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安琪
摘 要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與社會支持之間有重要聯(lián)系,這一點已取得了研究者的一致看法。領悟社會支持是指主觀體驗到的社會支持,它指的是個體感到在社會中被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緒體驗和滿意程度。近年來,關于領悟社會支持的研究日益增多,研究者們提出領悟社會支持與心理健康、主觀幸福感、學業(yè)倦怠和學業(yè)成就等方面均有關聯(lián)。
關鍵詞 社會支持 實際社會支持 領悟社會支持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02.081
On the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CHEN Anqi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81)
Abstract Researchers have agreements that there are associations between mental health and social support on college students. Perceived support is a part of social support that people subjectively experienced. Perceived support is emotional experience and satisfaction that people feel respected, supported and understoo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scientist believed that perceived support is correlated with mental health, subjective well-being, academic burnout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Key words social support; received support; perceived support
1 社會支持和領悟社會支持
社會支持的定義是指人們從其所擁有的社會關系(社會關系來自同事、朋友、家人、團體、組織和社區(qū)等)中獲得的物質上和精神上的支持,這些社會支持能降低個體的心理應激反應,緩解其緊張的精神狀態(tài),提高人們的社會適應能力。社會支持被看作是一種重要的彈性資源,與個體身心健康關系密切。充分的社會支持有助于促進個體的心理健康,反之,不良的社會關系則不利于身心健康。社會支持可以緩解由生活中壓力事件所引起的負性情緒,減輕其產生的負面后果,也能緩和個體感受到的壓力感,調節(jié)個體的壓力應對方式,使個體能用積極的態(tài)度去應對壓力,從而使個體能更好的適應環(huán)境、應對壓力。
社會支持可以分為兩種:一種為實際可見的支持,也叫實際的支持或行動的支持(received support),指物質上的支持及社會關系等;另一種為主觀體驗到的支持,又稱為知覺的支持(perceived support),指個體自身感覺到受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感體驗和滿意程度,即領悟社會支持。盡管主觀感受到的支持并不完全與現(xiàn)實的支持相同,但往往體驗到的支持更加能影響個體對支持性行為的解釋與反應(葉俊杰,2006)。因此,當個體獲得的客觀支持相同時,由于個體感受度不同,會產生不同的反應,感受度較敏感的人,更可能表現(xiàn)出感恩的情緒,并做出回報性的行為。而較少的體會到來自外界的支持的另一類人,則更傾向于表現(xiàn)出一種不知感恩、無回報的狀態(tài)。
2 領悟社會支持的影響因素
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更多的學者認為領悟社會支持是一種個人屬性。領悟社會支持水平不同的人在面臨同樣的困境時將表現(xiàn)出不同的看法和反應。水平較高的個體對壓力事件的看法和反應都可能更加積極;反之,擁有較低領悟社會支持水平的個體,更傾向于消極的看待壓力情境。分析和結合以往的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個體對社會支持的感受水平受到情境和個體屬性如性別、家庭、生活經(jīng)歷等的影響。
2.1 家庭因素
研究結果顯示,家庭是影響領悟社會支持的因素之一。父母文化程度的高低、家庭是否完整,都是影響孩子能否獲得外界社會支持的重要因素。尤其在主觀支持這一維度上,家庭完整學生的主觀體驗到的支持得分高于家庭不完整的學生,這其中家庭完整、父母文化程度高的學生得分最高。家庭氛圍良好,成員之間關系良好的學生的領悟社會支持水平高于其他家庭成員關系一般的學生。
2.2 性別
大多數(shù)已有的研究表明,領悟社會支持在性別這一維度上有顯著差異,男生的領悟社會支持水平低于女生。研究結果表明,女生比男生更加能夠感受到來自周圍的支持。除此之外,女生在對家庭內支持和家庭外支持的領悟水平上,也與男生存在顯著差異。
2.3 生源地
研究結果顯示,來自不同生源地的學生的領悟社會支持總分存在差異,來自城市的學生得分顯著高于來自農村的學生。在對家庭內支持的領悟水平上,生源地在城市的學生領悟水平較高,對于家庭外支持的領悟水平,不同生源地的學生不存在顯著差異。
3 領悟社會支持的相關研究
許多研究者在其研究中提出,社會支持的不同成分所發(fā)揮得作用和其他心理因素的相關是不同的。和實際支持相比,領悟社會支持更加強調的是個體的主觀感受,主要有與社會適應、主觀幸福感、學業(yè)成就、學業(yè)倦怠等方面相關。
3.1 心理健康和領悟社會支持的相關研究
研究者們提出,領悟社會支持有助于促進個體的心理健康。領悟社會支持是影響青少年社會適應與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同時也影響他們應對壓力的方式。即使被提供的客觀支持相同,不同的個體能主觀體驗到的支持程度有所不同。領悟社會支持水平高的個體更加能感受到外界的支持,并且能有效的利用這些支持;領悟社會支持水平較低的個體感受到的外界的支持可能少于實際支持,也不能有效加以利用。對經(jīng)濟水平貧困的母親的研究顯示,能更好的感受到支持的被試,產生抑郁情緒的概率低與其他人。其他研究顯示,良好的領悟社會支持的水平有助于緩解個體長時間的心理壓力。從中學進入大學的過程中,個體如果能感受到更多來自的家庭與朋友的支持,將會更快的適應學校,所體驗到的安全系數(shù)也高。
3.2 主觀幸福感和領悟社會支持的相關研究
領悟社會支持水平較高的個體擁有的積極情感、幸福感和生活滿意度較高,消極情感出現(xiàn)的概率比較低。對于社會支持水平感受良好的個體,能更敏感地體驗到自己受到周圍人的保護和支持,產生相應的積極的情感體驗,心理滿意度也隨之增加;相反,當個體領悟社會支持水平較低時,比較難以感受到的周圍人給予的保護和支持,難以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心理滿意程度也比較低。沈建丹在其研究中表明,高校學生的領悟社會支持與幸福感存在相關,高校學生領悟社會支持可以有效預測其幸福感。說明了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水平可能隨著領悟社會支持的程度有所不同,證明了主觀感受到的支持感越強烈,其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3.3 學業(yè)成就與領悟社會支持的關系研究
學業(yè)成就是反映教育質量的核心指標和青少年發(fā)展的重要指標,歷來為學生、家長、學校和社會廣泛關注。領悟社會支持是影響青少年學業(yè)成就的重要因素,能促進個體學業(yè)成就的發(fā)展。國內一部分學者也探討了學業(yè)成就與領悟社會支持之間的關系。葉寶娟在其研究中表明,領悟社會支持能夠促進青少年的學業(yè)成就,領悟社會支持對青少年學業(yè)成就有正向預測作用,領悟社會支持水平較高的青少年的學業(yè)成就更高,增加了領悟社會支持與學業(yè)成就之間關系的概化性,彰顯出領悟社會支持對青少年學業(yè)成就的重要影響,故而,應當重視領悟社會支持對青少年學業(yè)成就的作用。而在另一位學者吳雙雙在領悟社會支持、心理資本與大學生學業(yè)成就的關系研究中,大學生心理資本、大學生學業(yè)成就與領悟社會支持之間呈顯著正相關,并能顯著預測大學生心理資本和大學生學業(yè)成就水平。
3.4 學業(yè)倦怠與領悟社會支持
學習倦怠是指學生由于長期的學習壓力、負荷而產生的身心資源損耗,對老師、同學、教學活動等熱情喪失,以及個人成就感降低的現(xiàn)象。良好的社會支持水平可以減輕對于學習的負面情緒,減少不良學習行為出現(xiàn)的概率。社會支持水平較低的個體更容易產生對學習的倦怠情緒。張靜在其研究中表明,高中生社會支持的總分與其各個維度都與學業(yè)倦怠存在顯著的負相關,這說明獲得和感受到更多社會支持的高中生,學業(yè)倦怠出現(xiàn)的概率較少,反之社會支持水平越低,則更容易產生學習倦怠程。領悟社會支持水平高的高中生,在人際交往時能更好的感受到自己被他人尊重和理解。因此領悟社會支持更高的學生比較容易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和諧的與他人相處。當體驗到來自外界的關心、鼓勵和支持時,個體將對自己更加自信,從而更積極地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應對各種學習的挑戰(zhàn)。而另一類領悟社會支持水平較低的個體,由于較少地感受到來自老師、家長和同學的肯定、鼓勵和支持,能夠利用的資源有限,更容易產生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并且較難以自我調控。這一部分高中生傾向于使用消極、逃避的應對方式,強化了負面的事件對自己的影響,更容易產生學業(yè)倦怠。
4 領悟社會支持的測量
關于領悟社會支持的測量,目前采用得較多的是 M.H.Zimet 編制的PSSS(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1987)。該量表自姜乾金學者2001年修訂后便在國內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該表內部一致性系數(shù)為 0.88, 重測信度為0.85%。量表一共有 12 個自評項目,采取的是七點計分法,總分范圍為12~84。量表的總分由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支持3個分維度的得分相加而成。量表得分越高,領悟社會支持的水平越高。該量表側重的是測量個體主觀體驗及自我理解到的社會支持。
參考文獻
[1] 嚴標賓,鄭雪.大學生社會支持、自尊和主觀幸福感的關系研究[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6(3).
[2] 葉俊杰.大學生領悟社會支持的影響因素研究[J].心理科學,2005.28(6):1468-1471.
[3] 張靜.高中生社會支持、學業(yè)自我效能感與學業(yè)倦怠的關系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4] 吳雙雙.領悟社會支持、心理資本與大學生學業(yè)成就的關系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
[5] 葉寶娟,胡笑羽,楊強,胡竹菁.領悟社會支持、應對效能和壓力性生活事件對青少年學業(yè)成就的影響機制[J].心理科學,2014.37(2):342-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