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春+田靜
高質量的課堂教學離不開全體學生的有效參與。把多媒體技術運用在課堂教學中,能使無聲的語言文字生動、形象起來,使課堂變得豐富多彩,從而有效地調動學生的深度參與。在低段教學的過程中,一、二年級的學生由于生活經驗較少,書本知識掌握得也不足,因此,運用多媒體的技術開展教學,對于培養(yǎng)學習興趣,提高理解能力等是非常重要的。
一、寓教于樂,激發(fā)低段學生的學習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首先是關心備至地、深思熟慮地、小心翼翼地去觸及年輕的心靈?!毙W低段教學的重點在于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習慣的培養(yǎng)。在低段教學中,由于學生年齡偏小,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差,活潑好動等特點,如果教師不去設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往往會對知識產生一種困乏的心理從而影響以后的學習生涯。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采取多種形式,運用趣味多樣的教學方式來吸引他們。多媒體課件將語言文字、圖像、聲音等緊密結合在一起,通過聲、光、色的有機結合,是吸引小學生注意力的最有效方式,也是激發(fā)他們學習興趣的最佳手段。傳統(tǒng)教學中,小學生們往往面向靜態(tài)呆板的課本和板書,自然而然地會感到學習的枯燥乏味。如在識字教學中,從讀音、字形到書寫,教師往往會對生字一個一個地進行不厭其煩的教學。而學生就像小和尚念經一樣地念來念去,但有口無心地念過后,又總是記不得或是忘記掉。但采用生動有趣的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的方式,學生不僅易于接受,而且能直觀形象地去進行識記。如“火”字的教學,我通過多媒體課件演示,出示“火”的圖形,引導學生找出“火”字與正在燃燒的火的相似的地方。通過初步感知象形字的特點,再通過課件演示“火”字的演變過程,讓學生像看動畫片一樣專注地去識記漢字。這樣,學生就始終保持著良好的注意力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注重方法,提高低段學生的理解能力
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難以把知識的重點、難點表達得非常清楚,而綜合運用文字、圖片、動畫和視頻等教學手段,就能使抽象難懂的知識變得直觀而又形象。著名的物理學家楊振宇教授說得好:“優(yōu)秀的學生不在于優(yōu)秀的成績,而在于優(yōu)秀的思維方法?!痹谂囵B(yǎng)良好學習習慣的基礎上,教師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至關重要。教師教學作文《落葉》,如果能在課前搜集一些色彩豐富,形態(tài)各異的樹葉圖片,通過多媒體課件制作手段,讓學生在課堂上欣賞,進而觀察、比較,會比閉門造車來得更有效果。除了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如預習復習方法,運用工具書的方法、查找并處理資料的方法等外,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和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小語低段教學的目標,學生必須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理解文中的重要詞句。圖片是對于文本內容的形象化,鑒于兒童偏于感性認識的特點,運用多媒體課件適時出示圖片,學生就能在文本對話、思維碰撞、情感交流中獲得個人的獨持體驗和感受。如《黃山奇石》教學中,筆者首先利用網絡資源,搜集與許多奇形怪狀的巖石的圖片資料制作課件,并配以優(yōu)美的音樂。教學中,學生在游覽黃山欣賞“黃山奇石”的過程中主動參與教學過程,通過自由的想象、自由的體驗感受“黃山奇石”的奇妙之處,從而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三、調節(jié)情趣,著重低段學生的審美情趣養(yǎng)成
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以使他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因此,課堂教學就需要教師重視學生審美情趣的培養(yǎng)??涿兰~斯指出,“教師應該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們的求知與求學的欲望激發(fā)起來。”生活是個大課堂,它的教育效果和教育意義遠遠大于我們的課堂教育。在教學中,如果我們有意識地把現代社會生活中的一些生活場景和教學內容聯系起來,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谡Z交際《噓,小聲點》的教學過程中,筆者運用事先拍攝的一段日常生活錄像,借助多媒體課件播放。在學生觀看后進行分組討論,讓他們思考平時有哪些場合需要小聲談話,怎樣和別人交流,從中懂得從小臬做一個懂禮貌、有修養(yǎng)的人。生動逼真的情境,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猶如身臨其境,進而致力于在充滿探索和創(chuàng)造的課堂氣氛中獲得知識。教學古詩《絕句》時,筆者在開課導入時就通過課播放流水和鳥叫聲的音樂,引導學生邊聽音樂,邊想象尋找春天的旋律。然后通過出示與詩句內容相關的畫面內容,讓學生在充分地感受到春天的美好時提高審美情趣。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市沛縣胡寨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