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祥
摘 要: 情境是探究的“引藥”,只有為學生創(chuàng)造探究的環(huán)境,才能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在探究中感受數學之美。本文探討了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
關鍵詞: 高中數學 探究學習 數學之美
高中數學新課標的主要研究對象包括結構、數量和空間模型等數學概念,這些知識點的抽象性有目共睹,成為很多高中生望而生畏的原因所在。反觀當前的高中數學教學,教師墨守成規(guī)的教學模式,使學生殘存的一絲興趣也被沉寂在枯燥乏味的課堂教學中。新教材背景下的高中數學,倡導數學課堂應該是富有活力與生命力的靈動課堂,學生應是具有鮮明個性和主動向上精神的課堂的主人。從實踐中可以看出,探究是決定學生學習的重要因素,興趣培養(yǎng)更是重中之重,如何結合高中數學新課標要求,讓學生以興趣為動力,以自信為引力,在成功體驗中增強自己的實力,值得廣大數學教師不斷地進行嘗試與實踐。
一、用趣味活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在高中數學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創(chuàng)設趣味性和疑問性并重的課堂教學情境,注重對課堂的精心設計,為學生們創(chuàng)造樂學的課堂環(huán)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讓學生感受數學之美[1]。
“隨機事件及其概率”一課。課堂開始時筆者先向學生展示一個禮品盒,并向學生提出問題:同學們知道這個盒子有什么用途嗎?此時,學生的興趣立即被激發(fā),紛紛詢問這個盒子的用途。這時筆者神秘地說:“這個盒子是個幸運盒,誰得到它就會給誰帶來幸運。但要得到它,就必須首先參加三個游戲完成一個任務,你們有興趣嗎?”在學生的期待下,筆者將游戲與任務呈現出來:首先,將學生按前后桌順序結成幾個小組,然后通過手心手背的游戲選出勝者,然后每組的勝者對筆者出具的四個問題(與本課內容相關的幾個關鍵點)進行搶答,取前三名進入下一個環(huán)節(jié),最后請三名同學分別執(zhí)一枚硬幣向上拋三次,連續(xù)三次落下后得到正面的即為最終勝者。游戲結束后筆者因勢提問:“大家是不是能從游戲中發(fā)現某個數學問題?”這時,一個學生立刻回答:“一枚硬幣連續(xù)三次都能夠擲出正面的概率會有多大?”老師立即給予肯定:“這個問題提得非常好,這就是今天我們通過學習要了解的內容?!?/p>
本課的設計目的在于,通過公平的游戲規(guī)則,將可能性的發(fā)生條件進行滲透,讓學生體驗隨機思想。參與游戲的過程充滿了趣味與疑問,使學生帶著興趣探究,逐步體驗概率知識,這時以最后一個游戲環(huán)節(jié)作為一個新的問題情境,導入新知,學生的注意力已經完全集中于對知識的發(fā)現與探索中,如此有效提高了他們的學習效率。
二、聯系實際,培養(yǎng)探究意識
對于高中生來說,自主學習意識既是一種動力,又是一個引導學生不斷學習的重要媒介。研究證實,要培養(yǎng)高中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教師可通過兩個途徑達到目的,一是利用任務驅動;二是讓課堂更靈動,更富有趣味性。
首先,任務驅動是一項系統(tǒng)的工作,教師需制訂長期的引導計劃,利用一個系統(tǒng)的階段性探索任務,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推動學生不斷探索,最終發(fā)現探索未知的樂趣,從而形成自主學習的意識,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如“橢圓”一課,為了幫助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意識,筆者在該課的課前即為學生布置了課外探索任務:①目的:了解生活中的橢圓,找出橢圓的特點,初步掌握橢圓的定義,樹立自主學習意識;②探索方法:一是在課前觀察生活中的橢圓現象,將觀察到的橢圓形狀的物體的名稱記錄下來;二是收集3個以上的橢圓物品作為觀察對象,用尺子量一量其外形尺寸,了解其外部曲線與其形態(tài)構成的關系;三是嘗試利用一些簡單工具畫出橢圓,如用鉛筆和繩子、圓規(guī)等,并記錄下步驟和過程。結果證實,采用任務驅動的方式,可有效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使他們發(fā)現探索未知的樂趣,并增強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其次,靈動課堂的構建是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課堂組織方面,教師應結合高中生的心理特點,制訂符合學生心理規(guī)律的課堂教學計劃。第一,教師需通過展現個人魅力而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只有贏得學生的尊敬、信賴和喜愛,學生才會樂于主動參與課堂學習,樂于在教師面前表現自己。第二,重塑學生的自信心。面對學生的厭學情緒,教師應結合奧蘇伯爾的認知內驅理論,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加強學生的成功體驗,如此,則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第三,教師應注重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注重在“興趣”和“疑問”中導入新課,同時從多方面降低對他們的要求,為他們創(chuàng)造更多的成功機會,讓他們樹立起“我不比別人差”、“只要努力,就會有所成功”的信念,從而激發(fā)學習興趣,構建高效課堂。
總之,新時期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充滿了挑戰(zhàn),教師應結合素質教育精神,不斷創(chuàng)新思路,優(yōu)化課堂結構,同時培養(yǎng)高中生的自主學習意識[2]。在實踐中,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養(yǎng)成源于不斷質疑與探索,嚴格來說,這不僅僅是一種意識,更是一種精神,是對世界萬物都懷有質疑態(tài)度,不客觀認識事物本質而不罷休的一種探索精神。只有培養(yǎng)學生的這種精神,逆向思維的形成才能彰顯意義,進而也才能讓學生在探究中發(fā)現數學之美,由此高中數學教學才能收獲價值,走向成功。
參考文獻:
[1]張輝.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J].神州,2014(12):177.
[2]張金萍.高中數學教學中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科技致富向導,2014(17):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