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覓 錢銘怡
中國.北京大學心理學系(北京) 100871 △通訊作者 E-mail:qmy@pku.edu.cn
自我調節(jié)(self-regulation)是指個體為達成特定目標,有意識地、系統(tǒng)地引導自己的思維、情感和行為的一個過程[1]。自我調節(jié)學習是指個體使用元認知策略,并且自我激勵,行為上積極主動參與的學習方式[2]。Bandura 指出,自我調節(jié)學習需要個體選擇適當?shù)膶W習策略;評估自己的知識水平;在需要時進行自我修正,并且清楚策略使用的重要性[3]。自我調節(jié)的學生不止學習行為上表現(xiàn)得更積極主動,而且他們具有自我激勵的能力[4]。
效能感是研究者Bandura 提出的一個概念,它指個體對自己具有成功達成某任務能力的信念。Zimmerman 與同事在Bandura 工作的基礎上提出了自我調節(jié)學習效能感的概念,它是指個體對自己能主動使用學習策略、自我檢查、有需要時進行自我調整、抗拒誘惑、完成作業(yè)、參加課堂學習能力的信念[4]。Zimmerman 等人發(fā)現(xiàn),個體的自我調節(jié)學習效能感影響學業(yè)效能感,從而影響他們對自己目標的設立,以及期末成績。其他研究者也得出了類似的結果,自我調節(jié)能力影響學業(yè)成就[4-5],且自我調節(jié)學習效能感對于學業(yè)成就的預測作用是獨立于智力、人格特質和自尊[6]。
過往很多研究指出自我效能感與拖延之間呈負相關。當個體對自己完成某個特定類型任務的能力沒有信心,即個體在某些任務或某類任務上缺乏效能感時,他們實際上對該任務的投入也會較低,因而容易出現(xiàn)對這些任務的拖延。研究結果證明,當個體覺得自己越可能在某個任務上失敗時(對此任務的效能感低),對任務失敗的焦慮越高,個體更容易拖延[7-10]。自我調節(jié)學習效能感反映了個體對自己在學業(yè)任務上成功進行自我調節(jié)的信念,Klassen 等研究者自2008年起,考察了自我調節(jié)學習效能感對拖延的作用,結果發(fā)現(xiàn)比起學業(yè)效能感、一般自我效能感來說,自我調節(jié)學習效能感對拖延傾向更有預測力[11-13]。王覓等人使用團體咨詢的形式,干預大學生對其自我調節(jié)學習效能感,2 周后大學生報告的拖延行為和拖延對學業(yè)帶來的影響即有所下降[14]。從這些研究結果可以看出自我調節(jié)效能感對學生的學習存在積極的保護作用。
由于國內尚無測量自我調節(jié)學習效能感的工具,目前國內關于自我調節(jié)學習效能感的研究較少,本研究將在高中以及初中學生群體中對此量表進行修訂,考察量表信效度,為后續(xù)研究提供適當?shù)臏y量工具。
共739 名中學生參加了本研究,其中含初中生371人,男165人,女194人,12人性別資料缺失,年齡(12.39±0.67)歲。由于被試人數(shù)不足400人,無法對樣本進行分半,分別進行探索性和驗證性因素分析。本研究通過SPSS 隨機抽取208人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其中男94人,女106人,8人性別材料缺失,年齡(12.41±0.60)歲。另外取其中1 所中學的234 名初中生的數(shù)據(jù)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其中男96人,女126人,12人資料缺失,年齡(12.12±0.51)歲。
高中群體368人,男150人,女210人,8人性別資料缺失,年齡(15.98±0.97)歲。通過SPSS 隨機抽取215人,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男91人,女118人,6人性別信息缺失,年齡(16.19±1.04)歲。通過SPSS 另外隨機抽取215人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其中男84人,女125人,6人性別資料缺失,年齡(16.00±0.73)歲。
1.2.1 自我調節(jié)學習效能感量表(Self-efficacy for self- regulated learning,SESRLS) 由Zimmerman,Bandura 和Martinez-Pons 研發(fā)的,共11 個條目,測量個體對自己在學業(yè)任務上自我調節(jié)能力的信念。量表為李克特7 點量表(1 表示非常不好,7 表示非常好),得分越高代表個體的自我調節(jié)學習效能感越高[4]。
問卷條目由1 名英語水平良好的臨床心理研究生把英文問卷翻譯成中文,由另一名英語水平良好的臨床心理研究生進行回譯,兩版本無明顯差異。與專家討論各條目內容后,對第5 題:“去圖書館查閱作業(yè)所需要的資訊”進行補充,修改為:“上網(wǎng)或去圖書館查閱作業(yè)做需要的資訊”。
1.2.2 一般自我效能感(General Self- efficacy Scale,以下簡稱GSES)(Ralf Schwarze) 共10 個項目,涉及個體遇到挫折或困難時的自信心。比如“遇到困難時,我總是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GSES 采用李克特4 點量表形式,1~4 評分,中文修訂版具有較好的信度,其內部一致性信度為0.87[15]。
問卷于課堂發(fā)放,學生填寫后當場回收。學生填寫問卷后得到小禮物一份,最后將所得數(shù)據(jù)用SPSS 進行統(tǒng)計處理。
2.1.1 探索性因素分析 從高中群體中隨機抽取68%被試(215人數(shù)據(jù)),使用SPSS 13.0 軟件,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KMO =0.88,結果發(fā)現(xiàn)抽取一個因素最為合適,此因素能解釋43.80%的方差,11 條目載荷圖見表1,條目的載荷在0.48~0.81 之間。從初中群體中隨機抽取54%被試,得208人的數(shù)據(jù)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KMO =0.94,結果發(fā)現(xiàn),抽取一個因素最合適,此因素能解釋64.55%的方差。11 條目的載荷詳見表1。條目的載荷均在0.73 以上。
考察量表條目與量表得分的相關,結果見表2。在初中、高中群體中,條目與量表總得分的相關均在0.50 以上,在0.01 水平顯著。
表1 自我調節(jié)學習效能感量表探索性因素分析載荷
表2 各條目與量表得分相關(r)
2.1.2 驗證性因素分析 使用Amos 軟件分別對初中、高中數(shù)據(jù)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單因素模型無論在初中或高中,擬合都較好。高中組的RMSEA=0.070,符合低于0.80 的要求,χ2/df =2.05 <5,符合要求,另CFI =0.95,GFI =0.93,NFI=0.91,符合模型擬合標準要求高于0.90 的標準,而AFGI =0.90 也符合模型擬合要求高于0.80 的標準,顯示高中生中,單因素模型的自我調節(jié)學習效能感擬合較好,見表3。
初中組的RMSEA=0.068,符合低于0.80 的要求,χ2/df=2.07 <5,符合要求;另CFI =0.97,GFI =0.93,NFI=0.91,符合模型擬合標準要求高于0.90的標準,而AFGI =0.89 也符合模型擬合要求高于0.80 的標準,顯示初中生中,單因素模型的自我調節(jié)學習效能感擬合較好,見表3。
初中、高中的模型擬合結果都較好,表示自我調節(jié)學習效能感量表有較高的結構效度,模型擬合結果,見表3。表4列出高中、初中生群體中,自我調節(jié)學習效能感11 個條目驗證性因素上的載荷,各條目的載荷都在0.40 以上,顯示模型各條目在均有較大貢獻。
表3 自我調節(jié)學習效能感量表單因素模型擬合指標
表4 自我調節(jié)學習效能感驗證性因素分析條目載荷
使用SPSS 13.0 軟件分別對初中、高中的自我調節(jié)學習效能感量表進行內部一致性檢驗,結果初中自我調節(jié)學習效能感量表的α =0.93,高中的自我調節(jié)學習效能感量表的α =0.85,顯示自我調節(jié)學習效能感量表有高的內部一致性信度。
使用SPSS 13.0 軟件分別對初中、高中的自我調節(jié)學習效能感量表進行分半信度檢驗,結果初中自我調節(jié)學習效能感量表的分半信度0.94,高中自我調節(jié)學習效能感量表的分半信度為0.80,符合高于0.70 的標準,顯示自我調節(jié)學習效能感量表有高的分半信度。
一般自我效能感是考察個體對自己解決困難的效能感,是一個效能感的整體狀態(tài),而自我調節(jié)學習效能感是指個體對自己主動使用調節(jié)策略指導自己學習的效能感,把一般自我效能感作為自我調節(jié)學習效能感的效標,兩者應該存在低度相關。
使用Pearson 相關考察自我調節(jié)學習效能感與一般自我效能感的關系,高中生的自我調節(jié)學習效能感與一般自我效能感有低度相關(r =0.27,P <0.01),初中生的自我調節(jié)學習效能感與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中等程度相關(r=0.38,P <0.01)。
使用方便樣本,對37 個高中生的樣本進行重測,時間間隔為2 周,被試年齡(16.31±0.74)歲,男18人,女31人。結果11 條目的自我調節(jié)學習效能感2 周的重測信度為0.53,P <0.01。
初中、高中學生的自我調節(jié)學習效能感得分,見表5。
表5 自我調節(jié)學習效能感量表得分(±s)
表5 自我調節(jié)學習效能感量表得分(±s)
組別 初 中 高中總體5.78±1.16 4.49±1.10男5.54±1.17 4.30±1.14女6.04±1.04 4.61±1.07
Zimmerman,Bandura 和Martinez-Pons 以美國高中生為對象,編制自我調節(jié)學習效能感量表,他們測得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信度為0.87[4]。
本研究在中國高中以及初中生中修訂了自我調節(jié)學習效能感量表,問卷一共11 個條目。在與專家商討后,根據(jù)專家意見,把第五題“去圖書館查閱作業(yè)所需要的資訊”,補充修改為“上網(wǎng)或去圖書館查閱作業(yè)所需要的資訊”,以體現(xiàn)當今社會中,網(wǎng)絡在學生生活中的作用。
在初、高中群體中,對修改后11 條目分別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以及驗證性因素分析,各項指標都顯示單因素模型較合適,且單因素模型的擬合非常好。顯示自我調節(jié)學習效能感量表有很好的結構效度。
在高中群體中,自我調節(jié)學習效能感量表11 條目的內部一致性信度系數(shù)α =0.85,分半信度為0.80,初中群體中,自我調節(jié)學習效能感量表11 條目的內部一致性信度系數(shù)α =0.93,分半信度為0.94,顯示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信度讓人滿意。
本研究選擇一般自我效能感作為效標關聯(lián)效度指標,一般自我效能感是考察個體對自己解決困難能力的信念,是一個個體整體性的效能感,而自我調節(jié)學習效能感則特指在學業(yè)方面,個體對自己主動使用調節(jié)策略指導自己學習能力的信念。學習占初、高中學生生活的一大部分,對自己主動調節(jié)學習的效能感應該與他們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有所重疊,兩者應該存在低度相關。
結果顯示,高中、初中生的自我調節(jié)學習效能感與一般自我效能感均存在低度正相關(r =0.27,0.38;P <0.01)。
從本研究結果看,11 條目中,單因素的自我調節(jié)學習效能感量表在初、高中群體中均一致地用于令人滿意的信效度指標,因此認為自我調節(jié)學習效能感量表無需進行高中、初中版的區(qū)分。
使用方便樣本,在37 名高中生中進行自我調節(jié)學習效能感量表的重測信度。過去的研究中并沒有考察自我調節(jié)學習效能感量表的重測信度[4],本研究結果顯示,兩周的重測信度r =0.53,P <0.01,前后2 個時間點存在中度相關,這個相關系數(shù)偏低,可能與高中學習設置、研究者選取測量時間點有關。由于重測樣本中的高中生,每月需要進行統(tǒng)一的月考,而考試對于自我調節(jié)學習效能感勢必會有影響,本研究盡量避開了考試周,選取測量時間點分別為考試結束后1 周,以及下一次月考考試前兩周進行,但對此仍無法完全排除考試對于自我調節(jié)學習效能感的影響,但測量結果前后兩個時間點的自我調節(jié)學習效能感依然有中度相關,說明,若能排除考試的干擾,自我調節(jié)學習效能感量表的重測信度應該會更高。重測信度的結果顯示,自我調節(jié)學習效能感量表仍可能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在未來的使用中應對此引起注意。
[1]Bandura A.Social cognitive theory of self-regulation[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1991,50:248-287
[2]Zimmerman B J,Martinez- Pons M.Development of astructured interview for assessing studentuse of self- regulatedlearning strategies[J].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1986,23:614-628
[3]Bandura A.Perceived self- efficacy in cognitive development and functioning[J].Educational Psychologist,1993,28:117-148
[4]Zimmerman B J,Bandura A,Martinez-Pons M.Self-Motivation for Academic Attainment:The Role of Self-Efficacy Beliefs and Personal Goal Setting[J].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1992,29(3):663-676
[5]Klassen R M.Using predictions to learn about the self- efficacy of early adolescents with and without learning disabilities[J].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7,32:173-187
[6]Zuffianò A,Alessandri G,Gerbino M,et al.Academic achievement:The unique contribution of self- efficacy beliefs in self- regulated learning beyond intelligence,personality traits,and self-esteem[J].Learning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13,23:158-162
[7]Clark J L,Hill O W.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among african-american college students[J].Psychological Reports,1994,75:931-936
[8]Lay C H.Trait procrastination and affective experiences:Describing past study behavior and its relation to agitation and dejection[J].Motivation and Emotion,1994,18:269 -284
[9]Schouwenburg H C.Procrastinators and fear of failure:An exploration of reasons for procrastination[J].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1992,6:225-236
[10]Walsh J J,Ugumba-Agwunobi G.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statistics anxiety:The roles of perfectionism,procrastination and traitanxiety[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2,33:239 -251
[11]Klassen R M,Krawchuk L L,Rajani S.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of undergraduates:Low self-efficacy to self-regulate predicts higher levels of procrastination[J].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8,33(4):915-931
[12]Klassen R M,Ang R P,Chong W H,et al.A cross‐cultural study of adolescent procrastination[J].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 cence,2009,19(4):799-811
[13]Tan C X,Ang R P,Klassen R M,et al.Correlates of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and students'grade goals[J].Current Psychology,2008,27(2):135-144
[14]王覓,錢銘怡,王文余,等.以提升自我調節(jié)學習效能感為主的團體干預對學業(yè)拖延狀況的改善[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11,25(12):921-926
[15]王才康,胡中鋒,劉勇.一般自我效能感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應用心理學,2001,7(1):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