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現(xiàn)在微創(chuàng)在臨床診斷以及治療的應用中非常普遍,經皮肝臟穿刺活檢屬于微創(chuàng)中一類比較多見而且非常主要的方式。在肝臟疾病通過臨床、輔助檢查以及實驗室檢查不能夠準確的獲得確診的患者建議實施經皮肝臟穿刺活檢,活體穿刺屬于采取肝組織的一類簡單方法,肝活體組織穿刺的方式有很多,例如分葉切取術、一般穿刺術以及套管針穿刺術等,現(xiàn)在,經皮肝臟穿刺活檢相對比較安全,經常被臨床使用,但是此項檢查對于患者來說還是具有一定程度的傷害,該研究通過回顧性分析1998—2011年實施的經皮肝臟活檢方法,分析其檢查技巧,降低對患者的創(chuàng)傷,減少風險,獲得了比較滿意的效果。
[關鍵詞] 經皮肝臟穿刺活檢;檢查技巧;臨床分析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5)03(a)-0070-02
隨著檢驗方法和技術的不斷豐富完成,臨床中可通過多種形式對肝臟病變進行診斷和檢查,但臨床中大多數(shù)診斷方法對病變程度的確定和病變原因的明確仍存現(xiàn)一定的難度,而彩超引導下的經皮肝臟穿刺活檢為肝臟疾病的病變程度和病變原因可提供明確的診斷,且目前在臨床中的原因也較為廣泛,而為提高經皮剛才穿刺活檢診斷的準確率,該研究就對該診斷的臨床應用技巧進行分析,以為臨床應用提供借鑒。
1 經皮肝臟穿刺活檢
1.1 指征
針對操作熟練的醫(yī)生來說,經皮肝臟穿刺活檢還是存在一定的危險,只有當確定肝臟組織學改變對于病人的益處大于活檢存在的風險的前提之下,才有必要實施肝臟活檢,所以,實施肝組織活檢通常在以下方面實施:①原因不明確的肝炎;②肝移植患者;③肝代謝性疾?。虎芨闻K酶異常;⑤肝臟占位性病變。有報道對小兒肝活檢實施研究分析顯示,非病毒性肝損害大概占總數(shù)的9.5%左右,引起的因素有18種以上,排在前五位的分別為:自身免疫性肝炎;與脂類代謝相關疾??;進行性肌營養(yǎng)不良;肝糖原儲積癥[1]。所以,肝活檢能夠作為肝病診斷的主要基礎。
1.2 手術前準備
充分做好手術前的所有常規(guī)準備,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凝血酶原時間以及凝血時間,倘若發(fā)生不正常需要馬上進行維生素K注射,1次/d,34 mg/次,一共注射3 d,患者口服維生素C以及鈣劑,直到患者的各項檢查恢復正常之后才能夠實施穿刺,針對出現(xiàn)凝血障礙的肝硬化病人,可以進行小劑量重組因子治療,對于凝血障礙加以糾正之后,才能夠實施肝組織活檢[2]。
1.3 操作以及操作技巧
具體操作方法為:患者取仰臥位,可以在患者的背部墊一個枕頭,將患者的右臂上舉在腦后,取患者腋前線的第八肋間以及腋中線的第九肋間作為穿刺點,針對肝腫大大于肋緣下5 cm的患者,能夠在肋緣下進行穿刺,為患者的皮膚實施常規(guī)消毒,鋪好無菌布,使用利多卡因2%進行局部麻醉,將具有針芯活塞的穿刺針針栓與硬質膠管相連接,使用絲線將其扎緊,在硬質膠管的另外一端和20 mL的注射器相連,注射器內放入無菌生理鹽水5 mL[3]。使用穿刺錐在選好的穿刺點位置的皮膚之上刺一個小孔,將穿刺針通過患者的皮膚小孔,沿著患者的肋骨上緣在胸壁垂直的位置刺入1 cm,將生理鹽水推入一點,將存留在針腔之內的皮下組織和皮膚排出,指導患者深吸氣之后呼氣再屏息,在患者屏息的時候,將針馬上刺入患者的肝臟,之后迅速拔出,控制刺入深度不能超出6 cm,將針頭內患者的肝組織置入甲醛瓶之內[4]。為患者穿刺位置蓋上無菌紗布,將其腹帶扎好,將小沙袋壓在其上,叮囑患者平臥6 h,為患者實施血壓以及脈搏測量等。針對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病人實施穿刺的時間應該在妊娠35周之后,避免由于穿刺造成患者早產,選擇的穿刺點應該高于正常位置,按照患者肝濁音選擇在第五、第六肋間,在需要的時候為患者實施B超以定位,患者的穿刺深度應該較淺,大概皮下5 cm,手術之后不但要嚴格觀察患者的體征,還需要對胎兒的心音情況加以密切關注[5]。針對兒童患者,因為兒童的心理以及生理特點,需要將其體位進行固定,對于過于緊張或者是不能配合的兒童,在手術之前注射一定的鎮(zhèn)靜劑,防止在進針的過程中變化體位,使穿刺不能順利完成,傷害到患者的其他器官[6]。
1.4 并發(fā)癥
在對患者實施肝組織活檢之后,容易發(fā)生氣胸、腹痛以及出血等并發(fā)癥,一些患者需要住院治療,針對感染性休克、腹膜后出血、膽漏、肝被膜下血腫以及動靜脈瘺等并發(fā)癥比較少見,經皮肝臟穿刺活檢之后出現(xiàn)膽道出血的情況大概為1%,通常為不可預測以及遲發(fā)性的并發(fā)癥[7]。有報道對870例經皮肝臟穿刺活檢患者的并發(fā)癥進行研究,結果顯示70例患者在活檢之后2小時出現(xiàn)劇烈疼痛,需要進行止痛劑治療,15例患者在活檢之后12 h發(fā)生低血壓、血胸以及血腹等并發(fā)癥,因為血腹以及肝硬化或者是惡性疾病的死亡率非常高,有大概60%的患者出現(xiàn)并發(fā)癥在活檢之后2 h,有大概96%的并發(fā)癥出現(xiàn)在活檢1 d之內,因此,手術之后應該指導患者臥床休息24 h,在穿刺之后的2 h之內,每間隔30 min為患者進行血壓以及脈搏測量一次,倘若沒有改變,間隔1 h測量1次,一共測量6次,倘若患者發(fā)生出血征象,需要為其輸血[8]。將定位、穿刺以及麻醉位置選在同一個位置,能夠保證患者沒有疼痛感,在患者的穿刺位置壓上沙袋,能夠避免發(fā)生皮下滲血,使用腹帶包扎,能夠降低由于呼吸造成的肝臟活動,避免出現(xiàn)肝臟出血[9]。
2 討論
活體穿刺屬于采取肝組織的一類簡單方法,肝活體組織穿刺的方式有很多,例如分葉切取術、一般穿刺術以及套管針穿刺術等,現(xiàn)在,經皮肝臟穿刺活檢相對比較安全,經常被臨床使用,但是需要在實施穿刺之前鍛煉患者的屏息,在穿刺針刺入到患者的肝臟之后不能夠攪動,一般穿刺深度不能超出6 cm,在以下現(xiàn)象的時候作為禁忌:嚴重貧血、大量腹水、肝外膽道阻塞、肝縮小以及濁音不清、細菌性膽管炎、肝血管瘤、右側胸腔急性疾病、患者不能夠配合[10]。影響穿刺成功的因素有:患者腹水較多,當穿刺針刺入到患者腹腔之后負壓由于腹水消失;穿刺針和注射器連接處漏氣,沒有產生負壓;重癥肝炎患者因為大量肝細胞壞死,使肝組織縮小或者是塌陷。由于現(xiàn)在影像學的發(fā)展進步,在B超以及CT的引導下進行經皮肝臟穿刺活檢的取材相對來說比較準確,成功幾率升高,有報道稱在超聲引導下實施經皮肝臟穿刺活檢的成功幾率能夠達到99%以上[11]。MRI能夠清楚的顯示患者病變的位置、大小以及性狀,能夠顯示出CT并掃時不能清楚顯示的等密度病灶,所以,MRI引導能夠準確的計算進針深度和位置,增強刺中率以及準確率,有報道稱在MRI引導下經皮肝臟穿刺活檢的刺中率可以達到100%,對于活檢的準確率能夠達到91.1%以上,沒有發(fā)生并發(fā)癥[12],在MRI引導下經皮肝臟穿刺活檢屬于一項準確且安全的診斷方式。endprint
[參考文獻]
[1] 劉若川,劉耀利,朱尚勇,等.彩色超聲引導下經皮肝臟穿刺活檢的臨床應用[J].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12,29(3):386-387.
[2] 姚秀芳,張維龍,徐燃,等.經皮肝臟穿刺活檢的技巧及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29):581-582.
[3] 王艷苓,張紅紅,王秀燕.超聲引導下經皮肝臟穿刺活檢的臨床價值[J].實用肝臟病雜志,2009,12(1):52-54.
[4] 董寶瑋,梁萍,蘇莉,等.超聲引導細針活檢對肝臟小占位病變的診斷價值[J].中國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09,2(1):11-15.
[5] 張武,賈建文,史旭東,等.超聲引導自動活檢360例臨床經驗總結[J].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2009,9(5):313-314.
[6] 張武,呂國榮,賈建文,等.超聲引導自動組織學活檢術臨床應用[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10,2(1):38-40.
[7] 張莉,沈芝仙.臨床護理路徑在經皮肝臟穿刺活檢術中的應用[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1,14(32):4840-4841.
[8] Mieli-VerganiG,WendonJ,AryaR,et al.Acute sickle cell hepatopathyrepresents a potential contraindication for percutaneous liver biopsy[J].2013,9(3):112-114.
[9] 王全楚,申德林,焦栓林,等.肝組織學檢查在非病毒性肝病診斷中的價值[J].實用肝臟病雜志,2012,9(1):46-47.
[10] Venkataramani A,Behling C,Rond R,et al.Liver biop sies in adult hemophiliacs withhepatitis C: a united states center's experience[J].2010,9(4):546-548.
[11] 張雪哲,盧延,王武,等.磁共振成像導引肝臟穿刺活檢[J].中華醫(yī)學雜志,2011,81(16):968-970.
[12] Gunneson TJ,Menon KV,Wiesner RH,et al. Ultrasound-assisted percutaneous liver biopsy performed by a phy sician assistant[J].2012,17(22):329-330.
(收稿日期:2014-12-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