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小平
【學習內(nèi)容】
《可貴的沉默》《媽媽的賬單》
【學習目標】
1.引導學生在對比中感受人物神態(tài)、動作、心理的變化,體會抓住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進行描寫的方法。
2.在學會感受父母、他人對自己的愛的同時,懂得關(guān)心父母,關(guān)心別人。
【學習過程】
一、欣賞美文,導入新課
1.大屏幕出示文章《媽媽的禮物》,配樂,教師有感情地誦讀。
2.學生交流感受。
3.導入新課第五單元。
二、觀察圖畫,理清脈絡(luò)
1.說圖意。語言描述《可貴的沉默》一文中的兩幅插圖。
2.學概括。從人物的表情和動作中發(fā)現(xiàn)這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場景。用一對反義詞來概括。(板書:熱鬧——沉默)
3.探原因。孩子們剛剛還興奮不已,為何一下子卻沉默不語?(快速瀏覽課文,找出原因)
小結(jié):同學們真了不起,從圖片、問題中一下子對比感知了課文內(nèi)容。
三、再讀體會,深入理解
只通過圖片感知內(nèi)容還不行,還得透過文字來進一步感受。
內(nèi)容一:引導學生在熱鬧與沉默的對比中感受孩子們的變化
1.課文是怎樣來描寫這熱鬧的場景的,通過哪些句子能感受到孩子們的興奮。
2.指導朗讀。
3.小結(jié):多么幸福?。暮⒆觽兊谋憩F(xiàn)可以看出,父母之愛,孩子們都感受到了。
4.交流“沉默”的相關(guān)句段,師小結(jié):是呀!孩子們在沉默中已經(jīng)意識到了極為珍貴的東西,在沉默中思索著如何回報父母。
內(nèi)容二:引導學生在兩次“熱鬧”的對比中再次感受孩子們的變化
當老師輕輕問怎樣才能知道爸爸、媽媽的生日時,教室里又變得熱鬧起來,只是此時的熱鬧與沉默前的熱鬧一樣嗎?
1.對比感受,有什么不一樣。
2.小結(jié):雖然都是“熱鬧”,但“熱鬧”的意義卻不相同,正是“沉默”使他們意識到了極為珍貴的東西,看來這個“沉默”是有魔力的。
四、照應(yīng)課題,升華“可貴”
1.理解最后一句話的意思。
難怪,課題叫“可貴的沉默”,沉默后的熱鬧就連他們的老師都說:“啊!我真快活!這一片沉默給了我多大的享受?。 保R讀)
課件出示:
這一片沉默給了孩子們多大的享受?。?/p>
他們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一片沉默給了爸爸媽媽多大的享受?。?/p>
他們感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一片沉默給了老師多大的享受??!
她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說:這一片沉默是可貴的。
2.小結(jié):同學們,《可貴的沉默》一課讓我們在“熱鬧”與“沉默”的對比中看到了孩子們不僅學會了感受父母之愛,還懂得了回報愛。懂得愛、回報愛是一個人的美德。
五、實踐運用,自主遷移
接下來《媽媽的賬單》這一課,又有哪些地方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請同學們在小組內(nèi)共同學習,并著重思考學單后的三個問題。
1.依照學單,小組自主學習。
(l)白讀課文,找出文中形成鮮明對比的地方。
(2)在對比中思考與討論。
對比一:“60芬尼”與“0芬尼”
對于賬單中出現(xiàn)的“60”與“0”,你覺得分別有什么意義?
對比二:“如愿以償”與“羞愧萬分”
找出書中描寫小彼得“如愿以償”與“羞愧萬分”的相關(guān)語句來品讀。
對比三:“得”與“退”
思考:小彼得為什么最后決定把如愿以償?shù)脕淼腻X退還給媽媽?
2.想一對反義詞填入上面表格的括號內(nèi)。
3.小組展示,老師適時相機點撥提升。
“0”本來是什么都沒有,可此時的“0”又是什么意思呢?(老師補充資料)媽媽全身心地養(yǎng)育著孩子,從不計報酬,媽媽為孩子的付出已經(jīng)不能用金錢來衡量了。
我們相信,媽媽的這份寬容、憐愛、關(guān)懷,會像涓涓細流永不停息地陪伴著小彼得一天天長大,所以說這是一份( )的賬單。(愛的、無價的、可貴的、無法償還的……)
總結(jié):我們今天運用對比的方法感受了兩篇文章的真情,我希望同學們把這份真情珍藏在心中,同時把對比的手法運用到今后的閱讀與習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