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娟
【教學內(nèi)容選擇】
◎確定核心教學目標:
感知本文生動曲折的情節(jié)、鮮明的形象及深刻的寓意;
培養(yǎng)學生辯證思維能力。
◎確定支撐核心教學目標的教學內(nèi)容:
1.朗讀課文,感知故事的情節(jié)和塑造的形象。
2.探究交流,體會故事豐富的寓意,培養(yǎng)學生辯證思維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播放flash《森林里的狼》
二、介紹作家作品
1.蒲松齡:字留仙,別號柳泉,山東淄川(今淄博市)人。從小熱衷功名,終不得志。
2.《聊齋志異》:“聊齋”是蒲松齡的書屋名稱,“志”是記述的意思,“異”指奇異的故事。有短篇小說491篇,語言簡練,描寫細膩,人物形象鮮明,故事情節(jié)生動。
三、理情節(jié)、感形象、悟寓意
(一)理解故事
1.讀故事、譯故事、講故事。
自讀故事2遍,讀準讀順。
結合注釋疏通文意,交流疑難。
小組選代表講故事。
2.思考:蒲松齡為什么寫狼?(了解寫作背景)師點撥:蒲松林對科舉制度的腐朽、官場的腐敗、社會的黑暗有深刻的認識和體會,他通過描寫妖狐神鬼來反映現(xiàn)實的社會生活。因為狼比較陰險狡詐,比較像當時清朝的某些人。估計蒲松齡認為用狼來諷刺他們是再恰當不過的了。
(二)理清情節(jié)
默讀故事,概括情節(jié)。
(遇狼—懼狼—御狼—殺狼)
開端 發(fā)展 高潮 結局
(三)感知形象
1.學生活動。
△討論:狼對屠戶是什么態(tài)度?屠戶對狼是什么態(tài)度?
(狼是窮追不舍要吃屠戶,屠戶是先妥協(xié)后防御、攻擊)
△品讀:請找出最能表現(xiàn)屠戶和狼形象的情節(jié),說說你最欣賞誰?
生1:當然是屠戶了。從“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shù)刀斃之?!薄巴雷院髷嗥涔?,亦斃之?!笨梢钥闯鐾缿舴浅5臋C智勇敢。而前狼假寐誘惑敵人,后狼欲從背后攻擊屠戶太陰險狡詐了。
生2:我也欣賞屠戶,他不僅機智勇敢,還很果斷、警覺。從“屠乃奔倚其下……”“方欲行,轉視積薪后”可以看出。而狼不僅陰險狡詐還很貪婪兇狠,從“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笨梢钥闯?。
……
師:大家分析地有理有據(jù),很好。你們知道關于狼的成語嗎?
生(雜):狼心狗肺、引狼入室、狼狽為奸、狼吞虎咽……
師:同學們知道這些都是什么感情色彩的詞語嗎?
生(眾):貶義。
2.教師引導:由小說《狼圖騰》激發(fā)學生辯證思維能力,從狼身上汲取精神營養(yǎng)。
師:是啊,也許在我們所知道的狼的成語和狼的故事中狼給我們的印象都是壞的形象。大家還記得老師給你們推薦的一部小說《狼圖騰》嗎?在這部小說中狼伏擊馬群和黃羊群所表現(xiàn)出來的超乎尋常的偵察、布陣、奇襲的高超戰(zhàn)術,它們對氣象、地形的巧妙利用,它們單獨攻擊搶掠羔羊、馬駒的敏捷利落,它們在襲擊敵人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驚人忍耐力和洞察力,它們對于小狼的赤烈感情及保護等等,令人敬佩,成為人類信仰的圖騰。如果我們拋開對狼以往的成見,想象狼也是美好自然中的一員,重新審視它,又會有何發(fā)現(xiàn)呢?
3.生談新的發(fā)現(xiàn)和認識。
生3:如果把人與狼的斗爭比作為了生存你死我活的斗爭,那也就沒有好壞之分了。狼為了生存要吃人,人也為了食欲吃一些動物,這就沒有善惡了。
師:你看問題的角度高,看的很全面,很透徹。
生4:狼也是維持自然生態(tài)平衡的一員,這樣看似兇惡的動物為了獲取食物也會想辦法倒是很聰明的。
生5:看到自己的獵物想辦法征服,看到對方弛擔持刀,也不放棄,真勇敢、執(zhí)著。
生6:從“兩狼之并驅(qū)如故”“一狼徑去,其一犬坐與前”可以看出兩狼還有團隊精神啊。
4、教師小結:我們也有人為狼辯護了,生活中我們不能總拿有色眼鏡看待人或物,我們更不能片面的看待人或物。大家所言是各顯其理,各顯其智。屠戶由懼狼到殺狼轉變之大不僅體現(xiàn)了小說的情節(jié)的跌宕豐富,更凸顯了屠戶的機智勇敢。而狼又怎么不能說是與人斗智斗勇呢?
(四)感悟收獲
1.這則故事說明了什么道理呢?小說點明主旨的句子是什么?
(最后一段,生齊讀。)
2.讀了這篇小說你受到什么啟發(fā)?(多角度)
3.師總結:結合創(chuàng)作背景,蒲松齡意在抨擊腐朽黑暗的清朝封建社會,以狼來諷刺造成這種社會的清人,含蓄的告訴我們只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就能戰(zhàn)勝他們,取得勝利。但是拋開寫作的歷史背景,大家竟然收獲這么多。能從作品中最大限度的汲取精神上的營養(yǎng),這才是會學習。
板書:
屠戶——遇——懼——殺——御——狼
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止增笑耳
【教后說教】
蒲松齡的《狼》可謂是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的經(jīng)典之作了,這篇課文最大的特點就是故事性極強。該文講述了屠戶和狼之間斗智斗勇的故事,情節(jié)曲折,扣人心弦,耐人尋味。
在選取其核心家價值時,我遵循兩個宗旨:一是因材而教——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教材的價值,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在讀的基礎上會梳,在梳的基礎上會悟,提高能力,發(fā)展思維。二是因生而教,夯實基礎,落實練點。同時激發(fā)學生對文言文的熱愛,培養(yǎng)學生辯證思維能力。
文章最大的特色在于曲折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和引人入勝的寫法,我在設計教學內(nèi)容時,將亮點和特點作為突破口。一堂課,濃縮精華,綻放精彩。課堂大舞臺,顯人生百態(tài),明人世真理。
【教后點評】
這堂課的成功,有三大亮點。
一是細節(jié)品析到位。在深究細節(jié)的基礎上,豐富想象,分析形象。
二是思維全新。課內(nèi)外有效延伸,重新為狼代言,重審狼的形象,重悟人生之理。在“變”中求“新”,異彩紛呈,體現(xiàn)了教者的智慧與獨特,也培養(yǎng)了學生辯證看問題的態(tài)度。
三是設計巧妙。自讀、默讀、齊讀、討論、自悟、辯論,形式多樣,有的放矢。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教師引導點撥精當,教學任務完成效果好。走進文本,走出課堂,注重學習的實效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