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水作為世界的基本要素,對人類社會發(fā)展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在中西文化中,水這一意象體現(xiàn)出諸多同共性,本文從四個方面對其進行簡要論述。
關(guān)鍵詞:水;中西文化;同共性
作者簡介:譚利軍,男,湖南祁東人,碩士,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人文社科學院講師。
[中圖分類號]:G1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33--01
水作為世界組成的基本元素,沒有水就沒有生命,也就沒有人類的誕生和數(shù)千年來豐富多彩的文化傳承。古今中外,人類社會都對水有著特殊的情結(jié),有人頌揚甘露圣水,也有人唾棄洪水猛獸;有人將水看為清澈純潔,也有人認為其污濁不堪。人類對待水的態(tài)度觀點或許各有不同,但筆者認為在中西兩種文化中水作為一種文化研究對象存著在諸多同共性,本文擬就以下幾點進行解說。
一、作為世界構(gòu)成的基本要素
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里,五行說是對世界組成的解釋當中最具影響力的學說。五行說認為世界是五種元素構(gòu)成:金、木、水、火、土。世界萬事萬物就是由這五種成分變化衍生而來,水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五種成分之一。而在西方,水同樣被看作世界的基本元素的成分之一。古希臘哲人泰勒斯提出“水是萬物的始基”,這成為了西方哲學的第一個命題。他認為萬物最開始都是由水形成的,而最終又可以歸結(jié)于或者說還原于水。這一論點與生物學上的生命始于海洋的觀點似乎不謀而合?,F(xiàn)代科學的研究結(jié)果也發(fā)現(xiàn),水占據(jù)人體重量的70-80%,地球表面70%也是被水占據(jù)。水作為世界構(gòu)成的基本要素,這在中西文化中是一致的。
二、作為崇拜對象
中西方文化中,水都是被廣泛地作為崇拜對象。在古代中國,人們不是簡單地把水看作世界的組成成分,更多的是看作神明進行供奉祭祀。時至今日,在很多地區(qū),尤其是沿海地帶都還有很多廟宇供奉著主管水的神靈,如道教的龍王、水官,民間傳說中的水神共工、媽祖、江神、河神、海神等。西方社會同樣對水有著特別的崇拜現(xiàn)象。古希臘神話、古羅馬神話傳說中都記載著波塞冬這一位重要的神,即海神、海王、?;?。他是克洛諾斯與瑞亞之子,宙斯之兄。他被稱為是大海的宙斯,其地位和力量之高,以致支配力遍及全宇宙,是僅次于天父宙斯的強大掌權(quán)者,是奧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除此之外,古希臘神話中也還有水澤仙女羅提斯(Lotis),水澤女神達佛涅(Daphne)的傳說故事,不過其影響力遠不如波塞冬之大。
三、作為純潔、新生的象征
水的清澈本性和洗滌功能為其賦予了純潔、新生的文化內(nèi)涵。在中國文化中,水常常被看作純潔的象征。中國俗語說“君子之交淡如水”,《道德經(jīng)》云“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在佛教中,法會開始前要用楊枝甘露水來灑凈來清凈壇場,主法和尚還要說水文,諷誦佛經(jīng)前常常先念楊枝凈水贊?!段饔斡洝分杏涊d,觀音菩薩播撒凈瓶中甘露圣水使得長生果樹起死回生。顯而易見水作為純潔、新生的象征在中國文化中是根深蒂固的。而在西方,水也具有類似的象征意味?;浇汤镏Z亞方舟的故事廣為人知。萬物之主上帝耶和華見到世間到處充滿邪惡、腐敗和墮落,計劃用洪水消滅惡人,于是降大雨四十晝夜,洪水淹沒了最高的山。這里水就被賦予了蕩滌所有邪惡的功能,達到凈化世界的目的。從這個角度看,水的象征意味在中西文化中也是具有一定的同共性的。
四、作為時間的象征
水在世界經(jīng)常是以流動的形式呈現(xiàn),或在江河湖海中流動翻滾,或通過蒸發(fā)凝結(jié)以雨雪形式輪回流轉(zhuǎn),這一特性又賦予了以水喻時的功能。在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的卷首《臨江仙》一開篇就寫道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將滾滾東流的長江比喻為歷史長河,感嘆歷史風云人物的浮生短暫 ?!墩撜Z·子罕》云“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 不舍晝夜”。面對著奔流不息、一去不復返的江水,孔夫子體悟到時間的流逝猶如這流水一般,感慨人類無法超越時間的規(guī)定性與自身有限性的痛苦與無奈。詩仙李白在《把酒問月》中也寫道“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西方社會中,水也有類似的喻時功能。英文中有這么一個習語:Its all water under the bridge. 字面含義是橋下面的都只是水,也就是說就像水一樣一去不復返了,整句話用于表達已成往事、往事云煙之意。水(water)在這也被賦予的象征時間的功能。美國著名小說家弗吉尼亞·伍爾夫在小說《海浪》的結(jié)尾處為讀者描寫了這樣一個場景:
“我想我已讓伯納特跨出了最后一大步:現(xiàn)在他將筆直地向前走,然后站在門口,看到的是海浪連天的最后一個畫面?!?/p>
伯納特在這個畫面里看到的就是生命在永恒地輪回。“這就是永恒的復興,不斷的潮起潮落,潮落潮升……”伍爾夫在這就用大海的潮起潮落來比喻人類社會生生不息、循環(huán)往復的發(fā)展軌跡,表現(xiàn)出她對人生的深刻反思及對歲月和生命流逝的達觀認識。由此可見在以水喻時這一點上,中西文化中也是共通的。
綜上所述,水作為一種全世界共有的文化意象,在中西文化中存在諸多同共之處,這也反映出多元文化之間既有差別,也有統(tǒng)一。
參考文獻:
[1]李德民,蘇燕.水意象文化系統(tǒng)的構(gòu)建[J].河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6).
[2]唐梅秀.從一滴水看世界——論中西文化中水意象的哲理審美意蘊[J].求索,2003(3)
[3]張法.《中西美學與文化精神》[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