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育娥
【摘 要】復習是考前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成功的關鍵所在。每位政治老師都有自由的方法,但無論如何老師都都不敢輕視書本知識,因為我們的復習要課本為本。但我們復習時常常會遇到尷尬的情況:優(yōu)秀生不想學,學困生聽不懂,所以復習時,必須根據(jù)學生實際,講究策略和方法,力爭使復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高中政治 復習 策略 高效
【中圖分類號】G62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5)01-0081-02
中學思想政治復習課量大、知識點多,而且理論性、靈活性強,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就必須選擇正確有效的復習方法。然而中學思想政治課的復習方法名目繁多,選擇什么樣的復習方法才能切實有效呢?在此,筆者根據(jù)教學實踐,對“面、線、點”的復習法做一簡要探討。
一、制定全面復習計劃切中考綱
復習圍繞考綱大體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就是緊扣書本,夯實基礎,全面復習。第二階段是專業(yè)練習,突出重點,這一階段精講精練,避免空洞說教。第三階段要實戰(zhàn)模擬,調整心態(tài),全力沖刺。
由于中學思想政治課內容繁多,各知識點之間又相互聯(lián)系,要達到全面、系統(tǒng)掌握并非易事。因此,教師必須在深鉆細研教材的基礎上對雙基知識和重點、難點作全面、詳細的梳理、排查,輔導學生基本掌握教材的知識結構及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并能列出各章節(jié)的復習提綱,形成知識網(wǎng)絡,而后進行鞏固訓練,夯實復習的基基礎具體做法是:
(一)讓學生通讀教材
根據(jù)教學大綱中的目標要求,讓學生通讀教材,使學生對教材各章節(jié)有個全面而又具體的認識。如:教材共有幾課?每課共有幾節(jié)?每節(jié)共有幾框?每框需要理解掌握哪些基礎知識、基本觀點和基本事實?課與課、節(jié)與節(jié)、框與框、知識與知識之間有什么內在聯(lián)系?哪些問題是重點?哪些問題是難點?哪些問題容易相混?等等。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
(二)列出各章節(jié)的復習提綱
在通讀教材的基礎上依次列出各章節(jié)的復習提綱(即知識結構)。這樣,使零碎的知識互相聯(lián)系,形成了知識網(wǎng)絡,更加系統(tǒng)化、序列化。這一環(huán)節(jié)師生可共同進行,也可在教師指導下讓學生進行。
(三)訓練
訓練形式可分為口頭訓練和書面訓練兩種。在訓練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訓練要有計劃性,切忌隨意性和盲目性。具體地說,每節(jié)課、每個單元、每個階段以及后期的綜合訓練,練什么、怎么練和訓練時間都要統(tǒng)籌兼顧,合理安排,精心設計。
2.訓練要遵循“狠抓基礎,突出重點,辨別比較,聯(lián)系實際,活躍思路,分析綜合”的原則,通過多種形式強化訓練。
3.訓練要規(guī)范化。教師要講清各類題型的解題思路和要求,并根據(jù)要求進行規(guī)范化訓練,以糾正答題中出現(xiàn)的諸如概念模糊、要點不全面、審題抓不住本質、不按格式回答等問題,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答題規(guī)范化的好習慣。
二、復習要前后聯(lián)系歸納連線
復習就是打破課與課之間的界限,將有關的知識綜合歸類,形成一條條知識線,而后進行歸類綜合訓練。這是搞好復習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具體做法是:
(一)指導學生
指導學生把政治教材中的有關“標志”、“原因”、“表現(xiàn)”、“意義”、“作用”、“區(qū)別”、“關鍵”、“本質”、“關系”等問題進行歸類整理,形成知識線。然后根據(jù)歸類整理的知識線設計練習題,進行綜合訓練,可選用填空、選擇、簡答等題型訓練。
(二)歸類綜合訓練
歸類綜合訓練還可以把所學知識按題型分類進行綜合訓練??煞譃樘羁疹}、選擇題、簡答題、說明題、閱讀分析題等題型訓練。訓練內容既抓住基礎知識,還要突出重點、難點。
在題型歸類訓練中,要注意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
1.教師應向學生講清各類題型的答題思路、方法和技巧,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失誤。
如:有些學生對于政治閱讀理解題、判斷說明題、理解說明題審題拿不準,答題沒有把握。這就要提醒學生開拓思路,盡可能把與本題目相關的內容都列舉出來,然后加以適當選擇,可以避免可能出現(xiàn)的失誤。
2.教師還要講清題型變化特點,拓寬學生的思路,提高其靈活變通的能力。
近幾年來,政治高考試題除了注重基礎知識的考查,更注重綜合能力的考查,具有靈活多變的特點。具體表現(xiàn)在“變一題為多題”,即一個問題可變化為多種題型。如“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的內容可用填空、選擇、簡答、理解說明、閱讀分析、判斷說明等多種題型來考查:“變多題為一題”,即把幾個問題聯(lián)系起來變成一個綜合運用題。如:“有人認為既然允許非公有制經濟存在,就不必講公有制的主體地位”。這一問題就是以下三個問題的綜合:一是為什么要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決不能動搖?二是非公有制經濟的積極作用是什么?三是如何正確處理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的關系。如果學生熟悉掌握了這些題型變化特點及解題思路,原來那些望而生畏的難題,也就變得簡單了。
三、抓住重點復習拓展開放思維
高考政治復習要突出強化重點、難點,并能靈活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觀點,分析認識當今一些社會現(xiàn)象,解決實際問題。這是搞好復習的關鍵。要達到這一目的,須做到以下三點:
(一)選準重點和難點
教師對每課中的重點難點要選準,并在復習過程中反復強調和訓練,以引起學生的高度重視。如:教材中共有哪些重點?哪些難點?都要讓學生心中有數(shù)。
(二)對重點難點問題要講深講透
對重點難點問題要講深講透,讓學生真正理解掌握,堅決反對死記硬背。如:在分析“我國憲法為什么是國家的根本大法”這一問題時,我運用比較和列圖表的方式進行逐步分析講解,使學生很快掌握了憲法和普通法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從而得出了憲法是國家根本大法的結論。
(三)理論聯(lián)系實際,學用結合
要做到這一點,教師的職責不僅在于讓學生理解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和原理,而且還要讓學生多關心了解當今國內外重大時事政治及社會熱點問題,更為重要的是要啟發(fā)誘導學生學會運用所學觀點和原理來認識分析這些社會現(xiàn)象,從而提高思想道德素質。
總之,復習有法,但無定法,能夠最大程度提高學生的復習效果的方法,就是最優(yōu)秀的方法。
【參考文獻】
[1]婁方應.如何在中學政治教學中強化時事教育[J].吉林教育,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