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清
【摘 要】 目的:探討無痛護理在骨科臨床中的應用。方法:150例患者經(jīng)過保守治療或手術治療,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的減輕或消失。結果:使用無痛護理措施,對減輕150例患者的疼痛取得滿意效果。結論:開展無痛護理,消除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 無痛護理 骨科臨床 應用
無痛就是沒有疼痛。許多年來,人們對疼痛的認識存在誤區(qū),認為疼痛是疾病的一種自然過程,拒絕使用鎮(zhèn)痛藥,影響了疼痛的控制。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對疼痛認識的提高,人們對鎮(zhèn)痛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因此,在不斷提高醫(yī)護人員對疼痛認識的同時,加強對患者的疼痛教育。在明確病因,積極治療原發(fā)骨科疾病的基礎上,盡早鎮(zhèn)痛是醫(yī)護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針對150例患者,經(jīng)過實施各種無痛的方法,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150例病例,男68例,女82例;年齡46~78歲;平均62歲。腰椎間盤突出癥52例,腰椎管狹窄癥34例,腰椎骨質疏松癥48例,頸椎病16例。臨床表現(xiàn)均為病椎部位疼痛,壓痛,伴四肢有不同程度的麻木、酸困、抽筋、疼痛,且伴有肢體活動障礙。
1.2 方法
45例患者癥狀較重,在全麻下,實施手術治療,術后帶回鎮(zhèn)痛泵止痛;其余105例均保守治療,根據(jù)疼痛程度不同,給予對癥處理。
1.3 護理
1.3.1 入院健康宣教:與患者溝通,向患者介紹醫(yī)院環(huán)境、科室醫(yī)護工作者,減少患者緊張、焦慮、陌生感。以耐心、和藹的態(tài)度,詢問患者疾病發(fā)生的原因,鼓勵患者,要有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從而促進護患關系的溝通。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詢問患者的疼痛程度,評估患者的疼痛分級:①用疼痛尺來評估:將尺子(10cm)平均分成10份,以“0”代表無痛,“10”代表劇痛,“1~3”為輕度疼痛(疼痛尚不影響睡眠),“4~6”為中度疼痛,“7~9”為重度疼痛(不能入睡或睡眠中痛醒)。詢問患者疼痛的嚴重程度,根據(jù)自我感覺,在尺子上作出標記,或者讓患者自己圈出一個最能代表自身疼痛程度的數(shù)字。②用語言來評估:0級:無疼痛。Ⅰ級(輕度):有疼痛但可忍受,生活正常,睡眠無干擾。Ⅱ級(中度):疼痛明顯,不能忍受,要求服用鎮(zhèn)痛藥物,睡眠受嚴重干擾。Ⅲ級(重度):疼痛劇烈,不能忍受,需用鎮(zhèn)痛藥物,睡眠受嚴重干擾,可伴自主神經(jīng)紊亂或被動體位。③看面部疼痛表情評估:面部表情圖比較容易被患者理解,有快樂到悲傷的面容,“0”為一般面容,表示疼痛不是太明顯,不影響生活質量,“10”為痛苦面容,表示疼痛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甚至生活不能自理。這種方法簡便易懂,即使是不能完全用語言表達清楚的幼兒也能使用,適用面較廣。疼痛的記錄方法:在原護理記錄單上加以改進。將疼痛列為第五生命體征來觀察和量化,即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疼痛。在“血壓”后邊加格,記錄“疼痛”程度,即輕度、中度、重度,以便醫(yī)護人員翻閱。
1.3.2 過床板的應用:過床板是2m×45cm的長方形光滑折疊板,外裹一周光滑紡布。在床與床之間需搬動患者時,過床板起到很大的作用。將患者床與空床并齊,并將過床板的寬1/2放于患者褥子下,另外1/2放于空床上,患者側與空床側各站一醫(yī)務人員,兩人輕柔同時一推一拉(患者側的人推,空床側的人拉),患者很容易就搬到空床上,并且減少了在搬動過程中患者的疼痛。
1.3.3 藥物治療:①患者疼痛處,在無外傷和皮膚破損時,可用貼敷(三七消腫散與蛋清混合攪拌)敷于疼痛處,2次/d,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減輕局部疼痛。②也可用口服去痛片1片或曲馬多1片,痛時服。利多卡因軟膏的使用:將利多卡因軟膏涂抹于患者局部皮膚上,使用軟塑料膜包裹皮膚,1h后起作用。臨床上靜脈針穿刺、留置針穿刺等,局部無針刺疼痛感。此方法適用于老年人、幼兒及血管不太好的患者,減少穿刺時的疼痛。
1.3.4 物理治療:①中頻電刺激治療法,將電極片貼于患者局部疼痛皮膚外周圍,調動頻率,使患者局部皮膚感到針刺按摩。達到局部皮膚疼痛分散,緩解疼痛。②微波治療儀,將微波治療儀的電極板用紗布包裹放于患者疼痛處,調動頻率,使患者局部深部皮膚感到微熱,達到消炎止痛。
1.3.5 圍術期護理:①心理疏導:告訴患者術前12h禁食、水,注意夜間休息,預防感冒,以確保術前生命體征平穩(wěn)。如實在難以入睡(緊張、害怕),可通知醫(yī)生,適當給予鎮(zhèn)痛藥。②術前鎮(zhèn)痛:疼痛較重時,一般給予患者口服曲馬多1片,或肌內(nèi)注射杜冷丁50mg鎮(zhèn)痛。③術后鎮(zhèn)痛:術后患者帶回靜脈止痛泵一個,告訴患者鎮(zhèn)痛泵里的藥,是順著細導管緩慢進入體內(nèi),如疼痛加劇,可按鎮(zhèn)痛泵上的加量(藥物)按鈕,如疼痛還未緩解,15min后,再重復1次。3d后,泵內(nèi)藥物自動流完。有些患者可能會出現(xiàn)胃腸反應,惡心、嘔吐,關閉鎮(zhèn)痛泵后,癥狀會慢慢緩解。
2 結果
150例患者疼痛癥狀均不同程度減輕或消失。
3 討論
疼痛作為第五大生命體征,是許多患者必須面對的問題,特別對于骨科疾病患者,其幾乎出現(xiàn)在每位骨科疾病患者身上。骨科疾病中引起疼痛的原因很多,如由創(chuàng)傷或手術刺激引起,是骨科疾病疼痛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因急性缺血導致受傷肢體出現(xiàn)進行性加重疼痛;因并發(fā)感染導致炎癥等導致的疼痛;還有比較特殊的疼痛,如神經(jīng)性疼痛、截肢患者短時間內(nèi)仍感到的截肢疼痛。劇烈疼痛會引起患者出現(xiàn)一系列病理生理反應,如免疫力下降、耗氧量增加、體內(nèi)各種代謝紊亂、心率加快及血壓升高等。疼痛不僅給患者帶來病理生理上的不適,也會給患者帶來心理上的困擾,由于疼痛,患者不能得到良好的休息、活動,因此許多患者會產(chǎn)生沮喪、抑郁、焦慮、煩躁的情緒。緩解疼痛是患者最急切的需要,也是醫(yī)護人員的職責所在,然而,解決骨科患者疼痛問題,僅依靠鎮(zhèn)痛技術是不夠的,建立有效的疼痛管理體系尤為重要。應用骨科無痛化護理技術,建立無痛病房護理工作模式。
參考文獻
[1]關輝,楊路,常志杰等.骨科病人疼痛的原因及護理干預[J].黑龍江醫(yī)學,2010,34(1):68-69.
[2]覃麗.創(chuàng)建“骨科無痛病房”的實踐與探討[J].吉林醫(yī)學,2012,33(2):329.
[3]譚啟香,張遠蘭,羅紅.患者疼痛評估及其護理對策[J].中國護理管理,2010,10(12):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