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積極心理學視野下高職貧困生主觀幸福感的培養(yǎng)

      2015-03-29 10:06:18陳玨
      關鍵詞:主觀幸福感積極心理學貧困生

      積極心理學視野下高職貧困生主觀幸福感的培養(yǎng)

      陳 玨

      (杭州科技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浙江 杭州 311402)

      摘要:主觀幸福感是反映個體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心理指標。有研究表明,高職院校貧困生的幸福感明顯低于非貧困生。因此,高校管理工作者不僅要幫助貧困生擺脫經(jīng)濟困境,還要在工作中幫助他們保持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提高貧困生主觀層面上的幸福?;诖?,從積極心理學的角度去探討如何培養(yǎng)高職貧困生的主觀幸福感。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主觀幸福感;高職;貧困生

      doi:10.3969/j.issn.1674-6341.2015.05.036

      中圖分類號:G416文獻標志碼:A

      收稿日期:2015-08-10

      作者簡介:陳玨(1987—),女,浙江寧波人,碩士研究生,助教。

      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發(fā)展與教育心理學。

      1積極心理學與主觀幸福感的概念與意義

      2000年,積極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一詞在一篇名為《積極心理學導論》的文章中被正式提出[1],倡導者即為著名心理學家塞里格曼(Seligman)和契克森米哈(Csikszentmihalyi)。他們認為,當代的心理學應該要著力去關注研究人的潛力和美德等積極的品質(zhì),而非一直強調(diào)研究消極的心理。這一理論在當時的西方心理學界引起了大家不小的關注。

      20世紀60年代,塞里格曼在一項研究中發(fā)現(xiàn),人類會對周圍環(huán)境的“習得性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繼而產(chǎn)生抑郁[2]。不僅如此,人的樂觀也可以通過后天的學習而獲得。如果人能習得保持樂觀的態(tài)度,就可以有助于個體的心理健康。因此,塞里格曼倡導人類要以積極的視角去研究心理學,從而幫助人們更加快樂、健康地享受生活。

      這時,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簡稱SWB)作為積極心理學研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受到了許多研究者的關注。主觀幸福感是指個體依據(jù)自定的標準對其生活質(zhì)量所做的情感性和認知性的整體評價,它是衡量個人和社會生活質(zhì)量的一種重要的綜合性心理指標,是反映某一社會中個體生活質(zhì)量的重要心理學參數(shù)[3]。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高校教育質(zhì)量優(yōu)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卻仍不夠成熟,尤其是高校中的一群特殊群體——貧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更是成為社會的焦點。目前已有的相關研究表明,貧困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主觀幸福感等明顯低于非貧困生,如何提升貧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優(yōu)化他們的心理素質(zhì),采取相應措施幫助他們解決學習、生活、就業(yè)等方面的問題,提高他們的主觀幸福感水平,使這一特殊群體能與家庭、學校、社會和諧相處是我們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2高職貧困生主觀幸福感缺失的原因

      2.1遺傳

      有研究發(fā)現(xiàn),1歲左右嬰兒的積極情感具有遺傳特性[4]。特勒根(Tellegen)等人的雙生子研究中同樣發(fā)現(xiàn),與在同一個家庭環(huán)境中撫養(yǎng)長大的異卵雙生子相比,在不同家庭環(huán)境中撫養(yǎng)長大的同卵雙生子的主觀幸福感的水平更為接近[5]??梢姡饔^幸福感與遺傳有著一定聯(lián)系。

      2.2環(huán)境

      雖然遺傳與主觀幸福感相關,但在人的發(fā)展過程中,環(huán)境因素對個人的主觀幸福感,尤其是對貧困生主觀幸福感的影響更加至關重要。

      (1)家庭。家庭是成長的搖籃,家庭各方面的因素,如成長背景、家庭氛圍、經(jīng)濟收入水平、發(fā)生的重大生活事件等都會對學生的心理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由于大多數(shù)的貧困生是來自偏遠的農(nóng)村地區(qū),家庭收入相對較低;部分學生又可能遇到重大事件導致生活突變,使得身心受到傷害,容易生活在自卑、自閉的消極情緒中;再加上有些學生或許來自單親家庭,甚至是孤兒,失去家庭的溫暖,缺少親人的關愛,容易使他們長期處于巨大的壓力中,引發(fā)較強的自卑、敏感、焦慮等負面情感,主觀幸福感極低。

      (2)人際關系與社會支持。社會支持是人與人之間的親密聯(lián)系。有研究者認為貧困生的人際關系與社會支持與其主觀幸福感有高度的正相關,人際關系、社會支持較好的貧困生,其主觀幸福感較高[6],反之則較低。而貧困生由于自卑,不愿意讓別人知道自己的困境,也時常拒絕身邊老師和同學善意的幫助,認為別人是在可憐自己,施舍自己,因此不愿積極主動與他人交往;還有的貧困生由于需要經(jīng)常為自己的生活和學習奔波,缺乏經(jīng)濟實力來擴大自己的交際圈,使其在人際關系上只會惡性循環(huán),最終趨于封閉。由于長期得不到親密的人際交往與社會支持,使得貧困生的主觀幸福感令人擔憂。

      2.3人格

      人格是影響主觀幸福感的穩(wěn)定因素[7]。高職貧困生由于家庭經(jīng)濟的壓力,往往存在人格問題,容易產(chǎn)生自卑、悲觀的心理。此外,他們內(nèi)向敏感,往往會因為同學的一句玩笑話而錯誤地認為是在嘲笑自己,形成認知偏差;他們還會時常抱怨命運,疏遠同學,甚至因為其較高的自尊而拒絕接受老師、同學的幫助,從而造成惡性循環(huán)。長此以往,不僅使自己情緒低落,意志消沉,還影響了學業(yè)、就業(yè)等一系列問題,造成主觀幸福感的缺失。

      3積極心理學視野下高職貧困生主觀幸福感的培養(yǎng)

      盡管各方組織尤其是政府和學校已經(jīng)采取了多種資助方式,如獎、助、貸、減、免等來幫助貧困生解決經(jīng)濟上的困難,幫助其順利完成學業(yè),但卻往往忽視他們心理上的需求,特別是其主觀幸福感以及衍生出的各種心理問題。

      塞里格曼認為,人的樂觀可以通過后天的學習而獲得。因此,要徹底地幫助這群特殊人群,除了在經(jīng)濟上給予援助外,更要從積極心理學的角度出發(fā),崇尚塞里格曼教授的鼓勵研究人的潛力和美德等積極品質(zhì)的主張,通過不斷進行樂觀學習,切實提高他們對生活滿意情況,鼓勵增加積極情感,擺脫自己長期的消極情感,保持樂觀向上的態(tài)度,從而提高貧困生的主觀幸福感,改善心理健康水平。而這需要整個社會、學校、家庭以及貧困生個人的共同努力去實現(xiàn)。

      人的樂觀可以通過后天的學習而獲得。如果人能習得保持樂觀的態(tài)度,就可以有助于個體的心理健康。因此,塞里格曼倡導人類要從積極的視角去研究心理學,從而幫助人們更加快樂、健康地享受生活。

      3.1充分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環(huán)境

      當前社會上一些不良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消極價值觀導致了校園文化的亞健康。在這種情況下,學校應強調(diào)樹立積極的價值觀,鼓勵貧困生放下負擔,微笑挺胸,勇敢走出自己的小圈子,掌握有效的交往技巧和積極的傾訴方式,主動與人交往從而擴大自己的人際交往。學校還可以通過多種社團,將貧困生組織起來互相扶持,在充滿愛的環(huán)境下幸福成長。

      3.2開展幸福教育,健全積極人格

      學校應定期開展一些有針對性的輔導,從積極心理學的角度對貧困生的心理發(fā)展給予具體有效的指導。如積極心理學的團體輔導、學會樂觀的主題班會課、主觀幸福感自我提升系列講座等,幫助貧困生擺脫自卑與自閉,健全他們積極的人格,樹立樂觀開朗的態(tài)度,從而提升自己的主觀幸福感水平。

      3.3提倡感恩教育,發(fā)掘積極品質(zhì)

      積極推進對貧困生的感恩教育,通過開展活動,讓貧困生積極參與公益事業(yè)與愛心關懷活動,去幫助其他更需要幫助的困難群體。在這一助人事業(yè)中,貧困生通過自己伸手去幫助其他比自己更需要幫助的人,挖掘出自己身上的潛力和美德,從而獲得自我實現(xiàn)與價值體現(xiàn),進一步提升主觀幸福感。

      3.4樹立典型楷模,后天勵志學習

      通過樹立優(yōu)秀貧困生榜樣、評選優(yōu)秀勵志典型人物等方法,引導和鼓勵貧困生向楷模學習,并將這一積極的心態(tài)投入到自己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中去,從而鞏固主觀幸福感的培養(yǎng)。

      與此同時,在經(jīng)濟資助方面,學??梢栽诂F(xiàn)有的資助政策基礎上,結(jié)合自身實際情況,增加更多人性化和多元化的資助方式,完善學校的資助體系。而在心理健康工作方面,高校迫切需要針對貧困生的心理特點,遵循貧困生心理活動的發(fā)展規(guī)律,建立更為詳細的貧困生心理健康檔案。通過對貧困生定期進行有效的心理排查及個別訪談,對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重點歸類分析,從根源上找到他們心理問題的原因。一旦發(fā)現(xiàn)有心理危機的貧困生要做到及時疏導,幫助他們消除心理障礙,做好貧困生經(jīng)濟與心理解困的基礎。

      4結(jié)語

      綜上所述,高校管理工作者不僅在經(jīng)濟方面對貧困生要給予必要的幫助,更要注重心靈的灌溉。在塞里格曼倡導的積極心理學的視野下,通過設置一系列活動激發(fā)他們自身心理潛能,培養(yǎng)他們完善自己健康的人格、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學會珍惜自己的人生,學會體驗生活、感受幸福并大膽地去追求自己的幸福,促進心理自我和諧[8]。高職貧困生的解困工作,是一項艱巨的長期的任務。這不僅關系到學校的穩(wěn)定和教育質(zhì)量,同時關系到社會穩(wěn)定與和諧,也體現(xiàn)了教育的公平性,我們只有努力將經(jīng)濟解困和精神解困相結(jié)合,才能切實解決貧困生的問題,才能真正為社會培養(yǎng)棟梁,促進整個社會和諧、持續(xù)地發(fā)展。

      參考文獻:

      [1]Seligman, E. P. & Mihaly Csikszentmihalyi. Positive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55(1):5—14.

      [2]Seligman, E. P. Positive Psychology, Positive Prevention, and Positive Therapy. In C.R. Snyder, and Shane J. Lopez.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M].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3]張玲.貧困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6.

      [4]Diener E. Subjective well Being and Personality. In: HersenM,VanHetaled. Advanced Personality. The P1en um Series in Soeial/Clinical Psychology[M].NewYork: Plent um Press,1998.

      [5]Tellegen A, Lykken DT, Bouchand TJ, et al. Personality similarity in twin eared apart and together[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8.

      [6]劉佳.論思政教育視域下高校貧困生主觀幸福感的缺失與提升[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10.

      [7]黃藍,朱倩聽.近年來西方主觀幸福感研究述評[J].大眾科學·科學研究與實踐,2007,(10):2—3.

      [8]蔣常香.高職貧困生的主觀幸福感狀況研究[J].百家論苑,2011,(21):41—43.

      責任編輯:富春凱

      猜你喜歡
      主觀幸福感積極心理學貧困生
      民辦高校大學生主觀幸福感與心理控制源相關研究
      山東青年(2016年9期)2016-12-08 16:24:17
      檔案工作者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西藏高校大學生自我概念與主觀幸福感的特點
      科教導刊(2016年25期)2016-11-15 18:49:25
      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研究
      考試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2:15:54
      淺析積極心理學在大學生活中的運用
      戲劇之家(2016年20期)2016-11-09 23:27:07
      職校生積極心理導向的體驗式活動班會創(chuàng)設研究
      職業(yè)(2016年10期)2016-10-20 21:40:38
      積極心理學在大學生成長輔導中的應用
      “貧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中國火炬(2014年9期)2014-07-25 10:23:07
      十年籌資千萬元 資助八千貧困生
      中國火炬(2012年5期)2012-07-25 10:44:08
      結(jié)對"百千萬"情暖貧困生
      中國火炬(2012年10期)2012-07-25 10:10:40
      巩留县| 凤冈县| 石林| 麦盖提县| 屏东县| 兴安盟| 桦甸市| 杭锦旗| 松潘县| 班戈县| 罗江县| 祁东县| 兴宁市| 民县| 辽阳县| 宁陕县| 阿拉善盟| 昌图县| 昌宁县| 娱乐| 建水县| 张家界市| 社会| 湄潭县| 拉孜县| 将乐县| 柏乡县| 辰溪县| 呼和浩特市| 洪雅县| 梁山县| 西林县| 开江县| 西宁市| 阳泉市| 乌兰察布市| 广元市| 都兰县| 迁安市| 孟津县| 天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