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
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是語文課堂教學的關鍵,老師要充分利用語文的魅力,激發(fā)學生熱愛語文的熱情。語言文字是交流的工具,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之間進行交流可融學習與實踐于一體,效率更高。語言文字的運用是有規(guī)則的,利用一定的習題進行訓練是必要的手段,也是學生語文素養(yǎng)得到提升的有效途徑。
一、自主學習,驅動內(nèi)因奠基礎
自主學習體現(xiàn)的是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調(diào)動學生的內(nèi)因也是對學生的尊重?,F(xiàn)在的語文課堂中,學生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者”,而是汲取教材知識的“主動者”。新時代的教學方式都十分強調(diào)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像網(wǎng)絡“微課”的利用,“翻轉課堂”的推行,都比較重視學生自主學習的環(huán)節(jié)。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可以提前對課文內(nèi)容作細致的了解,利用工具書掃清課文的閱讀障礙,利用網(wǎng)絡手段對所學習的內(nèi)容進行廣泛查閱,以利于更好地參與課堂學習。經(jīng)過自主學習階段的準備,學生的課堂學習更具目的性,參與學習時可以有效質疑,學生如果能與老師進行平等對話,共同探討疑難,那么自身能力的提升就很簡單。
如蘇教版八年級下《范進中舉》一課,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利用網(wǎng)絡資源對小說的背景進行了查閱,對“科舉制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這樣對文章主題的解讀更深一層。小說就是要反映社會生活的,如果學生能夠從對人物的描寫中概括出當時的社會形態(tài),就說明學生已經(jīng)讀懂了小說。學生大都比較喜歡閱讀小說,這正是學習小說的有利因素,老師要教給學生學習小說的方法,如從小說的三要素切入分析,人物、環(huán)境、故事情節(jié),理清楚這些,小說的主題便很容易概括。
像《范進中舉》一課,題目已經(jīng)高度概括了小說的內(nèi)容,只需分析其情節(jié)即可。學生在自主學習時只要做好“范進”中舉前后衣食住行的比較,以及“胡屠戶”和眾鄉(xiāng)鄰對“范進”中舉前后態(tài)度的變化,就可以概括出小說反映的主題。只要學生掌握方法,自主學習就能有所收獲。
二、互動交流,合作探究求雙贏
經(jīng)過自主學習的環(huán)節(jié),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有了淺顯的認知,也篩選出更多的疑難點,此時便需要生生之間、師生之間互動交流,解決更深層次的問題。合作探究可以激活思維,學生在交流和思辨中展示自己的思維過程。在自主學習中,每個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不盡相同,所搜集的材料也不太一樣,經(jīng)過合作交流,實現(xiàn)資源共享,每個學生的信息量都得到增加,對文章的理解將更到位。師生之間的交流,要求老師要放下身段,傾聽學生的見解,給學生表現(xiàn)的機會。在老師的“請教”中,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激發(fā)學生深入研究課文內(nèi)容的熱情。
如《范進中舉》一課,學生在自主學習時可以明晰“范進”在中舉之前和中舉之后生活的變化,老師要引導學生做更深入的探究。以“胡屠戶”和“范進”的改變?yōu)槔懻撨@兩個人發(fā)生變化的根本原因。范進中舉前,胡屠戶對范進是貶低謾罵;中舉后,胡屠戶對范進是敬畏夸贊。由此可以看出,“中舉”二字對胡屠戶的影響之大。再看范進,中舉前,面對胡屠戶的漫罵,只能是唯唯諾諾:“岳父見教的是。”中舉后,立刻變了口氣:“方才費老爹的心,拿了五千錢多,這六兩銀子,老爹拿了去?!边\用對比手法,使范進的形象更加鮮明,增強了文章的諷刺效果。
學生在討論分析時,可以結合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以及科舉制度,進行深入研討,尤其是文中的細節(jié)描寫對人物形象刻畫的作用。學生在討論時,思維更加活躍,對文章的理解更深刻。
三、強化訓練,潛移默化提能力
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不僅要看學生學了什么,還要看學生是否會用。檢驗學生的運用能力就是每課之后的小練習,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如何,要靠做一做、練一練解決實際問題。學習課文需要解決的問題很多,字音、字形要正確把握,關鍵詞句要深刻理解,文章的寫作技巧需要分析學習,之后在課堂反饋題中要對學生學習掌握的情況進行檢測。因為有習題檢測,學生在學習時更有目的性,久而久之,學生就形成習慣,對學習更上心,實踐運用能力不斷提升。
如《范進中舉》一課,在檢測反饋中“桑梓(zǐ)”的讀音錯得最多,其原因一是學習時不夠細致,二是平時不注意積累。在能力訓練中,老師可以安排學生運用想象和聯(lián)想寫小作文:以“范進上任之后”為題目,給出合理的想象,最好用上諷刺手法。通過寫作,學生把自己的思維進行整合,有效形成能力。練習要跟上每天的學習,及時強化訓練才能對學生掌握的內(nèi)容查漏補缺,保證學生每天的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