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雪純
摘 要: 時代在發(fā)展,如今的社會已是信息化社會,二十一世紀是信息技術高度發(fā)展的時代,計算機正在各個領域得到廣泛普及。熟練掌握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已成為時代對少年兒童的迫切要求。所以,幾乎所有的學校都開設了信息技術這門課程,學好信息技術對初中生很重要。
關鍵詞: 初中信息技術 教學措施 學習目標
培養(yǎng)學生對計算機的感性認識;培養(yǎng)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和責任意識,這是信息技術課程標準對初中信息技術課的目標要求。為了實現(xiàn)這個學習目標,我采取了以下方法。
1.循序漸進,從形象到抽象
初中信息技術課是從“信息技術簡介”開始的,“萬事開頭難”,信息技術課的學習亦如此。對剛讀初中的學生來講,“信息”這兩個字是個抽象的概念,學生更難理解。為了講清楚“信息”這個詞語,我從學生常見的文字、圖片、視頻等知識說起,逐步引導學生理解“信息”的含義,從而使學生輕松愉快地掌握“信息”的基本概念。
如講“計算機的基本組成和作用”時,我拿出自己的臺式機分解后一一介紹各部件的名稱和作用,然后用人體作比喻,把計算機的cpu比為人的大腦,把鼠標錄入文字、信息比做人的耳朵聽到聲音等。
2.多用舉例對比,講清基本概念
為了說明計算機的“快”的特點,我舉了用計算機預報天氣情況的例子:用人工計算第二天天氣情況,則要六萬四千人連續(xù)計算24小時,而用計算機計算,超不過1小時。又如1948年1月弗格森和倫奇兩人經(jīng)多年計算得到808位正確小數(shù)的圓周率π的值,這是人工計算π值的最高紀錄。而用人類歷史上的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僅僅用40秒鐘就打破了這一記錄。講計算機的精度高時,可舉例:美國用計算機控制導彈,從幾百公里之外發(fā)射,可以準確命中伊拉克的目標,而誤差不到一米。這些例子都形象生動地使學生感受到了計算機“快”的特點。
在講“計算機中信息的表示”一節(jié)時,“字節(jié)”是計算機存儲容量的基本計量單位。著重對強調(diào)基本的“計量”單位,與我們生活中重量用“克”、長度用“米”或“尺”等計量單位相對比,以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
3.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學生求知欲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笨梢娕d趣是學習的原動力?!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對初中生也是如此。他們的好奇心是很強的,他們對許多事物都感到有趣、新鮮,從而趨于接觸它們、認識它們和掌握它們。他們的興趣往往容易受當前具體生動的形象吸引和誘惑,總是從對事物本身的喜愛出發(fā)認識事物。例如,教學中的游戲、老師講的動人故事等,都能引起學生興趣。因此,在信息技術課的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是激發(fā)學生求知欲的核心。例如,在“鼠標的使用”教學中,我讓學生玩“紙牌”游戲。在翻牌過程中,學生既熟練地掌握鼠標的單擊操作,又鞏固鼠標的拖動操作,從而達到在玩游戲中學習、在學習中玩游戲的目的。而在“指法練習”的教學中,為了避免對枯燥無味的鍵盤字母排列、鍵盤功能等知識點的死記硬背,我在課前下載了《趣味青蛙》的教學軟件。在練習中,學生的興趣特別高,很容易便達到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的。
4.針對個體差異,因材施教
“子游能養(yǎng)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義而或少溫潤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與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這句話講的就是教師要因材施教。在信息技術課教學實踐中,因每個學生家庭條件等原因使學生的信息技能存在較大差異。有些學生從沒見過計算機,更別談操作,他們“輸在了起跑線”上。對于這種情況,如果老師不注意學生信息技能的差異,則將不利于學生信息技能的發(fā)展,甚至難以組織有效的課堂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我認為教師特別要注意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給予他們耐心和關愛。并及時發(fā)現(xiàn)他們?nèi)〉玫哪呐乱稽c點進步,給予他們表揚,幫助他們樹立起自信心。例如,在“表格的制作”課的教學中,我提出的要求是:表格的插入、在單元格中輸入數(shù)據(jù)、修改表格中的錯誤數(shù)據(jù)、調(diào)整表格的大小等,最終讓學生都能制作幻方。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我針對不同基礎學生提出的目標不一樣,讓基礎差的學生完成三階幻方即可,讓基礎較好、學有余力的學生完成更高階的幻方。這種安排既有助于縮小學生個體之間的差距,又能使不同層次學生的信息技能得到很好提高。
5.注重激勵性的評價,讓評價適時有效
法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笨梢娂钚缘恼Z言評價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在課堂上,我對敢于發(fā)言、質疑、有獨到見解的學生,總是給予充分肯定。而對于膽小、內(nèi)向、不善于表達的學生,只要發(fā)現(xiàn)他們舉手,我就把回答問題的機會給他們。只要他們敢于回答,我就用激勵的目光表示贊許。當然,教師的激勵評價要適當,不能夸大其詞,動不動就用“你真棒”這些機械式的語言。只有客觀公正表揚鼓勵才能打動學生,成為學生學習的動力。
義務教育階段的信息技術教育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操作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的一門特殊課程。要確保上好信息技術這門課,必須不斷總結、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