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東寧
2014年,由錦州市總工會主辦,市工人文化宮、市職工文體協(xié)會協(xié)辦的“走基層·送文化”活動,歷時兩個半月,共演出了10臺職工喜聞樂見的文藝節(jié)目,為企業(yè)送去了饕餮文化盛宴。
2015年伊始,回望2014年錦州市總工會工作,“走基層·送文化”廣場文藝演出不能不提。這個活動是錦州市總工會職工文化活動的品牌工作,至今已走過了11年的路程。2014年,由錦州市總工會主辦,市工人文化宮、市職工文體協(xié)會協(xié)辦的“走基層·送文化”活動,歷時兩個半月,共演出了10臺職工喜聞樂見的文藝節(jié)目,為企業(yè)送去了饕餮文化盛宴。
作為市總工會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最重要舉措之一,這項活動不僅豐富了廣大職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時也帶去了市總工會對廣大職工的深切關懷。
你唱我唱大家唱
“好戲送到廠門口,職工樂在心里頭?!?014年7月12日,工人文工團在開幕式結(jié)束后,首站來到中信錦州金屬股份有限公司慰問演出時,一位職工脫口而出的話,既說出了這次慰問的目的——走基層·送文化,也道出了職工歡迎演出的心聲。
錦州市總工會組織的 2014年度“走基層·送文化”活動自7月5日拉開帷幕以來,承辦單位市工人文化宮、市職工文體協(xié)會就組織了以首屆“職工好聲音”歌手大賽金銀銅獎獲得者為班底的工人文工團。
無論是在廠區(qū)還是在工地演出,各基層工會積極參與,他們都要選派各自的職工歌手與工人文工團的演員同臺,工人文工團的演員們也會積極主動地為企業(yè)職工歌手進行輔導。中信錦州金屬股份有限公司工會主席李艷君這樣評價“走基層·送文化”活動:“演出進一步豐富了職工精神文化生活,增強了工會凝聚力和吸引力?!?/p>
工會職工零距離
工人文工團所到之處,無不受到職工群眾的熱烈歡迎。在遼寧華興機電有限公司,職工打出“熱烈歡迎市總工會送文化到六四一廠”(641為華興機電的原廠名)的巨幅橫幅,歡迎工人文工團的到來。
目前,錦州全市共有各級獨立工會組織6677家,會員總數(shù)達到了67萬人。一些工會組織依然保持著良好的職工文化工作基礎,廣大職工對于有組織的文體活動仍然懷有深深的渴望。市總工會充分利用自身優(yōu)勢,通過開展“走基層·送文化”活動,不僅擴大了工會在職工中的影響,更利于工會工作的全面開展。市總工會黨組成員、經(jīng)審委主任何有剛深有感觸地說:“工會主要職能就是做好黨和政府與群眾之間的橋梁和紐帶,具體工作就是維護職工合法權(quán)益,調(diào)動廣大職工的勞動積極性。這種調(diào)動更多的時候是靠拉近與職工之間的距離來實現(xiàn)的。多年的工作經(jīng)驗告訴我們,文體活動是拉近工會和職工感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p>
以“走基層·送文化”活動為載體,市總工會所屬職工文體協(xié)會其它文體活動也在如火如荼進行當中,演講、書畫、攝影展、乒乓球賽……基層工會和廣大職工的參與度空前高漲。
熱情洋溢在歌聲里
“走基層·送文化”廣場文藝演出活動都是在周末的傍晚舉行,活動要占據(jù)工會干部和職工歌手們大量的業(yè)余時間,但沒有誰因為個人原因請假。市工人文化宮職工張磊8月份籌備婚禮,這期間演出最繁忙。張磊上午拍完婚紗照,下午就隨演職員一起裝臺,惹得新娘子直抱怨……
10場演出9場是在廣場或工地,且一場用了大屏幕,7場用了移動舞臺。七八月份,天氣酷熱,晚上七點的演出,文化宮負責舞美的工作人員下午兩點就要開始裝臺,桁架上的上百枚螺絲釘要擰緊,30多塊鋼木結(jié)構(gòu)的臺板要鋪上去,40多盞聚光燈要通上電、巨幅舞臺背景布要掛起來,每一次裝臺都要頂著烈日,工作三四個小時。演出結(jié)束后,他們撤臺要到半夜。
工人文工團演員全部都來自基層單位,他們的演出完全是零出場費。為了把最美的一面展現(xiàn)給廣大觀眾,許多演員自費租演出服、自費化妝。來自市燃氣總公司的歌手林茵用“收獲巨大”來總結(jié)自己的“走基層·送文化”之旅?!拔冶旧砭褪且黄胀üと?,下基層演出讓我感到特別的親切,有一種熱情在里面。我會把這股熱情投入到我今后的工作中去,更好地為客戶服務!”
【活動第一次】
第一次走出錦城
11年來,錦州市總工會“走基層·送文化”活動走進的都是錦州市區(qū)或周邊企業(yè),沒有走出過錦城。直到2014年8月2日,“走基層·送文化”才第一次走出錦城,走進了義縣七里河工業(yè)園區(qū)遼寧輝山乳業(yè)集團(錦州)有限公司。
演出當天,聽說這是“走基層·送文化”在城區(qū)外首秀時,演員們踴躍報名參演,“首屆職工好聲音歌手大賽”金、銀、銅獎歌手一個不落的全部出演,縣區(qū)首秀圓滿成功。
第一次河灘放歌
工人文工團的演員雖然都來自廠礦、銀行、學校,但許多人都是音樂學院科班出身,有的在學校就舉辦過個人音樂會,有的還登上過遼寧大劇院的舞臺,可他們誰也沒想到,自己會在河灘上唱歌。
8月28日晚,“走基層·送文化”走進遼寧省重點工程——錦凌水庫建設工地,舞臺就搭建在水庫大壩下的河灘上。聚光燈束引來曠野上成千上萬的飛蟲,不時落在演員臉上、身上,甚至飛進演員嘴里。當問及河灘上演唱與大舞臺有什么不同時,演員都回答沒什么不同,“只是工友們的掌聲更真誠!”
第一次唱劈高音
姜琦是個極具專業(yè)水準的抒情男高音,他代表開發(fā)區(qū)工會參加“首屆職工好聲音歌手大賽”,一舉斬獲銅獎,是工人文工團響當當?shù)呐_柱子。在開發(fā)區(qū)廣場演出的前一天,姜琦得了感冒,仍堅持上場。姜琦一開口,就博得場下陣陣掌聲,可狀況還是出現(xiàn)了,由于聲帶極度疲勞換聲點沒找好,結(jié)尾的高音劈了,這是姜琦第一次在舞臺上唱劈。事后姜琦說自己并不后悔,“為工人師傅演唱就是失聲也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