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喜文等
摘要:采用正交試驗法,以成膜時間為考察指標,評分進行直觀分析,對復方銀紅膜劑處方進行優(yōu)選。結果表明,優(yōu)化的處方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其處方組成科學合理,制備工藝簡單,穩(wěn)定性好。
關鍵詞;復方銀紅膜劑;制備;處方篩選;正交試驗
中圖分類號:R9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273X(2015)07-0010-01
紅花黃色素(Saffower yellower,SY)為一類黃酮復合物,近年來,隨著對其生理功能及生化性質研究的深入,發(fā)現(xiàn)其除具有降血脂、抗凝血等活性,可用于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外,還具有顯著的抗炎作用[1]。本試驗對復方銀紅膜劑的處方進行了優(yōu)選,為該制劑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礎。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SY提取物(自制);其他試劑均為國產(chǎn)分析純。殼聚糖(Sigma公司);聚乙烯醇17-88(PVA17-88)(佛山粵洋特種油品化工有限公司);其他輔料均為藥用規(guī)格,試劑為分析純。
1.2 方法
1.2.1 藥膜制備 將殼聚糖加純化水浸泡,滴加冰醋酸溶解,使其濃度為3%(g/mL),PVA17-88加純化水浸泡過夜,90 ℃水浴加熱溶解使其濃度為1.5%(g/mL),將殼聚糖溶液、PVA17-88溶液、甘油混合攪勻,作為空白涂膜液。取SY提取物加95%乙醇溶解后,加入空白涂膜液中攪拌,再加入95%乙醇至100 mL,攪勻,即制成厚度為1 mm薄膜,室溫干燥,切成長寬均為1 cm的藥膜,所得膜待干燥后應均勻致密,有彈性。
1.2.2 處方篩選 在單因素試驗的基礎上,選擇殼聚糖、PVA17-88、甘油的用量為考察對象,以成膜時間為考察指標,選用L9(34)正交試驗,采用直觀分析法進行統(tǒng)計分析[2],試驗因素與水平見表1。取成膜時間短的水平作為優(yōu)選條件。
1.2.3 膜劑質量檢查 主要檢查膜劑的性狀、質量差異[取膜片20片,精密稱定其質量,求得平均質量后,再分別精密稱定各片質量。每片質量與平均質量比較,超過質量差異限度(10%)的膜片不得多于2片,并不得有1片超出限度1倍]。
1.2.4 穩(wěn)定性試驗 將膜劑分別于光照(4 500±50) lx、高濕(相對濕度92.5%和75.0%)、高熱(30和20 ℃)條件放置20 d。觀察其變化。
2 結果與分析
2.1 處方篩選結果
由表2的極差值R可知,A因素影響較大,B因素次之,C因素影響最小。其最優(yōu)組合為A2B3C3。
2.2 處方優(yōu)化結果
優(yōu)化的處方組成為:紅花黃色素5 g,殼聚糖0.3 g,PVA17-88 0.375 g,甘油6 mL,純化水適量,冰醋酸數(shù)滴,乙醇加至100 mL。
2.3 膜劑質量檢查結果
2.3.1 膜劑的性狀 所制膜劑面積約為2 cm2、厚約2 mm,質地均勻,外觀黃棕色。
2.3.2 質量差異檢查 質量差異檢查結果符合2010版《中國藥典》膜劑項下要求。
2.4 穩(wěn)定性試驗結果
試驗結果表明,本品對光照及高熱條件穩(wěn)定,但在高濕度條件下產(chǎn)品容易變軟。
取用模擬上市包裝的膜劑樣品3批,置于(20±2) ℃條件下放置0、6、12、18個月進行考查。結果表明,其外觀、含量、溶化時限(T)等各項指標無明顯變化,表明本品放置1.5年質量基本穩(wěn)定。
3 結論
經(jīng)過正交試驗得到的復方銀紅膜劑,處方組成簡單、工藝易于操作,質量穩(wěn)定。本組方制成的復方銀紅膜劑涂布于患處后,能迅速形成薄膜,具有一定的抗撕裂強度,使用方便,作用持久。
4 討論
(1)復方銀紅膜劑中的指標成分均易溶于水,可制成膜劑。選用聚乙烯醇作為成膜材料,因其具有易溶于水、成膜性能好、粘結力強、熱穩(wěn)定性高等優(yōu)點[2],同時對黏膜無毒、無刺激性。
(2)甘油作為增塑劑,能夠有效地保障膜劑具有一定柔軟性;甘油還具有保濕和透皮促進作用[3]。
(3)處方中的殼聚糖是甲殼類動物的脫乙?;a(chǎn)物,是一種新型的優(yōu)秀藥用輔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成膜性和黏滯性,且有一定的抗菌、消炎、止血作用[4,5]。
參考文獻:
[1] 朱光怡,王翠媛,朱 丹.復方銀紅滴丸的急性毒性研究[J].湖北畜牧獸醫(yī),2013,34(9):13-14.
[2] 張韻慧,李 寧,許建辰,等.聚乙烯醇在中藥新劑型中的應用[J].中國中藥雜志,2004,29(2):101-103.
[3] 雍德卿.新編醫(yī)院制劑技術[M].第二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156.
[4] 王志朝,劉祖雄,覃 貝,等.氟比洛芬凝膠劑的制備與質量控制[J].中國藥業(yè),2007,16(17):30-31.
[5] 王愛勤,李 平.甲殼素及其衍生物在藥物制劑中的應用進展[J].中國藥房,1994,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