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新鳳
光陰似水,歲月如歌,花開花落間,我從教已18個春秋了?;厥桩斈辏錾诮處熤?、生長在書香校園的我,耳濡目染、對教師這個職業(yè)早已情有獨鐘。
記得在1993年,正讀初三的我參加了由《中國教育報》和新華社聯(lián)合舉辦的“愛我中華”全國征文大獎賽,我的作品《我愛祖國》榮獲了二等獎,我非常榮幸地登上了北京人民大會堂的領獎臺。這篇文章之所以能夠打動評委,是因為我在文章中真情流露,寫出了我的理想是成為一名幼兒教師,愿為農(nóng)村的幼教事業(yè)奉獻我畢生的精力。投稿時,我已參加了鄭州幼師的面試。誰曾想,我從北京領獎回來,卻收到了汝南師范的錄取通知書。三年后,我邁進了上蔡縣縣直幼兒園的大門,如愿以償?shù)爻蔀榱艘幻變航處煛?/p>
從那以后,我的生活里寫滿了童真童趣。我和孩子們一起把長方形、正方形的積木筑成“高樓大廈”,用紅粉筆、綠畫筆描繪未來的世界,用碎花布、細絲線編織美麗的童話。就這樣寒來暑往,彈指間青春的鮮亮在孩子們的金色童年中褪色,歲月帶走了我當初的稚嫩與嬌弱,留下的是成長后的自信與成熟。18年來,我的汝師同學,有的從政了,有的經(jīng)商了,而我一直堅守幼教事業(yè)這一方園地,依然守候著可愛的孩子們,依然過著忙碌而快樂的日子。
我熱愛我的事業(yè),也深愛著孩子們。在過去的6000多個日日夜夜里,不記得有多少次被哭鬧著不愿離開媽媽的孩子“拳打腳踢”;不記得有多少次我抱起哭鬧的孩子,任他們把眼淚鼻涕涂抹在我的衣服上;不記得有多少次為拉褲子的孩子用溫水清洗,而自己卻被嗆得毫無食欲;不記得有多少次為布置教室我又畫又剪,忙得爬上爬下;不記得有多少次為孩子們洗碗,半天直不起腰來;不記得有多少次為給孩子們營造清新的環(huán)境而打掃衛(wèi)生,累得渾身酸痛……苦嗎?的確苦。累嗎?也的確累。然而,當我看著那一張張如童子面茶花般的笑臉時,當我聽著那一聲聲如百靈鳥般清脆的問候時,當我牽著那一雙雙花朵般柔弱的小手時,我的心兒醉了,也滿足了:此時此刻,苦和累又算得了什么?
我奉獻著愛,同時也收獲著愛。當我為尿濕褲子的孩子更換衣服時,孩子會說:“老師,您真像我媽媽!”當我辮起美麗的蜈蚣辮或穿件新衣服時,孩子們會圍著我說:“老師,您今天真漂亮!”當我忙著分發(fā)糕點時,不經(jīng)意間會有餅干塞進我的嘴里:“老師,您也嘗嘗。”當我疲憊地用手捶肩時,會有一群孩子圍過來:“老師,我?guī)湍茨Π??!边@難道不是幸福嗎?
孩子愛我,我更愛孩子。我認為,一位優(yōu)秀的幼兒教師,她的愛應該是博大的,像陽光一樣灑進每個幼兒的心房。這種愛如大地般寬廣,滋潤著鮮花,也養(yǎng)育著小草;如海洋般遼闊,收納著百川,也眷戀著小河;如天空般高遠,懸掛著日月,也點綴著星河。這種博愛不僅僅體現(xiàn)在大難到來時的臨危不懼、舍生忘死上,更體現(xiàn)在每天點滴的細節(jié)上。誰今天帶藥了,誰午休咳嗽了,誰飲了幾次水,誰吃了幾碗飯,誰的辮子散了,誰的鞋帶開了,我每天都會把這些細節(jié)銘記于心,以便與家長溝通交流,久而久之,我的關愛便如春雨一般“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了。
藍天因為有了白云的依偎才如此澄澈,高山因為有了山花的依戀才這樣巍峨,大地因為有了綠草的點綴才生機盎然。而我,因為有神圣的幼教事業(yè)和可愛的孩子們相伴,生命才變得更有意義、更有價值。我愿把對幼兒的愛化為陽光,化為細雨,讓花兒更嬌艷,讓世界更美麗!
(本欄責編 阿 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