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嘉德2014秋拍近現(xiàn)代版塊的主打之一,此次傅抱石一件作于1947年的作品《柳蔭仕女》以1,897.5萬元成交;北京保利則在秋拍中推出“紀念傅抱石誕辰一百一十周年專場”,匯集了28件傅氏不同時期、不同題材的精品,是保利拍賣歷史上傅氏作品拍賣規(guī)模最大、質(zhì)量最佳的一屆,其中領(lǐng)銜者《遵義頌》以2,000萬元起拍,3,000萬元落槌被場內(nèi)藏家競得。盡管如此,今年秋拍中傅抱石的拍賣結(jié)果卻與以往其個人拍賣紀錄中的高價相去甚遠。尤其是北京匡時2014秋拍中傅抱石的《韶山詩意》以3,500萬元起拍,叫至4,200萬元因未達到委托價遺憾流拍,讓傅抱石的市場佳績停留在“從前”。
傅抱石(1904-1965),原名長生、瑞麟,號抱石齋主人,生于江西南昌,祖籍江西新余。早年留學(xué)日本,回國后執(zhí)教于中央大學(xué)。1949年后曾任南京師范學(xué)院教授、江蘇國畫院院長等職。擅畫山水,中年創(chuàng)“抱石皴”,筆致放逸,氣勢豪放,尤擅作泉瀑雨霧之景;晚年多作大幅,氣魄雄健,具有強烈的時代感。人物畫多作仕女、高士,形象高古。著有《中國古代繪畫之研究》《中國繪畫變遷史綱》等。
在拍賣中 ,“咨詢價”或“估價待詢”是拍品估價的一種方式,主要針對的是較為珍貴的拍品而言。在傅抱石作品成交價的前十名中,有8件是“咨詢價”的估價方式,其市場價值一目了然。中國嘉德于2011年11月13日拍出的傅抱石《琵琶行詩意》,首次以8,280萬的高價,刷新了之前出現(xiàn)在香港佳士得2009年秋拍其《杜甫詩意圖》的6,028萬港元最高成交紀錄,而緊接其后的2011年11月17日,于北京翰海的慶云堂書畫拍賣專場中拍出的《毛主席詩意冊》以2.3億元成交,再次刷新了傅抱石書畫作品拍賣的最高成交紀錄,成為2011年秋拍首件過億的拍品。作為一位近現(xiàn)代當中難得的學(xué)者型畫家,其作品不僅僅是在同一季度的秋拍中連續(xù)兩次刷新了個人的最高成交紀錄,而且受他的影響,甚至使得整個新金陵畫派都成為市場追捧的熱點。
相較于齊白石、張大千、黃賓虹而言,傅抱石傳世作品的數(shù)量相對較少,但從成交額情況來看,卻毫不遜色于他人。從2000年開始,傅抱石的市場均價就已經(jīng)達到11.82萬元/平方尺,到2011年市場均價已達到293.05萬元/平方尺,近兩年受大環(huán)境影響價格有所回落,但傅抱石的作品從有成交紀錄至今,一直都是人們所追捧的熱點對象。
傅抱石
數(shù)據(jù)提供:藝術(shù)市場研究中心(AM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