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頌娟
摘 要: 地理,作為一門較為抽象的學科,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并不能形象地講解地理理論知識。地理知識過于龐雜,難以讓學生形成一個知識網(wǎng),倘若借助圖像教學,則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僅將抽象的地理知識形象化,有利于學生記憶,而且更好地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關鍵詞: 初中地理 以圖導學 教學模式
從當代的教育發(fā)展來看,老師畫重點,學生死記硬背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似乎已經(jīng)與時代脫節(jié)了。以圖導學便是順應了時代的發(fā)展,與當代學生的學習特點相適應。初中地理包羅萬象,從中國到世界,從自然到人文,學生單純依靠背書記憶的話根本無法真正地把知識點理解透徹。所謂以圖導學,是教師依靠圖像將知識點劃分開來,再串聯(lián)起來講解,學生通過推理的方法從一個知識點推到另一個知識點,從而將所有知識點連貫起來,既減輕了背書的負擔,又透徹地理解了每一個知識點。以圖像為教學媒介,再加上文字作為輔助,將圖像的直觀與文字的抽象有機結合,引導學生學習地理。并且,學生在推導知識點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培養(yǎng)自覺探索的求知精神,而且可以鍛煉積極思維。初中生的身體及心理都處于正在發(fā)展的時期,對抽象事物的思考模式還沒有完全形成,所以,在理解地理這樣抽象的知識時就應該借助形象的圖像描述,減少在知識接納方面的障礙,例如在教學中讓學生在讀懂圖、記住圖的基礎上自己嘗試繪圖并填圖。
一、以圖導學的重要性
人的大腦分為左腦和右腦,二者分工明確,左腦負責接收文字信息,右腦負責接收圖片信息,而且圖片信息在大腦中的存儲時間將會比文字信息更久。教師應該善于圖文并茂,充分鍛煉學生的大腦,開發(fā)其潛能。圖文導學是教師以圖片與文字相結合的方式教授知識,這樣,一個知識點在學生的大腦中以文字和圖片兩種形式同時存在,在調用文字的時候聯(lián)想到圖片,在看到圖片的時候呈現(xiàn)文字,二者相輔相成,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敏捷能力。
二、以圖導學法的優(yōu)勢
(一)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由心理學可知,人的大腦在記憶文字的時候耗時要比記憶圖片的時候長得多,因此,要想提高初中生學習地理知識的效率,以圖導學法不失為一種很好的教學方法。例如,要求學生記住我國省份的名稱和地理位置,這是初中初學地理者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然而,我國地勢廣大復雜,并且每一個省區(qū)直轄市的大小及形狀都各不相同,要想全部記憶談何容易。那么,教師指導教學方面倘若僅僅依靠文字敘述是遠遠不夠的,這時就需要導入圖片加強學生記憶。例如,將中國看成是一只昂首的公雞,通過多媒體將其還原到大屏幕上,再一一告訴學生雞的每個部位分別代表著中國的哪個省,再詳細講解那個省的形狀和大小,比如,雞冠的位置是黑龍江省所在地,它就像一只美麗的天鵝落在雞冠上,雞腳的地方一個迷人的省——臺灣省,它的樣子就像是古代婦女們織布用的梭子,穿梭在南海之中。教師講到哪個省的時候就讓哪個省單獨出現(xiàn)在中國的版圖上,最后一一拼成一個完整的中國,講完之后將所有的省區(qū)圖片消失,留下一個中國的框架,再隨機點擊某個省,讓學生說出來,正確率非常高,這就說明通過記憶輪廓的形象物再與省份匹配起來比單純地依賴文字描述記住省份更有效率。
(二)提高學生地理的讀圖能力
地理并不像語文或者思想品德等僅以文字為基礎的學科,地理是圖與文字結合的一門學科,要想學好初中地理,僅把理論知識記熟遠遠不夠,初中地理不僅要考查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而且要考查學生對理論知識的運用,運用理論知識主要體現(xiàn)在讀圖方面,因此,提高學生的地理讀圖能力非常關鍵。教師可以以圖導學強化學生對地理圖像的解讀和聯(lián)想能力。例如對等高線地形圖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的識別,這些都是初中地理考試中??嫉目键c,并且都是學生難以記憶的重難點。首先,教師可以以PPT的形式展示等高線地形圖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鞍部及陡崖等圖片,先讓學生一一記住這些地形的樣子。其次,逐一對這些地形加以講解,比如說,呈一組組封閉曲線的等高線而且數(shù)值還是越往里越大的就是盆地或者洼地,就像是一個盆子一樣的,相反,如果是這樣一組組越往里走數(shù)值越小的則是山峰,就像一個倒扣的碗一樣;鞍部的話則可以與馬鞍聯(lián)系起來記憶,山峰或者或者山谷之間的空白地方就是鞍部,類似于馬鞍的形狀;地形越陡峭的地方,等高線越密集……這樣分別講解之后,讓學生閉上眼睛,回顧剛剛所講的每一種地形及其形狀,大約15分鐘之后,再隨機抽出一張圖片,讓學生說出這張圖代表著什么地形并且有什么特點,最后發(fā)現(xiàn)這樣的圖文結合的教學方式更有助于地理知識的記憶。
以圖導學是基于科學的一種教學方法,富有時代氣息。初中地理知識繁雜,將以圖導學法合理應用于初中地理教學中,可以幫助學生梳理知識,使其一目了然。以圖導學法不僅能讓學生從枯燥的文字教學中擺脫出來,減輕學生背書的負擔,而且能充分利用大腦,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發(fā)展,綜合提高當代學生各方面能力。
參考文獻:
[1]王麗英.淺談探究式地理教學模式研究[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7(10).
[2]劉曉艷.“以圖導學”的地理教學模式[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