場景的主要含義?!睔v史教學的情境創(chuàng)設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完成,將一些抽象難懂的歷史知識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明確表現(xiàn)出來。
例如,戊戌政變前一天的深夜,袁世凱與譚嗣同之間的對話,則可以由教師指導,學生扮演角色,完成這段對話表演。選擇兩名學生分別扮演譚嗣同和袁世凱,站在不同的角度,體會歷史的變化和命運的沉浮。在二人進行對話表演時,其他學生可以充分體驗到袁世凱的陰險狡詐和譚嗣同的豪情萬丈。此外,還有很多歷史場景可以扮演,如荊軻刺秦王、越王勾踐、九一八事變等。通過角色扮演式的教學,可以使學生的情感體驗得到升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歷史思維。
歷史情境的創(chuàng)設是多樣化、多元化的,可以是一段歷史影片的回放,可以是一個歷史問題的提出,也可以是一張圖片的描述,還可以是角色的扮演。但是無論是哪一種,都必須創(chuàng)設與真實歷史情境相似的環(huán)境,以達到歷史教學的基本目的。
三、充分利用歷史情境教學法,創(chuàng)建生命的歷史課堂
1.新穎別致的導入方式
歷史課堂教學特別注重學生的積極性和求知欲,教學應該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較為常見的開篇方式有:直接引入視頻、圖片、音樂和故事,在課堂教學的開始就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學習三國的歷史時,教師可以導入《三國演義》的主題曲,并且在課堂上為學生唱一段,帶學生回到那個三國鼎立的時代,體
驗亂世的歷史環(huán)境。
2.合理的演示
在教學過程中適當插入一些圖片資料,并結合一些音像制
品,可以使課堂教學圖文并茂,增強教學的主觀性和靈活性,讓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回憶歷史的場景,從而讓學生對歷史知識的了解更加深刻和準確。
3.懸吊式的結尾
歷史課堂教學的結合要簡練,把握歷史的主線,升華文章思想,并且還可以像評書一般,采用連播的方式為后續(xù)故事留下一個懸念,從而為下一堂課教學埋下伏筆。
在新課改背景下,歷史教師應該快速轉(zhuǎn)變教學理念,在進行課堂教學時為學生營造一個模擬的歷史環(huán)境,從而全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應該逐步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當中。
參考文獻:
[1]辛高興.論高中歷史學習興趣的激發(fā)與調(diào)動[J].新課程:中學,2014(03).
[2]季娟.高中歷史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J].文理導航,2011(11).
編輯 李建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