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慶達
(新鄉(xiāng)醫(yī)學院社科部,河南新鄉(xiāng)453003)
基于全員育人理念探討大學思政教育理論教學的實效性
司慶達
(新鄉(xiāng)醫(yī)學院社科部,河南新鄉(xiāng)453003)
大學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長期的、系統(tǒng)的工作,大學的全體教職工應該樹立“全員育人”的理念,自覺承擔起思想政治教育的責任。不論是大學的管理人員、教育人員、服務人員,都要從自身做起,積極樹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榜樣,體現(xiàn)工作責任感,有效地將教書、管理、服務育人有機結合起來,真正構建“全員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實現(xiàn)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本文則基于全員育人理念探討大學思政教育理論教學實效性。
全員育人;思想政治教育;大學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高校要不斷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體現(xiàn)教育的人文關懷理念,注重學生的心理疏導,培養(yǎng)出積極向上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如何落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是當前大學教育工作者應該思考的重要課題。大學要不斷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和內(nèi)容,樹立全員育人的理念,以滿足和適應新形勢的需求。全員育人強調(diào)的是教育主體的全員性,又叫做“人人教育”,這里的“人人”主要指高校里的全體教職員工。全體教職工要樹立正確的育人理念,增強自身的教育意識和責任感,并通過相互配合、相互監(jiān)督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以系統(tǒng)全面的教育體系開展工作。筆者認為,牢固樹立全員育人理念,創(chuàng)新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路徑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項長期的、系統(tǒng)的工程,需要全體教職工的共同參與,教學工作者、管理人員、后勤服務人員、行政人員等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只有全員參與才是真正的全員育人,才能不斷加強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內(nèi)容。學校可以充分運用互聯(lián)網(wǎng)、校園網(wǎng)等現(xiàn)代化途徑宣傳全員育人理念,開展師德標兵評選等活動,增強全體教職工的責任感;運用調(diào)查、座談、交流等形式,增強教職工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自覺性,創(chuàng)建一支具有專業(yè)知識、決策能力、職業(yè)理想、奉獻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
首先,提升思想政治課堂的“主渠道”作用,加強專業(yè)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在教授學生專業(yè)文化知識的同時,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整個教學的始終。教師不僅可以利用思想政治專題講座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還可以通過與學生的交流和相處中,洞察學生的思想狀況和變化發(fā)展,運用自身的責任感和職業(yè)道德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樹立正確的人生理想并為之奮斗。其次,大學管理人員要加強管理育人,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造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和氛圍,形成全員育人的積極氛圍。在管理育人過程中堅持人文主義關懷,建立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將管理與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加強對大學生的心理教育、思想教育、職業(yè)規(guī)劃與引導、生活指導等工作,體現(xiàn)“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從傳統(tǒng)的重管理向管理育人轉變。大學輔導員對學生的基本情況,包括年齡、性別、家庭、性格等要有全面的把握,并建表立檔,時刻了解學生思想動向;在進行學生管理的同時要時刻注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從生活、心理、學習等多方面進行引導。最后,要強化服務育人,大學的各類職工在為學生提供服務的同時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zhì)和技能水平,用自身積極向上的思想感染學生,為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提供優(yōu)質(zhì)的服務,創(chuàng)造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環(huán)境和氛圍。
充分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和發(fā)展變化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條件,這有利于針對性地開展工作,增強大學思想政治工作的時效性。全體教職工要擺正心態(tài),用積極的心態(tài)看待學生的思想問題,用自身政治教育者的積極和樂觀去感染學生,教育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員要全面認識和分析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關注學生的思想變化,根據(jù)實際情況針對性地進行教育,運用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的教育方法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傳統(tǒng)教職工評價標準主要參考其業(yè)務水平,基于全員育人理念下的教職工評價體系應將育人工作的評價標準分解為若干個可量化的考核指標,將教師師德、育人等各項指標納入其中。每學期教職工的考核評價由學校、學院、教研室、教職工、學生共同打分,進行綜合評價,并將結果記錄檔案,以此作為教師評先評優(yōu)的重要參考依據(jù);將學生思想政治的發(fā)展與教職工相掛鉤,并且要求教師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長期負責,將育人工作真正納入教職工工作中。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表現(xiàn)突出的教師及時給與激勵,將教職工師德、育人理念作為評判其工作的重要標準,使全員育人理念貫穿教職工工作的始終,有效地激勵并約束教職工工作的積極性和自覺性。
總之,傳統(tǒng)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難以適應當下學生發(fā)展特點和思想文化建設變化,大學思想政治教育應牢固樹立全員育人理念,開創(chuàng)完整、全面、和諧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實現(xiàn)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1]張瑩.管理協(xié)同理論下的高校輔導員與專業(yè)教師思政教育聯(lián)動 [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 2014,01:209-210.
[2]王敏,徐露璐.“大思政”視閾下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研究與應用[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上旬),2014,10:51-53.
[3]陳寶色,莊一民,黃泉星.高校全員育人機制與路徑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J].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3:64-68.
[4]劉亞軍.高校全員化與全方位育人模式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3,15:1-2.
(編輯 馬海超)
Discussion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ory Teaching based on the Overall Education Concept
SI Qingda
(XinxiangMedical University,Xinxiang453003,China)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is a long-term and systematic work.All the staff of the universities should set up the idea of“overall education”and take on the responsibilityof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anagement persons,education persons,service persons ofuniversities should dostartingfromthemselves,activelyset up the mode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reflect th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and make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teaching,management,and service and education,to truly build the new patter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overall education”,and torealize the effectiveness ofuniversity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overall education toexplore the effectiveness of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oryteaching.
overall education;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university
G641
A
1672-0601(2015)11-0081-02
2015-9-28
司慶達(1976-7),男,河南西華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思想政治教育。