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浩,段莉,馬瑞娟
(中北大學(xué)人文社會科學(xué)學(xué)院,山西太原030051)
《阿甘正傳》蘊含的價值觀及精神依托
姜浩,段莉,馬瑞娟
(中北大學(xué)人文社會科學(xué)學(xué)院,山西太原030051)
《阿甘正傳》作為一部經(jīng)典影片,通過對主人公阿甘的刻畫,反映出美國社會所推崇的價值觀及美國民眾的精神依托。美國社會的價值觀通過阿甘的人生經(jīng)歷得到了完美展現(xiàn):首先,阿甘出身平凡,卻不斷創(chuàng)造“非凡”,這是美國民眾所尊重和向往的平民英雄事跡;其次,美國民眾崇拜個人英雄主義,同時重視獨立、創(chuàng)造等價值取向;另外,美國民眾的精神依托主要來自宗教信仰,但家庭背景對人生的影響更為重要,家庭才是最重要的精神依托。
不凡;平凡;獨立;創(chuàng)造;精神依托
《阿甘正傳》(Forrest Gump)是一部由同名小說改編的經(jīng)典電影,它不僅深受美國民眾喜愛,而且得到東方人士的認可和贊許,阿甘精神更成為了美國民眾的追求目標(biāo)。影片中所傳遞的文化信息,尤其是平民英雄形象、獨立、創(chuàng)造等價值取向及民眾的精神世界,使我們深刻感受到美國社會的價值觀,意識到中西方意識形態(tài)的巨大差異。
《阿甘正傳》以主人公阿甘為主線,從童年的跛足少年到功成名就,阿甘的人生經(jīng)歷貫穿了十九世紀(jì)五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美國歷史上極為重要的若干事件。[1]影片反映了諸如種族歧視、單親家庭、嬉皮士現(xiàn)象等一系列美國社會問題,這使人們對傳統(tǒng)價值觀和美好生活充滿渴望。阿甘在這樣的社會環(huán)境下,以自己的純真、執(zhí)著不斷創(chuàng)造出一項項令人矚目的奇跡,阿甘精神感動著每一位美國民眾。眾多學(xué)者及電影愛好者對阿甘精神及其歷史文化淵源曾做過大量的細致分析,因此,本文僅探討影片如何詮釋美國社會的價值觀和民眾的精神依托。
(一)“平凡”中卻又充滿“不凡”
阿甘是一個傳奇人物,卻又是無比的平凡,平凡的人生處處透露著不凡。不凡出于平凡,這是典型的平民英雄形象,因此,他成為每一個美國人心中的英雄。阿甘的平凡首先體現(xiàn)在其家庭生活背景。他的母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美國婦女,母子倆相依為命,過著普通人的生活。而低智商、腿腳殘疾卻為阿甘的人生劃上了最初的不凡。母親教導(dǎo)和鼓勵阿甘以一顆平常心看待一切,他不為身體缺陷感到自卑、墮落,反而以積極的心態(tài)很好地融入社會,甚至不斷超越自己,創(chuàng)造出一項項奇跡。[2]擺脫枷鎖,向前急奔——這是阿甘帶給大家最大的震撼。腿腳在束縛下,阿甘只能步履艱辛地前行,一旦沖破障礙便可一飛沖天,成為眾人仰慕的英雄。[3,4]阿甘做到了這一點,其飛一般的奔跑速度令眾人矚目,這樣的光輝掩蓋了低智商的不足,他因此步入了大學(xué)校園,成為了媽媽的驕傲。平凡的阿甘在青少年時有了不凡的經(jīng)歷。
與其他平凡的美國青年一樣,阿甘在畢業(yè)后開始其職業(yè)生涯。他曾是一名普通軍人、乒乓球選手,退伍后成為一位捕蝦者,最后又成為義務(wù)草坪清理員。阿甘的每一份工作都無比平凡,卻在每一段人生經(jīng)歷中屢屢創(chuàng)造出非凡事跡。作為普通士兵,他心思淳樸,對黑人士兵毫無種族偏見。在戰(zhàn)斗中,他無畏生死,冒著炮火屢次救出受重傷的戰(zhàn)友。一個默默無聞的士兵的英勇事跡遠遠超越了軍官,成為了戰(zhàn)斗英雄,平凡的阿甘再次創(chuàng)造奇跡。在持續(xù)三年之久的奔跑途中,阿甘仍然是一名平凡的美國人,但他堅持不懈,跑遍美國,又一次創(chuàng)造非凡。
阿甘之所以成為每一個美國人心中的英雄,不僅因他能夠?qū)覄?chuàng)奇跡,更在于他能夠不斷突破自我,不斷地在平凡的人生旅途上創(chuàng)造非凡。出身普通家庭對于阿甘似乎是福音,這樣他才能過平凡人的生活,和美國民眾融合。阿甘的身邊永遠有人相伴,從少年時的珍妮,到黑人士兵布巴、丹中尉,再到那些奔跑的無數(shù)追隨者,他們無一不是普通的美國民眾。他們中的每個人都緊緊圍繞在阿甘身旁,被他創(chuàng)造的非凡事跡所感染。非凡源自平凡,真正受全民愛戴的英雄必然來自平凡群眾。英雄并非是與生俱來的,而是經(jīng)歷過無數(shù)坎坷,付出無限努力而成就的。阿甘是人們敬仰的英雄,他為廣大民眾樹立了光輝榜樣,他的人生經(jīng)歷鼓舞大家不畏逆境、敢于向前,向著既定目標(biāo)不斷奮進。奔跑不僅僅是一種身體行為,更是一種對待人生的態(tài)度。[5]人生的旅程就應(yīng)當(dāng)勇往直前,不斷超越。要始終如一地保持積極樂觀的向上精神,永不退縮,永不言棄,只要堅持必定成功。[6]美國民眾愛戴阿甘這樣的英雄,因為阿甘給予了他們希望,每一個平凡的美國人都可能依靠自己的努力而取得成功,甚至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奇跡。[7]
(二)個人英雄主義與獨立、創(chuàng)造價值觀的展現(xiàn)
《阿甘正傳》對主要人物阿甘的刻畫極為細膩,其英雄形象深入人心。美國社會對于阿甘的個人英雄主義極為推崇,“獨立、創(chuàng)造”是整個美國社會價值觀的精髓,阿甘把這種價值觀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阿甘的每一項創(chuàng)舉、每一個奇跡都是在他個人努力下完成的,他最初的奔跑雖然是在其他孩子追打逼迫下進行的,但仍是在沒有任何人幫助下獨立完成的。在橄欖球賽場上,阿甘是最耀眼的明星,他幾乎一個人對抗整支球隊卻能輕易取勝。之后環(huán)繞美國的長途奔跑完全靠自己的能力獨領(lǐng)天下。在越南戰(zhàn)爭中,他獨自一人反復(fù)奔跑在戰(zhàn)場上,挽救了戰(zhàn)友們的生命。正是那一刻,阿甘的個人英雄主義被渲染到了高潮,他僅僅憑借一己之力便可以挽救整個團隊,令人十分震撼。
個人英雄主義是美國社會價值觀的一種體現(xiàn),這與社會主義國民的意識形態(tài)有著一定的差異。社會主義崇尚集體主義,堅信個人只有融入集體才能發(fā)揮出更大的能量。在我國,一些家喻戶曉的歌謠中宣唱著諸如“一根筷子輕輕被折斷,一把筷子牢牢抱成團”之類的團結(jié)精神。我們崇拜英雄,但更推崇那些舍己為人,為集體利益、為廣大民眾奉獻的英雄。雷鋒同志是一位受人愛戴的英雄,他無私奉獻、時刻為他人著想的精神值得尊重,因此他永遠活在我們心中。董純?nèi)鸶菫榱藝?、為了人民而舍棄生命,成為了大家歌頌的?zhàn)斗英雄。美國社會注重自我價值,個人的發(fā)展和取得的成就乃是個人奮斗的結(jié)果,這與他人無關(guān),更談不上集體利益。[8]“獨立”是整個美國社會最為重要的價值取向,這一點很好地展現(xiàn)在美國民眾的生活方式上。比如,孩子在上大學(xué)之后開始獨立生活,靠打零工支付學(xué)費、賺取生活費;工作之后遠離父母,開始了完全屬于自己的生活;結(jié)婚生子之后“獨立自主”,一方面要工作,一方面要照顧孩子。在美國很少聽說有祖父母照看孫子、孫女的情況,因為他們?nèi)杂凶约旱纳?,每一個個體都是獨立的,要獨立地承擔(dān)各自的任務(wù)。這與我們國家普遍存在的爺爺奶奶照看孫子這一現(xiàn)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正是中西方價值觀差異的具體體現(xiàn)。在影片中,阿甘進入大學(xué)后就開始了自己的生活,偶爾回家看望媽媽。珍妮則徹底遠離她的父親,甚至對少時的住宅充滿怨恨,這與她的家庭不無關(guān)系。在布巴家里,一名婦女照看著數(shù)名孩子,沒有老年人的幫助。而丹中尉則始終孑然一身,影片自始至終沒有出現(xiàn)其父母的身影。
創(chuàng)造性是美國社會另一個極為重要的價值觀。在影片中,主人公阿甘雖然智力低下、心思淳樸,但他仍具有超人的創(chuàng)造力。比如,在少年時代,阿甘對旅行途中暫時居住在家中的音樂愛好者產(chǎn)生了興趣,在對方彈奏吉他時,他創(chuàng)造性地伴著音樂移動腳步。手拿掃帚舞動的步法竟與當(dāng)晚電視上風(fēng)靡一時貓王的舞步一般無二,小小的阿甘竟已經(jīng)擁有這樣的天賦。阿甘在自身創(chuàng)造奇跡的同時,還能夠帶給他人創(chuàng)作靈感。在環(huán)繞美國的長途奔跑過程中,他無意間的話語和動作總是給予追隨者靈感,啟發(fā)他們創(chuàng)造出風(fēng)格獨特的產(chǎn)品,取得輝煌的人生成就。比如,路上的一堆狗屎本是件令人掃興的事情,可阿甘的一句“It happens,sometimes.”卻為求助者打開了靈感之門,最終因其產(chǎn)品口號“Shit happens”積累了巨大財富。與此類似,阿甘隨意地用追隨者遞來的T恤擦掉滿臉的泥水,粘在T恤上的泥臉圖形成為幾年后非常流行的T恤圖案。創(chuàng)造力是一個民族取得巨大進步的動力源泉,美國社會重視創(chuàng)造,這也是它成為強大國家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宗教信仰
《阿甘正傳》較為細致地勾畫出十九世紀(jì)六十至八十年代的美國社會問題,如種族歧視、墮落的家庭價值觀、嬉皮士現(xiàn)象等,也折射出美國民眾的精神世界和信仰追求。
美國是一個宗教國家,超過90%的美國人擁有宗教信仰,絕大多數(shù)人都信奉上帝。[9]影片中多處涉及到民眾的宗教信仰,通過主人公阿甘以及珍妮、丹中尉的命運又折射出人們對于上帝的懷疑態(tài)度,這種矛盾是影片反映的深刻問題。
首先,看一看影片中涉及宗教信仰的部分。阿甘的好友珍妮是虔誠的上帝信奉者,當(dāng)她被酗酒的父親追趕,躲在玉米地里感到無助時,她領(lǐng)著阿甘默默地祈禱,期望上帝將她變成一只小鳥振翅高飛、遠離這里。媽媽對阿甘的影響是巨大的,媽媽的話幾乎都成為阿甘的座右銘。媽媽常說“上帝是神秘的”,因此,小小的阿甘在潛意識里就堅信上帝的存在,并對他充滿崇敬。阿甘以乒乓球選手的身份成為第一批訪問中國大陸的美國人,他深刻體會到了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異。正如他在電視訪談節(jié)目上所說,“中國人幾乎什么都沒有,他們從不去教堂?!卑⒏实脑捲谥袊寺爜砗敛粸槠?,因為在我國只有很少數(shù)人擁有宗教信仰,且以佛教、道教為主,多數(shù)中國人毫無宗教觀念,所以根本談不上去教堂。在美國,宗教信仰是美國民眾的精神寄托,宗教活動成為他們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每逢周日他們都會在教堂虔誠地向上帝祈禱,甚至在平時的飲食起居中都存在簡單的宗教活動,比如用餐前都要閉上眼睛默默向上帝祈禱。
影片的這些細節(jié)反映出中西方精神寄托的不同,讓觀眾感受到美國社會對于宗教信仰的堅定態(tài)度。此外,還可以看到相反的一面。例如,當(dāng)?shù)ぶ形疽螂p腿殘疾過著頹廢生活時,他對阿甘說,“如果上帝傾聽我的話語,我便可與他在天堂同行,這全是狗屁!”此時的丹中尉自暴自棄,已經(jīng)完全不相信上帝了。再如,當(dāng)珍妮作為舞吧歌女被阿甘解救時說,“記得我們小時候的祈禱嗎?我祈禱成為小鳥遠飛。你相信我能飛下這座橋嗎?”此時的珍妮處于困境之中,對上帝不再抱有期望。可見,純粹地信奉上帝并不能擺脫困境、實現(xiàn)夢想,上帝并不會解救每一位虔誠的信徒,夢想的實現(xiàn)還需要自己奮斗。
(二)家庭
其實,影響阿甘、珍妮、丹中尉以及布巴最大的是他們的家庭。阿甘和珍妮都是單親家庭的孩子,但阿甘媽媽對阿甘的教育和付出使低智商的阿甘一步步走向輝煌;而不幸的珍妮只有一個酗酒成性的父親,他沒有給予珍妮任何幫助,反而是暴力侵害。家庭背景的不同使他們的人生經(jīng)歷出現(xiàn)驚人的差異,最終使他們成為強烈的正反對照。阿甘時刻把媽媽的話語掛在嘴邊,媽媽的話對阿甘來說就是真理,沒有媽媽的鼓勵和教育阿甘不可能擁有如此輝煌成就。丹中尉是軍人世家,其家族使命——戰(zhàn)死疆場是他的人生追求;布巴的夢想就是捕蝦,擁有自己的捕蝦船。丹中尉和布巴都未能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但阿甘卻因一句承諾幫助布巴實現(xiàn)捕蝦夢想,又幫助丹中尉振作起來,重新面對人生,并對生活充滿希望。
每一位主人公都因受家庭背景的影響擁有各自的人生。家庭的影響,無論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都對他們的人生起著決定作用。因此,家庭是孩子精神世界的最重要依托,孩子的成長完全依賴其家庭背景。影片事實上在呼吁美國民眾要建立良好的家庭,塑造正常的家庭秩序,營造健康的家庭氛圍。
《阿甘正傳》成功地塑造了平民英雄阿甘,引起了美國民眾的共鳴,甚至使他們看到了希望?!安环病钡氖论E來源于平凡的生活經(jīng)歷,這正是美國民眾所尊重和向往的英雄事跡。在人生的旅程上,要敢于“奔跑”,擺脫束縛,堅持不懈,平凡的個人也終究會創(chuàng)造輝煌!阿甘的人生經(jīng)歷很好地展現(xiàn)了個人英雄主義、獨立、創(chuàng)造等價值觀,這是美國社會一向重視并因此而取得巨大進步的動力源泉。在精神世界里,上帝是萬能的,因此,信奉上帝是美國社會最重要的精神寄托。當(dāng)人們感到無助時,他們只有祈求上帝,上帝是唯一的精神依靠,宗教信仰成為美國民眾不可替代的精神追求。但家庭觀念對于人生的影響更為重要,阿甘的成功離不開媽媽的教育和付出,而珍妮、丹中尉等主人公的人生經(jīng)歷同樣是受家庭影響的必然結(jié)果。
[1]劉暉.當(dāng)代美國歷史和文化的縮影——解讀《阿甘正傳》[J].高等函授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06,19(4):33-36.
[2]程谷雨.《阿甘正傳》與美國文化的重新解讀[J].電影文學(xué),2014(11):117-118.
[3]王麗.《阿甘正傳》:奔跑中續(xù)寫“美國夢”[J].電影文學(xué),2013(15):125-126.
[4]董力燕.《阿甘正傳》對當(dāng)代大學(xué)生的人生啟迪[J].芒種,2012(10):223-224.
[5]王霞.重談經(jīng)典《阿甘正傳》[J].長城,2012(2):185-186.
[6]梁旭紅.《阿甘正傳》中美國精神和社會問題解讀[J].電影文學(xué),2011(23):98-99.
[7]朱漱珍.電影《阿甘正傳》與美國文化[J].唐都學(xué)刊,2007(5):41-44.
[8]樊慧.從《阿甘正傳》透視美國傳統(tǒng)文化價值觀念[J].黑龍江生態(tài)工程職業(yè)學(xué)院學(xué)報,2014(3):139-140.
[9]王敏.從電影《阿甘正傳》的臺詞中解讀美國文化[J].文教資料,2009(30):75-77.
(編輯:武云俠)
The Value and Spiritual Reliance of American Society Conveyed by Forrest Gump
JIANG Hao,DUAN Li,MA Rui-juan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Taiyuan Shanxi 030051,China)
Forrest Gump,as a classic movie,vividly portrays the main character,F(xiàn)orrest Gump,which reflects the value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and American people's spiritual reliance.The value of American society is perfectly unfolded by Forrest's experience in the following ways.First,extraordinary deeds derive from his ordinary life experience,which is respected and longed for by average Americans.Second,American people worship individualistic heroism,highlight independence and creativity.In addition,religious belief is one important part of their spiritual pursuit,but family background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their spiritual world,and constitute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their spiritual reliance.
Extraordinary deeds;Ordinary life;Independence;Creativity;Spiritual reliance
J905
:A
:1671-816X(2015)03-0316-04
2014-12-04
姜浩(1975-),男(漢),山西太原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英語語言文學(xué)、英語教學(xué)方面的研究。
山西省教育科學(xué)“十二五”規(guī)劃2013年度規(guī)劃課題(GH-13057);中北大學(xué)2013年教改項目(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