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組合作學習在培養(yǎng)學生集體觀念、提高學生競爭與合作能力等方面具有獨特優(yōu)勢。在初三思品復習課中,如何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來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實現(xiàn)為學生成長和生活服務的課程目標,需要我們進行深入反思和實踐研究。
【關鍵詞】初三思品復習課;小組合作學習;成長;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5)24-0046-03
【作者簡介】王麗,江蘇省南通田家炳中學(江蘇南通,226000)教師,南通市學科帶頭人。
聯(lián)合國21世紀教育委員會曾在其報告中指出,教育的四大支柱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做人。小組合作學習在鼓勵學生大膽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觀念、合作意識、競爭意識,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等方面具有獨特優(yōu)勢。這與初中思品課程讓學生“在合作與分享中擴充自己的經(jīng)驗”,“幫助學生過積極健康的生活,做負責的公民”的理念不謀而合。在初三思品復習課中,要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使課堂教學真正發(fā)揮引領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成長、為學生生活服務的作用,需要我們一線教師及時更新理念,通過深入的考察和務實的行動研究,努力構(gòu)建具有本學科特征和生命價值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以下結(jié)合《勇敢地承擔責任》一課,談一談自己在設計復習課時的思考與實踐。
一、依托自主學習中的問題,設計小組合作的主線
復習課與新授課相比,側(cè)重于幫助學生搭建基礎知識之間的邏輯關聯(lián),提高運用知識分析復雜社會現(xiàn)象的能力。建構(gòu)主義認為,學習過程并不是被動接受知識的過程。具有不同知識背景和生活經(jīng)驗的學習者,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建構(gòu)對現(xiàn)象的認識和理解。因此在備課過程中,我們要注意研究學生復習過程中的存疑之處,以此作為設計小組合作學習的主線,多層次地挖掘教材的應有之意,幫助學生在交流合作的過程中了解別人的不同見解,從而收獲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學習成果,促進認知能力的發(fā)展。學生在復習《勇敢地承擔責任》一課時容易產(chǎn)生以下困惑。
問題1:“勇敢承擔責任”與“承擔責任”的區(qū)別在哪里?
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之間邏輯關聯(lián)的基礎上,可以引導學生從以下兩方面進行思考和探究:要做到“勇敢”,首先要有臨危不懼的態(tài)度,這是一種至高境界;其次,在緊要關頭、危急時刻能做到臨陣不亂,理智面對責任。
問題2:勇敢承擔責任,必須以付出生命為代價嗎?
教材上所列舉的背景材料多為災難性事件,如大連司機黃志全在生命的最后時刻保護了乘客的安全,再如泰坦尼克號上的船員把生的機會留給了乘客等。學生很容易產(chǎn)生勇敢承擔責任必定要付出生命代價的聯(lián)想。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應當明確教材并不是學生學習的唯一資源,我們應充分挖掘課本素材的教育意義,落實“用教材教”的指導思想,借助組內(nèi)、組間小組互動擴充教學內(nèi)容,建構(gòu)教材,幫助學生提升認識。臨危不懼、臨陣不亂是勇敢承擔責任的表現(xiàn),承認錯誤并承擔錯誤所造成的后果,無法兌現(xiàn)諾言時積極尋求變通的途徑和方法,勇于制止校園內(nèi)不文明的行為,冒著被同學誤解的風險協(xié)助老師管理班級等,也是日常生活中勇敢承擔責任的表現(xiàn)。
問題3:為什么這樣的平凡會穿透人心、震撼靈魂?
芝加哥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卡爾·施密特在突遭毒蛇襲擊后,仍默默堅守工作崗位,記錄自己死前的感受。四川省綿陽市兩名高三學生面對突如其來的地震擔任了臨時班主任,組織同學抵達安全地帶。這樣的平凡背后,都蘊含了共同的精神品質(zhì):強烈的責任意識。正是因為他們早已將責任根植于內(nèi)心,所以才會表現(xiàn)得積極、勇敢、卓越。
價值觀的形成和發(fā)展,根源于對生活的正確理解和真實體驗。在對學生復習的疑難之處準確定位的基礎上,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激發(fā)其探究欲望,經(jīng)由思維碰撞,形成情感共鳴。這樣才能引導他們做出正確的道德判斷和選擇,從而達到更好地為生活服務的目的。
二、根據(jù)成長過程中的困惑,創(chuàng)設小組合作的亮點
處于身體急劇變化階段的青少年,也會遇到生活中自己解不開的倫理困惑和道德死結(jié)。
道德評價上的困惑。在特定的社會發(fā)展階段,道德評價的標準是確定的,善就是善,惡就是惡。比如,面對摔倒的老人該不該扶,回答是肯定的。但是在實際生活中,行為的發(fā)生不是孤立的,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如其他人為什么不扶,有人扶了卻被訛詐等。
行為趨向上的困惑。新的道德判斷標準尚未完全確定,原有的標準受到質(zhì)疑,人的行為趨向會因此受到影響走向非正?;?。比如,學校要求學生穿著要符合中學生身份,但是奇裝異服反而更能吸引其他同學的注意,這是一種困惑;再如,學生應當有健康的生活情趣和一定的審美能力,但是面對韓國當紅組合EXO,身邊學生中不僅有粉絲,還有鐵粉、腦殘粉等,一些追星行為已經(jīng)嚴重干擾藝人的正常生活。
在多重因素的影響下,承擔責任的過程必然伴隨矛盾沖突和思想斗爭。如果我們的教學只滿足于知識的知曉,而缺乏與心靈的對話與碰撞,則會導致情感體驗與道德實踐的脫節(jié)。在復習《勇敢地承擔責任》一課時,我設置了以下小組合作的情境。
(1)再現(xiàn)情境,設置沖突
天色漸晚,飄起了細雨,一位騎車下班的女士毫無征兆地被撞倒在地,同時還面臨著被往來車輛碾壓的危險。小陳認為“救人有‘風險,還是算了吧”,小劉覺得“這樣的危急時刻,怎么可以袖手旁觀呢”。
(2)曉之以理,導之以行
對于小陳、小劉的觀點,你是怎么看的?
其實這一場景并非虛構(gòu),龍口市曾上演了這樣一場驚心而又溫情的一幕。請結(jié)合實際情況,通過小組合作制定救助方案并說明方案制定的原因。
(3)激發(fā)情感,解決困惑
刁娜救人的義舉引發(fā)了媒體熱議,網(wǎng)友們不約而同地送給刁娜一個名字“最美女孩”。記者采訪時關心地問道:腿上留了這么長的兩道疤,以后不能穿裙子了,遺憾嗎?刁娜說:“不遺憾!一條腿換一條命,值了!希望能喚起更多人的愛心和勇氣。”合作討論:刁娜勇救傷者的舉動會對哪些人產(chǎn)生影響?
《詩經(jīng)》中有云: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思品復習課可以借助問題情境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的積極作用,通過思維碰撞,集思廣益,琢磨知識,共同進步,深入地解決成長中的問題,滿足青少年在這些問題上“排憂解難”的需要,由此實現(xiàn)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三維目標的均衡發(fā)展。
三、借助能力訓練,檢驗小組合作的效果
近年來,南通中考思品試題命制堅持能力立意,緊密聯(lián)系社會現(xiàn)實生活和學生成長實際,注重思想性和價值導向。例如2014年南通中考第34題:每個人的心態(tài)都是自己選擇的。當遇到一路紅燈的時候,這時“我”要保持樂觀心態(tài),應該怎么想?再如2013年南通中考第33題:同學們列舉了大量的事例說明,科技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會引起經(jīng)濟的深刻變革和人類社會的巨大進步。小明對此產(chǎn)生了疑問:正是科技進步,造假的手段才越來越多,水平越來越高,也才有含“瘦肉精”“膨大劑”“三聚氰胺”等各種有毒食品的層出不窮。我們到底該如何看待科技的作用呢?請你解答小明的疑問。
通過學習,絕大部分學生都能掌握學科基礎知識,但中考并非以檢測學生會背多少道德規(guī)范,知道哪些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國情等方面的知識為宗旨,而是扎扎實實考查學生通過學習應具備的學科素養(yǎng)。所以在復習備考過程中,我們應堅持將正確的價值引導蘊于鮮活的生活主題中,通過靈活的設問,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觀察、思考、判斷,從而真正發(fā)揮思品課的德育功能。同時在學生體驗、選擇、感悟的過程中,檢驗小組合作學習在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zhì)、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等方面的效果。
根據(jù)“理解承擔責任的重要性”“懂得勇敢承擔責任的表現(xiàn)及要求”“增強責任意識,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的復習指導意見,編制以下習題鞏固復習效果。
【例一】下列屬于勇敢承擔責任的行為的是( )。
A.兌現(xiàn)承諾,考試時將答案傳遞給好朋友
B.作業(yè)沒做,謊稱忘在家里
C.摔壞同學的杯子,真誠道歉并賠償
D.對地面上的紙屑,視而不見
【答案】C
【意圖】旨在增強學生辨別是非、透過現(xiàn)象把握實質(zhì)的能力。有些“責任”在承擔時看似需要勇氣并付出“代價”,如A、B選項,但均違背了誠信原則,是是非不分的表現(xiàn)。
【例二】2015年3月,啟東中學黃佳楠同學成為“中國好人榜”候選人。6歲時她就開始肩負起照顧智障姐姐的責任,11年來從未間斷。不少人對她說“姐姐是你的負擔”,她總是反駁:“就算是負擔,也是甜蜜的負擔。”在黃佳楠看來( )。
A.承擔責任必須具備一定的知識和能力
B.一個人所擔負的責任往往是多重的
C.將責任根植于內(nèi)心才能表現(xiàn)得更加積極
D.無論什么時期都應對自己的一生負責
【答案】C
【意圖】在真實情境中,體會主人公承擔責任的勇氣和樂觀精神,感悟勇?lián)熑涡鑼⒇熑涡母灿趦?nèi)心世界的根本要求。
思維活躍、敢于創(chuàng)新的青少年正逐步擺脫幼稚簡單的思維定式,開始嘗試用自己的方式去思考問題,分析現(xiàn)象。小組合作學習將教與學之間的開放性和包容性潛移默化地滲透給學生,感染學生,在發(fā)揮學生自主性、創(chuàng)造性,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方面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在復習課的教學過程中,我們絕不能將學生看成簡單的知識容器,而是要借助小組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對這些正處于塑造期的青少年群體進行教育,讓他們在提升品德素養(yǎng)的過程中,體會成長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