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宗攀
【摘要】目的 探究心血管疾病中腦鈉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判斷的價值。方法 從我院2012年5月~2014年8月接收并治療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中隨機性抽取40例心肌梗死患者、40例心力衰竭患者,并設置40例正常體檢人員作為對照組,而心血管疾病的80例全部歸為研究組,探究對照組和觀察組的心功能、BNP水平等指標。結(jié)果 研究組中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漿BNP濃度明顯高于研究組中的心肌梗死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對照組的BNP濃度要明顯低于研究組(P<0.05)。隨著心功能的惡化,血漿BNP的濃度也會不斷升高。結(jié)論 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患者中血漿BNP濃度不斷升高是判斷該病癥的重要指標,同時BNP濃度跟NYHA心功能分級、超聲心動圖標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所以及時、準確的測定患者的BNP濃度有利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療。
【關(guān)鍵詞】BNP;心血管疾?。籒YHA;臨床診治;療效觀察
【中圖分類號】R54 【文獻標識碼】B
BNP是一種肽類激素物質(zhì),由內(nèi)皮細胞或者心臟分泌,當人體心臟的壓力過大,或者承載量較大時便會刺激心臟和內(nèi)皮細胞,壓力增大,便會產(chǎn)生BNP,于是BNP濃度升高,從而起到利尿、排鈉和舒張血管等功效,是一種重要的內(nèi)分泌系統(tǒng)[1]。近些年來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發(fā)病率持續(xù)上升,嚴重威脅著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臨床上以判斷BNP的濃度來分析患者的病情,療效較好,下面將本次試驗研究的數(shù)據(jù)結(jié)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由我院2012年5月~2014年8月隨機性抽取心肌梗死患者、心力衰竭患者各40例作為研究組,并設置40例正常體檢人員作為對照組,而心血管疾病的80例全部歸為研究組,探究對照組和觀察組的心功能、BNP水平等指標。所有病例均通過了《心血管疾病診斷與指標標準》確診為該疾病,排除了其他臟器官受損嚴重和精神異常等因素的影響。其中男64例,女56例,年齡54~76歲,平均年齡(60.2±1.8)歲。所有抽取的研究人員均不存在身高、體重、性別、受教育程度和生活習慣等因素的影響,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研究方法
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患者均行心肌壞死標識物、BNP檢測、心肌酶和心臟超聲電動圖檢查,重點是分析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患者跟血漿BNP水平的關(guān)系。
1.3 療效判定
心力衰竭和心肌梗死患者均在入院后進行尿常規(guī)、血常規(guī)、BNP濃度等檢測,判定心力衰竭的依據(jù)是患者的X線胸片顯示肺循環(huán)存在瘀血,心臟功能和心電圖均顯示異常。判定心肌梗死的依據(jù)是心電圖的動態(tài)演變、血清心肌標記物濃度改變。
1.4 NYHA心功能分級
NYHA心功能即美國紐約心臟病學會制定的心功能分級,I級:日?;顒硬粫械胶粑щy、心絞痛、心肌和乏力等,活動量一般不受限制。Ⅱ級:日常活動受限制,休息時沒有明顯察覺,但活動時會感到心絞痛、呼吸困難、心悸和乏力等[2]。Ⅲ級:心臟病的程度較重,活動明顯受限制,活動時呼吸困難、心絞痛等癥狀明顯。IV級:休息時也會出現(xiàn)心衰癥狀,任何體力活動都不能從事,病情較嚴重。
1.5 統(tǒng)計學數(shù)據(jù)處理
本次實驗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其中組間數(shù)據(jù)資料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對比采用x2檢驗,以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3]。
2 結(jié) 果
2.1 兩組血漿BNP濃和BNP濃度比較
研究組中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漿BNP濃度明顯高于研究組中的心肌梗死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對照組的BNP濃度要明顯低于研究組(P<0.05)。隨著心功能的惡化,血漿BNP的濃度也會不斷升高。且心力衰竭和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心房內(nèi)徑、左室收縮末內(nèi)徑等指標明顯高于對照組。
2.2 心力衰竭組NYHA心功能分級中的BNP濃度
心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分級跟BNP的濃度水平有著明顯的關(guān)系。見表1。
3 討 論
BNP是由于心臟功能受到過大壓力或者刺激時分泌出的肽類激素物質(zhì),BNP濃度過高勢必會影響到心功能,因此探究BNP的濃度變化以判定患者的心功能狀況是值得研究的課題[4]。本次試驗研究中通過對比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正常體檢人員的BNP濃度情況,著重探究了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患者的BNP濃度情況跟心功能的關(guān)系[5]。從抽取的研究病例的數(shù)據(jù)結(jié)果顯示,心力衰竭患者的BNP濃度明顯高于研究組中的心肌梗死患者的濃度,數(shù)據(j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研究組的BNP濃度明顯高于對照組的BNP濃度(P<0.05)。同時試驗結(jié)果顯示,隨著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惡化程度的增加,BNP的濃度也會不斷上升[6],因此BNP濃度水平是判定心功能的重要指標,也是判定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指標[7]。
參考文獻
[1] 李愛琴,鄭海軍,董火林.BNP在心血管疾病診斷中的應用及臨床價值[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03:177-179.
[2] 蔣婷婷.血漿BNP測定在肺源性和心源性呼吸困難鑒別診斷中的應用[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3.
[3] 王 靜.NT-proBNP在終末期腎病患者心衰中的臨床診斷價值[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3.
[4] 李美芹.H-FABP檢測試劑盒的臨床驗證和Roche cobas h 232快速檢測NT-proBNP和cTnT的性能指標評價及探討[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2.
[5] 金志剛,呂學詳.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漿BNP與左心室功能的相關(guān)性分析[J].臨床內(nèi)科雜志,2008,06:419-420.
[6] 宋慶橋,胡元會,王詩涵,周育平,儲瑜光,曹雪濱,李俊峽,潘菊華.冠心病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9、可溶性E選擇素及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劑-1表達變化[J].臨床心血管病雜志,2011,(02).
[7] 舒 君.BNP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動態(tài)變化及應用效果[J].中國醫(yī)療前沿,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