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振國
摘 要: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讓課堂教學更具有吸引力成了教師教學研究的重點。新課改的最終目的就是能夠讓學生通過新的學習模式,提高學習效率。為了適應新課改的要求,作者對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行了研究和探索,主要從高中政治教學的現(xiàn)狀、新課改對政治教學的要求、提高政治教學有效性的策略三個方面進行探討,尋求提高效率的教學方式。
關鍵詞: 新課標 高中政治 教學有效性
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人們對高中政治學科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階段的政治課程對于培養(yǎng)個人的良好素質和完善的人格有重要意義。但是,目前政治學科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在教學有效性上還沒有得到有效發(fā)揮。因此,要對政治課程進行有效的改革,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從而適應新課改的基本要求。從政治教學上來看,新課改對高中政治學科教學提出很多要求,包括有效實現(xiàn)新課改的教學目標,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分析課堂教學的內在規(guī)律,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政治的積極性等。
一、基于新課標背景下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現(xiàn)狀的分析
在新課改新理念的引導下,高中政治課堂已經在原有基礎上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1.政治學科課堂教學效率低下
新課改的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和思考問題。但是,在高中政治課堂上,大部分學生對這一課程不感興趣,通過實際調查顯示,一半以上的學生都表示對政治學科教學不感興趣,政治學科對學生沒有吸引力,學生整體學習熱情都不是很高,學習效率較低。這一現(xiàn)象產生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功利性傾向。為了迎合新課改的發(fā)展要求,教師開展探究性教學,但是進行探究活動等教學過程都只是流于形式,缺少實踐性,這樣根本不能很好地讓學生從中受益。一些教師過于追求小組討論式的教學模式,卻沒有將小組討論的問題、分工等進行有效設計,最終導致學生之間沒有討論出結果。一些教師濫用多媒體教學,沒有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只是流于形式地使用多媒體。
2.教師缺乏創(chuàng)新式的教學方法
對于高中政治學科教學來說,創(chuàng)新式的教學方法對于學生來說至關重要,它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用科學的思維方式思考問題。但是,在高中政治課堂上,教師仍然保持傳統(tǒng)講授方法,雖然有些教師在一定程度上較為注重新課改的探究式教學,但是只根據(jù)教材內容進行相關探究,沒有對教材內容進行有效的調整和篩選,探究形式較為固定化和格式化,不會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變通,學生毫無探究熱情,仍然以傳統(tǒng)的學習方法為主,缺乏創(chuàng)造性思維。教學手段與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
二、新課標對于高中的政治教學的具體要求
1.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
政治課程要深化人文教育,堅持以人為本這一基本原則教學。在政治課堂上,除了讓學生掌握基本知識點之外,還應該滿足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需要。學生通過政治課程可以得到生活磨煉,使得學生在思想上不斷走向成熟。比如,教師在對知識點進行講解之后,可以引導學生結合所學知識,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探討交流,讓學生了解社會發(fā)展現(xiàn)狀,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從而滿足新課改在人文教育方面的發(fā)展要求,體現(xiàn)出知識的價值,從而能夠有效滿足學生的終身發(fā)展需要[2]。
2.將政治知識回歸于生活,提高學生獨立能力
新課改對于政治學科教學的要求是除了滿足學生在認知方面上的需求外,還希望學生能夠在社會技能和個人情感上有所發(fā)展,自信面對未來的生活。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能夠將政治教學生活化,即在教學過程中要立足于學生所熟悉的生活經驗,結合學生發(fā)展過程中的實際需要教學。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政治知識,通過生活中的一些真理解釋所學習知識的涵義,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政治學習水平。
3.在政治教學中凸顯時代性的教學特點
高中的政治學科與其他學科是不同的,政治學中所包含的知識包括政治、經濟、哲學等,這些內容都是伴隨時代的發(fā)展而不斷改變的。政治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很好地適應社會的發(fā)展要求,為社會的進步作出偉大貢獻。因此,新課標對于高中政治教學的具體要求就是在對所學內容進行講解的過程中,要緊密與我國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實際相聯(lián)系,做到與時俱進,適時調整教學內容,體現(xiàn)出我國社會發(fā)展的時代特征,體現(xiàn)出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所產生的強大力量,了解社會發(fā)展現(xiàn)狀,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
三、提高高中政治課教學有效性的主要策略
1.從學生實際出發(fā),理論聯(lián)系實際
所謂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教學,就是將學科知識與生活實際有機結合,從而讓學生對生活有更深刻的理解。高中政治課程的本質,就是實現(xiàn)學生德育和智育的共同發(fā)展,教育學生了解社會科學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常識,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品質。例如,在進行社會主義道德規(guī)范的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將道德品質課程聯(lián)系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學會正確的為人處世原則,尊重他人。
2.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要想提高學生的整體學習水平,就要讓學生學會主動思考問題。這就要求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不斷與學生互動,引導學生獨立自主地學習。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針對所學習的內容讓學生在全體同學面前講述自己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問題,然后根據(jù)教學內容讓同學之間互相討論解決對策,用所學知識處理問題。比如經濟學中關于人民幣和外匯的兌換問題,在生活中十分常見,甚至還會遇到外匯的賣出和賣入價格問題,這些問題在高中政治課本上都能找到問題的答案。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教學能減少課堂的無效提問時間,讓學生真正掌握所學知識[3]。
3.實現(xiàn)政治課堂的多樣化教學模式
新課改的具體要求就是讓學生在課堂上積極主動,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并且學會獨立思考問題。政治教師要根據(jù)新課改的發(fā)展要求,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比如說有些教學內容較抽象,難理解,教師可以適當?shù)貙⒒脽羝D片和錄像等加入到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通過直觀的感受有助于學生理解所學知識。也就是說教師應該學會活用、整合和優(yōu)化教材,充分挖掘政治相關信息,這樣有利于學生開闊眼界。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下進行多樣化的學習,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結語
通過對政治課堂現(xiàn)狀的有效分析,結合新課標對高中政治教學的具體要求,提出一些教學策略。主要是將政治課堂與生活相聯(lián)系,達到教學模式生活化,讓學生能夠較為形象地了解所學知識,改變傳統(tǒng)的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對于學生未來在社會的發(fā)展和人際溝通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另外,實現(xiàn)教學模式的多樣化,從而適應不同教學內容的需求。通過這些教學模式的指導,希望政治教學能夠取得良好效果,在適應新課程發(fā)展要求的基礎上實現(xiàn)學生全方位的發(fā)展,為學生步入未來社會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朱伶俐.淺析高中政治教學的生活化[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03).
[2]姚其華.淺談增強高中政治教學實效的途徑[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31).
[3]彭學勇.高中政治課堂教學實效性的研究[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