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廣東
【教學目標】
1.借助工具書,讀準字音,讀通課文,正確讀寫“臘月、初旬、劇種、曠野、和睦、酷熱、激昂”等40個詞語。
2.了解北京春節(jié)的習俗;了解藏戲的形成及其特色;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樓的鮮明特色;了解和田維吾爾族的民俗特點。
3.體會中華民風民俗的豐富文化內(nèi)涵。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第二單元共有四篇閱讀材料,從不同的角度介紹了各具特色的民風民俗,反映了中華文化的豐富、博大。今天,我們一起走進“中華民風民俗”單元,了解中華民風民俗,感受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獨特魅力。
二、整體感知
1.讀“單元導學”,明確閱讀要求。
2.讀課題,初步了解單元所寫的內(nèi)容。
三、根據(jù)“預學單”預習新課
預學單
1.借助工具書,讀準字音,不會讀的標上記號,并請教同學或教師。
2.在不理解的詞語旁打上“?”,再聯(lián)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書加以理解。
3.在文中進行批注,把不懂的問題寫下來,以備小組討論。
4.閱讀《北京的春節(jié)》,完成下表。
5.閱讀《藏戲》,簡要回答下列問題。
(1)藏戲是如何形成的?
(2)藏戲具有怎樣的藝術特色?
6.閱讀《各具特色的民居》,完成下表。
7.閱讀《和田的維吾爾人》,簡要回答下列問題。
(l)維吾爾人有哪些特點?
(2)文中給我們介紹了哪些維吾爾族風俗?
四、根據(jù)“預學單”,匯報交流
1.認讀生字,并組詞。
旬熬蒜醋餃翡攔榛栗箏鞭麥
寺逛韁噬瓊獠哉葩僻摻夯卦
貯篾嘶渺吭馕曳邃豁
2.理解詞語。
初旬:上旬,每月的第一個十天。
雜拌兒:摻雜在一起的各種干果、果脯等。
擦黑:方言,天快要黑的時候。
光景:境況、情景。
嫻熟:熟練。
吞噬:吞食。
招徠:招攬。
奇葩:奇特而美麗的花朵。
渺渺:因距離遠而模糊不清。
抽象畫:與自然物象極少或完全沒有相近之處的繪畫。
豁達:性情開朗,氣量大。
萬不得已:表示無可奈何,不得不如此。
張燈結彩:形容節(jié)日或有喜慶事情的景象。
殘燈末廟:指廟會結束。
哄堂大笑:形容屋子里的人同時大笑。
青面獠牙:舊時神怪故事中形容兇神惡鬼的面貌。
優(yōu)哉游哉:指生活悠閑自在。
蜂擁而至:像成群的蜜蜂一樣擁來,形容多而亂。
迎風引吭:迎著風放開喉嚨高聲唱歌。
3.了解民風民俗。
《各具特色的民居》(略)
《藏戲》(略)
《和田的維吾爾人》(略)
五、小結預習方法
主題單元預習步驟:
1.讀導讀提示,明確閱讀要求;
2.讀課題,整體感知單元內(nèi)容;
3.借助工具書,或同學、老師,讀準字音;
4.借助工具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生活實際)理解字詞的意思;
5.借助問題或表格,初步了解單元主要內(nèi)容。
六、存疑結課
延學單
1.通過這一節(jié)課的學習,想一想:我們可以怎樣閱讀(寫作)像第二單元這類的文章(或說明類文章)。
2.想一想,課文是如何介紹這些民風民俗的。
3.除了教材所介紹的民風民俗外,你還了解哪些民風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