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慶華
隨著體育的發(fā)展和人們對體育認識的提高,“快樂體育”和“終身體育”成為現(xiàn)代人追求的目標。社會各階層對體育的重視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因此,基層體育活動開展的轟轟烈烈,特別是中老年人對體育鍛煉更是“情有獨鐘”。然而,作為祖國未來希望的青少年卻對體育的認知者甚少,一味地在數(shù)理化的題海中掙扎,在語英政史的堡壘中喘息,卻不知道體育鍛煉能夠幫助他們提高學習效率。所以,如何讓學生改變觀念,達到素質教育的要求,建立良好的體育鍛煉理念,值得我們每位體育教師深思。我認為,應從上好每一堂體育課開始逐步實現(xiàn)“終身體育”的構想。那么怎樣上好一堂體育課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一、打破常規(guī)教學,樹立新的教學理念
為什么青少年不在青春之期保護青春,卻在古稀之年才追尋失去的年華呢?我認為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設置的那種古典式的體育課,學校給了體育教師一份年度計劃表,體育教師只好如法炮制一份課時計劃表,這樣體育在學生的頭腦中印下了一個準備部分、一個基本部分、一個結束部分,這種三段式的教學給學生的體育鍛煉背上了沉重的枷鎖。對于學生來說,他們的性格決定了他們好玩和對任何新生事物的好奇性,不喜歡墨守成規(guī)。面對教師一套馴獸式的程序,不會給學生輕松、快樂,這樣一來,不但使學生厭倦上體育課,而且會使學生們反感體育鍛煉。怎樣才能改變這種惡性循環(huán)呢?我認為最關鍵的是第一堂體育課留給學生的印象,一堂好的體育課會使學生從快樂中體味到上體育課的樂趣,從而樹立積極鍛煉身體的信念。
二、因人而異,注重學生個性發(fā)展
首先,要根據學生的愛好進行分組。把全班分成若干個興趣小組進行不同項目的練習。按興趣上課,使學生的特長從小就有所發(fā)展,體育教師針對個人的特長集中、系統(tǒng)、全面的訓練培養(yǎng)體育骨干。其次,按性別分組。針對性別的差異,選擇不同的授課內容。再次,要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幫助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練習的項目,并鼓勵他們鍥而不舍地堅持鍛煉,樹立“終身體育”的信念。最后,一定要對班級中有“病變”的學生了如指掌,根據他們的病情幫助其制定科學合理的運動處方。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鍛煉,防止盲目的鍛煉或不去鍛煉進而使病情加重。力爭不讓一名學生掉隊。
三、科學鍛煉,注意安全
伴隨體育運動,不可避免的是意外傷害,因此科學鍛煉是非常重要的。我認為在進行體育課的過程中還應該將體育衛(wèi)生保健知識也貫穿其中,讓學生在鍛煉身體的過程中對自己有所了解。明確自己參與的體育鍛煉對自己哪些部位有利,使學生有目標地參加鍛煉。這樣一來,他們能知道過量的運動帶來傷害,所以在鍛煉中提高自我保護意識。也懂得合理的運動負荷會使自己更加強健。從小建立一個科學鍛煉的概念,減少學生對體育運動的恐懼感,有利于“終身體育”地開展。
四、有始有終,注重“放松活動”
體育教師還應該注重授課結束后的放松活動,我認為這是一堂課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放松活動做得充分,不但可以使學生的身心得到放松,而且可以使學生真正體會“快樂體育”。體育教師在選擇放松活動內容時,應將那些學生易學又有利于放松的游戲或韻律體操教給他們,讓這堂課在快樂中開始在輕松中結束。
這就是我認為理想的一堂體育課。它能使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信念,不會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因忙碌而淡忘體育。因為“生命在于運動”“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在他們心中根深蒂固,這便是每一堂體育課潛移默化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